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人工感染18条日本血吸虫尾蚴的雌性小鼠分别于感染后41 d起灌服羊角拗甙及吡喹酮,观察其对小鼠肝内虫卵肉芽肿和肉芽肿内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肝内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和肉芽肿内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羊角拗甙与吡喹酮对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羊踯躅提取物对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感染15条日本血吸虫尾蚴的雌性小鼠分别于感染后45 d起灌胃羊踯躅提取物及吡喹酮,结果小鼠肝内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和肉芽肿内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试验结果表明,羊踯躅提取物与吡喹酮对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发展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感染18条毛毕吸虫尾蚴的50日龄雏鸭分别于感染后41d起喂服阿魏倍半萜类及吡喹酮,两组用药组雏鸭肝内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os)、肉芽肿内嗜酸粒细胞数目减少与对照组无差异差异显著(P〈0.05),表明阿魏倍半萜类与吡喹酮对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18条毛毕吸虫尾蚴感染50日龄雏鸭,分别于感染后41 d起喂服阿魏倍半萜类及吡喹酮。结果显示,两用药组雏鸭肝内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肉芽肿内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明阿魏倍半萜类与吡喹酮对毛毕吸虫虫卵肉芽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将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抗-Id)结合佐剂FCA/FIA免疫的绵羊设为抗-Id免疫组,将在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前2小时肌注低剂量吡喹酮(PZQ)的绵羊设为PZQ组,将既用抗-Id免疫又在攻击感染前肌注PZQ的绵羊设为协同组,同时设空白和FCA对照组。在攻击感染血吸虫后的第12周,剖杀各组绵羊,收集肝脏病理组织块,经切片和染色后,用显微镜测量各组肝脏单个虫卵肉芽肿直径。结果发现,抗-Id组、PZQ组和协同组的肉芽肿直径分别为0.41、0.42和0.40mm,均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0.51mm,P<0.05),也小于FCA对照组。组织病理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组虫卵周围的多核巨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提示,抗-Id免疫和预防性注射PZQ均能直接影响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并且二者存在协同作用,对探讨血吸虫病免疫预防机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虫卵在组织中形成的虫卵肉芽肿。深入研究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发展和转归,有助于了解血吸虫病发病机理及病程发展规律,进而为防治实践探讨新的途径及方法。此外血吸虫虫卵肉芽肿还可作为模型,研究其它慢性感染性疾病及其肿瘤免疫病理问题,基于此,对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研究将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仅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研究方法、形成、调节及影响因素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IgG1型单克隆抗体和吡喹酮协同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组昆明系小鼠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前2小时,组1和组2胃饲低剂量吡喹酮(20mg/kg),并分别腹腔注入鼠抗日本血吸虫IgG_1型单克隆抗体ISj51和ISj55作被动免疫,4天后重复1次,4周后剖杀集虫。结果表明,单抗合并吡喹酮的组1和组2的减雌率分别为45.32%和42.95%,均明显高于(p<0.01)仅作腹腔被动免疫转移ISj 51和ISj 55单抗的组3和组4(分别为15.11%和19.44%),亦高于(p>0.05)仅用单剂吡喹酮的组5(37.41%)。2株单抗在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介导下,杀伤童虫率接近1:2稀释的8周阳性鼠血清(分别为37.50%,46.88%和48.00%,41.18%)。提示:鼠抗日本血吸虫IgG_1型单抗协同低剂量吡喹酮,具有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提高灭雌率,降低吡喹酮毒副作用的优点,对控制和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血吸虫病的病理基础是虫卵肉芽肿。无虫卵或虽有虫卵而不发生或少发生肉芽肿,则不发生血吸虫病或病情较轻。国内外学者发现,在肉芽肿形成中自由基O^-2起着重要作用,抗氧化剂能缩小肉芽肿体积。阿魏(Resina ferulae)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中药,具有抗肿瘤、降血脂等多种药理作用,但未见其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研究报道。笔者等用阿魏治疗试验小鼠血吸虫病,观察其对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疆阿魏有效成分不同处理方法灭螺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血吸虫病是由人或哺乳动物感染血吸虫后所引起的一种疾病,钉螺为日本血吸虫的惟一中间宿主,灭螺是阻止血吸虫病传播的有效途径。目前,化学灭螺对环境污染较大。提倡植物灭螺。新疆阿魏系伞形科阿魏属植物,具有消积、杀虫、治疗疟疾等功效。笔者等利用阿魏倍半萜类化合物对钉螺进行浸泡、喷粉、投喂等方法处理,并比较了这3种方法的灭螺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吡喹酮和硝硫氰醚与日本血吸虫拟似神经递质 5-羟色胺间的关系。以吡喹酮 ( 5× 1 0 - 7mol/ L和 5× 1 0 - 8mol/ L )、硝硫氰醚 ( 1 0 - 4mol/ L和 1 0 - 5mol/ L )分别培养日本血吸虫成虫 4h和 8h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法测定其体内 5-HT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 :吡喹酮和硝硫氰醚对日本血吸虫体内 5-HT等含量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二者抗虫作用似不通过影响虫体 5-HT的生物合成和降解。  相似文献   

