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验探讨含蛋白质饲粮氨基酸平衡性对内源氨基酸排泄量的影响。采用6头(65.4±3.1)kg装有简单回肠瘘管的生长阉公猪,完全交叉试验设计,饲喂氨基酸平衡或不平衡的玉米醇溶蛋白饲粮。试验分2期,每期6 d。其中前5d为日粮适应期,第6天收集食糜24h。结果表明:蛋白质饲粮氨基酸平衡性对内源氨基酸排泄量没有显著影响(P=0.81)。改善氨基酸平衡可提高部分氨基酸表观回肠消化率。  相似文献   

2.
依据肉鸭消化特点,综述了肉鸭能量、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营养需要,并就肉鸭饲粮中适宜的能量和蛋白比例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选用 2 6日龄断奶的长白×荣昌杂交仔猪 (平均体重 4 .8kg) ,研究饲粮类型和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结肠结构和功能、结肠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 :( 1 )与采食复合蛋白型饲粮的仔猪比较 ,采食全植物蛋白型饲粮的仔猪 ,其结肠组织病变指数较高 (P <0 .0 5) ,结肠吸水率较低 (P <0 .0 5) ,腹泻程度较重。 ( 2 )与采食常规粗蛋白质 (CP)水平 ( 2 1 .8%)饲粮的仔猪比较 ,低蛋白质 (CP1 7.8%)氨基酸平衡饲粮使仔猪结肠组织病变指数降低 (P <0 .0 5) ,结肠吸水率增高 (P <0 .0 5) ,腹泻程度减轻一半。 ( 3 )与全植物蛋白型饲粮比较 ,复合蛋白型饲粮有利于降低 (P <0 .1 0 )结肠内容物中含氮腐败产物含量。 ( 4)与常规CP水平 ( 2 1 .8%)饲粮比较 ,低蛋白质 (CP1 7.8%)氨基酸平衡饲粮显著 (P <0 .0 5) ,使结肠内容物中含氮腐败产物含量降低。结果表明 ,复合蛋白型饲粮和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有利于降低结肠内蛋白质腐败产物产量 ,从而减少结肠组织结构的变化 ,增强结肠的吸水力 ,降低仔猪腹泻程度 ;结肠内蛋白质腐败产物增多 ,进而引起结肠组织结构改变和结肠吸水功能降低 ,可能是大肠蛋白质腐败性腹泻的重要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低蛋白质饲粮中植物源血根碱替代色氨酸后仔猪门静脉血浆流率(PVPF)、氨基酸净吸收量及血清尿素氮净吸收量,探讨血根碱替代色氨酸对仔猪PVPF及门静脉氨基酸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12头2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公猪进行血液插管手术(颈动脉、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插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头猪。4个处理分别为低蛋白质饲粮组(低蛋白质组)、低蛋白质不补充色氨酸饲粮组(缺色氨酸组)、低蛋白质不补充色氨酸添加血根碱饲粮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结果表明:1)猪PVPF会随着采食时间变化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在后期趋于稳定,缺色氨酸组6 h内平均PVPF比低蛋白质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均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2)缺色氨酸组门静脉赖氨酸、色氨酸及精氨酸净吸收量显著低于蛋白质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P0.05),而低蛋白质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3组间门静脉赖氨酸、色氨酸及精氨酸净吸收量差异不显著(P0.05)。缺色氨酸组门静脉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净吸收量显著低于蛋白质组、血根碱组和常规饲粮组(P0.05),而低蛋白质组和血根碱组间门静脉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净吸收量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的血浆尿素氮的净吸收量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低蛋白质饲粮中不补充色氨酸,对PVPF和门静脉氨基酸净吸收量有一定影响;在不补充色氨酸添加血根碱后会相对提高PVPF,增加门静脉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净吸收量,但不影响门静脉血浆尿素氮净吸收量。