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用ELISA方法对2020—2021年河南省18个市的猪进行猪伪狂犬病感染抗体检测,检测样品份数为39523份。结果显示,2020—2021年猪伪狂犬病感染抗体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0.93%、17.28%;种猪场阳性率分别为14.78%、9.54%,商品代养殖场阳性率分别为21.56%、20.93%;屠宰场阳性率分别为24.45%、19.16%。可见,河南省部分猪场和屠宰场总体猪伪狂犬病感染情况2021年低于2020年,说明该病防控与净化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
常洪涛  姚惠霞  李鸿雁  陈陆  杨霞  赵军  王川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21-19522,19525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规模化养猪场繁殖障碍性疫病的流行情况,为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相应的猪繁殖障碍性疫病免疫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河南部分猪场送检于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疫病检测诊断中心的血清进行监测,其中6 825、2 609、1 177、123和53份血清分别用于检测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和衣原体病抗体。[结果]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血清中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和衣原体病相应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28%、61.44%、25.49%、39.84%、5.66%。[结论]河南省部分地区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细小病毒病的防疫工作亟待加强,猪伪狂犬病的防治需要进一步强化,衣原体病已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采集武汉市两个规模猪场的370头份种猪血液和鼻拭子样本,运用ELISA方法对血清样本进行猪伪狂犬病抗体检测,结果两个猪场种猪的伪狂犬病gB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77.1%和77.9%,猪伪狂犬病gE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2.4%和3.9%;运用PCR方法对种猪鼻拭子样本进行猪伪狂犬病病原检测,结果显示,猪伪狂犬病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1.2%和5.4%.检测结果对猪场伪狂犬病的控制和净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调查分析2018~2019年河南省猪伪狂犬病血清学感染情况。采用阻断ELISA方法对2018~2019年河南省18个市的猪进行猪伪狂犬病感染抗体检测,检测样品份数7861份。结果发现,2018~2019年猪伪狂犬病感染抗体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9.42%、 23.33%;种猪场阳性率分别为18.86%、 15.29%,商品代养殖场阳性率分别为35.32%、 27.09%、屠宰场阳性率分别为47.22%、 41.06。总体猪伪狂犬病感染情况2019年低于2018年。猪伪狂犬病污染面比较广,但总体状况有所好转,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河南省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感染状况,2017—2020年连续四年对河南省规模养猪场猪伪狂犬病毒gE抗体和病原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2017—2020年,猪伪狂犬gE抗体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6.48%、28.88%、25.37%、20.30%,平均场群阳性率分别为55.48%、52.55%、51.14%、52.77%。种猪场猪伪狂犬gE抗体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5.19%、19.89%、20.94%、14.78%,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场群阳性率分别为44.65%、37.89%、40.74%、43.48%。,商品猪场猪伪狂犬gE抗体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7.27%、35.06%、27.86%、21.56%,平均场群阳性率分别为61.46%、60.77%、55.79%、54.36%,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季节分布来看,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病原平均个体阳性率分别为4.72%、0.53%、0.92%、1.90%,平均场群阳性率分别为14.53%、5.39%、5.41%、8.87%。可见,全省猪伪狂犬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净化任务仍然较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抗体在猪体内的消长规律,进一步为河南省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净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挑选了10家伪狂犬病毒g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的规模化猪场,每场随机采集100份血清,采用gB和gE ELISA方法检测猪血清抗体。同时对gE ELISA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用病原学FQ-PCR方法进一步检测。结果:gB ELISA检测结果免疫抗体群体平均S/N0.1、免疫合格率90%、样本间变异值15%的猪场,其gE ELISA感染抗体和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阳性; gB免疫抗体S/N值OU≤0.1,样品间CV值CO≤15%,猪群平均免疫抗体阳性率90%的猪场,其gE ELISA感染抗体和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阴性。