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明确江苏及周边地区鸭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APEC的防控提供依据。从江苏省及周边养鸭场分离了191株APEC,并对其中21株(每个养殖场选取1株)的O抗原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和耐药性进行检测。对21株APEC的血清型检测结果表明,O65血清型12株,占全部菌株的57.14%,O5、O28、O42、O87、O93、O138、O147血清型均为1株,其他血清型2株;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5个毒力基因有较高的分布率,其中fimA基因的阳性率为100%,ECs3737、ECs3703、tshirp2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90.5%、85.7%、57.1%和42.9%,含有5个毒力基因的菌株共有6株(28.57%);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1株APEC均存在多重耐药性,100%的分离菌株对恩诺沙星、强力霉素、万古霉素和红霉素耐药,85.71%的分离株对10种以上抗生素耐药,14.29%的菌株对21种药物都耐药;对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含有4种以上毒力基因的菌株有13株,其中9株是O65血清型。在13株含有4种以上毒力基因的菌株中,耐15种药物以上的有9株(69.23%),耐20种以上药物的有3株(23.08%),表明含有4种以上毒力基因的菌株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研究表明,江苏及周边地区鸭源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江苏部分地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的分子流行状况,从临床分离鉴定出120株APEC,并对分离株的血清型、种系发生型、毒力基因型和耐药性进行检测。血清型检测结果显示,在已定型的95株分离株中,最常见的血清型为O78,约占定型菌株比例为27.4%,其他主要血清型还有O18、O24和O88等。APEC分离株种系发生型以B2型和D型为主,分别占受试分离株的35.6%和28.5%,而A型和B1型分别占22.8%和13.1%。对已知的12种毒力基因的检测发现,铁摄取基因的检出率相对较高,如tonB(93.3%)、iutA(90.8%)、iroN(84.2%)和feoB(82.5%),其他受检基因fimH、iss、cvaC和traT的检出率也在70%以上,而hlyD、papC、irp-2和tsh基因在APEC菌株中的检出率低于30%。筛选40株分离株进行1日龄雏鸡致病力试验,确定出高致病株和低致病株分别占65%和35%。进一步分析发现高致病株比低致病株检出率高的毒力因子有iutA、tsh、iroN、irp-2、iss和cvaC(P0.05),提示这6种毒力基因可作为鉴别APEC毒力的靶标基因。APEC分离株大多呈现多重耐药,对受试的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了50%,特别是对强力霉素、四环素、先锋IV、氨苄青霉素、磺胺异噁唑的耐药率甚至达到了80%以上。本研究丰富了APEC流行病学数据,为指导临床APEC菌株的鉴定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鉴定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奶牛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分离株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耐药性,本研究分别采用接种小鼠试验、玻片凝集试验、PCR方法及药敏纸片法测定E.coli分离株的致病性、血清型分布、8种毒力基因及对2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从内蒙古奶牛场采集的100份粪便样品中鉴定出50株致病性E.coli(50%)。定型的24株致病性E.coli的血清型共10种,以O18、O146和O152为优势血清型,共14株,占定型菌株的58.3%。50株致病性E.coli中,毒力基因irp2、eae A、stx1、stx2和hly A的检出率分别为100%、50%、14%、10%和8%。另外,所有血清型菌株对受试的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并且均耐受青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和阿莫西林6种抗生素,而且全部含有毒力基因irp2。本研究结果为牛源致病性E.coli病的防控和临床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禽大肠杆菌病是造成家禽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疾病,该病是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感染引起的细菌性疾病。通过对2015~2016年分离自江苏和山东部分地区的173株禽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致病性、耐药性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定型菌株135株,未定型菌株38株,定型率为78.03%;优势血清型有O78(21%)、O24(12%)、O1(10%),其余定型菌株涉及31种血清型;55个进行1日龄易感鸡致病性试验的分离株中,高致病性菌株39个,中度致病性菌株5个,低致病性菌株11个,其中80%分离株具有高中致病力;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APEC普遍存在耐药性,所有分离株对10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调查结果为该地区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和毒力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东省佛山市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抗生素敏感性及其毒力因子携带情况,采集疑似禽大肠杆菌患病禽的肝脏和肺脏病料,用于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并运用药敏片检测菌株对13种抗菌药的体外敏感性,采用PCR方法调查了9种毒力因子携带情况。结果显示:108株分离株的生化特性基本一致;所有菌株均具有5种以上的药物耐受性,95%以上对阿莫西林、氯霉素和头孢氨苄耐受,56.48%以上菌株对所检测的12种抗菌药耐受;分离株pap C和vat基因的检出率最低分别为2.78%和5.56%,分布率最高的基因为iuc D(74.07%)、iss(62.96%)、tsh(56.48%)和hly F(55.56%);耐药性和毒力之间的分析结果表明,25%的菌株是含有5种以上毒力基因的强毒株,强毒株中66.67%的菌株对12种抗菌药耐受。  相似文献   

6.