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蛋白酶对肉鸭菜籽粕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套算法进行代谢试验,选用5种不同来源的菜籽粕,菜籽粕替代饲粮比例为15%。选择640只1日龄肉公鸭,随机分为13个处理,其中1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肉鸭)中6个处理为基础饲粮和5个菜籽粕替代基础饲粮的不加酶处理,另外6个为对应的加酶处理(添加200mg/kg蛋白酶),1个处理为无氮饲粮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肉鸭)。肉鸭15~17日龄开始饲喂试验饲粮,试验期3 d。结果表明:1)5种菜籽粕的粗脂肪(EE)、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硫代葡萄糖苷(GS)、异硫氰酸酯(ITC)和噁唑烷硫酮(OZT)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8.21%、36.22%、12.96%、38.65%、13.83%、29.89μmol/g、2.74mg/g和0.45mg/g。5种菜籽粕的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2.97%、37.77%、28.88%、36.08%和36.29%,变异系数为10.31%;其中赖氨酸(Lys)、蛋氨酸(Met)、苏氨酸(Thr)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95%、0.47%和1.89%,变异系数分别为30.49%、23.69%和30.65%。2)不同菜籽粕对肉鸭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Met、Lys和Thr的标准回肠消化率平均值为91.04%、66.19%和73.54%。3)添加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肉鸭菜籽粕必需氨基酸中Thr(6.73%)、异亮氨酸(4.47%)、亮氨酸(3.03%)、缬氨酸(4.60%)和精氨酸(2.36%)以及非必需氨基酸中天冬氨酸(8.46%)、丝氨酸(7.05%)、谷氨酸(5.97%)、甘氨酸(9.38%)、丙氨酸(8.44%)和脯氨酸(3.94%)的标准回肠消化率(P<0.05)。结果提示,不同来源菜籽粕的肉鸭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差异较大,且Met标准回肠消化率较高;蛋白酶对肉鸭菜籽粕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改进程度与氨基酸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6.
1赖氨酸赖氨酸在植物性蛋白中的含量不高,豆饼里含少量,玉米含量很少。因此在缺少鱼粉和豆饼不足的饲粮中需添加赖氨酸。赖氨酸是动物第1限制性氨基酸。根据试验,在动物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可提高饲粮中的蛋白质水平2%~3%。肉鸡饲料中每添加1  相似文献   

7.
《中国畜牧杂志》1995,(4):11-13
本研究选用18头28±1日龄断奶的杂交仔猪(平均体重约5.5kg),研究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使仔猪血浆挥发性盐基氨含量、血浆尿素氨含量和腹泻指数降低(P<0.05或0.01)。(2)采食全植物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CP18.3%)的仔猪,其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肉比(P/G)与采食复合蛋白型对照饲粮(CP19.7%)的仔猪差异不显著(P>0.05),但前者的增重成本比后者降低(P<0.05)31%。(3)采食复合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CP18.4%)的仔猪的生产性能优于采食复合蛋白型对照饲粮(CP19.7%)的仔猪,前者的ADG和ADFI分别提高(P<0.05)61%和32%,F/G和增重成本分别下降(P<0.05)24%和37%。(4)采食全植物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的仔猪,其ADG和ADFI低于(P<0.01)采食复合蛋白型氨基酸平衡饲粮的仔猪。前者的F/G和增重成本趋于高于后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可显著降低仔猪断奶后腹泻和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复合蛋白型?  相似文献   

8.
