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胡桃楸进行秋季覆膜播种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胡桃楸秋季覆膜较无覆膜对照提高出苗率21.6%,苗高提高12.4%,地径提高15.1%,侧根长提高11.6%,主根长提高6.8%;覆膜较对照提前7d出苗,每667m2平均育苗株数达1.3万株。秋季覆膜提高了土壤的昼夜温差,保持土壤湿度,促进了胡桃楸种子的炸口率,提高了出苗率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2.
依据胡桃楸天然次生林的分布现状,对胡桃楸天然次生林改培果材兼用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龄结果期胡桃楸每667m2保留株数为22株(5m×6m)~16株(5m×8m);成熟胡桃楸林的郁闭度调整到0.60~0.65;采用更新回缩复壮技术,截枝比对照提高发枝率为0.875倍,结果量为对照的2.33倍,新梢生长为对照的43.1倍;胡桃楸苗防寒可使苗高生长量提高22.6%,地径生长量提高16.7%,冠幅长长量提高21.4%。  相似文献   

3.
在云杉、落叶松造林未成功的皆伐迹地上进行胡桃楸直播造林,3年生时调查与分析的结果表明:胡桃楸直播造林的成活率为85.33%;坡位对胡桃楸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坡下位胡桃楸地径、树高和冠幅生长量均值最大,更适合胡桃楸生长。  相似文献   

4.
胡桃楸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介绍胡桃楸的形态特征入手,具体说明了胡桃楸这一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经济价值和主要用途.通过实践,不仅总结了胡桃楸育苗的经验,且详细阐述了胡桃楸苗木培育的技术要点及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从介绍胡桃楸的形态特征入手,具体说明了胡桃楸这一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经济价值和主要用途。通过实践,不仅总结了胡桃楸育苗的经验,且详细阐述了胡桃楸苗木培育的技术要点及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林区天然次生林胡桃楸的适宜生长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次生林主林层胡桃楸34株平均木(胸径为11.0~39.1 cm)的树干解析数据,结合反映植物生长空间的冠幅,进行5,10和15年抚育间隔期的单株材积定期生长量、林分蓄积增长量与生长空间关系的研究,建立不同抚育间隔期胡桃楸胸径与适宜生长空间关系的模型;利用林冠下层27株胡桃楸平均木(胸径为4.6~14.3 cm)的树干解析数据,评价适宜生长空间模型应用于被压状态胡桃楸时的生长促进效果.结果表明:1)3参数S型曲线模型和二项式模型分别能够很好反映胡桃楸前5,10和15年间单株材积定期生长量、林分蓄积增长量与冠幅的关系;2)不同抚育间隔期胡桃楸胸径与适宜生长空间关系的模型为幂函数模型(y=a×x~b);3)对数函数模型(y=a×ln(x)+b)能显著反映适宜生长空间下胸径与材积定期生长量的关系;4)适宜生长空间下胡桃楸5,10和15年材积定期生长量至少比生长空间受限条件下的林木提高97.8%,114.4%和128.5%.采用5,10,15年抚育间隔期时,不同胸径胡桃楸的适宜生长空间分别是相应胸径的0.256 6~0.368 7,0.344 1~0.447 1和0.449 1~0.504 6倍.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遮荫材料(遮阳网、五节芒、绿色藤本植物—何首乌)搭建遮荫棚,进行b不同遮荫度(45%~55%、55%~65%、65%~75%)草珊瑚播种苗生长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绿色藤本植物-何首乌遮荫棚的草珊瑚播种苗生长量最高,平均苗高、平均地径、主根平均长度、侧根(根幅)平均长度、≥3 cm侧根平均条数各项指标分别达11.0 cm、0.23 cm、7.5 cm、10.1 cm、5.4条;遮荫度55%~65%的草珊瑚播种苗生长量最高,平均苗高、平均地径、主根平均长度、侧根(根幅)平均长度、≥3 cm侧根平均条数各项指标分别达11.1 cm、0.24 cm、7.6 cm、10.3 cm、5.6条。  相似文献   

