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耐药性以及整合子携带情况。【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30株分离自腹泻犬的大肠埃希菌进行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PCR检测菌株中是否携带Ⅰ、Ⅱ、Ⅲ型整合酶基因,对携带有整合酶基因的阳性菌株进一步检测sul1、qac EΔ1基因以及可变区基因盒携带情况。【结果】30株分离株对19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共产生18种耐药谱,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多西环素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分别为90.00%、83.33%、66.67%和63.33%;对其余药物耐药性较低,耐药率低于14.00%;11株分离株含有Ⅰ型整合酶基因且均携带sul1和qacEΔ1基因,未检出Ⅱ型和Ⅲ型整合酶基因;Ⅰ型整合子阳性菌株中,有2株扩增出1 879 bp的耐药基因盒:dfrA12+orfF+aadA2。【结论】本次检测的腹泻犬源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呈不同水平的耐药性;基因盒介导的耐药性与菌株的耐药表型存在部分相关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与Ⅰ型整合子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即食鸭制品中大肠埃希菌污染情况以及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状况和耐药特征,分别从浙江、上海、福建、江苏、广东、北京、黑龙江、内蒙古、贵州、湖北和四川11个省份采集即食鸭制品491份,用于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分离株进行鉴定和开展耐药表型分析,PCR扩增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Ⅰ型整合酶基因。结果表明:从491份即食鸭制品中分离大肠埃希菌109株,检出率为22.20%。大肠埃希菌分离株毒力基因esc V的检出率最高,达7.34%,其次为pic,达6.42%,ipa HaggR均为3.67%,stx2为2.75%,eaeltstx1均为1.83%。大肠埃希菌对磺胺类的复方新诺明和青霉素类的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分别为63.30%和61.47%;耐药数≥3的菌株比例为60.55%,最高可同时对12种抗生素耐药,占比为2.75%。相应地,磺胺类药物耐药基因sul Ⅰsul Ⅱ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00%和88.07%,喹诺酮类基因qnrAqnrS、氨基糖苷类基因aadA1和mecC的检出率也均在35%以上。24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携带的β-内酰胺耐药基因CTX-MTEMSHVCTX-M-1、CTX-M-2、CTX-M-9和CTX-M-25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0%、95.83%、4.17%、66.67%、12.50%、75.00%和4.17%。20株Ⅰ型整合子阳性大肠埃希菌中7株携带基因盒插入片段,其中2株大肠埃希菌Ⅰ型整合子基因盒插入的为dfrA1-aadA1,4株为dfrA12-aadA2,另1株为aadA22。由此表明,即食鸭制品中污染的大肠埃希菌携带有一定的毒力基因并具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从山东省济南、德州等市肉鸡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Ⅰ类整合子及基因盒的流行状况。结果表明,整合酶基因检出率为53%;Ⅰ类整合子基因盒检出率为50%,大小为1 085~2 360 bp,100株细菌中各含1~2个基因盒,其中dfrA17+aadA5检出率最高。Ⅰ类整合子在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中广泛流行,是细菌多重耐药性产生和扩散的重要机制,养殖场应科学用药,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4.
