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诱导花鳗鲡卵巢发育成熟及相关激素和组织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多次肌肉注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releasing hormone,LHRH-A2)和鲤脑垂体匀浆(carp pituitary extract,CPE)的方法诱导花鳗鲡卵巢发育成熟。在任意挑选的15尾实验组鱼中,5尾卵巢发育完全成熟,平均性腺系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为(20.9±5.04)%(最大达到27.3%);5尾卵巢发育至成熟期,平均GSI为(7.2±2.86)%;5尾卵巢发育至卵黄生成期,平均GSI为(2.32±1.5)%;而对照组的性腺停留在未发育的Ⅱ期[GSI为(1.18±0.39)%],这表明注射的激素能诱导雌性花鳗鲡性腺发育直到完全成熟。检测卵巢发育过程中脑垂体GtH的mRNA水平,血清中类固醇激素水平以及肝脏和消化道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脑垂体中GtHα、LHβ和FSHβ的mRNA水平随着卵巢的发育而逐渐增加,在卵巢发育成熟后下降,其中GtHα和LHβ的含量在卵巢发育成熟时虽比发育时期略有下降,但仍然呈现高表达量,而FSHβ在卵巢发育成熟时的表达量极低,几乎检测不到。血清雌二醇的含量在卵巢开始发育和卵黄生成期时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综述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缓释制剂(SRDS),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SRDS,类固醇激素SRDS;雄烯二酮(ADSD)和17a-甲基睾丸酮(MT),以及鲤垂体匀浆(CPE)混合SRDS诱导海水养殖鱼类性腺发育成熟和生殖行为的效果,认为采用GnRH-a SRDS处理性腺发育良好的鲈形目鱼类和鲆鲽鱼类,可以显著提高血液促性腺激素(GtH)水平,且持续时间长,诱导排卵成功,HCG乳胶SRDS可诱导日本鳗鲡(Anguila japonicus)血液GtH持续 升高,性成熟系数明显升高并且性腺发育成熟;HCG和CPE水/油/水(W/O/W)复乳SRDS对日本鳗鲡的催熟效果显著,采用ADSD和MT SRDS SRDS可成功诱导日本鳗鲡性腺成熟与排卵。  相似文献   

3.
采用间隔15d多次埋植雄激素雄烯二酮(4-androstene-3,17-dine,ADSD)或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诱导雌性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性腺发育成熟;并着重研究埋植雄激素后,雌鳗血清中促性腺激素(GtH)及脑和垂体中哺乳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mGnRH)含量的动态变化.一次或多次埋植ADSD后,1~5d的血清GtH含量上升,然后下降;并且,血清GtH含量上升的幅度随埋植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对于MT处理组,只在埋植7次后第15天测得血清Gt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仍显著低于ADSD处理组.这表明埋植ADSD和MT可促进GtH的分泌,但两者促进GtH分泌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埋植ADSD 1d后,脑和垂体中mGnRH含量明显增加,第2天后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表明ADSD促进了mGnRH的合成,并可能有一定程度的释放.研究表明雄激素对性腺未发育成熟的雌性日本鳗鲡在脑和垂体两个水平存在正反馈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同源性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克隆了条石鲷GtHβcDNA序列,并分析了GtHβmRNA在条石鲷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和在卵巢发育不同时期的垂体、卵巢、脑中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发现,条石鲷FSH cDNA全长554 bp,ORF长363 bp,编码了120个氨基酸,前18个氨基酸为信号肽。条石鲷LH cDNA全长857 bp,ORF长450 bp,编码了149个氨基酸,前24个氨基酸为信号肽。FSH和LH包含了12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Cys)和一个N-糖基化位点,在LH的第4和第5个Cys之间存在着硬骨鱼类特异性的Cys-Ser-Gly-His(CSGH)区域。