8.
光照和施肥对白桦林冠下水曲柳、胡桃楸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次生白桦林内不同光强(高光照HL,64%全光、中等光照ML,45%全光、低光照LL,15%全光)条件下栽植2 a生水曲柳、胡桃楸苗木,采用不同施肥(CK、N、P、N+P)处理,1个生长季后测定苗木生长、生物量、比叶面积。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水曲柳的苗高影响明显,苗高生长量顺序为HL>ML>LL,其中HL处理较LL处理提高69.8%(P<0.01);光照条件对水曲柳地径生长影响不明显。施肥对水曲柳苗高、地径生长影响明显,各施肥处理苗高、地径生长量排序均为NP>N>P>CK,NP和N处理比CK处理苗高生长量分别提高82.3%和56.1%(P<0.01),地径生长量分别提高27.4%和25.4%(P<0.05)。光照条件对胡桃楸的苗高影响明显,苗高生长量顺序为HL>ML>LL,其中HL处理较LL处理提高57.0%(P<0.05);施肥对胡桃楸的苗高影响明显,苗高生长量顺序为NP>P>N>CK,其中NP和P处理比CK处理分别提高40.0%和39.5%(P<0.05)。光照和施肥对胡桃楸地径影响不明显。光照条件对水曲柳、胡桃楸单株生物量影响明显,其顺序均为HL>ML>LL,其中HL处理较LL处理分别提高128.5%和83.3%(P<0.05);施肥对水曲柳和胡桃楸单株生物量影响明显,其顺序分别为NP>N>P>CK和NP>P>N>CK,其中NP处理比CK处理分别提高27.7%和112.3%(P<0.05)。光照条件对2树种冠根比和比叶面积影响明显,且HL处理显著低于LL处理(P<0.05)。施肥对2树种的冠根比和比叶面积影响明显,且施肥增大冠根比,减小了比叶面积。综上所述,林冠下水曲柳和胡桃楸苗木在HL处理和同施氮磷时,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吉林长白山地区景山林场生长的胡桃楸为研究对象,采用枝解析的方法,分别选定了不同林分下的8株胡桃楸,并对这些选定的树木进行精确的枝解析,最终得到其基径和枝长生长的数据,通过作图分析,可以看出胡桃楸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胡桃楸基径的总生长量随枝龄的增加而增加,连年生长量则与之相反。胡桃楸枝条长度的总生长曲线是随枝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连年生长量均随枝龄的增长而减少。  相似文献   

10.
草珊瑚不同播种育苗方式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采用营养袋播种育苗和田间苗床播种育苗2种方式进行草珊瑚苗木生长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育苗方式对苗木的出土时间没有影响,但对种子的发芽率具有极显著影响,前者比后者提高29.3%。2种不同育苗方式的高径生长量、根系生长量及总生物量(鲜重)差异极显著;营养袋有利于苗木的高径生长和主根生长,总生物量比田间苗床播种苗提高30.4%;但侧根生长相比较差。为提高移栽成活率,在生产上提倡营养袋育苗。  相似文献   

11.
在北票半干旱地区开展了油松、樟子松和桧柏3种针叶树雨季容器苗造林试验,分别以春季裸根苗造林为对照,结果表明:在北票干旱和瘠薄立地条件下采用容器苗雨季造林,造林成活率超过95%,春季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仅为65.4%~74.6%。3个针叶树种容器苗雨季造林比对照能够明显提高苗高生长量、主根长、侧根多,与对照相比,油松苗高生长量提高38.97%,地径提高29.9%,主根长提高40.78%,侧根长提高40.76%;樟子松苗高生长量提高37.59%,地径提高31.69%,主根长提高16.89%,侧根长提高20.90%;桧柏苗高生长量提高27.49%,地径提高34.56%,主根长提高18.90%,侧根长提高35.71%。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用5年生红枫的嫩枝作插条,吲哚丁酸800μg.mL-1浸泡插条15 min,铺13 cm厚的河沙为扦插基质,进行全光喷雾给水保湿降温,试验结果显示:带2个顶芽和4个侧芽的插条愈伤株数和侧根数量均比对照好,插条愈伤株数达到95%,大于0.15 cm的侧根3.5条。试验证明,采用全光喷雾和吲哚丁酸处理能使红枫扦插获得较高的生根率。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CPV)混剂的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药剂的9个组合中,以A1B1C1组合防治效果最好,在林间防治中,平均校正虫口下降率达97.3%,比单一使用病毒(浓度为2×107CPB/ml)的平均校正虫口下降率(80%)提高17.3%。  相似文献   

