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feline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FAIDS)又叫猫艾滋病,是由猫免疫缺陷病毒(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 FIV)引起的危害猫科动物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免疫功能障碍、体质极度虚弱、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淋巴系统病变、恶性肿瘤,以及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由于该病毒侵害免疫系统导致特异性免疫缺陷,故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987年Pedersen在美国猫中首次分离获得FIV.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瑞士、荷兰、奥地利、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2个国家的猫群中存在FIV感染.我国很少见到本病的报道,对FAIDS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美国Pederson博士证实,采自广东地区猫的血清样本中存在FIV抗体,并分离到FIV.表明我国的一些猫群中已存在FIV多年,只是在近几年才对其有所认识和重视.现根据临床诊治所见和有关资料,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猫免疫缺陷病毒(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FIV)在自然情况下感染多种猫科动物,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尤其是日本、欧美等国家的家猫、流浪猫、非洲狮感染比例极高,而我国目前关于该病鲜有报道。试验对一例临床疑似FIV感染的流浪猫进行了抗原和PCR检测,结果表明:该流浪猫为FIV阳性。  相似文献   

3.
猫免疫缺陷病毒(FIV)属慢病毒亚科,在体内感染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脑星形胶质细胞,可感染猫潜伏几年后发病。FIV如伴发猫白血病或猫杯状病毒(FCV)等感染,则危害更大。以下就笔者接触到的一例FIV伴发FCV、慢性肾病(CKD)和肥厚性心肌病(HCM)的治疗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猫免疫缺陷病毒(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FIV)是一种主要感染猫的反转录病毒.FIV与人的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有许多相似性,可作为HIV的研究模型,如测量FIV病毒在动物体内的感染曲线,可为了解HIV在人体内的传播细节提供蓝图;利用FIV偏好感染发展中的神经系,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艾滋病(Acquired immur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对神经系统的致病机理.FIV疫苗的研究获得成功,可为HIV疫苗的研制提供提示.FIV在基因治疗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应用FIV传递CFTR(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的cDNA到呼吸系统表皮细胞治疗囊肿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猫艾滋病     
猫艾滋病(FAIDS)是由猫免疫缺陷病毒(Feline lmmunodeficency Virus,FIV)引起的危害猫类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自1985年发现以来,已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发生和流行。本病以侵害淋巴组织为特征,从而导致免疫机能障碍。主要临床特征为慢性口腔炎、鼻炎、腹泻及高度虚弱。一、病原1.分类:FIV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亚科免疫抑制群。试验证明FIV不是猫其它反转录病毒的突变体。2.形态结构:FIV粒子由囊膜、衣壳及核芯组成,内含反转录酶和内切/结合酶。病毒粒子大小为105—125nm,呈圆形或椭圆形,有衣壳囊突,在  相似文献   

6.
猫免疫缺陷病毒(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FIV)是一种主要感染猫的反转录病毒。FIV与人的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有许多相似性,可作为HIV的研究模型,如测量FIV病毒在动物体内的感染曲线,可为了解HIV在人体内的传播细节提供蓝图;利用FIV偏好感染发展中的神经系,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艾滋病(Acquired immur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对神经系统的致病机理。FIV疫苗的研究获得成功,可为HIV疫苗的研制提供提示。FIV在基因治疗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应用FIV传递CFTR(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的cDNA到呼吸系统表皮细胞治疗囊肿性纤维化(cysticfibrosis,CF)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7.
猫免疫缺陷病毒(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FIV)是感染猫科动物的重要病原体,其感染的家猫是研究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重要的动物模型。宿主限制因子是宿主细胞表达的通过不同途径抑制病毒感染的一系列蛋白。目前,包括HIV和FIV在内的免疫缺陷病毒宿主限制因子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结合HIV宿主限制因子的研究现状,对FIV宿主限制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加深对于FIV的了解,对于未来在HIV宿主限制因子抗病毒潜力评估及其药物开发方面FIV/家猫作为HIV的研究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科,包括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和HIV-2)、猴免疫缺陷病毒(SIV)、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牛免疫缺陷病毒(BIV)、猫免疫缺陷病毒(FIV)、绵羊梅迪-维斯纳病毒(MVV)和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快速检测猫科动物重要传染病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 FCV)、猫细小病毒(feline parvovirus, FPV)、猫流感病毒(feline influenza virus, FIV)和猫疱疹病毒1型(feline herpesvirus type 1,FHV-1)的相对高保守性基因ORF2、NSP1、M和UL27,分别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的摸索及优化,建立了可同时扩增FCV(257 bp)、FPV(380 bp)、FIV(519 bp)和FHV-1(761 bp)的四重PCR反应条件及体系。结果显示:能够在同一体系中用同一反应扩增出以上4种病毒基因,其重复性及特异性均良好,敏感性可达到10 copies/μL。用该方法检测69份口鼻拭子,结果发现FCV和FPV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10.14%,FCV和FHV-1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1.45%,FCV、FPV和FIV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10.14%。结果表明:研究建立的四重PCR检测方法可对常见猫科动物病毒性传染病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别诊断,而且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人类爱滋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动物类爱滋病也日益关注。迄今发现的引致动物类爱滋病的病毒有猿免疫缺陷病毒(SIV)、猫免疫缺陷病毒(FIV)及牛免疫缺陷病毒(BIV),对BIV研究较少,SIV存在于野生的非洲猿猴如非洲绿猴、黑白脸猴,小长尾猴及狒狒等,终生带毒,除少数例外一般很少发病。猫感染FIV后则会发生类爱滋病,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外观正常,这与人感染人免疫缺陷病  相似文献   

