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山东省部分地区鸡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山东部分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病料,分离培养,运用纸片法测定各分离菌株对18种药物的敏感性,并与标准株O1、O2、O78相比较。结果表明,鸡大肠杆菌各分离株对各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且对临床上常用的喹药物具有明显的耐药性,但对氨基糖甙类的丁胺卡那霉素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2.
硫酸安普霉素是美国礼莱公司从黑暗链霉菌发酵产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它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结构特殊,与目前临床应用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不易产生交叉耐药性,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均有很强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在国外已经用于防治大肠杆菌、沙门杆菌等引起的腹泻、肠炎,巴氏杆菌引起的败血症、小牛腹泻及火鸡肠道疾病等,但对鸡在体肠道菌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方面还未见报道,遂以国产硫酸安普霉素作为试验药物,进行以下试验,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药物:硫酸安普霉素,山东鲁抗舍里乐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为0102…  相似文献   

3.
广东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单位,从鸡场病死鸡分离细菌,选取经生化和动物试验证明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共115株,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72.2 %的试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抗药性;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交叉耐药严重,恩诺沙星与氟罗沙星交叉耐药率高达99%.  相似文献   

4.
采用萘啶酸、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等5种喹诺酮类药物进行了鸡白痢沙门菌体外诱导耐药试验,观察和分析了细菌耐药性发展进程及药物间的交叉耐药情况。鸡白痢沙门菌标准株C79-3以药物浓度递增法分别在5种药物的次抑菌浓度下诱导传代至30代,每10代进行药敏试验检测耐药性,并对诱导株诱导前和诱导30代后的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随着诱导代次增加,诱导株对诱导药物的敏感性逐渐下降,至30代时所有诱导株均对诱导药物产生耐药。不同药物诱导耐药的进程有一定程度的差异,萘啶酸最易诱导耐药,其次为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和加替沙星,最后为诺氟沙星。环丙沙星诱导株的环丙沙星MIC增幅最大,萘啶酸诱导株的萘啶酸MIC值最高。5种药物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现象,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之间为双向交叉耐药,而萘啶酸与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加替沙星间以及加替沙星与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间为单向交叉耐药。此外,药物间的交叉耐药与菌株的耐药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从山东省滕州市某种鸡场的19只死胚及出壳弱雏中分离出6株大肠杆菌,平均分离率为36.84%。生化鉴定表明,这些致病菌均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的生化特性。本实验用平板稀释法对6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药敏实验,结果6株菌对五大类抗生素(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磺胺类、硝基呋喃类)的10种药物的耐药性以卡那霉素最高,四环素次之,呋喃妥因最低。设计了4对引物,采用PCR技术,对6株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并对所得耐药基因进行了扩增及序列测定。  相似文献   

6.
《养猪》2019,(3)
2018年3月,经革兰氏染色、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分子生物学试验,从河南某猪场发生仔猪腹泻的病料中,分离培养得到一株ESBLs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氨基糖甙类药物阿米卡星敏感,对其他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氯霉素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均耐药。扩增其CTX-M、TEM、SHV、OXA等4种常见的ESBLs耐药基因,只有TEM基因阳性,应加强产酶耐药菌的监测,以有效防治该类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调查河北省邢台地区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的耐药情况,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对186株沙门氏菌进行了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分离株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及耐药性,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为100%;其次是氨苄西林,耐药率为85%;对其余药物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说明邢台地区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多重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黄淑芳  胡新波  王才益  江志 《野生动物》2011,32(6):343-344,348
采用K-B法药敏试验,分析圈养野生动物肠杆科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的10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药敏情况。结果显示:最敏感的是头孢稀类的三代头孢,头孢哌酮和头孢噻肟,其敏感率均为83.1%;较敏感的为喹诺酮类和氨基糖甙类药物,敏感率大于或等于60%;敏感性较差的是一代头孢中的头孢拉定、磺胺类药中的复方新诺明、青霉素类的氨苄青霉素,其敏感性分别为58.5%、43.1%和21.5%,被研究结果为兽医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鸡肠道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试验采集了34个鸡直肠拭子样本,分离并鉴定大肠杆菌,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分离菌对卡那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庆大霉素、磺胺嘧啶和强力霉素8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分离并鉴定出34株鸡肠道大肠杆菌,其中4株经鉴定为产H2S大肠杆菌。34株菌对卡那霉素、氯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庆大霉素、磺胺嘧啶和强力霉素的MIC50分别为>256、256、>256、16、<0.125、256、>512和16 μg/mL,耐药率依次为100.0%、100.0%、100.0%、70.6%、11.8%、94.1%、100.0%和82.3%。34株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最少可对5种药物耐药,最多可对8种药物耐药,其中耐8种药物菌株百分率为2.9%;耐7种药物菌株百分率为58.8%;耐6种药物菌株百分率为32.4%;耐5种药物菌株百分率为5.9%。试验结果表明,34株鸡肠道大肠杆菌对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谱广、耐药率高,兽医临床应根据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查明宁夏地区某羊场羔羊腹泻的发病原因并选择敏感药物用于治疗,从患病羔羊粪便中分离出4株细菌,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16S rRNA测序、VITEK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为奇异变形杆菌。动物试验表明,4株奇异变形杆菌对小鼠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4株奇异变形杆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链霉素)、氟苯尼考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敏感,而对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全部耐药。对青霉素类(哌拉西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四环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果表明,该4株奇异变形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和多重耐药性,可能是此次羔羊腹泻的致病菌,治疗首选氨基糖甙类、氟苯尼考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