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套简单易行的染色体压片技术,获得水稻染色体资料。[方法]采用朱微的植物染色体及染色体技术中的压片法,并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细胞有丝分裂观察:①材料准备。种子浸泡24h后。置于培养皿中,于25℃暗培养箱中生根培养。②固定。当嫩根长至1~2cm时,于9:00~11:00用卡诺固定液(酒精:醋酸=3:1)固定2~24h。再用70%酒精清洗后置于70%酒精中保存备用。③解离。将固定好的材料取出放人解离液(无水乙醇:37%的浓盐酸=1:1)中室温下解离5~10min。解离时间根据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在试验中做好调整。④染色。彻底洗去解离液的根尖置于解剖镜下,找出分生区(一个解离良好的材料分生区在解剖镜下是不透明的,而成熟区和根冠部分则是透明的),用刀片将分生区切为2~3部分,使其细胞更易着色。然后在载玻片上滴卡宝品红染色液染色10rain。⑤压片。⑥镜检取像。细胞减数分裂观察:①取材。幼穗当剑叶的叶枕距为0左右时,处于减数分裂期。于8:00~11:00采集水稻幼穗,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24h(置于4℃冰箱内),再用70%酒精清洗2—3次后,保存于70%酒精中备用。②制片。取1朵颖花的3~6枚花药置于洁净载玻片上,用刀片或解剖针将花药横向切断,用镊子挤压花药,使花粉母细胞从花药中逸出,再用镊子清除药壁等残渣。滴1滴卡宝品红染液于花药上,染色5min。之后压片。③观察取像。先在低倍镜下寻找具有分裂相的花粉母细胞,然后依次转换到高倍镜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和形态特征。最后用油镜观察染色体分裂行为并取像。[结果]水稻有丝分裂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5个时期,中期的染色体缩至最短,是观察与研究染色体的好时期。水稻减数分裂包括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2个过程,其中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复制,减数分裂Ⅱ过程中仅发生了细胞分裂。[结论]改进后的水稻染色体压片技术能够获得准确的染色体资料,可为育种和遗传操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明东风  王秀芹  付琪  赵庆玮  赵逢涛  王玉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96-15899,15921
[目的]研究偏凸-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1的染色体配对特点。[方法]利用压片法对普通小麦烟农15、SDAU18及其杂种F1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两亲本(烟农15和SDAU18)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基本正常,二者结实率也基本正常。F1小孢子发生过程紊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出现较高频率的单价体和二价体,分别为10.11和18.29个,而多价体出现的频率非常低;减数分裂后期I,每个细胞落后染色体平均为5条;四分体期,每个四分体微核数平均为4.43个。在杂种F1花粉发育的每个时期都产生了不同频率的败育花粉,但败育主要发生在第1次孢子有丝分裂以后。在三细胞成熟花粉期,杂种F1可育花粉仅有31%。[结论]为深入分析和利用该双二倍体提供了细胞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偏凸-柱穗山羊草双二倍体与普通小麦杂种F1的染色体配对特点。[方法]利用压片法对普通小麦烟农15、SDAU18及其杂种F1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两亲本(烟农15和SDAU18)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基本正常,二者结实率也基本正常。F1小孢子发生过程紊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出现较高频率的单价体和二价体,分别为10.11和18.29个,而多价体出现的频率非常低;减数分裂后期I,每个细胞落后染色体平均为5条;四分体期,每个四分体微核数平均为4.43个。在杂种F1花粉发育的每个时期都产生了不同频率的败育花粉,但败育主要发生在第1次孢子有丝分裂以后。在三细胞成熟花粉期,杂种F1可育花粉仅有31%。[结论]为深入分析和利用该双二倍体提供了细胞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小胡杨小孢子发生及微管骨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结合DAPI(4′,6-diamidino-2-phenylindole)染色方法,进行了小胡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微管骨架变化和染色体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小胡杨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内微管骨架呈动态变化过程,中期Ⅱ形成平行纺锤体和垂直纺锤体;末期Ⅱ未观察到典型的成膜体结构,同时型胞质分裂由子核间微管系统的相对界面发生,胞质分裂后形成四边形和四面体型四分体。②小胡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异常细胞学现象,中期Ⅰ和中期Ⅱ存在落后染色体;中期Ⅱ相互平行纺锤体发生联合;中期Ⅱ和后期Ⅱ孢母细胞两个纺锤体间的胞质会出现裂沟;四分体时期存在三分体和二分体等,说明由于远缘杂交而造成小胡杨染色体的异质性,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5.
澳洲坚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压片法观察了澳洲坚果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的完整过程,证实澳洲坚果PMC减数分裂始于12月份,其减数分裂进程与单花大小有密切关系,且同一花蕾甚至同一花药中表现不同步.减数分裂双线期历时时间长且形态多样,可于终变期、中期Ⅰ、后期Ⅰ以及后期Ⅱ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澳洲坚果PMC减数分裂过程中无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属二倍体的标准分裂进程.  相似文献   

