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蚕豆中的吲哚乙酸、激动素、赤霉素、脱落酸和玉米素5种植物内源激素.结果表明:选用80%甲醇作为样品提取溶剂,经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采用Diamonsil C_(18)色谱柱进行分离,以甲醇∶0.075%冰乙酸(45∶55;V/V)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7mL/min,波长254nm的检测条件下,蚕豆中各激素的分离效果理想,25min内全部出峰,加样回收率达88.9%~97.3%.经测定蚕豆中吲哚乙酸、激动素、赤霉素、脱落酸和玉米素质量分数分别为15.2、35.0、332.9、2.4、9.23ng/g,该方法满足激素定量分析的要求,能快速、准确的测定蚕豆内源激素.  相似文献   

2.
赵曼丽  杨迎春  杨世杰  袁祯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092-8093,8164
[目的]建立有效的植物内源激素提取方法,并探讨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骆驼刺根状茎分株处3种植物内源激素的色谱分析条件。[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骆驼刺分株处根状茎中植物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玉米素(ZR)和生长素吲哚-3-乙酸(IAA)进行了分离和含量测定。[结果]GA3、ZR和IAA的平均回收率为98.3%,90.3%和101.3%,说明该方法符合定量分析要求,且误差小。分离骆驼刺根状茎植物内源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以流动相甲醇:0.75%乙酸为45∶55、流速0.7 ml/min、检测波长254 nm和柱温为25℃。[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分离骆驼刺根状茎植物内源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相似文献   

3.
建立一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加工肉制品中吲哚残留量的新方法。样品经纯甲醇提取后,采用HLB固相萃取柱净化,用高效液相色谱C18柱分离,水-乙腈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0℃,紫外检测波长为275 nm,外标法定量。吲哚的浓度在10~100μg/L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大于0.99,回收率为93.5%~97.4%,RSD小于15%(n=10)。该法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吲哚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HPLC分离和测定香梨三种植物激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研究探索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吲哚-3-乙酸、脱落酸、赤霉素三种植物激素的条件,建立了从植物果实中提取三种激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4):256-257
目的:探讨音乐对植物生长中内吲哚乙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8种蔬菜进行统一栽培管理,分为音乐组与对照组,定期测定其生长素内吲哚乙酸含量。采集样品后进行HPLC液相色谱分析。结果:音乐组8种蔬菜内吲哚乙酸含量均超过对照组,音乐组多种植物样品的成长速度快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均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音乐声频可对植物生长中的吲哚乙酸含量产生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6.
竹子内生真菌Fusarium oxysporum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竹子内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该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 4-二甲氧基苯基)-乙酮(1)、吲哚-3-乙酸乙酯(2)、吲哚-3-乙酸(3)、吲哚-3-乙酮(4)、吲哚-3-乙酸甲酯(5)、latifolicinin C(6)、白僵菌素(7)、1, 3-diamino-1, 3-dimethylurea(8)和2, 3-丁二醇(9)。[结论]除化合物3、7、9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竹子内生真菌Fusarium oxysporum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火炬松树干形成层内源激素分离提取的优化流程,以火炬松为材料,针对火炬松树干形成层富含松节油和色素等杂质的特点,通过使用不同的提取剂,如乙酸乙酯、石油醚、正己烷和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80%的甲醇提取,经高效毛细管电泳检测,确立了以30%的甲醇为提取液的火炬松树干形成层内源激素的提取优化流程,并利用该流程对不同倾斜角度的火炬松内源激素进行提取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分离提取测定5种内源激素,如脱落酸(ABA)、吲哚-3-丁酸(IBA)、玉米素(ZT)、吲哚-3-乙酸(IAA)和赤霉素(GA),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2%、95.23%、96.56%、101.13%和103.12%。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控制其质量,建立了测定兽用吲哚美辛注射液含量的HPLC方法,并初步考察了该注射液的热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其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是:色谱柱Ultimate XB-C18,流动相为0.1mol/L冰醋酸溶液-甲醇(20∶80),流速为1.00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28nm;热稳定性试验采用初均速法.结果:在该条件下测得兽用吲哚美辛注射液的含量为18.648±0.295mg/mL,在25℃下的有效期为2.21年.结论:该方法准确,可用于测定兽用吲哚美辛注射液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的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痛风灵散中化学药物吲哚美辛和醋酸泼尼松进行初筛,同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对样品进行确认和测定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HPLC-DAD法测定吲哚美辛在0.069~0.691mg/mL(r=0.9995)、醋酸泼尼松在0.035~0.352mg/mL(r=0.9997)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结论:本检测方法简便、稳定、重现性较好,并具有一定的专属性。  相似文献   

