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泰州地区15羽临床疑似大肠杆菌病病死鸭为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分离鉴定出13株大肠杆菌。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13株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的耐药率最低,对链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对氟苯尼考、阿米沙星、大观霉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5.4%、23.1%、30.8%),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则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大肠杆菌多重耐药现象非常普遍,大多数大肠杆菌都是5耐、6耐、7耐甚至8耐。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离鸭大肠杆菌病病原,并筛选出敏感药物,从河北省安新县某大型鸭场30日龄病死雏鸭肝脏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菌落形态观察、培养特性试验和生化试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确定为大肠杆菌。应用大肠埃希菌O抗原定型血清鉴定为O_(88)。动物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小鼠有较强的致死性,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头孢拉啶、呋喃妥因等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和链霉素等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江苏部分地区牛源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blaCTX-M的流行情况,2019年对江苏部分地区奶牛场和肉牛场分别采集159份肛拭样品、121份肛拭与粪便样品.采用麦康凯琼脂、PCR等方法对大肠埃希菌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利用耐药基因测序检测blaCTX-M.结果 表明:280份样品中共分离到231株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82.5%,其中肉牛源94株,奶牛源137株.231株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为45.0%%;其次为复方新诺明(44.1%)和氨苄西林(38.5%),对头孢唑啉、链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和萘啶酸的耐药率在10%~20%之间,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磷霉素耐药率均小于10%,对美罗培南、多黏菌素和阿米卡星全部敏感.除头孢噻肟外,肉牛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均高于奶牛源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尤其是萘啶酸和复方新诺明(P<0.01).18株头孢噻肟耐药菌株(7.8%)携带blaCTX-M基因,主要为blaCTX-M-55(n=9)和blaCTX-M-15(n=5),此外还检测到blaCTX-M-64、blaCTX-M-14、blaCTX-M-27和blaCTX-M-65.10株大肠埃希菌可成功将blaCTX-M基因转移至大肠埃希菌C600中.综上所述,江苏部分地区牛源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肉牛源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奶牛源严重;牛源大肠埃希菌携带blaCTX-M基因,以blaCTX-M-55为主.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即食鸭制品中大肠埃希菌污染情况以及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状况和耐药特征,分别从浙江、上海、福建、江苏、广东、北京、黑龙江、内蒙古、贵州、湖北和四川11个省份采集即食鸭制品491份,用于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和开展耐药表型分析,PCR扩增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Ⅰ型整合酶基因。结果表明:从491份即食鸭制品中分离大肠埃希菌109株,检出率为22.20%。大肠埃希菌分离株毒力基因esc V的检出率最高,达7.34%,其次为pic,达6.42%,ipa HaggR均为3.67%,stx2为2.75%,eaeltstx1均为1.83%。大肠埃希菌对磺胺类的复方新诺明和青霉素类的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分别为63.30%和61.47%;耐药数≥3的菌株比例为60.55%,最高可同时对12种抗生素耐药,占比为2.75%。相应地,磺胺类药物耐药基因sul Ⅰsul Ⅱ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00%和88.07%,喹诺酮类基因qnrAqnrS、氨基糖苷类基因aadA1和mecC的检出率也均在35%以上。24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携带的β-内酰胺耐药基因CTX-MTEMSHVCTX-M-1、CTX-M-2、CTX-M-9和CTX-M-25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5.83%、4.17%、66.67%、12.50%、75.00%和4.17%。20株Ⅰ型整合子阳性大肠埃希菌中7株携带基因盒插入片段,其中2株大肠埃希菌Ⅰ型整合子基因盒插入的为dfrA1-aadA1,4株为dfrA12-aadA2,另1株为aadA22。由此表明,即食鸭制品中污染的大肠埃希菌携带有一定的毒力基因并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分析在网床水面圈养与网床全旱养2种不同养殖模式下蛋鸭肠道中大肠埃希菌的毒力基因状况和耐药特征,分别在温州地区选择3家网床水面圈养和3家网床全旱养的蛋鸭场,每个蛋鸭场各选取10只蛋鸭,用棉拭子在直肠中采集微生物,用于大肠埃希菌分离,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和开展耐药表型分析,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Ⅰ型整合酶基因。结果表明:蛋鸭中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为100%;网床全旱养蛋鸭肠道大肠埃希菌的毒力基因eae、ipa H、invE、aggR和pic检出率高于网床水面圈养蛋鸭。对于耐药表型,网床全旱养蛋鸭肠道大肠埃希菌耐药数≥3的菌株比例为23.33%,而网床水面圈养中耐药数≥3的菌株比例为10.00%。同样地,耐药基因和Ⅰ型整合酶基因的检出率也为网床全旱养高于网床水面圈养。10株Ⅰ型整合子阳性大肠埃希菌中4株携带基因盒插入片段,其中:1株来源于网床水面圈养蛋鸭,其大肠埃希菌Ⅰ型整合子基因盒插入的为dfrA12-aadA2;3株来源于网床全旱养蛋鸭,均为dfrA1-aadA1。