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提高目前高致病性蓝耳病(HR—PRRS)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将经Marc-145细胞培养收获的HP-PRRS病毒原液超滤浓缩50倍,再经灭活后用Sephamse 4 Fast Flow分子筛柱层析,收集完整的病毒粒子,加油佐剂制成纯化HP—PRRS灭活疫苗。纯化后疫苗的攻毒保护率达到415以上,血清抗体检测阳转率达86%以上,均高于同批病毒液制成的未纯化灭活疫苗,且差异显著。试验证明,HR—PRRS病毒液经浓缩纯化制成疫苗后,增强了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高致病性PRRSV浓缩灭活疫苗。[方法]分别以病毒液、病毒浓缩液作为抗原,以甲醛、β-丙内酯为灭活剂,制成A、B、C、D 4种灭活疫苗,进行物理性状和无菌检验,安全检验合格后,与商品疫苗E进行免疫效果比较。[结果]4种疫苗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后35 d,未浓缩抗原的A、C疫苗及商品疫苗E组抗体均未阳转,浓缩抗原的B、D疫苗组抗体阳转率分别达到80%和100%。[结论]浓缩病毒液制成的灭活疫苗比未浓缩病毒液制成的灭活疫苗及商品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FMDV抗原的最佳纯化方法及纯化条件,为其在我国动物用疫苗行业中的大规模应用和推广奠定基础。[方法]选用大孔树脂和离子交换填料浓缩纯化FMDV抗原,通过对样品及缓冲液的pH、流速、离子强度、上样量等方面探讨各填料的最佳工作参数,并比较2种方法浓缩纯化同种FMDV抗原的效果。[结果]大孔树脂处理样品的抗原回收率为21%,离子交换填料的抗原回收率为11.7%,均不理想。大孔树脂的杂蛋白去除率为90%,离子交换填料的杂蛋白去除率仅为52%,说明大孔树脂在去除抗原中杂蛋白的效果方面可达到所需的要求。[结论]这2种方法浓缩纯化FMDV抗原的效果均不理想,但大孔树脂效果稍好。  相似文献   

4.
对超滤纯化技术在口蹄疫灭活疫苗纯化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畜牧业免疫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通过采取超滤纯化技术对口蹄疫灭活疫苗抗原进行纯化,制备浓缩疫苗,并分析与常规疫苗的免疫效果.经比较发现,制备浓缩疫苗安全检验合格,不同剂量组血清抗体水平较常规疫苗发生显著升高(P<0.05),阳转率高于常规灭活疫苗.说明采取超滤纯化技术对口蹄疫灭活疫苗抗原进行纯化,制备浓缩疫苗,可有效提高免疫效果,值得关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研制高效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NDRV)灭活疫苗,分别采用病毒尿囊液和浓缩后病毒尿囊液为抗原,经甲醛灭活处理后与常规油佐剂制成灭活疫苗,并进行种鸭免疫后血清学检测、雏鸭免疫保护及安全试验。结果表明,浓缩疫苗安全性好,能明显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高峰期抗体效价的免疫持续期比常规疫苗长;浓缩疫苗免疫雏鸭后的免疫保护性达100%。以上研究表明,NDRV浓缩疫苗安全、高效,在雏鸭上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利用革兰氏阳性增强基质颗粒(GEM)浓缩纯化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的可行性。[方法]将含有3个自溶素基序的锚钩蛋白基因(PA)与针对O型口蹄疫病毒特异性纳米抗体基因(VHH)串联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VPA,将其转化大肠杆菌宿主菌BL21(DE3),表达获得融合重组蛋白VPA。先将GEM颗粒与重组蛋白VPA在37℃孵育30 min,离心,取沉淀用适量的FMDV抗原液重悬,再经一步低速离心,获得沉淀即为浓缩纯化的口蹄疫病毒抗原。利用SDS-PAGE、Western-blot、蛋白含量测定及146S测定等方法对浓缩纯化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鉴定,并通过动物免疫试验初步验证浓缩纯化后抗原的免疫原性。[结果]VPA融合蛋白能够在大肠杆菌中部分可溶性表达。作为接头蛋白,VPA既能与GEM颗粒结合,又能与FMDV抗原结合。SDS-PAGE与Western-blot结果表明:FMDV通过GEM法得到有效纯化;146S测定结果表明FMDV的回收效率达到99%;总蛋白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口蹄疫抗原杂蛋白去除率达到90%;动物免疫试验结果显示GEM技术纯化后的FMDV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利用GEM技术浓缩纯化口蹄疫病毒抗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9亚型禽流感[ND-IB-AI(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方法]以NDV La Sota株、IBVM41株、AIV(H9亚型)WD株为毒种,分别接种鸡胚,制备NDV、IBV及AIV(H9亚型)抗原液;采用病毒超滤系统浓缩病毒抗原液,并用甲醛溶液进行灭活;将浓缩灭活后的3种抗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1∶1∶1),以司本80及吐温80为乳化剂,10号白油为佐剂,乳化制成ND-IB-AI(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对制备的疫苗进行无菌检验和物理性状观察。[结果]共制备了3批ND-IB-AI(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实验室制品,经无菌检验为阴性,外观为乳白色,剂型为油包水型(W/O型),粘度6.36.8 s,离心和37℃放置21 d均不分层。[结论]所制备3批ND-IB-AI(H9亚型)三联灭活疫苗均无细菌污染,其物理性状均能达标。  相似文献   

8.