10.
HPCE法测定杨树树干形成层内源激素的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高效毛细管法(HPCE)对人工倾斜的中林46杨(Populus×euramericana (Dode) Guiner CL.Zhonglin-46)树干形成层内源激素进行测定.结合自身试验材料的特殊性,优化样品前处理过程,选择符合自身材料的最佳电泳条件,探索出测定树干形成层5种内源激素赤霉素(GA3)、吲哚-3-乙酸(IAA)、吲哚-3-丁酸(IBA)、玉米素(Z)和脱落酸(ABA)的方法.最佳条件为:电压16 kV、柱温20℃、缓冲液pH 9.25、SDS浓度50 mmol·L-1.5种内源激素的相关系数R2为0.9786~0.9999,回收率为93%~105%,变异系数≤3.93%.  相似文献   

11.
桔皮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75%甲醇、50%甲醇、冰乙酸、乙酸乙酯和50%乙醇作溶剂提取桔皮中的抗氧化物质。用猪油作为底物,测定了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用75%甲醇和冰乙酸为溶剂的桔皮提取成分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同时还对这两种溶剂提取物在猪油中的不同添加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分离纯化瓜果腐霉毒素中的除草活性物质,本研究利用吸附树脂对瓜果腐霉毒素进行了吸附,利用薄层层析对其粗毒素样品进行了初分离,在展开剂乙酸乙酯-甲醇-石油醚-乙酸为30∶5∶25∶1时,可以分离出5个条带,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中M1和M2条带的除草活性较强。对M1进行了HPLC分析,结果表明,该样品可分离出2种除草活性组分,其保留时间分别为9.89 min和14.98 min,其中保留时间为14.98 min的组分与已报道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相同。  相似文献   

13.
对橡胶木中的变色成分进行甲醇浸提,浸提液浓缩后用极性从小到大的石油醚、氯仿、乙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经过化学分析认为橡胶木中产生红变的成分存在于极性较大的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中,变色成分主要是鞣质单宁、酚类及蒽醌类物质。同时进行鞣质单宁引起橡胶木红变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木抽提液无论是加酸性还是加碱性溶液都会产生红变,为此采用具有漂白功能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减轻或消除橡胶木抽提液的红变。  相似文献   

14.
车前子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车前子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为车前子的质量控制及品种鉴定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的乙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采用梯度洗脱。[结果]江西道地产区10批车前子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共检出12个分离度良好的共有峰。不同品种车前子乙酸乙酯部位指纹图谱相似度相差很大。[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车前子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品种鉴定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重量法测量了280.55~318.75K印楝素A在甲醇、无水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印楝素A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乙酸乙酯和丙酮中的溶解度较大但随温度升高增加相对不明显;在甲醇和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小但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加,溶解度最大的乙酸乙酯最适合作为印楝素A的提取溶剂。采用多项式经验方程和理想溶液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关联,结果表明,这2种方程均能较好地关联溶解度试验数据。根据关联方程计算表明冷却结晶理论收率较高的无水乙醇和甲醇适合作为冷却结晶纯化印楝素A的溶剂。  相似文献   