宠物源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宠物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血清型、毒力基因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由健康和患病犬、猫直肠拭子样品中分离177株E.coli,并采用玻片凝集法鉴定其血清型,结果显示分离株中定型菌株135株,分别属于20个不同的血清型,其中O1、O2和O8为主要的流行血清型。PCR方法检测11种毒力相关基因,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分离菌株对14种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3个血清型的菌株拥有相似的耐药表型,但毒力基因谱不同。62%的分离菌株携带fimH基因,并且毒力基因组合iroN+hlyF、iroN+fimH和traT+sitA比较流行。55%的O1血清型携带fimH基因,并且多数耐受四环素、多西环素、头孢噻吩和庆大霉素;20.8%的O2血清型菌株携带traT和sitA基因;50%的O8血清型携带traT和fimH基因。3个血清型分离菌株多数对安普霉素和阿米卡星敏感。  相似文献   

7.
仔猪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型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性变化,本研究运用凝集试验、PCR和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等方法对分离的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以O138、O87血清型为主,占定型菌株的60.8%;其中6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检出毒力基因,检出率为79.5%,可分为8种毒力基因类型,分属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和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毒力基因eaeA、elt和escV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8.5%、28.2%和21.8%;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高度耐药,均为多重耐药株,耐药种类可达8种以上。结果表明,当前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且基因型复杂,耐药性严重。本试验结果可为规模化养猪场防控仔猪腹泻提供基础资料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兽医学报》2019,(8):1484-1489
为研究撒坝猪大肠杆菌强毒力岛(HPI)的致病性,对撒坝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分离和血清型鉴定,获取优势血清型,采用PCR检测HPI,进行同源性比较,并通过耐药性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与HP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得到101株大肠杆菌,确定血清型84株,其中O_3、O_4、O_(24)为优势血清型;HPI阳性率为88.64%,与GenBank登录的参考序列同源性比较大于99.3%;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普遍耐药,而HPI阳性株耐药性强,并检出含aac(3)-Ⅱa基因12株,含有aac(6′)-Ⅰb基因21株;致病性试验表明含irp2的菌株致病性强,而具有fyuA-irp2基因簇的菌株致病性更强。结果表明:HPI对大肠杆菌的毒力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20,(3):69-72
为分析内蒙古扎兰屯地区羊源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布、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流行情况,采集患羊鼻腔拭子150份,分离大肠杆菌,并采用O血清型玻板凝集试验、PCR法和K-B药敏纸片法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致病菌株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 45株大肠杆菌致病菌株分属10种血清型,以O111、O127、 O38为流行的优势血清型,分别占致病菌株的26.7%、22.2%和17.8%;分离菌株毒力基因irp2、fyuA、hlyA、hlyE、Ler、eaeA、Ehly检出率在33.3%以上,其他毒力基因检出率在4.4%~14.3%之间;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新霉素9种药物耐药率在53.3%以上,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13.3%~26.7%之间。研究表明,内蒙古扎兰屯地区羊源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0.
