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大肠杆菌是引起幼畜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尤以初生幼畜特别易感,并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生产能力低下,甚至造成死亡.给畜牧业的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按目前国际上的分类.大肠杆菌大致有6种致病型,包括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  相似文献   

2.
大肠杆菌为肠道中最常见的一类细菌。依据它的致病性大致可分为: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eoli,EiEC)、产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及大肠埃希氏菌(E.coli)。其中ETEC可产生不耐热性肠毒  相似文献   

3.
<正>动物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是一种能够引起动物肠道外严重感染的病原体,包括新生儿脑膜炎致病性E.coli(Neonatal meningitis E.coli,NMEC),尿道致病性E.coli(Uropathogenic E.coli,UPEC),败血症E.coli(如禽致病性E.coli,  相似文献   

4.
大肠杆菌O_(157)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 coli 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最有代表性的血清型,感染后能够导致人的出血性结肠炎(HC)、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1].  相似文献   

5.
<正>大肠杆菌(E.coli)为埃希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在菌,在其被发现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统称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T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6.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是引起较大儿童和成年人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对人类的公共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就肠侵袭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机制、粘附素系统、III型分泌因子和毒力岛等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致犊牛腹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及其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之一,可以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大类。在通常情况下,大肠杆菌并不引起疾病,因此人们最初认为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直到1885年Escherich首次从婴儿腹泻物中分离出大肠杆菌后,才开始认识到其致病性。致泻性大肠杆菌是引起人畜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通称,主要包括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 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G)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而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是引起婴幼儿、哺乳动物腹泻的重要病原菌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ET…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白头翁素(anemonin)在仔兔大肠杆菌性腹泻中的作用及其对核因子NF-κB p65表达的影响,试验将200只30日龄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大肠杆菌感染致腹泻(E.coli)组、E.coli+anemonin干预组、生理盐水(NS)组和NS+anemonin对照组。观察各组仔兔临床症状,作为仔兔是否发病的指标,同时统计各组仔兔体质量变化及存活时间,观察肠道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肠道组织内NF-κB p65基因及其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E.coli组仔兔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排出水样或胶冻样稀粪,脱水,且体质量下降明显;剖检发现肠黏膜充血,水肿;组织学变化显示肠黏膜绒毛排列紊乱,萎缩、断裂、脱落、间隙增宽、空泡化等。而与E.coli组相比,E.coli+anemonin干预组仔兔症状则较轻,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感染仔兔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显示,anemonin干预可使仔兔肠道组织NF-κB p65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减弱(P0.01),干预后14d恢复至正常表达水平。以上结果表明,E.coli感染诱导仔兔腹泻导致肠损伤过程中可激活NF-κB p65mRNA及其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导致仔兔肠损伤的重要因素,而其抑制剂anemonin在干预E.coli致仔兔腹泻引起的肠损伤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致脑膜炎大肠杆菌主要包括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 coli,APEC)与致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Neonatal meningitis E. coli,NMEC),两者均属于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 coli,Ex PEC)。APEC可通过呼吸道等多种途径感染禽类,引起包括脑膜炎在内的多系统混合感染,最终造成养禽业的严重损失。NMEC是引起新生儿脑膜炎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早产儿、免疫缺陷儿童或患有严重胃肠道疾病的儿童更容易感染致脑膜炎大肠杆菌[1]。尽管抗生素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肠杆菌引发脑膜炎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哈尔滨市鲜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E.coli)的病原学特征,分别在10家奶站和牛场采集鲜奶共550份,通过菌落形态、生化特性、血清型及动物实验等一系列的鉴定,确认为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为5株.其中3株为肠致病性E.coli(EPEC),2株为肠侵袭性E.coli(EIEC).  相似文献   

