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比较体外条件下不同分离山羊卵巢间质细胞(ovarian interstitial cells)方法的效果。【方法】采用热消化法、冷消化法、单一酶消化法(热消化法,用Ⅰ型、Ⅳ型、Ⅺ型胶原酶和2.5g/L胰蛋白酶+0.2g/L EDTA)及2步酶消化法分离山羊卵巢间质细胞。【结果】热消化法得到的细胞数量较冷消化法多,且试验所用时间缩短,但细胞活率降低。单一酶热消化法中,以1g/LⅪ型胶原酶效果最佳,适合体外培养。2步酶消化法以先胰蛋白酶后Ⅺ型胶原酶组的效果最佳,卵巢组织消化时间及体外培养首次换液时间均较短,适合于体外培养。【结论】采用1g/LⅪ型胶原酶单一酶热消化法或先胰蛋白酶后Ⅺ型胶原酶2步酶消化法,分离山羊卵巢间质细胞的效果均较好,可作为试验用卵巢间质细胞的理想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孕兔子宫内膜的对比消化及统计分析表明 ,用浓度为 2 .5g/L或 1 .2 5g/L的胰酶 0~ 4℃消化7h3 0 min至 8h55min,可分离到正常的子宫内膜淋巴细胞 ( EML) ;培养条件单独作用或与酶浓度共同作用分别可极显著影响 ( P<0 .0 1 )或显著影响 ( P<0 .0 5)孕兔子宫内膜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试验表明 ,孕兔子宫内膜经 1 .2 5g/L的胰酶 0~ 4℃消化 8~ 9h,所获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 4 8h是孕兔子宫内膜淋巴细胞制备及体外培养的可行方案 ;培养出的淋巴细胞适合用噻唑蓝 ( MTT)比色法进行活性检测。  相似文献   

3.
大口黑鲈肝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取材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培养其原代细胞,比较研究了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两种培养方法及不同的培养条件,以确定其最佳培养方法和条件,同时观察了长期培养过程中肝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组织块方法不适于大口黑鲈肝细胞的培养,未见细胞从组织块中迁出。而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良好稳定的培养效果。胰蛋白酶浓度0.25%,消化时间20 min,分步收集肝细胞,经台盼蓝检测和血球计数板计数,平均活力>90%,每克肝重可获得3×106个分离肝细胞。在细胞活力和数量两方面达到最佳平衡。在含20%胎牛血清、10μg/mL胰岛素的M199/L15培养基中,于4%CO2,28℃培养箱中长期培养并传代。  相似文献   