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鸭业的最为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本研究分离鉴定了65株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并对其O血清型、耐药谱以及毒力相关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大肠杆菌O78,O2和O1为主要流行血清型,各占分离株的75%、11%和5%。对15种常规抗菌素或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00%的分离株对利福平和红霉素耐药;94%以上的分离株对头孢噻吩等10种抗菌素或药物耐受;70%以上的分离株对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壮观霉素和头孢噻肟敏感。对14种可能的大肠杆菌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ompA、pfs和luxS三种基因高度保守,在分离菌株中的检出率为100%;iss、iuCD、tsh、fimC、cvaC和iroC基因的检出率达到72%以上,为重要的鸭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江苏、江西、安徽地区鸭源大肠杆菌的分布以及致病性情况。【方法】 本研究对江苏、江西、安徽地区的病死鸭进行了鸭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运用PCR结合玻片凝集法测定鸭源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并进行了18种毒力基因的PCR检测,随后进行雏鸭致病性试验,并对毒力较强和毒力较弱的菌株进行生长曲线以及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结果】 本研究共分离鉴定获得鸭源大肠杆菌74株,鉴定为O1、O2、O18、O78血清型的分别有1、2、2和4株,其余均未定型;18种毒力基因鉴定结果表明,ibeB、yijp、OmpAmat基因检出率分别为97.3%、97.3%、95.95%和90.54%。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经107 CFU/只攻毒后,74株分离株均引起雏鸭不同程度发病,但仅有2株对雏鸭致死率≥50%。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2株强毒株与2株弱毒株的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2株强毒株的LD50分别为104.75和107.375 CFU。【结论】 本研究分离的74株鸭源大肠杆菌O1、O2、O18和O78型仅占12.16%,毒力基因谱分布广泛,但仅有2株毒力较强,该研究为鸭源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控制以及研究血清型、毒力基因与致病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仔猪腹泻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型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性变化,本研究运用凝集试验、PCR和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等方法对分离的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以O138、O87血清型为主,占定型菌株的60.8%;其中6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检出毒力基因,检出率为79.5%,可分为8种毒力基因类型,分属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和肠聚集性大肠杆菌(EAEC),毒力基因eaeA、elt和escV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8.5%、28.2%和21.8%;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高度耐药,均为多重耐药株,耐药种类可达8种以上。结果表明,当前贵州省规模化养猪场腹泻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且基因型复杂,耐药性严重。本试验结果可为规模化养猪场防控仔猪腹泻提供基础资料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云南省各地州、市(县)主要养鸡场收集到418份疑似鸡大肠杆菌病的死鸡或濒死鸡病料,分离到280株大肠杆菌。对其进行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血清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能定型的血清型共计28种,其中O78菌株占34.29%,O11、O88菌株各占8.93%、7.86%,为云南省流行的优势血清型。分离菌株对3日龄雏鸡具有很强的致病性,33.57%(94/280)的菌株为强毒株,39.29%(110/280)的菌株为中等毒力株。多数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呋、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新霉素、环丙沙星等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4.
2015年4月,唐山地区不同的养殖场蓝狐出现了死胎、流产,无菌采集流产蓝狐阴道分泌物、死胎等病料组织,PCR检测阿留申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犬瘟热病毒均为阴性,通过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和16SrRNA等方法,鉴定出5株大肠杆菌。对分离的5株大肠杆菌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血清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5株大肠杆菌分离菌株均对怀孕的小鼠和蓝狐有致病性;分离的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属于3个不同血清型(O89、O3、O38),其中O89为流行血清型;毒力基因fuyA、irp2、papC、fimC、iucDa、vat的检出率分别为100%,80%,60%,80%,60%,60%,其中,毒力基因iutA、Ler、eaeA均未检出,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血清型O89分离菌株同时携带6个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均对丁胺卡那霉素、大观霉素、氟苯尼考3种药物敏感,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曲松、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等药物中度敏感,对其他的药物存在不同耐药性。