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碳水化合物是反刍动物饲料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对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根据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各组分在瘤胃中的降解情况进行分类的方法;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中淀粉的消化特性;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中中性洗涤纤维在饲料中的含量及对消化的影响;饲料的物理特性对瘤胃发酵的影响;碳水化合物需要量的指标;碳水化合物饲料原料的开发和利用方面都有较多研究。作者综述了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碳水化合物的物理特性与营养,反刍动物的碳水化合物需要量,奶牛、肉牛及其他反刍动物饲料原料的研究进展。今后,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作用机理、调控机制及体内的代谢途径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也将在饲料资源利用效果方面进行多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2.
瘤胃微生物对饲料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水化合物是反刍动物营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饲料碳水化合物分类以及瘤胃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饲料工业》2019,(16):1-10
反刍动物消化系统在结构上与单胃动物不同,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存在差异。营养物质在瘤胃内被微生物降解利用,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被瘤胃壁吸收供能;菌体蛋白与未降解的饲料流入小肠,由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消化成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被小肠上皮直接吸收利用。理论上小肠内淀粉类营养物质化学性消化利用效率远高于瘤胃,但淀粉小肠内的消化受到胰腺淀粉酶分泌不足的限制,因此调控营养物质在小肠内的化学性消化对于高产奶牛更加迫切。本课题组从胰腺外分泌功能的调控入手,研究反刍动物小肠营养物质的化学性消化的调控,尤其是日粮碳水化合物结构及功能性氨基酸的调控作用。基于此,本文综述反刍动物胰腺的生理结构、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外分泌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机理,旨在为提高反刍动物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效率、减少饲料资源的浪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反刍动物营养,主要包括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反刍动物消化生理特点、水的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蛋白质营养、脂类营养、能量代谢、矿物质营养、维生素营养等。下篇为反刍动物饲料与利用,主要包括反刍动物饲料特性、饲料添加荆、秸杆类饲料加工处理、日粮配合饲料、反刍动物现代饲养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碳水化合物的研究逐渐成为营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碳水化合物是由许多单体和聚合体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是反刍动物饲粮最重要的组成成分。通常占饲粮比例的60%-70%,主要为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提供能量。很早人们就认识到,植物性饲料碳水化合物中包括易消化的无氮浸出物和不易消化的粗纤维两类。从理论上讲,反刍动物饲粮中含有适宜的易消化和不易消化碳水化合物是非常重要的。为对二者的关系定量,研究者们曾提出饲粮精粗比、  相似文献   

6.
碳水化合物是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和机体重要能量来源,一般占反刍动物日粮的70%以上,研究碳水化合物对反刍动物的营养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饲料原料饲喂反刍动物效果、青贮饲料发酵过程调控、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 TMR)品质研究、调控碳水化合物饲料减少甲烷气体排放、碳水化合物饲料的开发及利用等方面。作者综述了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营养、碳水化合物需要量、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饲料原料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碳水化合物是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和机体重要能量来源,一般占反刍动物日粮的70%以上,研究碳水化合物对反刍动物的营养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饲料原料饲喂反刍动物效果、青贮饲料发酵过程调控、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品质研究、调控碳水化合物饲料减少甲烷气体排放、碳水化合物饲料的开发及利用等方面。作者综述了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营养、碳水化合物需要量、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饲料原料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提高反刍动物的饲料转化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反刍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及研究水平所限,目前反刍动物对饲料能量和蛋白的转化效率较低,实际上并不节约粮食。为了开发利用丰富的粗饲料资源,应用现代技术充分挖掘反刍动物特有对纤维素和非蛋白氮的转化潜力;减少饲料的损失及其提高精饲料的转化效率。使它的生产成本接近或低于猪鸡的水平,使反刍动物的产品具有更大竞争力,真正成为高效节粮型畜牧业,这是至今国内外动物营养学家的研究方向和努力奋斗的目标。1  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11 提高纤维素的消化率111 体外加工技术 秸杆的加工调制方法有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  相似文献   

9.
苏联的许多地区牲畜日粮中高蛋白、碳水化合物、维生索、微量元素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目前仍然缺乏。对冬季育肥期饲料的分析表明,梁赞省一些地区反刍动物日粮中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低于标准量1.5~2倍,糖、蛋白质比  相似文献   

