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是引发猪饲料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着猪的生长发育、母猪生产、繁殖性能以及仔猪的成活率,还可以引起免疫抑制,使猪的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引起死亡。残留于猪肌肉、内脏中的霉菌毒素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饲料霉菌毒素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应引起养殖者的重视。目前饲料检测到的毒素已超过350种,饲料中各种霉菌毒素之间有协同作用,猪采食了由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引发抵抗力下降,继而容易继发各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2.
<正>伴随着规模化养兔业的发展,饲料霉菌毒素中毒事件逐年增多。仅2006年,笔者就诊断饲料发霉导致的疾病数十起。霉菌毒素中毒逐年增加的原因,是规模化养兔业的快速发展和饲料产业化的落  相似文献   

3.
霉菌是菌丝体比较发达但没有较大子实体的小型真菌的统称,是微生物中的高级生物。霉菌有着极强的繁殖能力,繁殖方式多种多样。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是一种存在于饲料和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是毒素很强的霉菌次生代谢产物。霉菌毒素中毒可造成动物神经和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繁殖障碍等。预防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措施有:加强饲料管理、科学控制温湿度、加强舍内通风管理、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管理等。  相似文献   

4.
霉菌对饲料的污染是十分常见的,可以说所有饲料都可以作为霉菌生存的环境。而由饲料传播的霉菌毒素就有可能在这些饲料中存在。饲料被霉菌污染后,主要引起两方面的危害:一是由霉菌引起饲料的变质,一是因霉菌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动物中毒。  相似文献   

5.
程伟 《饲料工业》1991,12(5):19-20
<正> 霉菌毒素引起的畜禽中毒,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尤其在热带地区十分常见。这是由于饲料原料在贮存和配制过程中以及运到饲养场后,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浓度增加而使饲料受到污染所致。周围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较高、饲料含水量大以及延长贮存时间都会增加霉菌毒素的产生。此外,霉菌毒素的类型和含量、畜禽年龄和品种的易感性、饲粮品质、间发性疾病以及不良的环境因素等都会影响中毒的严重程度。霉菌能促使饲料脂肪迅速变质,降低蛋白质品质,严重降低饲料中赖氨酸和精氨酸水平;使饲料代谢能损失达25%之多(Jacques,  相似文献   

6.
作者综述了1992—2007年中国和亚太地区的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6种主要霉菌毒素的检出水平和分布特点.分析了危害我国饲料安全、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的主要霉菌毒素以及控制策略.得出如下结论: (1)由于霉菌的生长受温度和湿度影响.不同霉菌毒素的发生概率和污染水平具有显著的地域性。中国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超标率和检出水平最高的霉菌毒素是镰刀属霉菌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均属田间型毒素)。过去我们一直重视的黄曲霉毒素(仓储型毒素)超标率和检出水平均比较低。而来自东南亚地区的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黄曲霉毒素超标率和检出水平较高。而镰刀菌属毒素的超标率和检出水平则比较低。 (2)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多种霉菌毒素往往同时存在。由于不同毒素间具有协同作用,这将加剧毒素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和中毒症状的严重程度。霉菌毒素造成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和免疫机能抑制.导致动物患病甚至死亡.并能通过动物的肉、蛋、奶、内脏进入人类的食品链中,危害人类的健康。 (3)由于加工过程中霉菌毒素的浓缩效应,副产品原料.特别是玉米副产品如DDGS和玉米蛋白粉中.霉菌毒素的污染非常严重。 (4)与单一能量和蛋白饲料原料相比,配合饲料中的多种霉菌毒素的检测水平才是相对比较准确和客观的控制指标。 (5)由于我国饲料原料中超标率和检出水平最高的3种镰刀菌属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烟曲霉毒素和呕吐毒素)均为田间型毒素.因此预防霉菌毒索对动物危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在采购环节控制原料质量和饲料生产中使用有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相似文献   

7.
吴连福 《饲料工业》1995,16(9):25-26
霉菌毒素的生物学作用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毒素总称。广泛存在于食品、饲料中。摄食霉菌毒素后,急性引起中毒,慢性会长期损害健康。例如:黄曲霉素B_1被认为是人类肝癌的诱发物质。家畜误食后,降低生长速度、饲料效率,还降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疫苗的预防作用,引...  相似文献   

8.
饲料及其原料在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霉变,霉菌不仅污染饲料,而且消耗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使饲料品质下降。畜禽摄食了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之后容易出现中毒、腹泻、生长和繁殖性能下降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死亡。文章就霉菌毒素危害及近年来国内外饲料霉菌毒素脱毒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饲料中霉菌毒素的脱毒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军 《中国家禽》2000,22(7):33-35
作为养禽业的主要饲料原料 ,玉米、豆饼(粕)等 ,从田间生长、收获、贮藏、加工等一系列过程中 ,都可被霉菌所污染。霉菌在适宜条件下生长代谢、繁殖时 ,一方面分解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另一方面排出一些代谢产物 ,包括霉菌毒素。受到霉菌污染的饲料不仅饲料品质和营养价值降低 ,而且某些霉菌产生性质不同的霉菌毒素 ,可引起家禽生长速度减缓、饲料转化率降低 ,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 ,消化、呼吸、免疫、生殖机能等受损。同时 ,残留在肉、蛋等畜产品中的霉菌毒素及其代谢物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潜在危害。由于不同性质的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影…  相似文献   

