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株乳酸杆菌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牛津杯法对3株乳酸杆菌菌液、菌体及其代谢产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乳酸杆菌菌液及其代谢产物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而菌体没有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热稳定性较好,甚至能耐受100℃的高温,但受pH值的影响较大,随着pH值的升高抑菌活性逐渐降低,在弱酸、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将失去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不受过氧化氢酶、蛋白酶K、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内蒙古地区不同来源乳酸菌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试验采用牛津杯法对从30日龄仔猪粪便、某养鸡场饲养的鸡肠道、阿拉善牧区的酸奶和酸驼乳中共分离到31株乳酸菌,初步筛选出6株乳酸菌进行活菌体及其代谢产物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的代谢产物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而活菌体没有抑菌活性;随着pH值的升高抑菌活性逐渐降低,在弱酸和中性条件下失去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受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影响不明显。说明本试验中乳酸菌代谢产物可能是类抗生素物质。  相似文献   

3.
对实验室保存的10株乳酸菌进行耐酸、耐胆盐试验,筛选出3株有效菌。采用牛津杯法研究3株乳酸菌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机理,即取乳酸菌发酵液、发酵滤液、菌体体外抑制病原菌及经碱处理、乳酸脱氢酶处理的发酵滤液体外抑制致病菌。结果表明:3株乳酸菌都有抑菌能力,菌液及发酵滤液的抑菌能力无明显区别,菌体无抑菌能力。发酵滤液经碱处理后抑菌能力下降,经乳酸脱氢酶处理后抑菌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唾液乳杆菌的生长特性及抑菌作用,测定2株唾液乳杆菌的生长曲线,并选用口腔变形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法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2株唾液乳杆菌分别在接种2h和4h进入对数生长期,8h进入对数生长末期,14h和16h进入稳定期;2株唾液乳杆菌菌液及代谢产物对口腔变形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作用,对口腔变形链球菌及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菌作用强于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唾液乳杆菌菌体及调整pH值为7.0的代谢产物没有抑菌作用;2株唾液乳杆菌的抑菌能力主要来自菌体的代谢产物,代谢产物中起抑菌作用的成分为酸或酸依赖性物质.  相似文献   

5.
猪源益生芽孢杆菌抑制大肠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纸片法、打孔法、菌落计数法对分离筛选的3株芽孢杆菌分别测定其菌体、代谢产物及培养菌液对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含芽孢杆菌菌体及代谢产物的培养菌液抑菌作用更明显;大肠杆菌接种在不同浓度的芽孢杆菌培养菌液18 h后均被完全抑制不能生长,接种在代谢产物8 h内其生长数量逐渐减少,但至18 h后不受抑制其生长更旺盛;3株芽孢杆菌中以MA2株抑菌效果最好,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中以K88株被抑制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仔猪粪便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康仔猪新鲜粪便中分离到3株乳酸菌,并对其进行了属和种的生化鉴定,结果显示,菌株La与Lt均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s为乳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lactis)。对分离的3株乳酸菌的代谢产物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株乳酸菌的代谢产物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沙门氏菌次之,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
通过从兰州百合中分离筛选得到的一株放线菌,且发现该菌株具有抑菌活性。本实验通过发酵来生产次级代谢产物,利用萃取的方法来提取次级代谢产物。用不同溶剂来溶解粗提物以及用菌体进行抑菌活性实验。最后得到该菌株的发酵产物且该产物对多种不同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K88具有较好抑菌效果的中药和益生菌,以发酵前后pH值变化和活菌数变化为指标,摸索益生菌发酵中药的影响因素,确定其最佳发酵工艺,并考察发酵液抑菌活性。方法:采用牛津杯法从20味中药和8株乳酸菌中筛选抑菌性能较好的中药和益生菌;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其最佳发酵工艺;采用牛津杯法检测发酵液抑菌活性。结果:6味单味中药和2株益生菌对K88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益生菌发酵中药的最佳发酵工艺为:乌梅、蒲公英及五倍子按比例配制,接入4%的乳酸菌种子液,初始发酵pH值为5.5,37℃发酵24 h,发酵液抑菌效果优于乳酸菌菌液和中药水提液。结论:所筛选的中药组方配比及发酵工艺为开发防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所致仔猪腹泻生物制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从健康仔猪肠道分离的12株乳酸菌菌株进行耐酸试验和耐胆盐试验,筛选出4株有效菌株。分别将这4株乳酸菌单独、混合与K88共培养;取4种乳酸菌单独和混合培养的菌液、发酵滤液和菌体用牛津杯做K88抑制试验;分别将培养滤液经过乳酸脱氢酶和碱处理做K88抑制试验。结果表明:4种乳酸菌皆具有抑菌功能,但相互之间有差异;用乳酸脱氢酶或碱处理后抑菌能力明显下降,说明乳酸菌是通过产生有机酸尤其是乳酸对K88进行有效抑制。4种菌混合培养的抑菌能力强于单独培养。