取鹅细小病毒(GPV) LH株毒液,通过氯仿去除杂蛋白,用氯化钠与聚乙二醇-6000相结合方法粗提后,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通过PCR方法对不同浓度蔗糖溶液进行检测,取纯化毒液进行蛋白电泳及电镜观察,并无菌接种12日龄鹅胚,对死亡胚尿囊液进行PCR鉴定.试验结果显示:浓缩纯化后的GPV主要分布在50%~65%蔗糖浓度区间,病毒的蛋白含量为216 μg/L;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病毒粒子分为实心和空心2种,直径大小在20~22nm;经SDS-PAGE电泳可看到多个条带,主要蛋白大小与病毒蛋白VP1、VP2和VP3相对应.纯化后的病毒接种敏感鹅胚仍可致其100%死亡,死亡胚具有特征性的病变,尿囊液经PCR鉴定,呈GPV核酸阳性.本试验所用方法获得的纯化GPV病毒液的纯度高且保持了该病毒的毒力特性,是一种方便可行的纯化该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GP5蛋白的纯化与免疫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的GPS蛋白进行纯化与免疫活性分析,为建立相应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奠定基础。[方法]用构建好的重组表达质粒pGEX-6P-5转化B121后经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可溶性分析,再将重组目的蛋白纯化后进行SDS—PAGE鉴定和Western—blot分析,最后用重组抗原进行豚鼠免疫试验。[结果]经层析扫描分析目的蛋白含量占菌体蛋白总量30%左右,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可迭80%。经Western—blot及豚鼠免疫试验对纯化蛋白进行分析后证明,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结论]该研究为深入研究PRRSVORFs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功能提供了材料,同时也为生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基因工程产品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表达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并对其进行纯化和相关活性的检测。[方法]以A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重组质粒pGEM-VP1为模板,用特异性表达引物扩增其编码区,经酶切后与pGEX-4T-1、pPROExHTb等原核表达载体相连,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表达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以实现VP1蛋白的表达,SDS-PAGE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并对2种载体重组菌进行超声裂解,取上清和沉淀电泳,用金属螯合亲合层析法对His-VP1进行纯化。[结果]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pPRO-VP1诱导后目的条带为33ku,与预期结果相符;目的蛋白纯化后,在电泳图片上显示较为清晰的单一条带;His-VP1可与A型口蹄疫病毒豚鼠灭活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的反应。[结论]表达及纯化了具有高特异性的A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为深入研究结构蛋白VP1在口蹄疫病毒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的免疫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减少大肠杆菌给规模化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湖北省3个规模化猪场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O抗原优势血清型菌株,制备成3种自制多价灭活苗,分别于产前30、15d对30头妊娠母猪进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自制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的甲醛含量为0.15%,符合质量标准。使用该苗进行免疫后,仔猪的平均发病率为5.8%,比对照组降低了40.8%。该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理想,平均保护率为87.5%。该疫苗较好地预防了仔猪黄痢、白痢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仔猪成活率。[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应定期从发病猪群中分离大肠杆菌菌株,根据分离结果不断调整灭活苗中的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预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趋势。[方法]将猪分为3类:易感猪S、发病猪I和退出猪R,拟合传染速率β(t)、恢复率γ(t)和病死率δ(t)的动态模型,建立该病流行的每天病猪数I(t)模型和健康猪数H(t)模型。[结果]通过比较,模型的理论传染速率β(t)、恢复率γ(t)和病死率δ(t)与实际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每天病猪数I(t)模型和健康猪数H(t)模型较符合实际。[结论]该数学模型可较好地预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3.