14.
用福建选育的油茶闽43、闽48、闽603个优良无性系和芽苗砧嫁接新技术繁殖苗木,1988年在福安潭头营造试验林。据1992-1995年测产结果,3个品系比对照(CK)分别增产168.10%、132.68%和93.98%。栽培技术管理试验结果表明:定于修剪、土壤施肥及定干和施肥的综合技术比对照管理分别增产5.24%、57.10%和119.26%。以3个优良品系加综合管理比对照种和对照管理分别增加411.40%、179.87%和282.06%。  相似文献   

15.
罗盛健 《防护林科技》2006,(4):22-23,37
通过对湿地松不同切根处理、不同深度切根的育苗及其切根苗造林等试验,探讨幼苗切根对苗木质量、造林成活率及幼林生长的影响。试验表明:湿地松育苗采取芽苗截根移栽,8月底苗期切主根和侧根,切根深度9~11 cm,苗木质量最优,造林成活率可达98.7%,幼林生长各项指标表现最好,并提前郁闭成林,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与株数的变化情况和间伐强度与径阶蓄积的变化,并根据不同间伐强度研究了枯落物存量变化。结果显示:中度间伐强度效果明显好于轻度间伐和重度间伐,分别比不间伐林分蓄积量提高7.65%、28.63%和10.39%。  相似文献   

17.
对西南桦的工厂化轻型基质穴盘育苗技术和常规塑料袋育苗技术(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轻型基质穴盘育苗技术比对照提前2~3d达到出苗率最高峰值;苗高、地径、主根长、Ⅰ级侧根数和大于2 cm的Ⅰ级侧根数分别比对照提高12.7%、7.8%、10.5%、37.7%和63.1%.穴盘培育的苗木的苗高、大于2 cm的Ⅰ级侧根数、主根长和Ⅰ级侧根数与对照差异显著,但主根长与苗高、地径、Ⅰ级侧根数间相关性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工厂化轻型基质穴盘育苗技术能明显提高西南桦苗木质量,在生产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快捷、准确测定杉木树高,采用伐倒木的胸径、绝对削度,建立这两个因子与树高的回归方程.以估测树高。试验结果表明,树高估测精度为94.8%以上,系统误差在0.08%以内。采用树高估测法,还能提高林木蓄积的测定精度,减少出材量的设计误差。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采用13.0%多·硫烟剂、2.5%百菌清烟剂对马尾松落针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3.0%多·硫烟剂防治马尾松落针病的适宜用药量为1600~2000g/666.7m2,且对马尾松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20.
云杉引种及种和种源早期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引进的欧洲云杉、西加云杉、白云杉、黑云杉以及国内的川西云杉和青海云杉的24个不同种和种源生长及分枝性状进行早期(8年生)测定与评价.结果表明:5年生长期内生长及形态性状在不同的云杉种间和种源间的差异多数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且种和种源的方差分量分别占总方差分量的32.47%和23.97%,证明不同种间和种源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通过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发现,国外的云杉种较国内种在生长表现和适应性上均有明显的优势.经性状相关分析得知:各个生长及形态性状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苗高与各分枝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值为0.825 9.最后利用苗高为主要指标初步筛选出6个优良种源,人选的种源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其中苗高、侧枝总数以及当年侧枝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17.07 cm、57.75、12.46,均分别比对照种源的总平均值高48.54%、56.46%和63.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