11.
<正>猫免疫缺陷病(FI)是由猫免疫缺陷病毒(FIV)引起的猫免疫缺陷综合征,临床上以免疫功能低下,呼吸、消化系统炎症,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容易继发感染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流行广泛,以中、老年猫多发。由于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和  相似文献   

12.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feline panleukopenia,FP)也叫猫瘟热、猫传染性肠炎、猫细小病毒感染,简称猫瘟.此病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引起的,猫特别是幼龄猫易感的一种发热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猫免疫缺陷病毒(FIV),最初从美国一只患类爱滋病猪分离到。它与引起人爱滋病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有许多共同特征,同属反录病毒科缓慢病毒属。近年来,对FIV的临床学、生物学、遗传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从形态和生化特性、生物学特性、免疫学和临床学四方面综述近年  相似文献   

14.
<正>Niels Pedersen等人于1987年在家猫体内发现了猫免疫缺陷病毒,并证实该病毒是猫艾滋病(AIDS)的病原。该病毒在形态学、Mg~(2+)依赖的逆转录酶活性、在猫体内的持续感染性以及基因组结构等方面的特点,都与慢病毒极其相似,因此将之分为慢病毒的一员。由于该病毒引起猫科动物的免疫缺陷综合征与人1型免疫缺陷病毒(HIV-1)引起的艾滋病的密切相关性,可以将猫作为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 3月 2 2日 ,第 1个用于预防猫艾滋病 (由 Fort Dodge Anim al Health公司生产 )的疫苗被美国农业部 (U.S.Departm ent of Agriculture,USDA)批准进行商业生产和兽医应用。该疫苗的成功开发 ,为人艾滋病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新的希望。猫艾滋病病毒 (FIV)首次于 1986年分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中国东北虎源猫免疫缺陷病毒(FIV)的感染情况,采集海林市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东北虎全血样本50份,通过套式PCR对样本进行FIV pol基因扩增,并对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再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检测出1只虎为FIV阳性,其pol基因与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0.0%~99.8%和...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猫免疫缺陷病毒(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FIV)的核衣壳蛋白(core nucleocapsid protein)——p24蛋白的免疫活性,试验根据Gen Bank中FIV的p24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对FIV检测阳性的猫血液样本提取总RNA并进行反转录,PCR扩增p24基因,将此目的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中,构建获得重组质粒p ET-p24,并热转化至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蛋白表达后用SDS-PAGE和Western-blot进行鉴定,用FIV感染的猫阳性血清和重组p24蛋白免疫小鼠得到的多克隆抗体对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RNA反转录成c DNA后成功扩增出大小为622 bp的p24基因和构建出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的含p ETp24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诱导后能大量表达FIV-p24蛋白,并且p24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p24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说明p24蛋白是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在猫免疫缺陷病的诊断和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哈尔滨地区猫免疫缺陷病毒(FIV)流行的亚型情况,试验于2016年1—4月份在哈尔滨市香坊区采集流浪猫全血40份进行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通过ELISA抗体检测鉴定出一株FIV,从阳性血液样品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巢氏PCR扩增得到目的片段env V3~V5高变区,并对该样品进行了序列分析及亚型鉴定。结果表明:该阳性样本为FIV A亚型。  相似文献   

19.
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也叫猫瘟热、猫传染性肠炎、猫细小病毒感染,此病是由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V)引起的猫特别是幼龄猫的一种发热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以体温升高、呕吐、腹泻和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传染性极强.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为单股线状DNA病毒.FPV是目前肉食兽细小病毒中感染范围最宽、致病性最强的一种,是肉食兽细小病毒中的主要病毒之一.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性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目前关于动物艾滋病报道的有猫艾滋病(FAIDS)、牛艾滋病(BAIDS)和猴艾滋病(SAIDS),其病毒均属于逆转录病毒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