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我国部分地区屠宰生猪旋毛虫和弓形虫感染情况,2019年在广东(5个)、山东(4个)、云南(6个)等省份的15个大型、中小型生猪屠宰场,采集猪膈肌样品315份,用PCR方法进行旋毛虫和弓形虫病原学检测;在以上3省15个大型、中小型生猪屠宰场(每省5个),采集血清样品254份,用ELISA方法进行旋毛虫和弓形虫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经PCR检测,采样地区所有膈肌样品均为旋毛虫阴性,仅在云南省120份膈肌样品中检出1份弓形虫阳性;经ELISA检测,采样地区血清样品的旋毛虫和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7%和2.36%,不同省份的阳性率分布不一致,中小型屠宰场阳性率均高于大型屠宰场。结果表明,广东、山东、云南等省份屠宰生猪的旋毛虫和弓形虫携带率极低,基本可以保证猪肉的产品安全;部分地区屠宰生猪存在一定的弓形虫感染抗体,尤其是中小型屠宰场,表明此类猪群需要加强饲养环节的弓形虫感染控制。本研究为保障猪肉食品安全及饲养环节的猪旋毛虫和弓形虫感染控制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屠宰环节猪群猪链球菌2型感染及环境污染情况,评估屠宰环节猪链球菌2型传播风险,在广东省东莞市所有的10个生猪屠宰场采集570份猪扁桃体、1 200份环境拭子样品,以及120份猪胴体和120份猪内脏表面拭子样品,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猪链球菌2型核酸检测。结果显示:猪扁桃体样品的猪链球菌2型阳性率为0.88%;屠宰环境拭子样品的阳性率为3.17%,其中待宰区为3.50%,屠宰区为8.50%,分割区为4.00%,屠宰工具为3.00%;在车间出入口的猪胴体和猪内脏表面拭子样品中检出猪链球菌2型阳性,其中猪胴体阳性率为0.83%,猪内脏阳性率为4.17%。结果表明,东莞市屠宰场猪群中存在猪链球菌2型感染,猪群携带的病原对屠宰加工环境以及屠宰加工产品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因而屠宰场存在传播猪链球菌2型的风险,需要加强对屠宰场环境及屠宰用具的清洗消毒以及相关职业人群的自身防护教育。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洛阳地区规模化养猪场和散养户猪弓形虫感染的情况,采集洛阳地区规模化养殖场和散养户母猪、育肥猪、保育猪血清样品410份,应用ELISA方法检测抗弓形虫IgG抗体。采集河南科技大学动物医院接诊的病死猪54头及洛阳某食品公司屠宰猪105头的肺门淋巴结,用PCR方法扩增弓形虫特异性遗传标记529 bp基因序列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洛阳地区猪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达35.4%,母猪、育肥猪和保育猪的分别是50.4%、34.5%、22.2%。病死猪PCR检测阳性率18.5%,屠宰猪阳性率6.7%。说明洛阳地区猪弓形虫的感染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洛阳地区规模化养猪场和散养户猪弓形虫感染的情况,采集洛阳地区规模化养殖场和散养户母猪、育肥猪、保育猪血清样品410份,应用ELISA方法检测抗弓形虫IgG抗体。采集河南科技大学动物医院接诊的病死猪54头及洛阳某食品公司屠宰猪105头的肺门淋巴结,用PCR方法扩增弓形虫特异性遗传标记529 bp基因序列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洛阳地区猪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达35.4%,母猪、育肥猪和保育猪的分别是50.4%、34.5%、22.2%。病死猪PCR检测阳性率18.5%,屠宰猪阳性率6.7%。说明洛阳地区猪弓形虫的感染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5.