4.
牛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与克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荷斯坦牛胚胎和小鼠胚胎 ,以 PMOL/ L EF细胞为饲养层 ,以 DMEM+ 15 ml/ 10 0 m l NBS+ 0 .1μm ol/L Na2 Se O3+ 0 .1mm ol/ Lβ-巯基乙醇 + 10 ng/ ml IGF+ 10 0 0 IU/ m l L IF为培养液 ,用消化法 ( ICM用 0 .2 5 g/ 10 0 ml胰蛋白酶 + 0 .0 4 g/ 10 0 ml EDTA) ,ES细胞集落用 ( 0 .12 5 g/ 10 0 ml胰蛋白酶 + 0 .0 2 g/ 10 0 m l EDTA)和机械剥离法离散ICM细胞集落和隆起明显的 ES细胞集落为细胞小块 ,获得了 9个传至 6代的牛类 ES细胞系和 2 2个传至 9代的小鼠类 ES细胞系。从形态特征、组织化学染色、核型分析和 ES细胞分化能力等方面对所分离与克隆的细胞进行鉴定 ,证明其具有 ES细胞的诸多特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找更加有效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分离纯化方法。用2 g/L胶原酶和0.5 g/L胰蛋白酶相结合的消化法培养山羊乳腺上皮细胞,2~3 d细胞铺满单层,形态如铺路石。所得细胞再经0.5 g/L胰蛋白酶/0.2 g/L EDTA纯化3~4次,得到比较纯净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细胞鉴定结果表明,所得到的细胞角蛋白染色呈阳性,阳性率大于90%,波形蛋白染色呈阴性,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特性。消化法适用于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6.
王军  张秀凤  霍军  程会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03-13104
[目的]探讨白术、白芍水煎液对鸡离体空肠运动张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器官试验法,以鸡的空肠平滑肌张力变化为指标,将鸡的离体空肠置于恒温通气台式液中,分别加入浓度为4.00、8.00、16.00g/L的白术和白芍的水煎液,以观察白术和白芍对不同肠管运动张力的影响。[结果]与用药前比较,白术水煎液使离体空肠平滑肌收缩运动增强:溶液浓度为4.00g/L时,收缩张力、收缩振幅差异显著(P〈0.05),舒张张力差异极显著(P〈0.01);浓度为8.00、16.00g/L时,收缩张力、舒张张力、收缩振幅差异极显著(P〈O.0t)。与用药前比较,白芍水煎液可使空肠平滑肌的自发性收缩运动受到抑制:溶液浓度为4.00g/L时,舒张张力差异显著(P〈0.05),收缩张力、收缩振幅差异极显著(P〈0.01);浓度为8.00、16.00g/L时,收缩张力、舒张张力、收缩振幅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白术水煎液能显著增强鸡离体空肠平滑肌运动,而白芍水煎液明显抑制鸡离体空肠平滑肌运动,二者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7.
利用大鼠离体肝脏灌流技术以及大鼠原代培养的肝细胞研究了大豆黄酮对SD大鼠肝脏氮代谢和IGF -I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黄酮可使大鼠离体肝脏灌流液中尿素氮浓度下降 ,并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在给药后灌流的第 1、2、3、4h ,1× 10 -4mol/L剂量的大豆黄酮试验组 (n =8)大鼠离体肝脏灌流液中尿素氮水平分别为 (0 .76± 0 .19)、(1.16± 0 .0 7)、(1.2 8± 0 .13)、(1.5 9± 0 .19) μg/ml(以含每毫克DNA的肝组织所生成的尿素氮浓度表示 ) ;与对照组相比 ,其尿素氮浓度下降的幅度分别为 13.6 4 % (P <0 .0 5 ) ,2 3.18%(P <0 .0 5 ) ,34.0 2 % (P <0 .0 1)和 32 .91% (P <0 .0 1)。 4× 10 -5mol/L的大豆黄酮对大鼠肝脏尿素氮生成影响具有类似的效应。大豆黄酮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鼠离体灌流的肝组织中GPT的活性 (n =8) ,能够促进大鼠肝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1× 10 -5mol/L的大豆黄酮可使3 H -亮氨酸的参入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 2 1.38%(n =6 ,P <0 .0 5 )。大豆黄酮对离体灌流的大鼠肝脏IGF -I生成和分泌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n =8)。提示大豆黄酮可通过增加对大鼠肝脏氮的储留、促进大鼠肝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肝脏IGF-I生成和GPT的活性 ,而调节肝脏的氮代谢  相似文献   

8.
取材大口黑鲈肝脏组织,培养其原代细胞,比较研究了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两种培养方法及不同的培养条件,以确定其最佳培养方法和条件,同时观察了长期培养过程中肝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组织块方法不适于大口黑鲈肝细胞的培养,未见细胞从组织块中迁出。而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良好稳定的培养效果。胰蛋白酶浓度0.25%,消化时间20 min,分步收集肝细胞,经台盼蓝检测和血球计数板计数,平均活力>90%,每克肝重可获得3×106个分离肝细胞。在细胞活力和数量两方面达到最佳平衡。在含20%胎牛血清、10μg/mL胰岛素的M199/L15培养基中,于4%CO2,28℃培养箱中长期培养并传代。  相似文献   

9.
采用0.1% 型胶原酶和2.5g/L胰蛋白酶-0.2g/LEDTA,分别用热消化法和冷消化法消化分离家兔卵巢间质细胞,以探讨其体外培养条件和生长特点。结果表明,无论用热消化法还是冷消化法,0.1% 型胶原酶的消化效果均好于2.5g/L胰蛋白酶-0.2g/LEDTA的消化效果,前者的细胞活率在90%以上,可用于体外培养;经74μm滤网过滤后的卵巢组织分离培养出梭形和不规则形的间质细胞,且2种类型的细胞能在同一培养体系中贴壁生长。说明0.1% 型胶原酶可用于家兔卵巢间质细胞的分离。  相似文献   