综合工作实际,笔者得出结论:免疫猪场猪群免疫抗体阳性率应长期维持在90%以上,样品间CV值应≤15%;非免疫猪群,gE或gB抗体长期检测结果为阴性,才能达到猪场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和净化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鹿寨县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免疫抗体水平及野毒感染情况,有效控制规模猪场的伪狂犬病,通过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及猪伪狂犬病gB抗体检测试剂盒对鹿寨县规模猪场所采集的992份血清样品按照不同地区猪场、不同规模、不同生长阶段3个方面进行gB与gE抗体检测综合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猪伪狂犬病病毒在鹿寨县南北地区的不同猪场都有所流行,在北部地区平山镇流行范围广,流行率高,平山镇有伪狂犬野毒感染的猪场共计6家,占采样比的75%(6/8)。大型猪场gB抗体阳性率最高为86.46%, gE抗体阳性率最,低为3.13%;而小型猪场gB抗体阳性率最低为36%, gE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4.84%; PRV g B抗体阳性率与PRV g E抗体阳性率呈负相关。在不同生长阶段,母猪群的gB抗体阳性率为96.2%、 gE抗体阳性率韦24.57%,其两种抗体阳性率都明显高于育肥猪和仔猪;育肥猪、仔猪PRV gB、 PRV gE抗体阳性率的相关性与不同规模猪场PRVgB、 PRVgE抗体阳性率的相关性相似。表明:鹿寨县平山镇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形势严峻。而母猪群及后备猪群的野毒清除情况是决定规模猪场PR净化的首要关键点;母猪群的伪狂犬病免疫工作也是整个猪场伪狂犬病免疫的重中之重。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科学饲养管理、合理制定种猪高效免疫计划,强化定期监测防控意识,果断淘汰病猪,净化猪群,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调查黑龙江省某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与疫苗免疫情况,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今年4月份和7月份随机采集于该场的395份血清样本进行猪伪狂犬病病毒gE和gB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规模化猪场两次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检测阳性率均为0,说明猪场现阶段不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两次检测基础猪群伪狂犬病病毒g...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猪伪狂犬病毒在江苏省的遗传变异情况.[方法]对2016年1-12月江苏不同地区42家规模猪场采集或者送检的共2365份病料组织进行PCR检测,分析不同季节、猪场规模以及地区的检测结果,并把检测出的部分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猪伪狂犬阳性样品364份,阳性率为15.4%;夏、秋两季的病原阳性率均低与春、冬两季;苏北以及苏中地区的病原阳性率高于苏南地区;不同规模的猪场病原阳性率随着猪场规模的扩大逐渐下降且趋势明显.11株分离株中PRV-6分离株与Barthak61疫苗株属于同一个分支.[结论]该研究可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伪狂犬病是猪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为了了解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的感染状况,本研究采用IDEXX公司的阻断ELISA试剂盒对2015年7~11月采自辽宁省3个规模化猪场的1039份血清样品进行了PRV野毒感染的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猪场1没有感染猪伪狂犬病,猪场2和猪场3猪伪狂犬病的感染较严重,阳性率分别达56%和78%,而且猪场2和猪场3不同猪群的感染情况也有所不同。结果说明,规模化猪场间猪伪狂犬病的感染状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研究对于了解辽宁省部分地区猪伪狂犬病的流行情况,进而制定正确的防控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中小型猪场公猪精液中猪瘟野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河南省10个中小型猪场的58份种公猪精液进行了猪瘟野毒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7个猪场的猪瘟野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占总检测场数的70%;10份精液的猪瘟野毒检测结果呈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7.24%。[结论]河南省大部分中小型猪场存在种公猪猪瘟野毒感染的现象,且感染状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切实做好河南省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在临床上使用范围、安全性、有效性的调查及免疫效果的评估工作,更好地利用疫苗免疫技术预防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发生和流行,在洛阳、新郑等20个市(县、区)、40个猪场进行了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的临床应用,并随机抽取了其中338份血清样品,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其抗体效价。河南省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73.67%,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抗体合格率平均为87.57%。不同厂家疫苗对猪免疫后抗体合格率不同,不同年龄段的猪免疫后抗体合格率不同,不同疫苗种类对猪免疫后抗体合格率不同,对猪免疫次数不同其抗体合格率也不同。以上情况可能与不同厂家疫苗质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致病性猪源链球菌部分微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河南省猪链球菌病病原的微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河南省不同地区猪场中疑似猪链球菌病的自然发病病例中分离到12株地方流行株,经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特性以及致病性试验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2株猪链球菌中4株为C群,4株为D群,3株为E群,1株为未知群;分离株均对头孢类药物、磷霉素、氟苯尼考等高度敏感,而对红霉素、磺胺、链霉素等不敏感。