10.
饲料和饲草中霉菌毒素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威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霉菌毒素是由真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当采食生物显著量时,它对动物是有毒的,因此而得的疾病叫霉菌毒素中毒症。饲料谷物中霉菌的生长和霉菌毒素的产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水分是最重要的因素。谷物贮存时,水分应保持在15%以最大限度地抑制霉菌的生长。最普通的、最被人们所认识的、自由繁殖的霉菌毒素是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霉菌毒素。饲草也可能含有复合的真菌生物碱。我们对黄曲霉毒素中毒症病因学的理解远远比对镰刀菌霉菌毒素中毒症的病因学了解得多。对因采食霉菌毒素污染的饲草而导致的中毒症的病因学更了解甚少。这可能是因为…  相似文献   

11.
鸡霉菌毒素中毒主要是由于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引起,近几年家禽饲养过程中频繁暴发霉菌毒素中毒,带来严重危害。该病主要在高温、潮湿的时节即每年7~8月最容易发生流行,并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进入秋冬季节后往往变为隐性。病鸡典型的症状是气囊和肺脏出现大面积发炎,重度中毒时还会造成大批量死亡,严重损害养鸡业经济效益。现概述鸡霉菌中毒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规模化鸡场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从新疆部分地区规模化鸡场采集豆粕(78份)、玉米(72份)、麦麸(60份)及全价配合饲料样品(80份)共计29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90份饲料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和T-2毒素(T-2)含量。结果表明,豆粕、玉米、麦麸及全价配合饲料样品中4种霉菌毒素检出率在52.7%~100.0%之间,豆粕中AFB1和ZEN超标率分别为9.2%和6.2%,玉米中AFB1和ZEN超标率分别为16.2%和8.4%,全价配合饲料中AFB1和T-2超标率分别为19.8%和12.6%。说明该地区规模化鸡场中豆粕、玉米、麦麸及全价配合饲料存在AFB1、ZEN及T-2等3种霉菌毒素污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从最近的资料来看,全球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的发生率正在增高,畜禽霉菌毒素中毒的程度正在加重。  相似文献   

14.
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界中,霉菌毒素有数百种,长期以来,对人类和动物造成极大危害。关于霉菌毒素有记载的历史始于1960年英国叫作X疾病引起的数千只火鸡死亡;同期,美国许多孵化场也因黄曲霉毒素中毒引起肝癌死亡。黄曲霉毒素A是由霉菌属产生的两种主要毒素之一。造成同样危害的是法国由植物病原丝状菌所产毒素引起的麦角病。再一次霉菌毒素事件是19世纪40年代前苏联因谷物贮藏发霉引起的白血球缺乏症(ATA)。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苏联因霉菌毒素引起马匹中毒也属此例。再一次的霉菌毒素中毒,是1980年前  相似文献   

15.
霉菌与霉菌毒素的认识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绍荣 《养猪》2001,(3):6-7
霉菌是指在形态上有细胞壁 ,不含叶绿素 ,无根、茎之分 ,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的生物。其种类繁多 ,其中绝大多数为非致病性的 ,只有少数有致病作用。霉菌毒素是产毒霉菌在基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动物一旦摄食含有霉菌毒素的饲料 ,将会造成轻重不同的伤害 ,统称为霉菌毒素中毒症。1 霉菌毒素中毒症的类型霉菌毒素中毒症依动物伤害情况分为三种类型 :急性原发性霉菌毒素中毒症  动物采食中至高量的霉菌毒素 ,产生明显而特异的症状。慢性原发性霉菌毒素中毒症  动物摄入低量或中等量的霉菌毒素 ,使其生长或繁殖能力降低 ,但…  相似文献   

16.
霉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多细胞真菌微生物,生长、传播速度快。其产生的霉菌毒素是对食品、饲料生产危害最严重的一类毒素。危害最大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等。饲料发霉产生的霉菌毒素是造成饲料浪费和动物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变质的饲料不仅影响动物健康,最终也影响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7.
霉菌毒素中毒是影响我国畜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中毒病之一。为了解晋南地区规模化蛋鸡场饲料霉菌毒素中毒情况,从晋南地区规模化蛋鸡场采集了226份饲料样品(豆粕45份、玉米79份、麦麸44份、全价配合饲料58份),测定样品中的黄曲霉素B1、呕吐霉素、T-2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结果表明,豆粕、玉米、麦麸和全价配合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呕吐霉素、T-2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超标率分别为15.56%、17.78%、15.56%和13.33%,13.92%、12.66%、15.19%和16.46%,15.91%、15.91%、13.64%和11.36%,17.24%、13.79%、10.35%和12.07%。结果提示,晋南地区规模化蛋鸡场饲料霉菌毒素污染比较严重,养殖场需重视饲料发霉现象。  相似文献   

18.
霉菌毒素中毒多由家兔采食了被霉菌污染并产生毒素的饲料、饲草等引起的,是一种急性或慢性中毒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间的毒性互作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霉菌毒素,目前绝大多数报道的是单一霉菌毒素对各种动物的影响。近年来,饲料工业和畜牧业更加关注多种霉菌毒素污染和中毒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各种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广泛存在,当畜禽食人含有毒素的饲料或霉菌便会发生霉菌毒素中毒。霉菌及霉菌毒素的种类很多,其毒性大小不一,其中对畜禽危害较大的有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赤霉菌毒素、青霉毒素等。以霉变玉米引起多种毒素中毒最为常见,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现就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制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