选用18头早期断奶杂交仔猪研究了饲粮蛋白质水平和组成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经3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两个低蛋白氨基酸平衡饲粮(CP17%)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高蛋白饲粮(CP 20%)组(P<0.01),断奶10 d内的腹泻频率显著降低(P<0.01),而且腹泻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断奶10 d内;在粗蛋白均为17%且氨基酸平衡的条件下,饲粮蛋白质组成不同(植物蛋白分别占总饲粮蛋白90.5%和84.0%)对仔猪腹泻和平均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果证明通过平衡饲粮氨基酸降低蛋白质水平,可以有效地降低仔猪断奶后腹泻和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蛋白质和能量是猪只生长发育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在能量进食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体蛋白质合成的速度和效率直接取决于饲粮所含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饲粮蛋白质的质量高,氨基酸平衡,对提高猪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效率,胴体瘦肉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配合饲料中一定的能量含量情况下与其相应的一定蛋白质含量的条件下,尽可能使得必需氨基酸达到基本平衡,对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提高饲料有效率、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张桂杰  鲁宁  谯仕彦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12):2326-2334
本文旨在研究低蛋白质平衡氨基酸饲粮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肌肉品质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择初始体重为(17.02±1.40)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16头,随机分为正常蛋白质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8%,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0.93%)和低蛋白质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4%,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1.03%)2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共39 d。在试验结束当天对生长猪进行称重、结料和采血,并屠宰所有生长猪用于测定胴体品质、肌肉品质、肠道形态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与正常蛋白质饲粮相比,低蛋白质平衡氨基酸饲粮显著提高了生长猪背最长肌的亮度值(P<0.01)和黄度值(P<0.05);对小肠各肠段的绒毛形态无显著影响(P>0.05),但有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比值的趋势(P=0.09);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和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与正常蛋白质饲粮相比,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含量为1.03%的低蛋白质平衡氨基酸饲粮能够维持生长猪正常生长性能,并有改善肠道健康状况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肉鸭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肉鸭包括北京鸭、番鸭及其杂交鸭(或半番鸭)的蛋白质,氨基酸重要及其需要量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叶粉饲用价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测定了廊坊地区饲料型四倍体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叶粉的粗蛋白、粗纤维、钙、磷等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及18种氨基酸组分,运用必需氨基酸分、必需氨基酸指数及综合评价法对其营养价值及饲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叶粉的粗蛋白和18种氨基酸含量分别高达27.27%和18.55%,粗纤维含量为16.47%,属于优良的植物饲料蛋白源;其中12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之和为10.67%,必需氨基酸分为68.1,氨基酸组成较平衡;对牛、猪、鸡、鸭、鹅、草鱼、对虾和羊8种动物的必需氨基酸指数均大于0.86,可作为这些动物的优良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采用真代谢能(TME)法评定3种蒸煮酶解羽毛粉对于肉鸭的能量和氨基酸营养价值,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羽毛粉蛋白质资源提供基础数据。3种羽毛粉(Ⅰ~Ⅲ)分别为42日龄樱桃谷肉鸭羽毛粉、550日龄罗曼蛋鸡羽毛粉和100日龄三黄肉鸡羽毛粉。试验选取20只7周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肉鸭,单笼饲养。处理1(T1)为测定羽毛粉Ⅰ,处理2(T2)为测定羽毛粉Ⅱ,处理3(T3)为测定羽毛粉Ⅲ,处理4(T4)为饥饿处理。试验期为7 d。结果表明:1)以干物质(DM)为基础,羽毛粉Ⅰ、Ⅱ、Ⅲ的总能(GE)分别为21.31、21.02和20.18 MJ/kg,表观代谢能(AME)分别为13.71、12.29和12.10 k J/kg,TM E分别为14.83、13.42和13.22 M J/kg。2)以DM为基础,羽毛粉Ⅰ、Ⅱ、Ⅲ的粗蛋白质(CP)含量分别为91.05%、87.31%和91.06%;羽毛粉Ⅰ、Ⅱ、Ⅲ的总氨基酸(TAA)含量都在80%以上,但不同羽毛粉的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3)羽毛粉Ⅰ、Ⅱ、Ⅲ的TAA表观可代谢率分别为81.51%、73.07%和76.85%,TAA真可代谢率分别为85.09%、76.89%和80.43%。3种羽毛粉的表观可利用氨基酸和真可利用氨基酸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利用TM E法测定毛粉能量与氨基酸的营养价值,发现3种羽毛粉的代谢能(M E)、表观可利用氨基酸和真可利用氨基酸存在明显差异。羽毛粉Ⅰ的GE、ME、CP及TAA代谢率均高于羽毛粉Ⅱ和羽毛粉Ⅲ。  相似文献   

14.