10.
堆肥中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堆肥中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优化其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富集培养、菌种纯化等方法从农业好氧堆肥中筛选出能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从农业好氧堆肥中筛选出1株能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BS-2,该菌株能将发酵液的表面张力降到40mN/m以下,在温度20—100℃和pH值6.0~9.5条件下,其表面张力始终保持在40mN/m以下,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及对堆肥环境的稳定性。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25.0g/L、NH4NO3 8.0g/L、KH2PO4 2.0g/L、K2HPO42.5g/L、KCl 1.1g/L、NaCl 1.1g/L、MgSO4 0.15g/L、FeSO4·7H2O 5.0×10^-5g/L、EDTA 1.0g/L、酵母浸膏0.2g/L、初始pH值为7.0、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50r/min、发酵培养时间为3d。在该条件下,发酵液的表面张力最低,为29.3mN/m。[结论]菌株BS-2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多形汉逊酵母发酵生产D-阿拉伯糖醇的产量。[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用多形汉逊酵母DL-1发酵生产D-阿拉伯糖醇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分,进而结合培养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获得运用变温策略提高多形汉逊酵母生产D-阿拉伯糖醇的方法。[结果]最优发酵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200 g/L,蛋白胨20 g/L,酵母浸粉12 g/L,Triton X-100 10 g/L,硫酸铵3.0 g/L,七水硫酸镁2.5g/L,磷酸二氢钾2.5 g/L;多形汉逊酵母DL-1的最适生长温度和D-阿拉伯糖醇最适合成温度分别为37℃和34℃;变温调控发酵方法为:将发酵培养基在37℃培养24 h后,升温到48℃继续培养24 h,再降温至34℃继续培养96 h得到发酵液。采用该方法发酵结束后D-阿拉伯糖醇产量为114.92 g/L,比恒温发酵(37℃、48℃、34℃)分别提高了30.25%、208.66%、20.93%。[结论]该方法可以提高多形汉逊酵母发酵生产D-阿拉伯糖醇。  相似文献   

12.
吴庆侠  董海龙  芮亚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085-11087,11110
[目的]建立牦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消化培养法分离、纯化牦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结果]组织块培养约8d细胞可汇合成片,经胰蛋白酶分次消化,可得到纯化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使用2g/L的胶原酶Ⅱ消化2.5h,更换新鲜消化液继续消化2.5h,消化悬液经74斗“滤网过滤,400r/rain离心5min,收集沉淀,重悬后自然沉降,可得到纯净的腺细胞团。免疫细胞化学显示所得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阳性率达到95%以上。[结论]2种方法均可得到纯净的牦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有机负荷对鸡粪厌氧发酵过程中产气特性及其产气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在中温条件(37±1)℃下采用半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进行研究。[结果]有机负荷为2.5~5.3 g VS/(L·d)时,厌氧消化系统中氨氮浓度低于6.7 g/L,沼气最大容积产气率为2.58 L/L;同时有机酸浓度也处于较低范围。然而,当有机负荷提高到6.0 g VS/(L·d)时,氨氮浓度升高到6.7 g/L时引起了乙酸(7 000 mg/L)和丙酸(1 900 mg/L)的快速累积,沼气容积产气率也降低了23.5%。通过基质平衡动力学分析得出,鸡粪中温厌氧消化的基质转化为沼气(YS/G)和甲烷(YS/M)的比例系数分别为1.085 7和1.686 1 g VSremoved/L。[结论]该研究可为高氨氮浓度鸡粪沼气工程的稳定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夏顺翔  张魁  贾秉晟  杨启银  薛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780-2782,2792
[目的]对红色素生产菌RZ21菌株的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育种,以提高其红色素的产量。[方法]以粘质沙雷氏菌为供试菌种,研究其原生质的制备、再生的条件和该菌的原生质紫外诱变对红色素产量的影响。[结果]RZ21菌株以溶菌酶8 mg/ml,37℃作用30 min后,再加0.01 mol/L(终浓度)的EDTA作用20 min,原生质体形成率达81.9%,再生率达31.5%。该菌原生质体经紫外诱变原生质体处理及抗性平板、摇瓶两步筛选后,得到1株高产株RZ21-3,灵菌红素产量达到了0.813 g/L,比原始菌株提高了24.9%。[结论]溶菌酶8 mg/ml,37℃作用30 min后,再加0.01 mol/L(终浓度)的EDTA作用20 min为该菌原生体制备的最佳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15.
Harvested tomato( 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and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were immersed in 0, 0.01 g/L, 0.05 g/L, 0.1 g/L or 0 g/L, 0.001 g/L, 0.01 g/L, 0.05 g/L, 0.1 g/L salicylic acid solutions for 15 min, respectively. Some of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fruits related to chilling injury were measured during cold storage (2℃&#177;1℃). It showed that the cell membrane electrolyte leakage, MDA content and free proline content in tomato with 0.01 g/L and 0.1 g/L SA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to a various extent. The immersion in 0. 001 g/L SA coul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cell membrane electrolyte leakage and MDA content of cucumber stored at chilling injury temperature as well as decrease free proline content to some extent.  相似文献   