弓形虫病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为了比较不同试剂盒提取猪肉中弓形虫DNA的效率和质量及对弓形虫PCR检测的影响,本试验采用6种商品化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对添加了不同数量弓形虫速殖子的猪膈肌样品进行DNA提取,作为模板,进行PCR检测,观察不同试剂盒提取DNA的扩增效果。结果显示,EZNA Tissue DNA Kit、TIANamp Genomic DNA Kit和FastDNA Spin Kit for Soil三种方法对含有1×101个以上数量速殖子的猪膈肌样品提取的DNA,均能被检测为阳性;TIANamp Genomic DNA Kit提取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检测,其扩增特异性良好。利用TIANamp Genomic DNA Kit对126份上海屠宰场采集的猪膈肌样品进行DNA提取,作为模板进行PCR检测,结果阳性率为3.97%(5/126),表明TIANamp Genomic DNA Kit提取猪肉中携带的弓形虫DNA具有高效、稳定、价廉的优点,适合田间猪肉中携带弓形虫的调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信阳地区猪弓形虫感染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信阳地区猪的4 680份血清样本进行了检测调查。结果显示,抗体阳性样本1 635份,阳性率为34.9%;在所调查的9个县区中,猪弓形虫感染率最高的是罗山县,阳性率可达71.2%,新县最低,阳性率12.5%;猪弓形虫阳性率在不同月份间有差异,6月份最高,为42.8%,1月份最低,为17.3%;不同饲养方式猪场间弓形虫阳性率有差异,最高的散养户为55.7%,种猪场最低,为21.9%。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9,(2)
研究旨在初步了解平顶山市猪弓形虫病感染情况,于2018年3—11月采集平顶山市部分地区14个猪场共742份猪血清样品,应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对血清样品中弓形虫抗体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742份猪血清样品中有267份检测为弓形虫抗体阳性,平均阳性率为35.98%;不同养殖模式猪场弓形虫抗体检出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散养场最高(57.39%),种猪场稍高(38.14%),规模化猪场最低(18.56%);在被调查的4个县市中,舞钢市、郏县、叶县和鲁山的猪弓形虫抗体检出率分别为48.82%、48.44%、39.62%和18.65%。调查结果说明,河南平顶山市猪弓形虫感染普遍存在,相关有效的防制措施急需制定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为初步调查碧江区部分猪场弓形虫病感染情况,2021年6月—2022年6月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碧江区30个猪场850份血清样品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90份血清样品检测为弓形虫抗体阳性,平均阳性率为10.59%(90/850);5个乡(镇)来源猪血清样品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92%、4.38%、10.00%、21.67%、13.33%。不同发育阶段猪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存在差异,其中经产母猪较其他年龄阶段猪群阳性率高;经常出现野猫和老鼠的猪场来源样品弓形虫抗体阳性率高于出没频率低的猪场。研究结果表明:碧江区部分猪场弓形虫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猪场应定期进行弓形虫抗体监测,同时注意灭鼠和驱猫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上海市郊猪弓形虫病流行情况,2008~2009年在大中小猪场随机采集882份血清,采用PAPS快速凝集试验、间接血凝凝集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IHA)两种方法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同时在上海某大型屠宰场收集猪血液和肺门淋巴结,部分血液用IHA进行抗体检测,其余部分抗凝处理用于血液涂片和虫体基因nested PCR检测,对肺门淋巴结进行虫体基因nested PCR检测和接种小鼠弓形虫分离试验。结果显示:大、中型规模猪场的阳性率显著低于小猪场阳性率;两种检测方法阴、阳性符合率高;74.07%的猪场处于10%感染率以下,18.52%的猪场处于10%~20%,7.41%的猪场处于20%~30%;屠宰猪阳性率为7.7%;虫体检测均为阴性。调查表明上海市猪弓形虫病感染率较先前报道有所下降,但对猪弓形虫病的防控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重庆地区猪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重庆地区猪弓形虫的感染情况,从重庆市合川、万州、北碚等17个区(县)采集猪血样,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弓形虫抗体。结果表明,受检的283份血清样本,弓形虫抗体阳性171份,阳性率60.42%。其中,以石柱、巴南、合川、武隆、万州5个区县的猪弓形虫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为95.24%、83.33%、80%、75.76%和71.43%。提示重庆市多数地区存在猪弓形虫感染,且感染程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广东省广州市屠宰环节环境中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性,对广州市大型生猪、家禽屠宰企业环境进行监控,对比分析猪禽屠宰场污染的沙门氏菌主要血清型和耐药谱。采集屠宰场的空气、土壤、污泥样品,以及运输车辆、待宰圈/舍、屠宰车间等环境拭子样品,利用沙门氏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鉴定;通过玻片凝集法,对PCR鉴定阳性菌落进行沙门氏菌血清分型;同时,对鉴定出的沙门氏菌进行12种抗生素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55个样品池中,沙门氏菌阳性检出率为18.18%;猪禽屠宰场之间沙门氏菌污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类型样品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排污池污泥(75.00%)、土壤(33.33%)和屠宰车间(23.53%)污染率较高;猪屠宰场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而禽屠宰场为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s);所有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2种抗生素完全抗药,对亚胺培南完全敏感,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吩、氨曲南4种抗生素高度敏感。结果表明:猪禽屠宰场环境中,沙门氏菌污染较为严重,污泥、土壤和屠宰车间是沙门氏菌污染扩散的主要环节;猪禽屠宰场污染的沙门氏菌优势血清型并不同,且环境中污染的沙门氏菌都对部分常用抗生素产生了完全抗药。结果提示:应加强猪禽屠宰环节的沙门氏菌污染控制,将污泥、土壤、屠宰车间作为日常消毒的重点;基层应针对猪禽各自的优势血清型菌株,选用高度敏感抗生素进行沙门氏菌病防治。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内蒙古东部地区旋毛虫病流行情况和寻找新虫株,采集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五个地区犬血清样品1 000份、膈肌样品1 000份和猪血清样品20 000份、膈肌样品20 000份,经ELISA法、压片法和集样消化法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五个地区犬血清总抗体阳性率为6.8%(68/1 000),最高的是兴安盟,为14.0%(28/200),最低的是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为2.5%(5/200),二者差异显著(P0.05);镜检在通辽市和兴安盟的犬膈肌样品中各检测到1份旋毛虫感染病料。五个地区屠宰猪血清总阳性率为0.500%(100/20 000),最高为兴安盟0.775%(31/4 000),最低为锡林郭勒盟0.275%(11/4 000),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镜检发现兴安盟的猪膈肌样品中有1份旋毛虫感染病料。说明内蒙古东部区猪旋毛虫病血清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犬旋毛虫病血清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龙岩地区部分猪场弓形虫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间接血凝(IHA)试验对采自龙岩地区12个猪场的2055份猪血清进行弓形虫病的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猪弓形虫病在龙岩地区呈散发性流行。样品阳性率为5.99%,各猪场之间的抗体阳性率有一定差异,最高为16.22%,最低为0。在母猪群中随着胎次的增加,弓形虫病抗体阳性率也升高,由1~2胎的6.72%上升到5胎以上的12.18%;育肥猪群总体弓形虫病抗体阳性率较低,由哺乳仔猪的10.94%缓慢降至育肥猪的1.62%,呈现出随日龄增加弓形虫病抗体阳性率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云南省边境地区猪弓形虫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对云南省3个边境地区生猪屠宰场猪血清进行弓形虫检测,采集猪血液样本631份,应用猪用弓形虫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中弓形虫抗体。结果表明:云南省边境地区猪血清中弓形虫IgG抗体总阳性率为2.2%,其中中越、中老、中缅边境地区猪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7/229)、2.8%(6/213)、0.5%(1/189),各地区间弓形虫感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云南边境地区市售猪肉及其副产品存在弓形虫,应减少或改变生食或半生食猪肉及其副产品,以降低弓形虫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5.