10.
反刍动物采食了大量难以消化的粗硬饲料或容易膨胀发酵的精料所引起的疾病,以往均属于瘤胃积食的范畴。但从40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发现反刍动物过食谷物饲料(高碳水化合物饲料)后,可以导致瘤胃酸中毒。其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先后对本病进行了研究,特别是70年代后,各国学者对该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进行了更深入地探  相似文献   

11.
反刍动物饲料前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刍动物可以消化利用单胃动物不能或不易消化的饲料。这是因为反刍动物与定居在其前胃中的微生物处于共生状态 ,可以分解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合成动物易吸收利用的挥发性脂肪酸(VFA) ,也能合成微生物蛋白 ,消除许多抗营养因子 ,同时生成B族维生素。但也存在饲料中蛋白质和易消化糖也被降解 ,一些能量以甲烷 (CH4)和发酵热形式丢失的问题。近年来人们对饲料在反刍动物前胃和小肠的消化情况及调控手段越来越重视。研究者多集中于研究解决两个不平衡问题 :1 )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和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不平衡 ,导致氨从瘤胃中丢失 ;2…  相似文献   

12.
玉米的加工处理对瘤胃液氨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刍动物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动物有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而玉米是反刍动物主要的能量饲料,玉米中淀粉占72%~74%,其中大约有70%的淀粉在瘤胃中发酵,因此研究玉米淀粉在胃肠道消化的调控方法非常重要。目前,提高淀粉消化率的研究主要是从加工处理方法对其影响的角度考虑,国外在  相似文献   

13.
主要阐述了反刍动物对蛋白质饲料的消化过程,并针对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特点,对生产中反刍动物饲料配方中蛋白源的选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碳水化合物在优化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提高饲料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者从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的生理机制,农副产品应用及其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产品品质影响等方面对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碳水化合物在优化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提高饲料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者从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的生理机制,农副产品应用及其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产品品质影响等方面对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反刍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及研究水平所限,目前反刍动物对饲料能量和蛋白的转化效率较低,实际上并不节约粮食。为了开发利用丰富的粗饲料资源,应用现代技术充分挖掘反刍动物特有对纤维素和非蛋白氮的转化潜力;减少饲料的损失及其提高精饲料的转化效率,使它的生产成本接近或低于猪鸡的水平,使反刍动物的产品具有更大竞争力,真正成为高效节粮型畜牧业是至今国内外动物营养学家的研究方向和努力奋斗的目标。1 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1.1 提高纤维素的消化率 (1)体外加工技术 秸杆的加工调制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3种。物理…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生产结构已改变了长期以来以猪为主的传统饲养格局,实现了猪、鸡、牛、羊全面发展的新局面。然而由于饲料资源的限制,迅速发展的牛、羊业仍然以低质秸秆为主要饲料,奶牛主要靠提高精饲料维持产奶量,因此,能量饲料的均衡供应是制约牛、羊业生产水平的主要因素。碳水化合物是最低廉的供能物质,根据反刍动物消化生理特点,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微生物,既可以分解利用低质粗饲料中的粗纤维,更能有效利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在反刍动物上应用酶制剂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反刍动物瘤胃中碳水化合物、淀粉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论述了在反刍动物中应用酶制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非蛋白氮指的是除蛋白质,肽和氨基酸以外的有机或无机的含氮化合物,它可以代替蛋白质饲料饲喂反刍动物。反刍动物吃了蛋白质或非蛋白氮后,在胃中都经酶的作用分解成氨。微生物把氨和碳水化合物生成的酮酸在酶的作用下,再合成菌体蛋白质。最后微生物被消化,以氨基酸  相似文献   

20.
王中身  刘强  刘山  杨超 《畜牧兽医杂志》2013,32(1):82-83,85
反刍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胃结构,在瘤胃和网胃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反刍动物食入的饲料须经过网胃和瘤胃的微生物发酵(简称瘤胃发酵)后进入小肠和真胃,瘤胃环境与营养供给密切相关,而瘤胃环境的稳定对反刍动物的饲料利用率起着决定性作用。1日粮结构与瘤胃发酵类型的调控日粮结构是决定微生物种类和瘤胃发酵类型的重要因素,已经知道粗饲料比例高时趋于乙酸类型,精饲料比例高时趋于丙酸类型,由于碳水化合物(CH0)在瘤胃消化的最终产物为VFA,VFA在瘤胃吸收后成为反刍动物所需能量和体脂沉积的原料,所以VFA的比例影响其饲料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