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对6株贝莱斯芽孢杆菌分离株进行测序鉴定、药敏试验与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6株菌16S rDNA序列与贝莱斯芽孢杆菌处于同一遗传进化树分支,对选定的7种抗菌药物均敏感。应用指示菌进行抑菌试验,6株菌及其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作用,抑菌作用从强到弱依次是: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液、上清液和菌液滤液。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从鸡的粪便中分离到8株芽孢杆菌,经过生化试验初步结果为:A1、A2、A3和A7为巨大芽孢杆菌,A4为地衣芽孢杆菌,A5、A6和A8为蜡样芽孢杆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这8株芽孢杆菌的发酵液、代谢产物和菌体对病原菌的抑菌活力,结果表明:这8株芽孢杆菌对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A2、A4和A6抑菌效果较好。这8株芽孢杆菌发酵液的抑菌效果要比代谢产物要好,而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效果要比菌体要好。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究地衣芽孢杆菌38(Bacillus licheniformis 38,B38)对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的抑菌性能,以期为新型替抗产品的开发提供基础。采用抑菌圈法对48株芽孢杆菌经过两次筛选,获得一株对CP抑菌效果最好的芽孢杆菌,测定其最小抑菌效价、抑菌产物生成曲线、抑菌谱和代谢产物的稳定性,并通过硫酸铵沉淀法对抗菌物质进行粗提取。结果表明:B38对CP的抑菌圈直径最大可达31.14 mm,其发酵上清液的最小抑菌效价为64 AU/mL,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发挥抑菌作用;B38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在6~<12 h呈指数增长,在12~<24 h保持稳定;B38代谢产物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蛋白酶K和过氧化氢酶处理后,抑菌活性均大于87.78%,对温度和pH具有良好的耐受性;B38代谢产物中的抑菌物质可以被80%硫酸铵完全沉淀,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菌粗品的MIC为6.25 mg/mL。试验通过抑菌圈法筛选得到了一株对CP具有优良抑菌性能的菌株B38,其发酵产物对蛋白酶、温度和pH具有优良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前期筛选出的5株对好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具有优良抑菌活性乳酸菌的复合物及其与CaCO3、酶及尿素不同组合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进一步筛选优质复合青贮生物制剂,共设置7个不同组合添加物进行全株玉米青贮,并设空白对照组,测定青贮3、10和30 d时其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5株乳酸菌混合剂有提高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的趋势;同时添加CaCO3和复合乳酸菌能进一步增加青贮饲料的乳酸(LA)和乙酸(AA)产量,尤其是AA产量,防止pH值过分降低,也有提高青贮营养品质的趋势;同时添加尿素和复合乳酸菌能进一步提高青贮的AA和氨态氮的含量,防止pH值过分降低,显著提高粗蛋白(CP)含量,从而提高青贮营养品质;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复合物可以提高发酵产物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及LA和AA产量,改善青贮发酵品质;复合CaCO3、尿素、纤维素酶、淀粉酶和复合乳酸菌的添加对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的效果最好;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在前3 d变化最快,发酵不同阶段不同添加组合的变化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从苜蓿青贮材料中筛选出有高效抑菌活性的乳酸菌,并分析其抑菌机理。实验从苜蓿青贮材料中分离出104株乳酸菌通过牛津杯双层平板法筛选得到两株具有高效抑菌活性的菌株;在对其抑菌活性进行初步分析后发现,其中一株菌发挥抑菌活性的主要成分为蛋白类物质,另一株菌发挥抑菌活性的主要成分为有机酸。经过生理生化、碳源发酵及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这两株乳酸菌分别被鉴定为Enterococcus mundtii及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两株菌的抑菌活性物质在pH值范围及温度范围分别表现出广泛的耐受性,表明它们在苜蓿青贮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和研究沼泽红假单胞菌及代谢物对鸡肠源沙门氏菌生长繁殖的抑制或颉颃作用,试验采用不同培养方式分别观察沼泽红假单胞菌全菌液、菌体及代谢混合物与鸡肠源沙门氏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标准菌株的颉颃或抑菌现象,检测其最小抑菌浓度,并测定其繁殖生长曲线以定量评价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全菌液、菌体及代谢混合物对鸡肠源沙门氏菌分离株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都具有抑制或颉颃作用。相比较而言,萃取得到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菌体及代谢混合物的抑菌作用更明显。说明沼泽红假单胞菌是一个不错的治疗和控制鸡肠源沙门氏菌感染的益生菌。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了乳酸菌、乳酸菌上清液、抗生素及MRS对照液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乳酸杆菌菌液及培养后的无菌上清液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抑菌圈的直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乳酸菌培养时间的不同,乳酸菌培养液的pH值逐渐降低,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7.