弓形虫病是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和多种动物共患寄生虫病。本实验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对采自农三师辖区8个团场的不同养殖规模猪场的900份猪血清进行弓形虫病的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猪弓形虫病在我师呈散发性流行。样品阳性率平均为36.33%,各辖区之间的抗体阳性率有一定差异,最高为49.16%,最低为21.33%。初步掌握我师猪弓形虫病的感染状况,为基层的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查明新疆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弓形虫流行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5个猪场随机采集的173分血清样品进行弓形虫抗体监测。结果表明,猪弓形虫抗体阳性率高达82.7%(143/173),其中3个猪场的后备母猪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高达100%,5个猪场公猪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在85%~75%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广州市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的实施效果,为下一步调整禽流感综合防控措施提出科学依据,2016年3—4月对广州市限制活禽销售区域和非限制活禽销售区域内的各11个农贸市场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共采集496份市场内、外环境棉拭子进行A型和H9亚型流感病毒荧光RT-PCR检测。结果发现:限售区与非限售区农贸市场环境样品的A型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81.06%和89.22%,差异显著(p0.05);H9亚型流感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25.55%和43.12%,差异极显著(p0.01);外环境样品中,限制区的地面擦拭标本禽流感阳性率为54.55%,而非限制区的阳性率则高达100%,差异显著(p0.05);内环境样品中的污水和档口地面两个采样点样品的H9亚型病毒阳性率在限制区和非限制区之间差异显著(p0.05)。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采取的"限制活禽交易、生鲜上市"措施,对于禽流感防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善,建议严格实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6,(9):114-115
为了解新疆巴州部分地区猪感染弓形虫病的现状,本试验以弓形虫Tg SAG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巴州地区433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ELISA检测。结果显示,平均阳性率为12.70%(55/433)。其中,散养猪场阳性率为16.83%(35/208),规模化养殖场为9.94%(16/161),散养猪场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规模化养殖场(P0.05);在各县市采集的血清样品中,尉犁县阳性率最高,为26.53%(13/49),和静县和焉耆县阳性率最低,分别为6.52%(3/46)和6.82%(3/44)。本次试验大范围地调查了巴州地区猪弓形虫病的流行现状,为该地区弓形虫病的防控奠定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东莞市屠宰厂场地及屠宰猪的链球菌污染情况,从东莞市各镇街屠宰厂采集猪扁桃体样品共320份,污水水样共96份,环境空气样品共160份,屠宰用具、工作台、地板等涂抹拭子共96份,进行溶血性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共分离出溶血性链球菌276株,检出率为41.1%。其中停乳链球菌96株,阳性率14.3%;豕链球菌13株,阳性率1.9%;犬链球菌5株,阳性率0.7%;无乳链球菌13株,阳性率1.9%;猪链球菌1型43株,阳性率6.4%;猪链球菌2型106株,阳性率15.8%。扁桃体中溶血性链球菌的阳性率最高,为67.8%;其次是污水和器具的链球菌含量,为22.9%;而空气中溶血性链球菌的含量最低,为9.4%。结果表明东莞市屠宰猪及屠宰厂环境、污水中溶血性链球菌污染率较高,应当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国内猪、牛和鸡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的综述分析发现,各地的猪弓形虫血清阳性率差异较大,其中重庆市猪弓形虫感染阳性率有的高达71.9%;分析认为猪弓形虫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性别、品种、饲养方式和养殖环境等。甘肃省、河南省的牛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4.8%和5.4%,新疆牛弓形虫血清阳性率最高的达到46.4%;与犬猫接触、年龄及饲养方式等是影响牛弓形虫感染的风险因素。甘肃省、辽宁省的鸡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7.3%和9.0%,广东的鸡弓形虫感染率最高的达20.3%;鸡弓形虫感染与饲养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