同源性比较和进化分析显示,条石鲷FSH和LH与鲈形目鱼类的进化关系较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发现,FSH mRNA和LH mRNA在垂体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性腺;FSH mRNA在头肾和肾脏中不表达,LH mRNA在头肾中不表达。周期表达分析显示,垂体中的FSH mRNA在卵巢发育的Ⅳ期达到最大值,LH mRNA在Ⅴ期达到最大值;卵巢中的FSH mRNA在Ⅴ期达到最低值,而LH mRNA在Ⅴ期达到最大值;脑中的FSH和LH mRNA在Ⅴ期达到最低值。激素分析显示,血清中FSH在卵巢发育的Ⅳ期达到最大值,而LH在Ⅴ期达到最大值,血清中FSH和LH水平与垂体中FSH mRNA和LH mRNA表达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证明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生活史最后一步一产后鳗的命运,本研究模拟产后的日本鳗鲡继续在海水中养殖,观察其存活率及繁育情况.结果表明,产后鳗在海水中停食约18 d后,体能得到恢复,部分亲鱼开始出现摄食,1个月左右全部恢复摄食,经244 d养殖,雌、雄鳗体质量增加,存活率达94.6%.随后,给产后鳗注射外源性促性腺激素(鲤鱼脑垂体匀浆CPE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激发其退化的性腺(卵巢和精巢)重新发育(与当年银鳗作对照).通过性腺组织切片观察产后鳗和对照鳗性腺发育成熟的全过程及其差异,发现产后鳗起初性腺发育比当年银鳗差,但经多次注射激素后,产后鳗性腺成熟与当年银鳗同步,证明产后鳗生殖细胞对激素的敏感件高.应用17α,20β-双羟孕酮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3)使催熟的产后鳗和对照鳗均产卵和排精,并孵化出仔鱼,从而有力地证明,鳗鲡产后虽体质弱,但待体能恢复后能够继续生存和繁殖.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产后鳗作为今后鳗鲡人工繁殖亲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用兔抗促黄体素生成素受体(LHR)或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CGR)、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抗体对LHR,ER和PR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目的在于揭示外源性促性腺激素(鲤鱼脑垂体提取物,CPE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日本鳗鲡卵子发生和卵母细胞成熟的内分泌机制。结果表明,注射激素前后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出现了十分显著的变化。卵巢组织学切片观察显示激素处理前鳗鲡卵巢发育处于卵黄发生早期,卵母细胞平均直径(220±0.01)μm。第一次注射这两种激素后10d,实验组卵母细胞中卵黄核分散在核的周围,核仁数量显著增加,多达18~20个左右,而对照组8~10个。第3和4次激素处理后,卵母细胞发育进入卵黄发生早-中期至中期,卵黄颗粒数量增加。第6和7次激素处理后,卵母细胞进入卵黄发生中后期到成熟期,卵母细胞胞质中充满卵黄颗粒,胞径和核径增加,分别为(570±1.39)μm和(128±1.19)μm,而对照组没有变化。其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LHR、ER和PR均定位在鳗鲡卵巢中卵母细胞胞质、核膜、核质、卵被膜和体细胞上。这里值得指出的是,从第3次和第4次激素处理后,这三种受体的定位各有特点,L...  相似文献   

7.
用兔抗血清对抗促黄体素生成素受体(LHR)或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CGR)和雄激素受体(AR)进行LHR和AR免疫组织化学定位,以揭示外源性促性腺激素(鲤脑垂体激素和hCG)诱发日本鳗鲡精子发生及其内分泌机制。结果表明,经过注射激素处理后的实验组与注射前的对照组相比较,其精巢发育和精子发生出现十分显著的变化。组织学切片观察显示,激素处理前鳗鲡精巢处于精原细胞增殖期,而两种激素混合注射后第10天,实验组可见精小叶中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初级与次级精母细胞的数量显著的增加。注射后第35天,靠近生殖上皮除有少量精原细胞外,精小叶中有大量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和少数精子细胞以及管腔中存在少量精子。在注射后第83天,日本鳗鲡完成了精子发生和精巢发育成熟以及释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一步揭示,激素处理前,LH受体免疫活性分布在生殖上皮,显示强的免疫阳性反应;激素处理后,LH受体定位在Sertoli细胞和间质细胞以及精原细胞和初级与次级精母细胞的胞膜上,均显示强的免疫阳性反应。激素处理前,雄激素受体定位在生殖上皮和早期生精细胞的胞膜上;激素处理后,AR则定位在这些生精细胞的核或胞质,而精子细胞和精子显示免疫阴性反应。这些结果首次证明了这两种激素诱导鳗鲡精子发生和成熟的作用机制是通过LH受体和雄激素受体的介导。  相似文献   

8.