网床全旱养蛋鸭肠道大肠埃希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率和耐药性表型均高于网床水面圈养蛋鸭,说明养殖模式变化对水禽肠道微生物耐药性可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江苏省泰州地区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采集腹泻仔猪的肛拭子样品共70份,利用MA琼脂平板共分离得到136株细菌。鉴定结果表明,其中含大肠埃希菌119株、沙门氏菌5株、志贺菌4株、阪崎肠杆菌8株。致病性试验确定其中有81株细菌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其进行O抗原血清型鉴定,有36株分离菌被定型,分属于6种血清型,以O78和O101为优势血清型。进一步对分离得到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肠毒素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这些大肠埃希菌中包含ST1+ST2型20株、LT1+ST2型44株、ST2型17株,共3种产肠毒素类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超过75%的菌株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氧氟沙星表现为敏感,而对常用的四环素、头孢呋辛、卡那霉素、多西环素等呈现耐药性,且存在严重的多药耐药现象。研究结果可为泰州地区仔猪腹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株耐药性,为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根据NCCLS推荐使用的常用抗生素,采用Kirby-Bauer法检测164株大肠埃希菌对8种抗生素耐药性.结果164株大肠埃希菌耐2~4种抗生素居多,少数菌株可耐5~8种抗生素;对氧哌嗪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复方磺胺、四环素、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5%、39%、32%、30%和24%.讨论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从江苏省某水禽场的疑似感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病鸭中分离获得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野毒株;通过玻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确定其血清型,采用PCR进行分群分析和毒力基因检测;扩增φX_(174)噬菌体裂解蛋白E的基因序列,构建温控型表达质粒pBV221–E,并将其电击转化入分离毒株,升温诱导E蛋白表达制备菌蜕;通过测量菌液A600 nm值和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菌形态,评估菌蜕构建效果;用该菌蜕进行灭活处理和无菌检测后,对雏鸭进行免疫,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IgG水平。结果表明:该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为O24,属于B1群,具有毒力基因fimC、csgA和iroN;获得的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菌蜕裂解率为99.96%;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制备获得的菌蜕表面有明显孔道,细胞质从孔道溢出,细胞膜皱缩变形;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二免后菌蜕免疫组雏鸭血清IgG水平显著提高。可见,通过将pBV221–E重组质粒转化至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调节细菌培养温度诱导E蛋白表达,能制备鸭致病性大肠埃希菌B1群O24型野毒株菌蜕。该菌蜕可诱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扬州市流浪犬相关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及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t, PMQR)基因的流行性与多样性,从扬州市犬只留检所采集156份样品进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分离株对15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PCR检测喹诺酮类耐药菌株PMQR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表明:共分离到82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19株大肠埃希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97.56%),其次是磷霉素(75.61%),有7株菌对6种以上的药物耐药;119株大肠埃希菌中有79株菌至少对1种药物耐药,对四环素、氨苄西林、萘啶酸、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8.74%、37.82%、26.05%、29.41%和10.08%, 12株菌耐6种以上药物。共分离到40株喹诺酮耐药菌株,PMQR基因qnrS、oqxAB、qnrD和aac(6′)-Ib-cr的检出率分别为22.50%、17.50%、7.50%和7.50%,且有1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大肠埃希菌同时携带aac(6′)-Ib-cr、q...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扬州地区可生食蔬菜中大肠埃希菌的污染及其耐药情况,对2019年1-7月从扬州4家超市和2家农贸市场采集的492份胡萝卜、黄瓜、生菜和西红柿样品进行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15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并采用PCR及测序技术检测菌株携带重要耐药基因的情况.结果 表明:492份蔬菜样品中共分离到68株大肠埃希菌,其中65株大肠埃希菌至少对一种抗菌药物耐药,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73.53%),对氨苄西林和四环素耐药率均高于50%,对磷霉素耐药率仅8.82%,对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全部敏感.floR(n=17,25.0%)检出率最高,其次为blaCTX-M(n=8,11.76%),包括blaCTX-M-65、blaCTX-M-55和blaCTX-M-14,blaCMY-2和fosA3检出率分别为7.35%(n=5)和8.82%(n=6).