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选用45日龄、体质量相近、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25头,研究氨基酸蛋白粉替代鱼粉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及饲养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氨基酸蛋白粉与鱼粉在设定的范围内(3%)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即添加一定比例的氨基酸蛋白粉或鱼粉(1%~3%)均可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添加氨基酸蛋白粉和鱼粉均可显著降低饲养成本(P<0.05);在第二阶段添加3%的氨基酸蛋白粉替代鱼粉可以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lanffy 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文昌鸡母鸡的生长发育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文昌鸡生长曲线,但是Gompertz模型拟合效果最佳.运用3种模型对文昌鸡进行生长曲线的拟合和分析是可行的,对及时掌握文昌鸡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0~12周龄仙居鸡生长发育进行了拟合.研究表明,3种曲线的均能较好的拟合仙居鸡的生长发育过程,拟合度均在0.99以上,但是其中Gompenz拟合结果更符合生产实际,较适用于仙居鸡的生长拟合.通过适宜生长曲线的拟合能够较好地判断掌握鸡群的生长特性,为科学的饲养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棉籽粕替代日粮部分豆粕饲喂生长肥育猪的饲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开展了棉籽粕部分替代豆粕饲喂生长肥育猪的饲养效果研究.选取54头体重约50 kg生长肥育猪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Ⅰ和试验Ⅱ,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结果表明,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4%、6%的棉籽粕代替等量豆粕,对生长肥育性能无明显影响,但降低了饲养成本,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量的双低菜粕等氮替代基础日粮中的豆粕作为主要蛋白质饲料日粮,调节日粮蛋白质、能量和氨基酸等常规营养指标水平一致后,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状况良好、胎次相近、平均体重为(42.06±1.28)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13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头.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乳酸菌发酵饲料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粪便菌群、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40.69±1.16)kg的健康"长×大"二元生长猪90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和3%复合乳酸菌发酵饲料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  相似文献   

7.
为了检验不同模型对蒙山草鸡生长发育的拟合效果,试验分别采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Bertalanffy3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不同性别蒙山草鸡的生长发育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公、母蒙山草鸡在2周龄前生长曲线基本一致,而2周龄后公鸡明显快于母鸡,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均很好,以Gompertz模型最佳.公、母鸡的生长拐点分别为8.24周和7.46周,公鸡的成年体重显著高于母鸡,但达到拐点的周龄较母鸡迟.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不同磷酸氢钙添加水平的大麦型饲粮在添加植酸酶及非淀粉多糖酶类条件下,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及粪磷排泄量的影响.选择(33.4±2.33) kg的杜长大杂种仔猪108头,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如下3种磷水平饲粮:总磷0.39%(磷酸氢钙6 kg/t);总磷0.33%(磷酸氢钙3 kg/t);总磷0.29%(不添加磷酸氢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植酸磷含量较高的大麦型生长猪饲粮,添加植酸酶等酶制剂后,少量添加或完全不添加磷酸氢钙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猪采食每千克低磷酸氢钙水平饲粮或不添加磷酸氢钙饲粮之粪磷排泄量减少13.25%~22.29%.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以碳酸氢铵(NH4HCO3)作为氮源时,不同浓度的氮和氮磷比(N/P)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在培养液中添加氮(N)质量浓度分别为0、50、100 mg/I,的碳酸氢铵(NH4HCO3)和磷(P)质量浓度为0、3、6 mg/L的磷酸二氢钠(NaH2PO4),进行双因素试验,结果显示,添加N 50 mg/L、P 3 mg/L时小球藻的细胞密度、吸光度(OD)值和单位体积叶绿素等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然后缩小浓度梯度进一步试验,分别添加N浓度为40、50、60 mg/L,和P浓度为2、3、4 mg/L,结果表明,添加N 50 mg/L,时小球藻的各种生长指标高于N40 mg/L和N 60 mg/L组(P<0.05),其中N 50 mg/L、P 3 mg/L,组合效果最明显.综上所述,NH4HCO3作为N源、NaH2PO4作为P源时,小球藻生长的最适N、P浓度分别为50 mg/L,和3 mg/L,N/P为16.7:1.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黑水虻虫粉对肉鸭生长性能、羽毛生长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900只21日龄体重相近的公番鸭,分为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番鸭.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和5%黑水虻虫粉.结果显示:①日粮黑水虻虫粉对肉鸭各阶段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  相似文献   