牦牛乳酸脱氢酶A的分离纯化、酶学性质及其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纯化牦牛骨骼肌中的乳酸脱氢酶-A(LDH-A),并克隆其cDNA。通过比较牦牛与普通牛的LDH-A的酶学性质和cDNA序列,为研究牦牛适应高海拔、低氧环境,在分子水平上找到一些线索。【方法】采用染料亲和层析和DEAE-Sephadex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分别从牦牛和普通牛骨骼肌中纯化LDH-A,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比较;通过RT-PCR方法克隆牦牛LDH-A的cDNA序列,并与GenBank登录的普通牛LDH-A的cDNA序列进行比对。【结果】纯化的牦牛LDH-A比活力为103.9 U•mg-1蛋白,纯化倍数为18.2。SDS-PAGE和PAGE分析均显示一条带。酶动力学参数测定显示,牦牛LDH-A的Km NADH为0.097,Km 丙酮酸钠为1.897,均不同程度高于普通牛,其中对丙酮酸钠的Km大约是普通牛的2倍。根据牦牛LDH-A的cDNA序列预测的氨基酸序列与普通牛LDH-A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只有2个氨基酸残基的改变(257Val-Ala和315Tyr-Cys)。【结论】牦牛LDH-A对丙酮酸的高Km可避免骨骼肌中产生过多的乳酸,是适应进化的结果;这种升高可能与其氨基酸序列变化导致的空间结构微小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预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趋势。[方法]将猪分为3类:易感猪S、发病猪I和退出猪R,拟合传染速率β(t)、恢复率γ(t)和病死率δ(t)的动态模型,建立该病流行的每天病猪数I(t)模型和健康猪数H(t)模型。[结果]通过比较,模型的理论传染速率β(t)、恢复率γ(t)和病死率δ(t)与实际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每天病猪数I(t)模型和健康猪数H(t)模型较符合实际。[结论]该数学模型可较好地预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有效控制鸭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分离自泰州某规模化养鸭场的大肠杆菌菌株TZY1作为菌种,制备鸭大肠杆菌铝胶灭活苗,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结果]通过无菌检验、安全检验和动物保护力试验发现自制疫苗无外源性微生物污染,对雏鸭安全性好.对雏鸭的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疫苗的免疫保护率达100%,该疫苗的免疫剂量为0.5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免疫保护率达95.1%.[结论]成功制备了鸭大肠杆菌铝胶灭活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甘蔗幼苗叶片完整叶绿体的分离纯化及其叶绿体蛋白质提取方法,为深入研究甘蔗叶绿体蛋白质组学奠定基础。【方法】以甘蔗品种ROC22幼苗叶片为材料,通过差速离心法制备粗叶绿体制品,分别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Percoll梯度离心进一步分离纯化完整叶绿体;提取叶绿体蛋白质,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两种密度梯度离心法均可获得纯度和完整率较高的叶绿体,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具有分离时间较短、成本较低,分离的叶绿体完整率、纯度和含量高等特点,并且提取的叶绿体蛋白质电泳条带清晰,蛋白质数量多且较全。【结论】与Pecoll梯度离心法相比,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更适宜于在亚细胞水平上进行甘蔗蛋白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鸡蛋清中溶菌酶、卵转铁蛋白和卵白蛋白的分离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硫酸铵沉淀和离子交换层析分离三种蛋白质,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其纯度。[结果]层析纯化后 SDS-PAGE检测其纯度达到电泳纯,溶菌酶的比活由144.13 U/mg提高到2235 U/mg,纯化倍数达15倍,回收率为15.76%;卵转铁蛋白抑菌率为48.84%。[结论]该方法分离溶菌酶、卵转铁蛋白和卵白蛋白,工艺路线简单、快捷、成本低,适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munizing waterfowls(duck and goose)with the inactivated oil emulsion binary vaccine against Newcastle Disease(ND)and Fowl Cholera(FC).[Method]Bacterial liquid from solid culture media inoculated avian Pasteurella multocida(APM)type A and allantoic fluid from embryonic eggs infected with 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attenuated strain La Sota were mixed and inactivated by formalin to prepare 5 batches of inactivated oil emulsion binary vaccine,which were then used for the safety and immune efficacy test on duck and goose.[Result]Immunized ducks and geese didn’t performed any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afety test of the 5 batches of vaccine;the immune efficacy test showed that ND-HI antibody titers of ducks and geese were no less than 4 log2 three weeks after inoculation,and the protection rates against NDV and APM were 100% and 66.7%-83.3%,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binary vaccine against ND and FC is safe and reliable for duck and goose,and can provide them with sufficient immunity protection against ND and FC.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制兔病毒性出血症新型疫苗.[方法]分别以黄芪多糖、蜂胶、铝胶、生理盐水为佐剂,研制兔病毒性出血症黄芪多糖佐剂、蜂胶佐剂、铝胶佐剂以及常规灭活疫苗,并从安全、免疫效果等方面对这4种疫苗进行比较.[结果]4种疫苗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后7d4种疫苗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效价均逐步升高,攻毒保护率均达到100%.免疫后14 d黄芪多糖佐剂抗体效价显著高于蜂胶佐剂、铝胶佐剂以及常规灭活疫苗.免疫后180 d黄芪多糖佐剂疫苗的保护率达75%,蜂胶佐剂与铝胶佐剂可达到50%,常规灭活疫苗的保护率达25%.[结论]这4种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其中黄芪多糖灭活苗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