苜蓿青贮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对苜蓿青贮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苜蓿青贮用乳酸菌,本研究从苜蓿附生乳酸菌中通过抑菌活性、酸化苜蓿粉及结构性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性能指标筛选优良菌株,并研究其对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1)筛选到抑菌活性较高、酸化苜蓿粉及结构性糖代谢中间产物综合性能较好的菌株ZZU A341,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青贮90 d,添加该菌株的处理组pH、氨态氮含量低于添加商业菌株(YX)的处理组,显著低于自然青贮(P<0.05)。综上所述,使用该筛选方法获得的优良乳酸菌可有效改善苜蓿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8.
体外条件下肉鸡源乳酸菌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健康肉鸡肠道分离得到乳酸菌,将其菌悬液以不同体积比加入大肠杆菌培养液中,发现大肠杆菌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对于乳酸菌抑菌机理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乳酸菌菌悬液离心后所得菌体沉淀对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而上清液中的胞外代谢产物有明显抑菌作用。上清液中抑菌作用约一半以上是由乳酸产生的,其余的抑菌效果则来源于乳酸菌产生的其它抑菌物质。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芽孢乳酸菌的生长特性、泌酸能力、高温耐受性、耐酸性、胆盐耐受性和抑菌能力,旨在为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研发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芽孢乳酸菌在30 h时菌体质量浓度达到最高值,在32 h时产酸量最高,最后在pH 3.80左右趋于稳定;芽孢乳酸菌经90℃处理10 min后存活率达到73.47%,pH 2.0及1.0%胆盐处理3 h后存活率分别为54.69%、24.36%;芽孢乳酸菌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8、19.76、17.42 mm。结果说明,芽孢乳酸菌具备良好的生物学特性,是一株优异的益生菌株。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旨在从肉鸡肠道中筛选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产细菌素乳酸菌,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抑菌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试验采用牛津杯法,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从饲喂菌丝霉素的肉鸡肠道分离筛选具有抑菌功能的乳酸菌。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菌种鉴定,通过热处理、过氧化氢酶、蛋白酶K处理确定抑菌活性物质,并绘制乳酸菌生长曲线及抑菌活性曲线。分离筛选到两株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乳酸菌LAB12和LAB19,经鉴定菌株LAB12为乳酸片球菌,菌株LAB19为植物乳杆菌。过氧化氢酶处理不影响LAB12和LAB19抑菌活性,加热处理和蛋白酶K处理后抑菌活性减小。乳酸片球菌LAB12接种后2 h进入对数生长期,18 h左右进入稳定期,随着菌体数量增加发酵液上清抑菌作用增强,22 h抑菌活性达到最大且趋于稳定;植物乳杆菌LAB19在发酵2 h进入对数生长期,经约10 h快速生长后,生长速度趋于稳定,抑菌活性也基本保持不变。研究从饲喂菌丝霉素的肉鸡肠道中分离筛选到两株具有良好抑菌功能的乳酸菌,分别为乳酸片球菌LAB12和植物乳杆菌LAB19,初步鉴定这两株菌抑菌活性物质为细菌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