11.
以紫花苜蓿品种甘农3号(G3)、和田(HT)、陇东(LD)为材料,研究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生根粉(ABT)对苜蓿微扦插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2mg/L NAA处理下的G3紫花苜蓿试管苗生根率达100%,且具有较高的生根数(8),最大根长(17.5cm),株高和叶片数也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P0.05);0.1mg/L NAA处理下的和田紫花苜蓿试管苗的根系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生根率为100%,具有较高的生根数(7),最大根长(29.6cm),株高和叶片数也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P0.05);0.2mg/L NAA处理下的陇东紫花苜蓿试管苗的根系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其他处理,生根率100%,并具有较高的生根数(7),最大根长(10.2cm),株高和叶片数也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P0.05)。因此,在设置的浓度梯度下,甘农3号和陇东紫花苜蓿微扦插试管苗生长的最适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是0.2mg/L NAA,适于和田紫花苜蓿的是0.1mg/L NAA。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甘农3号、甘农5号、陕北、游客、俄罗斯5个苜蓿品种在15、18、21、25和28℃及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5个苜蓿品种对豌豆蚜成若蚜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成若蚜发育历期均以陕北苜蓿上的最长,在各温度下甘农5号苜蓿上的最短,在各温度下,2个品种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苜蓿品种上豌豆蚜成若蚜的历期大小均为陕北〉甘农3号〉游客〉俄罗斯〉甘农5号;5个供试苜蓿品种上豌豆蚜的存活率以俄罗斯和陕北苜蓿最小,甘农3号和甘农5号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钾量对苜蓿碳水化合物含量及抗蓟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施钾是否能有效提高苜蓿对蓟马的抗性并研究相关生理变化,本试验以感蓟马苜蓿品种甘农3号和抗蓟马苜蓿品种甘农9号为材料,设0、6、9、12、15 (K2O) g/m2等5个钾浓度水平,在大田蓟马为害高峰期,评价和测定了不同钾水平处理下苜蓿的受害指数、叶片钾含量、产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在苜蓿第二茬中,随着钾水平的升高,甘农3号和甘农9号老叶和心叶的钾含量、可溶性糖、淀粉和木质素含量升高,产量显著增加(P<0.05);受害指数均显著降低,且受害指数均在K2水平下最低,分别较K0水平降低了47.60%和46.11%;在第三茬中,甘农3号和甘农9号的受害指数、产量、钾含量、可溶性糖、淀粉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第二茬相似,受害指数在K2水平下分别较K0水平降低了30.78%和23.27%。第二茬和第三茬中,在低于9 (K2O) g/m2施钾水平下,苜蓿叶片钾含量与受害指数显著负相关(P<0.05);高于12 (K2O) g/m2水平下,苜蓿叶片钾含量与受害指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钾元素可通过提高苜蓿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尤其是可溶性糖和淀粉)及生长性能来提高苜蓿对蓟马的耐害性。施钾后甘农3号的受害指数均低于未施钾甘农9号的受害指数,因此,通过施钾管理来提高苜蓿对蓟马的耐害性是一种有效的措施。9 (K2O) g/m2是本试验中最经济有效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14.
23种紫花苜蓿不同品种及器官间化感活性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小勇  孙娟 《草业学报》2012,21(2):83-91
以生菜和小麦为受体,采用琼脂混粉法对23个紫花苜蓿品种不同器官的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3种紫花苜蓿的根、茎、叶3种器官在1 g/L的粉末添加浓度下均不同程度的抑制了生菜和小麦幼苗的生长,且对胚根(或种子根)的抑制作用高于对胚轴(或胚芽鞘)的抑制,受体植物间生菜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小麦。各品种对生菜的综合化感活性相对较高的有WL324、敖汉、甘农1号和甘农4号,对小麦相对较高的有甘农1号、甘农3号、甘农4号和公农1号。各器官间对2种受体植物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有明显的差异,但总体上以根的活性最高,叶次之,茎最低。  相似文献   

15.
22个苜蓿品种在甘肃永登地区的生产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2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甘肃永登地区进行生产适应性评价,测定了各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干草总产量最高的是甘农4号(17 537.0kg/hm2),其次为德宝(16 610.8kg/hm2)、甘农5号(16 356.7kg/hm2),陇中苜蓿(10 220.0kg/hm2)最低;平均株高最高为驯鹿(88.1cm),其次为阿尔冈金(84.6cm)、中苜1号(83.7cm),最低的是陇中苜蓿(65.2cm);生长速度较快的是驯鹿(1.39cm/d)、阿尔冈金(1.33cm/d)、中苜1号(1.31cm/d),最慢为陇中苜蓿(0.99cm/d);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三得利(18.51%),其次为北极星(18.24%)、驯鹿(17.77%),最低的品种为柏拉图(15.3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为太阳神(33.38%),其次是苜蓿王(33.40%)、皇后(33.58%),最高的是甘农1号(40.04%);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为陇东苜蓿(41.6%),其次是甘农3号(41.9%)、太阳神(42.5%),含量最高的是甘农8号(48.7%);粗灰分含量最高是驯鹿(11.39%),其次是甘农3号(11.29%)、中兰1号(11.17%),含量最低的是皇后(9.64%);粗脂肪含量最高为北极星(2.41%),其次为中苜1号(2.34%)、太阳神(2.33%),含量最低的是甘农1号(1.77%)。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22个品种中,甘农4号、德宝、甘农5号、阿尔冈金、陇东苜蓿、皇后、中苜1号品种产草量高、品质好,综合评价较高,具有潜在的推广价值,适宜于在甘肃灌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各生育期氮利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刘晓静  郝凤  汪雪 《草地学报》2021,29(11):2461-2469
为探讨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各生育期氮利用特征,本研究采用室外营养液砂培试验,选取4种不同氮效率类型的紫花苜蓿品种("LW6010""甘农3号""甘农7号"和"陇东苜蓿"),设2个氮水平(210 mg·L-1和21 mg·L-1),以研究其在各生育期的生长特性、根系特性、结瘤特性、氮代谢酶活性及氮积累量。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生长特性、根系特性和氮积累量在成熟期达到最大,结瘤特性在结荚期达到最大,氮代谢酶活性在盛花期达到最大;低氮处理,"LW6010"和"甘农7号"的生长特性、根系特性、结瘤特性、酶活性及氮积累量高于"甘农3号"和"陇东苜蓿";高氮处理,"LW6010"和"甘农3号"的生长特性、根系特性、结瘤特性、酶活性及氮积累量高于"甘农7号"和"陇东苜蓿"。综上,氮高效型紫花苜蓿品种"LW6010"对氮素的固定、吸收及转化能力高于氮低效型"陇东苜蓿"。  相似文献   