采用1日龄雏鸡对3株O78、O137混合血清型鸡大肠埃希菌的致病性进行了测定,并扩增了iss基因。结果表明,3株O78、O137混合血清型鸡大肠埃希菌均对1日龄雏鸡具有较强的毒力。iss基因在3株O78、O137混合血清型鸡大肠埃希菌中的序列与已知的禽大肠埃希菌iss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100%,与人源大肠埃希菌iss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0.9%,显示了此基因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林麝肠源大肠埃希菌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及其与圈舍土源大肠埃希菌的关系。从茂县、都江堰、理县、陕西、泸定、汉源6个林麝养殖场采集66份林麝新鲜粪便及养殖场20份土壤样本,通过分离纯化、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得到59株林麝肠源大肠埃希菌和12株土源大肠埃希菌,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据其结果,设计相关12对引物,采用PCR方法对所有菌株的耐药基因进行检测。药敏试验显示,林麝肠源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具有较强耐药性,在所有菌株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1.36%、5.08%、13.56%、20.34%和6.78%;土源大肠埃希菌对除氯霉素以外的同种类药物具有较强耐药性,在所有菌株中所占比例为91.67%、16.67%、16.67%、25.00%。PCR结果显示,林麝肠源大肠埃希菌7个基因检出率较高;而土源大肠埃希菌3个基因检出率较高。对于同一种耐药基因而言,林麝肠源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检出率普遍高于土源大肠埃希菌,但从耐药基因检测整体结果来看,林麝肠源大肠埃希菌与土源大肠埃希菌又存在一致性,这说明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大肠埃希菌是食品中普遍污染的条件致病菌,其耐药性非常严重,耐药基因具有极大的传播风险。为了解浙江省地区禽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特点及分布规律,试验从浙江省3个地区市售冷鲜鸡中分离了59株大肠埃希菌并测定了耐药谱,发现有24种耐药谱,显示了分离株耐药类型的多样性。同时对分离株进行了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子分型,获得38个已知ST型,并发现2个新的ST型。在此基础上,针对7个看家基因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分离株显示了一定的地区差异性。该试验结果可为浙江省禽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评价和溯源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江苏部分地区牛源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blaCTX-M的流行情况,2019年对江苏部分地区奶牛场和肉牛场分别采集159份肛拭样品、121份肛拭与粪便样品.采用麦康凯琼脂、PCR等方法对大肠埃希菌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利用耐药基因测序检测blaCTX-M.结果 表明:280份样品中共分离到231株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82.5%,其中肉牛源94株,奶牛源137株.231株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耐药率最高,为45.0%%;其次为复方新诺明(44.1%)和氨苄西林(38.5%),对头孢唑啉、链霉素、氯霉素、氟苯尼考和萘啶酸的耐药率在10%~20%之间,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磷霉素耐药率均小于10%,对美罗培南、多黏菌素和阿米卡星全部敏感.除头孢噻肟外,肉牛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均高于奶牛源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尤其是萘啶酸和复方新诺明(P<0.01).18株头孢噻肟耐药菌株(7.8%)携带blaCTX-M基因,主要为blaCTX-M-55(n=9)和blaCTX-M-15(n=5),此外还检测到blaCTX-M-64、blaCTX-M-14、blaCTX-M-27和blaCTX-M-65.10株大肠埃希菌可成功将blaCTX-M基因转移至大肠埃希菌C600中.综上所述,江苏部分地区牛源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肉牛源大肠埃希菌耐药率较奶牛源严重;牛源大肠埃希菌携带blaCTX-M基因,以blaCTX-M-55为主.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耐药情况,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从辽宁地区分离到的65株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s检测及耐药性分析,并用PCR方法对确证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进行TEM、CTX-M、OXA和SHV基因型检测。结果发现,在65株大肠埃希菌中,20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阳性率为30.77%;在20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9株为TEM型,1株为CTX-M型,8株为同时携带TEM型和CTX-M型,1株为同时携带TEM型和OXA型,1株为同时携带TEM型、CTX-M型和OXA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且产ESBLs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可见,辽宁地区产ESBLs猪源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较高,流行的主要基因型为TEM型和TEM+CTX-M型。  相似文献   

9.