11.
吡喹酮(Praziguontol,Dioncit,FMBA—8440)是我国继硝硫氰胺后合成的又一广谱抗血吸虫药物,国内外对吡喹酮的药理作用及杀虫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Webbe与James等分别报导了感染日本血吸虫田鼠和猴的实验治疗结果。国内范必勤等首次报导了人工感染  相似文献   

12.
日本血吸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意义,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作者综述了抗日本血吸虫药物的最新进展,重点综述了吡喹酮、青蒿素和硝硫氰胺的药物代谢、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为日本血吸虫病的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吡喹酮非水溶液注射剂的研制--日本血吸虫病治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本课题组研制的吡喹酮非水溶液注射剂,分别进行了小鼠和牛的日本血吸虫病治疗试验。结果表明,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按每千克体质量20mg和30mg的剂量肌肉注射吡喹酮的减雌率均达100%,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的牛按每千克体质量10mg和12mg的剂量肌肉注射吡喹酮的减雌率均达100%,每千克体质量8mg的剂量的减雌率为96.41%。自然感染血吸虫病牛按每千克体质量10mg的剂量肌肉注射后30d,粪便转阴率达90.50%。这一结果说明,研制的吡喹酮注射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吡喹酮氯仿油制剂治疗山羊日本血吸虫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口服吡喹酮氯仿油制剂(25mg/kg)治疗人工感染山羊日本血吸虫病,39天后解剖冲法,计数残存虫体,与对照组相比,减虫率为95.7%,减雌率为96.7%。早期文献报道(1981),当口服吡喹酮剂量20mg/kg时,可获得99.8%的减虫率和100%的减雌率。鉴于国外已有吡喹酮不能完全治愈病人的报道和血吸虫可能已有抗吡喹酮的抗药性,吡喹酮治疗动物血吸虫的适宜治疗剂量值得商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吡喹酮用于孕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方法:选取2个血吸虫病流行村庄设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实验组采用吡喹酮进行化疗,对照组牛群按照常规的血吸虫病防治方法。结果:实验组采用吡喹酮进行干预治疗后,感染率显著下降,对照组经常规的防治后,感染率有所上升。结论:在易感季节,常年敞放外洲饲养的孕牛需多次接受化疗,以减少粪便中血吸虫卵对有螺环境的污染,有效控制传染源。  相似文献   

16.
取猪肉绦虫的成熟孕卵节片制成虫卵混悬液,经胃管灌入猪胃内,将用此方法获得的试验感染猪囊虫病猪分成复方吡喹酮、吡喹酮注射液、丙硫苯咪唑3个药物组,复方吡喹酮又分为不同的剂量组,用3种药物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吡喹酮用于治疗孕牛血吸虫病的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方法:选取2个血吸虫病流行村庄设为实验和对照两组,实验组采用吡喹酮进行化疗,对照组牛群按照常规的血吸虫病防治方法。结果:实验组采用吡喹酮进行干预治疗后,感染率显著下降,对照组经常规的防治后,感染率有所上升。结论:在易感季节,常年敞放外洲饲养的孕牛需多次接受化疗,以减少粪便中血吸虫卵对有螺环境的污染,有效控制传染源。  相似文献   

18.
1血吸虫病概述血吸虫病是危害最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一。据WHO(1996)统计,血吸虫病流行于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有6亿人受到威胁,2亿人感染,2千万人患病,每年有上10万人死于该病。现阶段我国采取对血吸虫病人和病畜进行化学治疗,结合易感地带灭螺和健康教育,加强血吸虫疫情监测(钉螺监测、传染源监测、非疫区监测)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吡喹酮为防治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但连续群体化疗在血吸虫未消灭地区只能暂时降低发病,而不能阻断传播,且化疗对已造成的组织没有修复作用,化疗后病人、病畜重复感染,有些…  相似文献   

19.
血吸虫病的危害极其严重,现有的防治办法首选是化学治疗,临床应用最多的方式是吡喹酮片剂或粉剂的口服,考虑到给动物投药不便,以及吡喹酮对反刍家畜的应用副作用较多和生物利用率低,研制了吡喹酮注射剂,应用人工感染血吸虫的小鼠,实验吡喹酮注射液的杀虫效果,发现吡喹酮新制剂的治疗达到口服相同剂量吡喹酮同样的减虫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钉螺是目前已知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没有钉螺,日本血吸虫病就无法传播。植物灭螺药物凶具有低毒高效、易降解等优点而日益受到重视。本试验选用樟树叶、夹竹桃叶提取液和大蒜比较灭螺效果。将提取液分别配置成3个不同浓度.比较出2.0%樟树叶、0.5%夹竹桃叶、1.0%大蒜提取液灭螺效果最好:浓度都为0.5%时,夹竹桃叶的灭螺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