11.
为了检测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在鸭源大肠杆菌中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建立检测STEC的多重PCR方法,针对STEC特有的毒力基因stx1、stx2、h&A和eaeA筛选了4对引物,通过对PCR反应条件的优化、特异性和灵敏度的检测,建立检测STEC的多重PCR,并应用该方法调查254株鸭源致病性E.coli和115株外表健康鸭的泄殖腔分离的E.coli中STEC的分布情况.在254株鸭源致病性E.coli中检测出6株STEC,从外表健康鸭的泄殖腔分离的115株E.coil中未检测到STEC.检出的STEC的血清型分别为O36、O60、O77、O78、O158和O7 & O92.本实验建立的检测STEC的多重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对鸭源E.coli的检测结果证实鸭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存在STEC菌株,分布频率较低,但其血清型具有广泛的宿主源,存在引起人类疾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20,(5)
正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是兼性厌氧菌,属于肠杆菌科,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无芽孢、可以分解葡萄糖,是人和动物后肠段的正常菌群之一。目前已经清楚的血清型数量有近千种,绝大部分血清型无病原性或为条件致病菌,少部分已知血清型为条件性致病菌,其中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 genic E.coli, ETEC)是造成初生仔猪发病的主要病原菌[1],其分泌的黏着素性菌毛和肠毒素可导致仔猪黄白痢和水肿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脱水、急性死亡等。时至今日,大肠杆菌病仍然是养猪业的一个多发疾病[2-4]。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基因qnrA、aac(6’)-Ib-cr在猪场环境大肠杆菌的流行分布及变异情况,从贵州省规模养猪场空气、污水、粪便和土壤样本中分离、鉴定大肠杆菌57株,PCR检测qnrA和aac(6’)-Ib基因,测序分析aac(6’)-Ib-cr基因变异体,并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其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结果表明:57株大肠杆菌均未携带qnrA基因;8株检出aac(6’)-Ib基因,分别来自污水、粪便和土壤样本,且介导对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广泛耐药性。E.coli3和E.coli4在第75(A)、76(G)或488位(A)碱基缺失;E.coli5在第222位(A→T)变异,E.coli1、E.coli2、E.coli3、E.coli4、E.coli5、E.coli7和E.coli8在223位(T→C)和454位(G→T)变异;E.coli3、E.coli4在第492位有A、C碱基增添。说明贵州省规模养猪场肠杆菌科细菌qnrA基因携带率较低,但存在aac(6’)-Ib-cr基因。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致病性大肠杆菌01(E.coli 01)对犊牛肠黏膜功能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48头体况相近的犊牛,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头。通过口服致病性E.coli 01建立腹泻模型试验组,对照组未接菌,仍然常规哺乳。酶联免疫法检测肠黏膜功能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致病性E.coli01能够显著降低犊牛肠道Occludin、Claudin-1和ZO-1水平(P<0.05),显著降低回肠组织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和白介素4(IL-4)水平(P<0.05),显著升高回肠组织中IL-6水平(P<0.05),显著降低回肠组织中SIgA和ITF水平。由此可见,致病性E.coli 01能够增加犊牛肠黏膜细胞的通透性,损伤肠道黏膜功能及促发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致病性大肠杆菌包括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包括: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UPEC)、新生儿脑膜炎大肠杆菌(Neonatal meningitis Escherichia coli, NMEC),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APEC)等“。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引发腹泻、尿路感染、新生儿脑膜炎和败血症等多种疾病,给人和动物的健康和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威胁[1].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致鹅卵黄性腹膜炎大肠杆菌(E.coli) fimFGH基因的变异情况,本实验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了3株致鹩卵黄性腹膜炎性E.coli E0238、E0239、E0240 Ⅰ型菌毛的fimFGH基因并测序.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3株细菌的fimF、fimG和fimH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  相似文献   

17.
禽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的某些致病菌所引起的多种禽病的总称。其中比较常见危害严重的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肠炎、脐带炎、全眼球炎、气囊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和关节炎等病型,其特征为败血症  相似文献   

18.
3种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毒力因子、致病机理及遗传特性,国际上将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E.coli)分为肠致病性E.coli(EPEC)、肠出血性E.coli(EHEC)、肠侵袭性E.coli(EIEC)、肠产毒性E.coli(ETEC)、肠集聚性E.coli(EAggEC)。其中ETEC菌株通过LT和ST致病基因的作用引起腹泻。EPEC的致病性与LEE毒力岛上的eaeA毒力基因有关。EIEC的侵袭性是因为在侵袭性质粒上含有ipaH毒素基因。  相似文献   

19.
致犊牛脑炎大肠杆菌S9922是从7日龄以内死亡犊牛大脑中分离出的一株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引发犊牛的脑炎及腹泻。为研究E.coliS9922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外界消毒剂的抵抗作用,试验对E.coli S9922进行了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溶血性试验、药敏试验和LD50的测定,同时测定了E.coli S9922对环境消毒剂稀戊二醛溶液、二氯异氰尿酸钠粉剂、苯扎溴铵溶液和聚维酮碘溶液的抵抗力。结果表明,E.coli S9922 V-P试验为阴性,吲哚试验为阳性,能发酵甘露醇、木糖、葡萄糖、鼠李糖、麦芽糖,且均能产酸不产气;在牛大肠杆菌27种常见血清型中,并未检测到E.coli S9922的血清型;在5%的兔血和5%绵羊鲜血平板上未见溶血圈;E.coli S9922对氯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青霉素耐药,对多粘菌素b和大观霉素不耐药,且具有多重耐药特性;LD50计算结果为107.238mg/kg,表明E.coli S9922是一株强毒株;在高浓度的消毒剂作用下,均能杀灭该菌,而在低浓度消毒剂作用下,稀戊二醛溶液和苯扎溴铵溶液比聚维酮碘溶液和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消毒效果好。研究结果可为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研究提供试验数据以及对畜舍内环境消毒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研究氧氟沙星与多西环素联用对牛源大肠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及防突变浓度(MPC)的影响。该试验通过琼脂二倍稀释法分别测量了氧氟沙星(OFL)及多西环素(DOX)两药单用及联合用药时牛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E.coliⅠ、E.coliⅡ。试验结果测得E.coliⅠ、E.coliⅡOFL单独用药时MSW为2.95、9.74,DOX单独用药时MSW为48.43、53.64,OFL及DOX联合应用时对OFL其MPC分别缩小了4倍、6倍,与8MIC浓度DOX联用时分离株E.coliⅡMSW完全关闭。研究表明,OFL和DOX联用,可以缩小各自单独用药对牛源大肠杆菌的MSW,降低其MPC,减少耐药突变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