林静  湛嘉  帅滇  王婷  王倩  王磊  俞雪钧  刘利平 《水产学报》2015,39(9):1341-1349
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分析比较了成年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经多次注射鲤鱼脑垂体(carp pituitary extract,CPE,20mg/kg.周)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00IU/kg.周)后,卵巢发育成熟过程中6种性类固醇激素的含量及变化。结果发现,睾酮(testosterone,T)、孕酮(progesterone,P)、雌二醇(estradiol-17β,E2)、雌三醇(estriol,E3)、17α,20β-二羟基-4-孕烯-3-酮(17α,20β-dihydroxy-4-pregnen-3-one,DHP)、17α-羟基孕酮(17α-hydroxyprogesterone,17α-OHP)在xBridge C18色谱柱上得到良好分离,在0~200ng/ml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测限为0.1~0.2ng/g,回收率超过了89%,相对标准差均小于7.3%;注射激素后,6种类固类醇激素在花鳗鲡卵巢中的含量变化情况如下:第2次注射后,T, P, E2, E3, DHP, 17α-OHP的含量分别为0.27±0.05, 0.64±0.05, 0, 1.17±0.19, 0, 0ng/g; 第9次注射后,T, P, E2, E3, DHP, 17α-OHP的含量分别为0.73±0.13, 1.28±0.38, 1.27±0.27, 0.83±0.14, 1.50±0.59, 0.43±0.25ng/g; 第16次注射后,T, P, E2, E3, DHP, 17α-OHP的含量分别为1.17±0.14, 2.23±0.51, 5.59±0.96, 2.46±0.70, 2.29±0.65, 4.56±0.74 ng/g。结果表明,随着外源激素注射次数的增加,花鳗鲡卵巢中6种类固类醇激素的含量整体呈逐步增加的趋势,UPLC/MS/MS法能同时定量测定这6种性类固醇激素,具有灵敏、高回收率、稳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对鱼类生殖生理的研究已经证明:(1)鱼类脑垂体促性腺激素(GtH)的分泌活动既受到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促进,又受到下丘脑产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的抑制因素(GRIF)的抑制。(2)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产生的多巴胺具有GRIF的作用,它既能直接抑制脑垂体GtH细胞的分泌活动,亦能抑制GnRH促进GtH的分泌作用。(3)多巴胺的拮抗物或合成抑制剂能消除多巴胺对鱼脑垂  相似文献   

10.
利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方法获得了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β亚基的cDNA全长序列,检测了LHβ亚基mRNA的组织表达水平,揭示了垂体、肝脏和卵巢中LHβ亚基mRNA在卵巢发育周期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利用酶联免疫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了血浆LH和雌二醇(Estrodiol,E2)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漠斑牙鲆为卵巢非同步发育分批产卵性鱼类,LHβ亚基cDNA序列全长597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438 bp,编码145个氨基酸,LHβ亚基mRNA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特性。与肝脏和卵巢相比,垂体中LHβ亚基mRNA表达水平在卵巢发育各个阶段都有较高表达水平,在IV期表达水平迅速升高至较高水平并保持至VI期。卵巢中LHβmRNA表达水平在V期达到峰值,而肝脏中LHβmRNA表达水平在II期时达到峰值,在V期也有相对较高的表达水平。血浆LH和E2表达水平在卵巢发育周期中均呈现趋势一致的规律性变化。研究结果可为认识漠斑牙鲆生殖调控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胡红霞  刘晓春  朱华  张勇 《水产学报》2008,32(6):817-824
用蛋白质快速液相层析(FPLC)分离俄罗斯鲟鱼脑垂体促性腺激素(GtH),共获得GtH纯化蛋白4.6mg。用SDS-PAGE变性胶电泳图谱初步分析纯化蛋白,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出两个亚基,质谱测定α亚基分子量:15603KD,两个β亚基分子量分别为14338KD和14694KD。制备了鲟鱼GtH的兔抗血清多克隆抗体,采用氯胺T法用125I标记抗原,用羊抗兔γ球蛋白做二抗,建立鲟鱼GtH的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测定了催产前后不同时间史氏鲟血清中GtH含量的变化,统计分析表明成功排卵的雌鱼比未排卵和阴性对照组在催产后12小时和16小时GTH分泌量升高显著,最高达到234ng/ml;催产效应时间与催产后血清中GtH的含量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2.
温海深 《水产学报》2001,25(5):393-397
以珠江流域鲇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性腺发育早期、性腺发育晚期、性腺发育成熟与产卵前期、性腺退化期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多巴胺D2受体拮抗物,处理后6h、12h、24h测定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在性腺发育的各个时期,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多巴胺D2受体拮抗物联合注射能显著剂激鲇促性腺激素分泌;鲇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释放的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和多巴胺的双重调节,多巴胺只能抑制促性腺素释放激素诱导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在建立鲇人工繁殖技术时,可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多巴胺D2受体拮抗物联合注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改进的锚定PCR方法克隆了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促性腺激素Ⅱβ(GtHⅡβ)亚基基因5′端侧翼序列,并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荧光素酶质粒表达载体。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克隆得到的GtHⅡβ亚基基因5′端侧翼序列长度为1354bp,其中包括TATA盒、ERE、ARE、PRE、GRE、LHX3、SF-1、Sp1、Pit-1、NF-Y和AP1等可能对GtHⅡβ亚基基因转录调控起重要作用的功能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转录起始位点位于-40~10bp。进一步利用PCR方法扩增得到了811bp(-771~+40bp)、601bp(-561~+40bp)、386bp(-346~+40bp)、239bp(-199~+40bp)和98bp(-58~+40bp)的5个缺失片段,并同全长片段一起分别连接至pGL3-Basic报告基因载体,成功构建了团头鲂GtHⅡβ亚基基因5′端侧翼序列的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其转录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4.