16.
芦荟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苯、石油醚、正己烷8种溶剂对库拉索芦荟的抗菌活性物质进行提取,提取产率随溶剂极性的增强而提高.以白菜黑斑病菌为测试菌,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芦荟各种溶剂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当提取物浓度为10mg/mL时,各种溶剂粗提物均表现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以石油醚、正己烷和乙酸乙酯的粗提物抑菌效果最好,分别为71.4 %、71.3 %和62.4 %.从抑菌效果及提取产率两方面考虑,乙酸乙酯为提取芦荟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溶剂.通过测定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4种溶剂1 %~10 %系列浓度对白菜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及甲醇、丙酮、乙酸乙酯3种溶剂对各种芦荟粗提物的溶解性,确立用乙酸乙酯-水(7∶ 3,v/v)溶解各种粗提物进行生物测定,既能较好地溶解各种粗提物,又对测试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试验研究还筛选了2 ‰~1 %吐温20作表面活性剂乳化乙酸乙酯使其与所溶解的粗提物能均匀分布到PDA培养基中,保证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通过测定库拉索芦荟等7种芦荟水浸提物的抑菌活性,认为树芦荟、库拉索芦荟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3-羟基-苯甲酸为内标,利用甲醇提取拟南芥叶片水杨酸,然后用三氯乙酸和盐酸溶解,再用乙酸乙酯∶环己烷(1∶1)萃取浓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流动相0.2 mol·L-1醋酸钠∶甲醇(9∶1)p H为6.0时,水杨酸独立出峰,分离效果最好.用水稻及水仙叶片验证该提取及测定方法,效果良好,说明该方法在植物中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酵子中筛选出发酵香气较好的菌种,使其发酵产物能增强发酵面制品风味。[方法]通过平板划线分离法,从传统酵子中分离出1株酵母样真菌,对其形态学特征及18S r DNA区序列进行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该菌株糊化小麦淀粉发酵产生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被命名为FN001的该菌株属于Wickerhamomy cesanomalus,该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香气组分主要为酯类、醇类和酸类,包括乙醇、乙酸乙酯、丁醇、丁酸乙酯、乙酸丁酯、丁酸丁酯、苯乙醇、丁酸、乙酸等,其中,乙醇的相对百分含量高达20.33%、乙酸乙酯14.52%、丁醇14.51%、乙酸丁酯13.90%。[结论]利用此菌株发酵可为发酵面制品提供较浓郁的香气来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人工氙灯光照、室内自然光照和避光培养条件下,探究呋虫胺外消旋体(Rac-呋虫胺)及其对映体(S-呋虫胺和R-呋虫胺)在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超纯水以及β-环糊精水溶液中的手性稳定性,为大宗用量的手性新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的准确检测分析、药效和环境安全的正确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培养周期内分段取样,以直链淀粉-三(3, 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为手性固定相,正己烷/甲醇/乙醇(85/10/5, v/v/v)为流动相,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为20 µL,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进行分离分析,S-呋虫胺和R-呋虫胺的保留时间分别为8.3和9.7 min。外标法定量。【结果】人工氙灯光照、室内自然光照和避光培养条件下,S-呋虫胺和R-呋虫胺在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超纯水以及β-环糊精水溶液中均不存在相互转化现象;配对样品t-test分析Rac-呋虫胺在每种溶剂中两个对映体的降解残留量,证实无对映体选择性降解。对映体浓度比值(EF值)为0.4746-0.5116。但在人工氙灯光照下,Rac-呋虫胺、S-呋虫胺和R-呋虫胺迅速降解,顺序为二氯甲烷>乙腈>乙酸乙酯≈异丙醇≈乙醇>甲醇>超纯水>β-环糊精水溶液。相比水溶液,呋虫胺在有机溶剂中更容易降解,半衰期分别为3.3-3.6 h和1.2-2.3 h。光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为0.9550-0.9959。室内自然光照与避光培养条件下,Rac-呋虫胺、S-呋虫胺和R-呋虫胺在二氯甲烷、乙腈、乙酸乙酯、异丙醇、乙醇、甲醇、超纯水和β-环糊精水溶液中无明显降解,实测浓度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5-10.4 mg?L-1,1.0%-3.2%和9.5-10.5 mg?L-1,1.4%-2.8%。【结论】在(25±2)℃人工氙灯光照、室内自然光照和避光条件下,呋虫胺在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超纯水以及β-环糊精水溶液中手性构型稳定,在此条件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药效和环境安全评价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20.
淫羊藿苷分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淫羊藿甲醇粗提物为原料,以研究规模化分离提纯淫羊藿苷的方法为目的,研究了4种分离方法的分离效果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最佳的分离方法为:用30%乙醇对淫羊藿甲醇粗提取物进行超声波辅助提取两次,提取液直接流经聚酰胺柱,并用相同溶剂洗柱,浓缩洗脱液至小体积后依次用氯仿和乙酸乙酯分别萃取,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淫羊藿苷的含量为60%,淫羊藿苷的总收率为74.11%。经60%乙醇重结晶一次,得90.94%含量的淫羊藿苷,总收率为36.30%。该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收率高,纯度好,是工业化生产淫羊藿苷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