17.
施磷对苜蓿抗蓟马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施磷是否能有效提高苜蓿对蓟马的耐害性,以感蓟马苜蓿品种甘农3号和抗蓟马苜蓿品种甘农9号为材料,设0,6,12,18(P2O5) g/m2等4个磷水平,在大田蓟马为害高峰期,评价和测定了不同磷水平处理下苜蓿的受害指数、植株磷含量和农艺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磷水平的升高,甘农3号和甘农9号植株的磷含量增加,受害指数均明显降低,株高、产量及叶片含水量增加,茎叶比下降;植株磷含量、叶片的含水量均与苜蓿的受害指数呈负相关关系,但第2茬植株磷含量与苜蓿的受害指数相关性不显著(P>0.05),茎叶比与苜蓿的受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相同磷水平处理下,第1茬甘农9号的受害指数均显著低于甘农3号(P<0.05);第2茬在12(P2O5) g/m2和18(P2O5) g/m2处理下,甘农9号的受害指数与甘农3号差异不显著(P>0.05);施磷后甘农3号的受害指数均低于未施磷甘农9号的受害指数。磷元素可通过提高苜蓿生长性能来提高苜蓿对蓟马的耐害性;在大田条件下,通过施磷管理来提高感虫苜蓿品种对蓟马的耐害性是一种有效的措施;12(P2O5) g/m2是本试验中最经济有效的施肥量。  相似文献   

18.
21个苜蓿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苜蓿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以及不同品种资源的生产特性,应用相关和灰色关联度对国内外21个苜蓿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关联性分析和生产性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生长速度,株高和鲜干比与干草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86和0.55,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同时灰色关联度较大,分别为0.8360,0.8330和0.7716,故这3个性状与干草产量之间有较大的关联性;单位面积植株数、一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数与干草产量不存在显著相关(P>0.05),且灰色关联度较小,分别为0.5921,0.6267和0.7406,与干草产量之间的关联性相对较小。通过最优关联度综合评价,甘农5号、金皇后、WL363HQ、WL319HQ和三得利与标准品种的关联度较大,在宁夏灌区生产性能表现较好;而敖汉、草原3号和甘农2号与标准品种的关联度较小,生产性能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9.
以感蚜指数和抗蚜株率为指标,评价28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的田间抗蚜性。结果表明:感蚜指数以中苜1号最高为82.48,阿尔刚金最低为26.00;抗蚜株率阿尔刚金最高为93.50,猎人河最低为2.36。28个苜蓿品种中甘农5号、三得利、阿尔刚金等16个为高抗品种;金皇后、甘农3号等6个为抗性品种;Cropper nine、天水、75-43为中抗品种;渭南为低抗品种;猎人河和中苜1号为感虫品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20个紫花苜蓿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对头茬草在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取样,分别测定了各生育期的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粗灰分含量。结果表明:同一紫花苜蓿材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在不同生育期差异显著(P0.05),在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等不同生育期,粗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分别为:北极星(22.06%),哥萨克(18.81%),陇东苜蓿(16.41%);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品种分别为:甘农1号(22.18%),陇中苜蓿(31.16%),苜蓿王(36.97%);各生育期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品种分别为:甘农7号(27.59%),苜蓿王(38.10%),苜蓿王(44.35%);粗灰分含量最低的品种分别为:陇东苜蓿(9.40%),皇后(9.00%),甘农8号(6.02%);粗脂肪含量最高的品种分别为:中苜1号(2.91%),哥萨克(2.78%),甘农7号(3.04%)。粗蛋白含量和粗灰分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明显下降;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明显上升趋势;粗脂肪含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出现小幅上升。苜蓿王各营养指标在不同的生育期表现最好,在武威地区的黄羊镇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