系统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亲鱼血浆性类固醇激素的年周期变化规律及其与卵巢发育成熟及温光调控的关系.结果表明,圆斑星鲽卵巢发育属非同步分批发育模式,一年一次成熟分批产卵类型.卵巢年周期发育过程中可见5个发育时相的卵母细胞,卵巢发育可化分为4个成熟阶段,6个发育时期.性腺指数(GSI)、肝脏指数(HSI)和肥满度(CF)在亲鱼的年周期发育中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亲鱼血浆中雌二醇(E2)在产卵期达峰值;排卵结束后,E2表达水平降至较低水平.血浆中睾酮(T)含量在10月达峰值,并在产卵期间保持相对较高表达水平.统计分析表明,血浆E2水平与GSI和HSI值的变化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水温和光周期对卵巢发育具有明显的影响并显著影响E2的表达,GSI与水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HSI与水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而CF与光周期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认为,圆斑星鲽雌性亲鱼血浆性类固醇激素表达水平变化与性腺发育(卵母细胞成熟)、水等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作为温光调控人工亲鱼性腺发育成熟、激素诱导亲鱼产卵的重要参考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方法获得了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β亚基的cDNA全长序列,检测了LHβ亚基mRNA的组织表达水平,揭示了垂体、肝脏和卵巢中LHβ亚基mRNA在卵巢发育周期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利用酶联免疫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了血浆LH和雌二醇(Estrodiol,E2)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漠斑牙鲆为卵巢非同步发育分批产卵性鱼类,LHβ亚基cDNA序列全长597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438 bp,编码145个氨基酸,LHβ亚基mRNA具有广泛的组织分布特性。与肝脏和卵巢相比,垂体中LHβ亚基mRNA表达水平在卵巢发育各个阶段都有较高表达水平,在IV期表达水平迅速升高至较高水平并保持至VI期。卵巢中LHβmRNA表达水平在V期达到峰值,而肝脏中LHβmRNA表达水平在II期时达到峰值,在V期也有相对较高的表达水平。血浆LH和E2表达水平在卵巢发育周期中均呈现趋势一致的规律性变化。研究结果可为认识漠斑牙鲆生殖调控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性类固醇激素对性腺发育期间的鱼类促性腺激素(GTH)分泌有负反馈作用,而对性未成熟的鱼类GTH分泌有正反馈作用.本实验选取性腺发育中期的长臀(鱼危)(Cranoglanis bouderius)进行研究,将实验用鱼分成4组(实验重复3次,每组共用6尾鱼,):①持续性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处理;②E2在注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Analogue of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A)脉冲刺激的处理;③持续性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处理;④MT在注入GnRH-A脉冲刺激的处理;采用离体灌流孵育和GTH放射免疫测定的方法研究E2和MT对长臀(鱼危)脑垂体GTH分泌的影响.持续性的E2(1μmol/L)处理能显著性地抑制长臀(鱼危)脑垂体碎片基础GTH的分泌,而持续性的MT(1μmmol/L)处理能抑制长臀(鱼危)3脑垂体碎片基础GTH的分泌,同时E2和MT处理能抑制GnRH-A刺激的GTH分泌,而高浓度的E2和MT处理(10μmol/L)要比低浓度的E2和MT处理(0.1μmol/L)对长臀(鱼危)脑垂体碎片基础GTH释放抑制能力强.这些结果表明,在离体实验中,E2和MT对性腺发育中期的长臀(鱼危)脑垂体的GTH的分泌具有负反馈的作用,并且可能直接参与了长臀(鱼危)脑垂体的GTH调节.  相似文献   

17.