临武鸭肉质营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分析、评价临武鸭的肉质性能及营养成分,通过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临武鸭肌肉中的常规营养指标和氨基酸、肌苷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临武鸭肌肉中水分含量胸肌显著(P<0.05)高于腿肌,腿肌能量极显著(P<0.01)高于胸肌,其它指标公母间、部位间差异不显著。公母间胸肌17种氨基酸、8种脂肪酸、肌苷酸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它鸭种比较发现临武鸭具有水分含量较低,肌苷酸、谷氨酸含量和氨基酸总含量比较高,脂肪酸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营养研究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蛋白质营养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蛋白质营养理论先后从粗蛋白体系发展到氨基酸营养和肽营养理论。氨基酸营养研究已被引起高度的学术重视,其营养理论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熟知。但是,有关小(寡)肽的营养代谢机理研究甚少,并且小(寡)肽具有的独特营养代谢作用是氨基酸无法取代的。由于单方面从氨基酸和肽代谢入手研究蛋白质营养,不能反映蛋白质代谢的整体模式,因此,本文以氨基酸参与的蛋白质代谢动力学模型为基础,阐述蛋白质营养与肽代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是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重要课题。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的调控是以反刍动物氨基酸的需要为基础,有目的地通过各种途径使小肠吸收氨基酸含量达到动物的生产需要。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通过瘤胃蛋白质保护、改变饲料在瘤胃中停留时间和添加生物制剂调节日粮过瘤胃蛋白质;通过日粮可发酵能、能氮平衡和瘤胃微生物环境控调微生物蛋白质;通过瘤胃保护氨基酸(RPAA)调控小肠氨基酸。  相似文献   

17.
主要对水貂和狐常用的动物性饲料———禽副产品 (鸡架、鸭架、鸡肝、鸭肝、鸡肠、鸡头 )的概略养分及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 ,为禽类副产品在水貂、狐养殖中 ,科学合理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将270只矮小型褐壳蛋鸡随机分成9组,饲喂9种不同蛋白质和含硫氨基酸水平日粮。9种试验日粮分别含有11.50MJ/kg代谢能和16.52%、17.29%、18.17%粗蛋白质以及0.62%、0.66%、0.72%含硫氨基酸,研究矮小型褐壳蛋鸡蛋白质和含硫氨基酸的需要量。代谢试验结果表明,40周龄矮小型褐壳蛋鸡每日采食14.13g蛋白质和0.558gS—氨基酸时,氮存留量达到最大值。血浆游离氨基酸测定结果证实,36周龄矮小型褐壳蛋鸡每日采食0.556g含硫氨基酸时,可满足产蛋需要。此结果和饲养试验对蛋白质和含硫氨基酸的估测量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水貂蛋白质及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我国水貂饲养的特点 ,回顾了国内外水貂蛋白质及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分别从水貂消化道和蛋白酶分泌特性 ,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水貂生长发育、繁殖和毛皮质量的影响 ,蛋白质合成、分解、转运 ,氨基酸需要以及葡萄糖动态平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采用RT-PCR方法从鸭腿肌总RNA中扩增了鸭核心蛋白聚糖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序列分析,并将编码鸭核心蛋白聚糖成熟蛋白的核酸片段连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加入IPTG诱导其表达后,亲和层析纯化表达的蛋白。采用SDS-PAGE检测,用质谱方法对表达的蛋白进行鉴定。研究成功克隆出鸭核心蛋白聚糖基因编码区序列,序列分析表明,鸭DCN编码区序列由1074个碱基组成,编码357个氨基酸,其中信号肽有16个氨基酸。将鸭DCN蛋白划分为9个结构域(LRR1-9),结合人DCN序列进行序列分析推测结构域中LRR4、5与TGF-β可能存在一定关系。SDS-PAGE检测和质谱鉴定结果表明获得了分子量为54.7ku的鸭DCN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