为了查明引起广西某猪场仔猪腹泻及致死的原因,试验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及毒力基因检测。通过16SrDNA、细菌生化鉴定及小鼠致病性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分离获得一株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头孢西丁、庆大霉素极度敏感,对妥布霉素、新霉素等4种药物高度敏感,对青霉素G、四环素、链霉素等12种药物耐药,经耐药基因筛查发现,该菌株仅存在有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为iucD+papC+fyuA+iss+kspM+毒力型。说明此次疫情由猪肠外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四川地区猪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分子流行特点及流行趋势,本研究在2016—2018年,从四川省各个地区无菌采集患病猪肝脏、脾脏、肺脏、肠道等组织样品208份。通过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筛选出87株大肠埃希菌,通过小鼠攻毒试验确定其中22株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并对其进行分子分群、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检测、耐药性试验、耐药基因及HPI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22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多分布于A群(59.09%),且生物被膜形成阳性率为72.73%,其中强成膜能力菌株占40.91%。大肠埃希菌对19种抗生素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红霉素、四环素等9种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为81.82%~100%;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头孢曲松等4种药物的耐药率为63.64%~72.73%;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为4.55%~54.55%,均呈现多重耐药。22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的耐药基因包括β-内酰胺类TEM(36.36%)、SHV(9.09%)、OXA(9.09%),磺胺类sul Ⅰ(63.64%)、sul Ⅱ(95.45%),氨基糖苷类acc(3)-Ⅱ (68.18%)、aph(3')-Ⅱ(50.00%),氯霉素类cmlA(45.45%)、floR(81.82%),四环素类tetA(81.82%)、tetB(86.36%),喹诺酮类qurB(40.91%)共12个基因型,检测出HPI毒力基因irp1(40.91%)、irp2(13.64%)、fyuA(13.64%)3种。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猪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多分布于A群,生物被膜形成阳性率较高,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性,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及磺胺类耐药基因的携带率较高,且存在多重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共存情况。研究结果可为四川地区猪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设计1对fimA全基因通用引物,对已知不同人、动物源的17株大肠埃希菌菌株的Ⅰ型菌毛fimA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并与GenBank中9株菌株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探讨I型菌毛宿主嗜性。结果表明:17株菌株均能扩增出约549bp的预期大小目的片段。克隆和序列分析显示,26株不同来源的大肠埃希菌fimA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8.7%~100%,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88%~100%,其中出现差异的31个易发生突变的位点多为中性氨基酸,其中10株菌的fimA序列于第26个氨基酸位置连续插入了脯氨酸和苏氨酸,且80%为猪源大肠埃希菌,因此提示I型菌毛在大肠埃希菌的进化过程中可能具备一定的宿主嗜性。  相似文献   

12.
禽致病性大肠埃希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的毒力基因较为复杂,其中ETT2(Escherichia coli type three secretion system 2)毒力岛在禽源大肠埃希菌鲜有报道。选择ETT2两端的ECs3703和ECs3737作为检测标志基因,参照文献合成2对引物,建立Duplex PCR方法用于快速检测携带ETT2的禽源大肠埃希菌。通过对参考菌株的扩增,建立特异的Duplex PCR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对187份临床样品的检测,发现其中77份(41.2%)样品存在ETT2阳性大肠埃希菌感染;通过对247株禽源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检测,发现46.9%的禽源大肠埃希菌携带ETT2毒力岛。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扬州市流浪犬相关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及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t, PMQR)基因的流行性与多样性,从扬州市犬只留检所采集156份样品进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分离株对15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PCR检测喹诺酮类耐药菌株PMQR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表明:共分离到82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19株大肠埃希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97.56%),其次是磷霉素(75.61%),有7株菌对6种以上的药物耐药;119株大肠埃希菌中有79株菌至少对1种药物耐药,对四环素、氨苄西林、萘啶酸、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8.74%、37.82%、26.05%、29.41%和10.08%, 12株菌耐6种以上药物。共分离到40株喹诺酮耐药菌株,PMQR基因qnrS、oqxAB、qnrD和aac(6′)-Ib-cr的检出率分别为22.50%、17.50%、7.50%和7.50%,且有1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大肠埃希菌同时携带aac(6′)-Ib-cr、q...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动物来源大肠埃希菌iss基因分布及其致病性。分别将分离于发病猪、鸡和犊牛的44株大肠埃希菌计数后腹腔注射小白鼠,观察临床症状,记录发病及死亡情况;采用PCR方法分别扩增不同动物来源的44株大肠埃希菌的iss基因存在情况,同时对部分PCR扩增产物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感染后小白鼠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其中有14株对小白鼠的致病性最强,感染小鼠的死亡率达100%;有25株致病性较弱,死亡率为20%~80%;而另有5株接种感染后小鼠均无死亡;iss基因在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中的PCR扩增总频率为79.5%;在毒力较强大肠埃希菌中的PCR扩增频率为92.8%;在无致病力(或低毒力)大肠埃希菌中的PCR扩增频率为16.7%;部分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与参考序列之间同源性在91.6%~99.0%。iss基因致病性强的菌株扩增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菌株,且不同来源菌株iss基因片段变异程度不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采用K-B纸片法对65株猪源大肠埃希菌菌株进行6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同时采用PCR方法对耐药菌株rpsl基因和4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aac(3)-Ⅳ、aad A、aac(6')-Ⅰb-cr、aac C4进行检测及序列分析,并将阳性样品与Gen Bank中登录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对链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6.2%、15.4%、18.5%、29.2%、4.6%、21.5%;23株耐药菌株rpsl基因检出率为100%;4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aac(3)-Ⅳ、aad A、aac(6')-Ⅰb-cr、aac C4检出率分别为13.0%、8.7%、69.6%、4.3%。以上结果表明,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耐药性最低的是丁胺卡那霉素,rpsl基因及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普遍存在于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中。  相似文献   

16.