这一研究提示2019年扬州地区部分可生食蔬菜中存在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污染,应加强对蔬菜中耐药大肠埃希菌污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鸡大肠杆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特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江苏地区5个大型各鸡场孵化后期死亡的163枚鸡胚及84羽出壳弱雏中分离鉴定出99株大肠埃希氏菌,死胚分离率为36.81%,出壳弱雏分离率46.43%,从其它9个蛋鸡场47羽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的肝,脾,心包,腹水,输卵管,脑,眼中分离鉴定出23株大肠埃希氏菌,分离率为48.94%,分离菌中有67株对清洁昆明种小鼠(KM)具有强毒力,对其进行大肠埃希氏菌O群抗原鉴定,共有22种O型血清型,O1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市售肉类食品源大肠埃希菌的污染和耐药情况。【方法】自2011年7月至8月,从广州市各大农贸市场和超市采集市售肉类样品310份,其中猪肉253份,鸡肉57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19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310份样品中共分离到213株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68.7%,其中猪肉源177株,鸡肉源36株。受试菌株对复方新诺明、链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超过75.0%,对氨苄西林、萘啶酸、氯霉素、新霉素、氟苯尼考、磷霉素、环丙沙星、安普霉素、恩诺沙星、庆大霉素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为10.0%~60.0%,而对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他啶、黏菌素和阿米卡星表现较为敏感,耐药率小于5.0%。鸡肉源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和磷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猪肉源大肠埃希菌,差异极显著(P0.01)。213株大肠埃希菌中82.2%为多重耐药菌。【结论】广州市售肉类食品存在较为严重的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污染,且鸡肉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猪肉源大肠埃希菌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陕西省致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与质粒谱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分离自陕北、关中、陕南等地7个猪场腹泻仔猪粪便的104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采用K-B法测定其对11类2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对11株大肠埃希菌耐药菌株进行质粒分子分型及同源性聚类分析。【结果】陕西省致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多粘霉素B和痢特灵的耐药率为0;对先锋Ⅴ、先锋Ⅵ、先锋必素、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分别为15%,12%,12%和8%;对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3%,27%和27%;对青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羧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氯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在85%以上;而对苯唑西林、氯洁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多重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的耐药性以8~13耐居多,占71%,1~7耐的菌株占17%,13耐以上占12%。质粒检测结果表明,相同地区、相同时间分离的菌株,其耐药谱相似,质粒谱型相同或相似;不同来源的菌株,耐药谱可相似也可不同,而质粒谱一般不同。同源性聚类分析表明,陕西省各地区耐药菌株质粒的流行存在地区差异,其差异性保持在35%以内。【结论】陕西省致仔猪腹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较严重,且呈自南向北递增的趋势,不同地区大肠埃希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差异与其携带的质粒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山西省生猪肺脏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2019年采集山西省11个地市20个屠宰场的521份生猪肺脏组织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16S rRNA鉴定,并对4种主要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521份肺脏组织样品中共检出133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G-)105株、革兰阳性菌(G+)28株;经鉴定,共分离出18种细菌,其中,检出率较高的4种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25.6%)、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22.6%)、葡萄球菌(Staphylococci,8.3%)、气单胞菌(Aeromonas,7.5%);其中,山西北部地区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中部地区以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为主,南部地区以不动杆菌为主。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青霉素G和四环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56.0%、53.0%、47.0%;不动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高,为50.0%;气单胞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最高,为80.0%;葡萄球菌对检测药物均不耐药。综上,山西省生猪肺脏分离细菌多数为革兰阴性菌(G-),不同地区猪肺脏组织分离出的优势菌不同,且不同地区分...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甘肃地区大肠埃希菌对新生羔羊腹泻的致病性及其耐药性,从甘肃省8个养殖场采集新生腹泻羔羊粪便92份。