6.
应用H33258荧光染色法研究普通白菜小孢子再生四倍体植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四倍体白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及各时期染色体形态等变化与二倍体植株相似;4条同源染色体中期Ⅰ可出现四价体、二价体或配对二价体、少量三价体和单价体;终变期四价体呈棒状、环状、V形、L形、U形、S形、Y形等多种构型;中期Ⅰ多数细胞中出现10个四价体或配对二价体,个别细胞中出现多价体或单价体。四分体排列方式有垂直型和四面体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成熟花粉粒为三核型,包括1个营养核和2个精核,具四萌发沟。从后期Ⅰ到末期Ⅱ,甚至小孢子有丝分裂,整个分裂过程中均观察到落后染色体等非正常染色体。  相似文献   

7.
以大麻种子根尖和雄花花蕾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和去壁低渗法对大麻染色体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去壁低渗法较常规压片法更易获得分散细胞,且染色体制片背景清晰;对大麻根尖有丝分裂不同时期进行观察,在种子发芽46h时取材,染色体中期分裂相最多;染色体2n=20,38,40,80等不同倍性的大麻染色体细胞均有存在.  相似文献   

8.
龙须草核型分析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和确定禾本科无融合生殖植物——龙须草(Eulaliopsis binata)的染色体数目并进一步判断其倍性。【方法】采用根尖压片法确定龙须草的染色体数目,通过分析龙须草核型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确定其倍性水平。【结果】龙须草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0条,核型公式为2n=40=18m+2sm,属于1B型。龙须草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胞质分裂,终变期染色体构型为20Ⅱ。在其减数分裂过程观察到中期Ⅰ出现不配对染色体(34.3%),后期Ⅰ出现落后染色体,变幅为1~3个(32.4%),末期Ⅱ~四分体时期可观察到明显的微核(20%)等异常现象。【结论】龙须草是异源四倍体植物,具有40条染色体。  相似文献   

9.
二、四倍体青花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二、四倍体青花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并对分裂各时期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二倍体相比,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复杂,有多价体、四价体、三价体、二价体和单价体;中期Ⅰ及中期Ⅱ有部分染色体没有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Ⅰ及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及断片;后期Ⅱ和末期Ⅱ有染色体不同步分离及不等分裂的现象;四分体时期还出现二分体、三分体、含微核的异常四分体及多分体.同源四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平均异常频率高达31.5%,二倍体则只有10.2%的细胞表现异常,说明同源四倍体遗传稳定性比二倍体差,减数分裂不正常是同源四倍体青花菜育性降低的细胞学原因.  相似文献   