性类固醇激素对性腺发育期间的鱼类促性腺激素(GTH)分泌有负反馈作用,而对性未成熟的鱼类GTH分泌有正反馈作用。本实验选取性腺发育中期的长臀鮠(Cranoglanis bouderius)进行研究,将实验用鱼分成4组(实验重复3次,每组共用6尾鱼,):①持续性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处理;②E2在注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Analogue of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A)脉冲刺激的处理;③持续性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处理;④MT在注入GnRH-A脉冲刺激的处理;采用离体灌流孵育和GTH放射免疫测定的方法研究E2和MT对长臀鮠脑垂体GTH分泌的影响。持续性的E2(1μmol/L)处理能显著性地抑制长臀鮠脑垂体碎片基础GTH的分泌,而持续性的MT(1μmmol/L)处理能抑制长臀鮠脑垂体碎片基础GTH的分泌,同时E2和MT处理能抑制GnRH-A刺激的GTH分泌,而高浓度的E2和MT处理(10μmol/L)要比低浓度的E2和MT处理(0.1μmol/L)对长臀鮠脑垂体碎片基础GTH释放抑制能力强。这些结果表明,在离体实验中,E2和MT对性腺发育中期的长臀鮠脑垂体的GTH的分泌具有负反馈的作用,并且可能直接参与了长臀鮠脑垂体的GTH调节。  相似文献   

18.
使用鲤脑垂体和HCG对雌性日本鳗鲡人工催熟,用临床医学检验方法,测定分析了雌性日本鳗鲡卵巢发育过程中,血清总蛋白(TP)、血清甘油三脂(TG)、血清胆固醇(TC)、血糖(Glu)、血钙(Ca)和血清无机磷(P)6项生化指标的水平及变化趋势,并与对应的不同卵巢发育阶段的性腺成熟系数(GS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4d的注射过程中,实验组的性腺逐渐成熟,GSI显著升高,第12针时达到46.32%±1.75%;而对照组性腺GSI一直在2.42%±0.18%。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TP水平相对平稳,各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血脂在56d前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血清TG,TC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平均分别为(12.67±2.83)mmol/L和(15.54±3.01)mmol/L;对照组TG和TC一直下降且水平较低,平均分别为(6.33±4.14)mmol/L和(8.53±3.30)mmol/L。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Glu均在实验初的较低水平基础上持续上升。相关分析表明,实验组血清TG与GSI水平极显著负相关(r=0.732,n=6,P<0.01)。实验组血清Ca与GSI(r=0.961,n=6,P<0.01),血清P与GSI(r=0.775,n=6,P<0.01)都呈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血清Ca和P在28d后持续上升,GSI逐渐增大。对照组中的血清Ca和P水平则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雌性日本鳗鲡卵巢发育与其脂类代谢密切相关,无机离子(Ca,P)在此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利用繁殖鱼体营养代谢特点,检测日本鳗鲡血脂或血清Ca和P水平,可成为初步判断雌性日本鳗鲡发育情况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汪小东 《水产学报》2000,24(2):123-129
雄鳗注射5-6次、雌鳗注射9-10次鲤脑体匀浆液(CPE)+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能分别诱导精巢和卵巢发育成熟。在雌雄鳗鲡,注射CPE+HCG可显著增加端脑、间脑、中脑和下丘脑mGnRH的含量,而对后脑和延髓mGnRH的影响较小;注射CPE+HCG增加雄鳗后脑和延髓cGnRH-Ⅱ含量,对雌鳗脑区cGnRH-Ⅱ则无显著影响。雌雄鳗鲡每次注射CPE+HCG后1天,血清促性腺激素(GtH)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产科学》2005,12(2):113-118
性类固醇激素对性腺发育期间的鱼类促性腺激素(GTH)分泌有负反馈作用,而对性未成熟的鱼类GTH分泌有正反馈作用.本实验选取性腺发育中期的长臀(鱼危)(Cranoglanis bouderius)进行研究,将实验用鱼分成4组(实验重复3次,每组共用6尾鱼,)①持续性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处理;②E2在注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Analogue of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A)脉冲刺激的处理;③持续性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处理;④MT在注入GnRH-A脉冲刺激的处理;采用离体灌流孵育和GTH放射免疫测定的方法研究E2和MT对长臀(鱼危)脑垂体GTH分泌的影响.持续性的E2(1μmol/L)处理能显著性地抑制长臀(鱼危)脑垂体碎片基础GTH的分泌,而持续性的MT(1μmmol/L)处理能抑制长臀(鱼危)3脑垂体碎片基础GTH的分泌,同时E2和MT处理能抑制GnRH-A刺激的GTH分泌,而高浓度的E2和MT处理(10μmol/L)要比低浓度的E2和MT处理(0.1μmol/L)对长臀(鱼危)脑垂体碎片基础GTH释放抑制能力强.这些结果表明,在离体实验中,E2和MT对性腺发育中期的长臀(鱼危)脑垂体的GTH的分泌具有负反馈的作用,并且可能直接参与了长臀(鱼危)脑垂体的GTH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