采用16S rDNA扩增结合微生物鉴别培养技术对病料中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随机选取分离的6株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并采用Kirby-Bauer纸片琼脂扩散法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从92份病料中分离得到21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选取的6株菌均有一定的致病性,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地的大肠埃希菌对羊场常用的多种抗生素耐药。表明大肠埃希菌仍是引起甘肃地区新生羔羊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而且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安徽省合肥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s,FQs)的耐药性及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的流行情况,对从合肥地区多个规模化养鸡场病鸡病料中分离保存的37株疑似大肠埃希菌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编码鉴定和致病性测定。利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4种FQs的耐药性,设计并合成4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菌液PCR法对所分离细菌进行PMQR基因(qnrA、qnrB、qnrS、qepA)扩增。结果显示,所检测的37份疑似病料均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37株大肠埃希菌中对FQs呈3耐以上(包括3耐)菌株占67.57%(25/37);37株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到qnrA基因,检出率为56.77%(21/37),而qnrB、qnrS、qepA基因均未检出。提示合肥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FQs耐药性严重,PMQR基因以qnrA基因为主,且qnrA基因的流行与FQs耐药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湘西黄牛粪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从湘西黄牛主产区花垣县和凤凰县6个不同规模的湘西黄牛养殖场采集黄牛肛门拭子样品,用麦康凯培养基和大肠埃希菌特异性引物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采用K–B法对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5类共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利用超高通量荧光定量PCR对16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7类共22种耐药...  相似文献   

18.
在郯城县某些肉鸡场,经常发生一种以心包炎、肝周炎及气囊炎等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本试验根据细菌形态特点、生化反应等对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确诊为大肠杆菌病。试验采集了李庄镇、庙山镇、新村镇等11个乡镇的规模化养鸡场及养鸡户在临床上具有典型大肠杆菌病病变的自然发病病例,分离菌与大肠埃希氏菌"O"抗原阳性血清进行血清学试验,确定O1、O2、O78、O88为优势血清型。用临床上常用的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磷霉素钠、丁胺卡那霉素、安普霉素、新霉素等14种抗菌素纸片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高敏感药物为氧氟沙星、新霉素、沙拉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磷霉素钠,高敏率分别为95.0%、92.5%、80.0%、80.0%、75.0%。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州市宠物源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从广州市4家宠物医院采集健康或患病犬猫样品共319份,其中,健康动物127份,患病动物192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大肠埃希菌,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菌种;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PCR和测序检测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319份样品共分离得到大肠埃希菌203株,其中,患病动物源109株,健康动物源94株。203株大肠埃希菌中有179株至少对1种抗生素耐药;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76.85%),对头孢噻肟、四环素、多西环素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均高于50%;对阿米卡星最为敏感,耐药率仅为10.84%。患病动物源大肠埃希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健康动物源,除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和磷霉素外,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均差异极显著(P 0. 01)。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floR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34.97%),blaCTX-M-9G、blaCTX-M-1G、fos A3、rmt B和bla CMY-2检出率分别为22.66%、20.19%、17.73%、10.34%和1.48%,未检测到blaCTX-M-2G和blaCTX-M-25G。【结论】广州地区宠物源大肠埃希菌耐药状况严峻,且常携带多种重要耐药基因。应当加强对宠物源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甘肃地区导致新生仔猪腹泻的主要细菌性病原。采集甘肃省部分地区新生仔猪腹泻病料104份,采用16SrDNA扩增技术对细菌性病原进行鉴定,经标准诊断血清确定其血清型,并用药敏纸片法对细菌性病原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在35份病料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4份病料中分离得到与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的沙门菌;肠道产毒性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主要以O78:K80(B)为主;该地区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表明:甘肃地区新生仔猪腹泻的细菌性病原主要是大肠埃希菌,且多重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