10.
观察二、四倍体青花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并对分裂各时期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二倍体相比,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复杂,有多价体、四价体、三价体、二价体和单价体;中期Ⅰ及中期Ⅱ有部分染色体没有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Ⅰ及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及断片;后期Ⅱ和末期Ⅱ有染色体不同步分离及不等分裂的现象;四分体时期还出现二分体、三分体、含微核的异常四分体及多分体.同源四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平均异常频率高达31.5%,二倍体则只有10.2%的细胞表现异常,说明同源四倍体遗传稳定性比二倍体差,减数分裂不正常是同源四倍体青花菜育性降低的细胞学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南瓜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以期为南瓜花药培养等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细胞学依据。[方法]采用爱氏苏木精染色-冬青油透明技术对南瓜"天虹"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结构变化和染色体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南瓜花粉母细胞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于中期I消失,末期I重新出现,此时形成2个新月形的细胞核,两核之间出现成膜体,但未出现细胞壁,该成膜体在中期Ⅱ又逐渐消失,末期Ⅱ重新出现。第2次分裂纺锤体中央离心扩散的成膜体与第1次分裂两核相对的中央界面形成的成膜体相连,小孢子细胞壁向心产生。多数四分体中包含四个子细胞,少数还含有额外的小细胞。单核靠边期核仁由1个分解成2~3个或多个,进入有丝分裂前期,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1.0~2.0cm长花蕾中多数花粉细胞处于单核期,可以将其作为花药或小孢子培养的取材依据。[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瓜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南瓜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以期为南瓜花药培养等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细胞学依据。[方法]采用爱氏苏木精染色-冬青油透明技术对南瓜"天虹"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结构变化和染色体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南瓜花粉母细胞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于中期I消失,末期I重新出现,此时形成2个新月形的细胞核,两核之间出现成膜体,但未出现细胞壁,该成膜体在中期Ⅱ又逐渐消失,末期Ⅱ重新出现。第2次分裂纺锤体中央离心扩散的成膜体与第1次分裂两核相对的中央界面形成的成膜体相连,小孢子细胞壁向心产生。多数四分体中包含四个子细胞,少数还含有额外的小细胞。单核靠边期核仁由1个分解成2~3个或多个,进入有丝分裂前期,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1.0~2.0 cm长花蕾中多数花粉细胞处于单核期,可以将其作为花药或小孢子培养的取材依据。[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瓜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着丝粒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行使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着丝粒在不同的物1种中保持着一致的功能,即在细胞分裂中期,着丝粒在纺锤丝的牵引下使染色体向两级运动,从而完成细胞的分裂。如此保守的功能,是乎暗示着丝粒序列不同物种间具有一定的保守性,然而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种的基因组序列被释放,分析发现着丝粒序列主要由重复序列和反转录转座子组成,然而不同物种着丝粒序列比对发现,它们之间的同源性极低,此外染色体的着丝粒的序列的组成和大小都相差甚远。文中回顾了近些年在着丝粒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探讨维持着丝粒功能稳定性的序列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4.
菰核型分析和性细胞分裂的异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进行了菰(ZizaniaCaduciflora(Turcz.)Nand-mazz.)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报道了菰染色体数目为zn=34,菰的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一定数量的细胞表现了染色体的不规则行为,大部分表现在染色体的轻微落后和中期有明显的核仁存在,说明菰性细胞染色体行为不是完全稳定的,目的在于为野生菰在育种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甘蔗茎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微管骨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子叶植物茎尖有丝分裂细胞的微管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冰冻切片法结合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及DAPI染色,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甘蔗茎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微管列阵的排列、转换及与染色体运动的关系。[结果]当周质微管形成时,细胞核保持完整;有丝分裂前期,周质微管转变为早前期微管带;当纺锤体微管形成时,细胞核膜破裂,染色体排列在细胞板位置;之后纺锤体微管向成膜体微管转换,纺锤体微管逐渐缩短而细胞板两侧微管逐渐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姊妹染色体被微管从细胞板处分离并牵引至两极,从而形成成膜体微管;之后两个子细胞的细胞核形成,并最终分裂,细胞数量增加。[结论]从细胞微管各时期的排列就可以判断出细胞分裂方向,了解其生长情况,为甘蔗增粗机理的研究提供例证。  相似文献   

16.
The separation of homologous chromosomes during meiosis in eukaryotes is the physical basis of Mendelian inheritance. The core of the meiotic process is a specialized nuclear division (meiosis I) in which homologs pair with each other, recombine, and then segregate from each other. The processes of chromosome alignment and pairing allow for homolog recognition. Reciprocal meiotic recombination ensures meiotic chromosome segregation by converting sister chromatid cohesion into mechanisms that hold homologous chromosomes together. Finally, the ability of sister kinetochores to orient to a single pole at metaphase I allows the separation of homologs to two different daughter cells. Failures to properly accomplish this elegant chromosome dance result in aneuploidy, a major cause of miscarriage and birth defects in human beings.  相似文献   

17.
赵丽娟  李立家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170-12173
[目的]对台湾甜象草的染色体进行识别并对该物种基因组的结构及进化进行研究。[方法]利用改进的火焰干燥法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台湾甜象草中期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粒的位置及随体的数目进行分析,建立了台湾甜象草的经典核型。并根据各条染色体对4,6-二氨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的深浅度不同,参考DAPI对核物质的染色特点,了解各染色体上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的分布特点。[结果]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rDNA定位,得到2对45SrDNA的信号,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上,一对5SrDNA信号,位于9号染色体的长臂。确定了台湾甜象草的核型是2n=28=10sm+12m(4SAT)+4st+2T,为2C。[结论]为染色体的识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Coordination of cytokinesis with chromosome congression and segregation is critical for proper cell division, but the mechanism is unknown. Here, septins, a conserved family of polymerizing guanosine triphosphate-binding proteins, localized to the metaphase plate during mitosis. Septin depletion resulted in chromosome loss from the metaphase plate, lack of chromosome segregation and spindle elongation, and incomplete cytokinesis upon delayed mitotic exit. These defects correlated with loss of the mitotic motor and the checkpoint regulator centromere-associated protein E (CENP-E) from the kinetochores of congressing chromosomes. Mammalian septins may thus form a mitotic scaffold for CENP-E and other effectors to coordinate cytokinesis with chromosome congression and segreg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