本研究为河北唐山地区的蓝狐死胎流产的防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狐狸肺炎源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流行血清型与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2016—2017年采集河北省部分地区患肺炎死亡的狐狸的肺脏、心血等组织142份中分离到了105株E.coli,且RT-PCR检测犬瘟热病毒为阴性,人工感染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105株分离菌株中77株为致病性E.coli。采用玻片凝集试验和PCR方法分别检测77株致病性E.coli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结果显示:77株致病性E.coli有9种血清型,其中以O1、O8、O78、O12为流行的优势致病血清型,77株致病性E.coli携带14种不同毒力基因,以irp2、fyuA、papC、fimC、iucD^a、colv、hlyF、ompT 8种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在32.5%~98.7%之间,其余毒力基因检出率较低。狐狸肺炎源致病性E.coli的优势血清型携带的毒力基因较多,至少携带9种毒力基因,流行的优势血清型与毒力基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狐狸肺炎源E.coli流行血清型代表株TS(O1)1、QH(O8)2、QH(O78)3、TS(O12)4均对狐狸很强的致病性。本试验为狐狸肺炎源致病性E.coli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9,(12):76-81
为探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ST95类群菌株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分布情况,对37株ST95 APEC菌株进行血清型、耐药性测定以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7株ST95 APEC的优势血清型为O2:K1和O1:K1,所有禽源ST95菌株均为多重耐药(MDR)特性,其至少对12种抗生素耐药,ST95菌株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比率很高,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率也达到35%,对非头孢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同样具有广泛耐药性。PCR检测发现30株APEC菌株含有β-内酰胺酶基因,在这些ST95菌株中检测出多种质粒编码的抗性基因,如链霉素/壮观霉素抗性基因strA和strB等。研究表明ST95 APEC菌株呈现明显的广谱耐药特性,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广泛分布于ST95菌株。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江苏省肉羊腹泻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并与相应的大肠杆菌O抗原型进行比较和分析其耐药性,试验采集江苏省部分地区24个肉羊养殖场临床腹泻样品75份,运用PCR技术、玻板凝集试验和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对5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血清型及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56株分离株可分为11种不同毒力因子组合,O73为优势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对磷霉素、多黏菌素B比较敏感,敏感比例分别为85.71%、76.79%。耐药性最强的是强力霉素,耐药比例为94.64%;其次是四环素,耐药比例为78.57%。说明目前江苏省规模化肉羊养殖场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检出率较高且基因型复杂,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河北部分地区狐狸源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流行情况及致病性,从河北地区养殖场中采集患病狐狸肺脏、心血、肝脏等病料组织217份,分离得到63株致病性肺炎克雷伯菌。采用PCR法分别检测63株肺炎克雷伯菌荚膜血清型及19种毒力基因;通过人工感染小鼠致病试验验证4株优势血清型流行株的半数致死量(LD_(50))。结果显示,6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23株为K2血清型,7株为K20血清型。63株肺炎克雷伯菌携带13种毒力基因,毒力基因fimH、mrkD、wabG、uge、ybt、ybtA、alls、ompK35等检出率均在58.73%以上,其他毒力基因检测率较低;分离菌株呈现多重毒力基因型,同时携带9种毒力基因的菌株最多,占致病性菌株的33.33%。优势血清型流行株KD1(K20)和KD45(K2)的致病性最强,其LD_(50)分别为3.16×10~5,3.16×10~6 CFU/mL。本研究为该地区肺炎克雷伯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中的流行情况,根据HPI结构基因irp2和fyuA参考序列设计了引物,用PCR方法和斑点杂交法对从江苏等地分离的APEC基因组进行了扩增和检测,并对E.coli NTJC040406菌株相关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16株APEC中有44.9%的菌株携带有HPI,序列分析表明相关基因与GenBank中参考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8%以上。提示HPI在APEC中广泛存在,经进一步分析,发现分离菌株是否携带HPI与O78等特定血清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调查鹿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流行血清型,从吉林、辽宁的16个鹿场采集321份病料进行细茵的分离和生化鉴定,结果分离到大肠杆茵302株,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112株.对11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15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发现分离菌株对15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青霉素G对其完全没有抑制作用;先锋霉素V抑制作用最强(97.3%),其次为呋喃妥因(78.6%)、痢特灵(71.4%)、环丙沙星(68.8%)、诺氟沙星(65.1%).112株茵中,有47种耐药谱型.多数为6耐以上的菌株(80株),占供试菌株的71.4%.应用微量平板凝集试验,对分离的112株致病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鉴定共有72种血清型,其中优势血清型10种,占能定型分离致病菌株的5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