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扬州地区淋病奈瑟菌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并研究耐药基因的定位和转移机制。对耐药菌株YZ1008分别提取染色体DNA和质粒DNA,用PCR技术检测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定位,含抗性基因的质粒DNA转化大肠埃希菌敏感株,观察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淋病奈瑟菌扬州分离株对受试的11种抗生素具有严重的耐药性,氨苄青霉素耐药基因在染色体DNA和质粒DNA上都存在,质粒耐药基因的转移可使大肠埃希菌DH5α获得氨苄青霉素抗性。这为淋病奈瑟菌耐药性防控研究积累有益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上海某猪场广泛耐药大肠埃希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和规律,对2014年该猪场分离到的18株广泛耐药猪源大肠埃希菌分别用Xba I酶切DNA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用EcoR I酶切DNA进行核糖体分型,两者均用BioNumerics分析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脉冲场凝胶电泳将18株猪源大肠埃希菌分为13个型,核糖体分型将同样的菌株分为8个型;该猪场广泛耐药大肠埃希菌同源性较差,且基因型中未发现绝对优势条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市宠物源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从广州市4家宠物医院采集健康或患病犬猫样品共319份,其中,健康动物127份,患病动物192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大肠埃希菌,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菌种;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PCR和测序检测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319份样品共分离得到大肠埃希菌203株,其中,患病动物源109株,健康动物源94株。203株大肠埃希菌中有179株至少对1种抗生素耐药;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76.85%),对头孢噻肟、四环素、多西环素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耐药率均高于50%;对阿米卡星最为敏感,耐药率仅为10.84%。患病动物源大肠埃希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健康动物源,除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和磷霉素外,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均差异极显著(P 0. 01)。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floR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34.97%),blaCTX-M-9G、blaCTX-M-1G、fos A3、rmt B和bla CMY-2检出率分别为22.66%、20.19%、17.73%、10.34%和1.48%,未检测到blaCTX-M-2G和blaCTX-M-25G。【结论】广州地区宠物源大肠埃希菌耐药状况严峻,且常携带多种重要耐药基因。应当加强对宠物源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广东地区鱼源大肠埃希菌ESBLs和PMQR流行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地区食用鱼肠道分离鉴定了218株大肠埃希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218株大肠埃希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PCR方法调查ESBLs和PMQR基因的流行分布情况.对10株β-内酰胺酶(包括ESBLs)和/或PMQR阳性菌株进行了接合转移试验,探讨ESBLs和PMQR基因的传播机制.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218株大肠埃希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0.5%~72.5%.在112株氨苄西林耐药菌株中,检测出2种ESBLs基因,分别为blaCTX-M-79和blaCTX-M-14,2株菌中还检测到β-内酰胺酶基因blaLEN-4和blaLEN-17.在80株环丙沙星耐药菌株中,检测到59株为PMQR阳性,分别为qnrB(33株),qnrD(5株),qnrS(21株),aac(6’)-Ib-cr(6株).接合转移试验结果表明,ESBLs和/或PMQR基因可同时存在于一个质粒上进行转移.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安徽省合肥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s,FQs)的耐药性及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的流行情况,对从合肥地区多个规模化养鸡场病鸡病料中分离保存的37株疑似大肠埃希菌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编码鉴定和致病性测定。利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4种FQs的耐药性,设计并合成4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菌液PCR法对所分离细菌进行PMQR基因(qnrA、qnrB、qnrS、qepA)扩增。结果显示,所检测的37份疑似病料均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37株大肠埃希菌中对FQs呈3耐以上(包括3耐)菌株占67.57%(25/37);37株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到qnrA基因,检出率为56.77%(21/37),而qnrB、qnrS、qepA基因均未检出。提示合肥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FQs耐药性严重,PMQR基因以qnrA基因为主,且qnrA基因的流行与FQs耐药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