[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河南省猪链球菌病的流行动态及综合防治提供了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河南省猪等孢球虫的分子变异规律。[方法]从河南省豫东、豫南、豫西、豫北及豫中地区的部分规模化猪场采集粪便样品,进行猪球虫卵囊的分离与纯化;从分离到的8株猪球虫分离株中提取核酸并进行测序,并与猪等孢球虫扩增株基因序列及其他相关原虫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河南省不同地区的8个猪球虫株均为猪等孢球虫,并且没有明显遗传差异。I.suis与其他7种原虫差异较大,不属于同一个生物型,同一种动物所感染的不同种类原虫之间的同源性较低。[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球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猪瘟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海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42-7843,7845
[目的]为了弄清河南省猪瘟的流行病学规律,研究猪瘟强毒株感染情况,查实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情况。[方法]使用ELISA方法和革兰氏染色方法对301份病猪的样本进行猪瘟强毒抗原及细菌感染情况的检测,分析猪瘟在河南省猪群的感染、流行范围情况及同细菌病的混合感染情况;对猪瘟阳性猪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并对采取措施后没有效果的猪场进行了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的检测,确定混合感染情况。[结果]猪瘟在河南省流行广泛;猪瘟病毒的平均检出率为26.25%;细菌感染占猪瘟病毒总阳性样本的25.31%;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与猪瘟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综合性防治措施实施后对大部分猪厂效果明显;但对混合感染的猪群效果不好。[结论]猪瘟与细菌、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混合感染是造成猪瘟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是净化猪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鄂西北地区猪蓝耳病毒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鄂西北地区猪群高致病性蓝耳病毒免疫水平情况。[方法]于2007年4~12月对鄂西北地区(襄樊、荆门、随州和十堰地区)76家标准化猪场接种过高致病蓝耳疫苗的猪群随机采集572份血样,应用ELISA方法对该地区的猪群致病性蓝耳血清抗体水平进行监测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在受检的572份血清中,阳性数217份,总体阳性率37.94%,其中,抗体弱阳性样本143份,占25.00%,抗体强阳性样本有74份,占12.94%。统计分析表明,在受检的76家猪场中,群体免疫合格率在75%以上的有20家,占26.32%。[结论]该调查结果表明,鄂西北地区蓝耳抗体免疫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蓝耳病的积极预防,以有效地控制猪蓝耳病疫情。  相似文献   

17.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临床感染血清学检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总结河南省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份历时2年,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兽医院对来诊的未进行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接种的1 169头猪随机采血,进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平均阳性率为21.55%,同时在被检猪中又进行了猪瘟、圆环病毒、蓝耳病、伪狂犬病、弓形体等疾病感染的检测,证实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疾病有着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结论]猪在发生一种或几种传染病的情况下,由于机体抵抗力的下降,往往可以继发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猪群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感染情况,为安徽省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方法]调查了安徽省8个县(区)的17个健康猪群,采集439份生猪扁桃体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结果]猪群PCV2平均感染率为23.0%,9个场点PCV2呈阳性,占53%;种猪场、商品猪场及屠宰场PCV2感染率分别为45.0%、11.8%和43.0%,商品猪场PCV2感染率极显著低于种猪场和屠宰场(P0.01);淮河以北地区和江淮之间地区PCV2感染率分别为13.0%和25.5%,差异显著(P0.05);大型商品猪场、中型商品猪场和小型商品猪场PCV2感染率分别为8.0%、0和26.0%,中型商品猪场PCV2感染率极显著低于大型商品猪场和小型商品猪场(P0.01);生产母猪、后备母猪、保育猪及育肥猪PCV2感染率分别为12.0%、16.0%、0和17.0%,其中保育猪PCV2感染率极显著低于生产母猪、后备母猪及育肥猪(P0.01)。[结论]安徽省部分地区超过50%猪群存在PCV2感染,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RT-PCR技术检测河南省猪瘟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5个猪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191只疑似猪瘟发病猪进行RT-PCR检测,结果表明,猪瘟阳性检出率平均为7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