16.
抗脂多糖因子(anti-lipopolysaccharide factor, ALF)作为一种重要的抗菌肽,具有抗菌性强,抗菌谱广的特点。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抗脂多糖因子基因ALF克隆至pET32a载体获得原核表达载体。为了提高ALF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量,保持抑菌活性,对已构建的重组大肠杆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五种不同的培养基对表达量的影响,并在LB+M9培养基的基础上对培养基各组分进行了选择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分为:2.5 g/L蔗糖,10 g/L酵母膏,2.4 g/L(NH4)2SO4,12.8 g/L Na2HPO4,3 g/L KH2PO4,10.5 g/L NaCl,2 mmol/L MgSO4,0.1 mmol/L CaCl2溶液。分析了多种因素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pH调至6.5,在菌体OD600达到0.8时加入诱导剂IPTG至终浓度为0.5 mmol/L,33℃继续诱导5 h,蛋白表达量最高。表达的融合蛋白可以抑制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在平板上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对鸡舍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诱导鸡胚肺损伤的缓解作用及机制,为预防和缓解鸡舍PM2.5污染引起的鸡呼吸道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4日龄鸡胚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鸡舍PM2.5诱导鸡胚肺组织损伤模型,再利用鸡胚肺损伤模型研究TBHQ的缓解作用。在建立鸡舍PM2.5诱导鸡胚肺组织损伤模型试验中,选取不同浓度的PM2.5(0、0.25、0.5、1 mg·mL-1)在14日龄鸡胚卵白处注射,5 d后,观察鸡胚存活率以及鸡胚肺组织形态,选取合适的PM2.5处理浓度(0.25 mg·mL-1),建立鸡胚肺损伤模型。在TBHQ对PM2.5诱导鸡胚肺损伤的影响试验中,将14日龄鸡胚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PM2.5组(0.25 mg·mL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镉对原代大鼠肝细胞的毒性作用。用二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0、10.0、20.0μmoL/L的醋酸镉中12、24 h,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醋酸镉对肝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及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0、10.0、20.0μmoL/L的醋酸镉中,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LDH的释放量增加,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提示一定浓度的醋酸镉可引起肝细胞的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19.
钱晓佳  周欣  薛邦玉  杨大光  王新卫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45-9546,9548
实验比较了不同方法制备IBV HI抗原,并比较不同PLC1处理浓度、不同保存时间等因素对制备IBV HI抗原的影响,筛选出制备抗原的最佳条件:选择10 U/ml的PLC1与等体积超速离心后的M41 IBV以及pH值7.40、.01 mol/L PBS稀释液混合,在37℃水浴作用2 h并不断振荡,取出后加入β-丙内酯4℃灭活24 h。在HI实验中,该抗原不与AIVH5、AIVH9、ND单因子血清反应,仅与IB阳性血清反应,有高度特异性。用高岭土37℃处理1 h可明显降低SPF阴性血清非特异反应。上述抗原在4℃保存3周血凝价达到最高。应用该抗原检测免疫前后鸡群IBV抗体,取得良好效果,证明用该方法与条件所制备的抗原可以用于IB诊断及临床实验。  相似文献   

20.
以豫杂一号泡桐为材料,通过对影响AFLP技术体系的各主要因素的研究,建立了适于泡桐AFLP分析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最佳酶切体系(20μL)为500 ng模板DNA,3 U的Pst 1和Mse I,在37℃下双酶切3 h;20μL最佳连接体系中为酶切产物15 μL,0.25 μmol·L-1Pst I接头,2.5 μmol·L-1 Mse I接头,1 μL 10×T4 Buff-er,2 U T4连接酶,22℃连接18 h;20 μL最佳预扩反应体系中5 μL稀释10倍的连接产物,100 μmol·L-1dNTP,2 U Taq酶,250 μmol.L-1 Pst I和Mse I引物(P+AGT/M+AGT),2 μL 10×PCR Buffer.20 μL最佳选择性扩增反应体系中5 μL稀释20倍预扩增产物,100 μmol·L-1dNTP,2 U Taq酶,350 μmol·L-1 Pst I和Mse I引物(P+AGT/M+AGT),2 μL 10×PCR Buffer.最后,筛选出了97对适宜于泡桐AFLP分析的引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