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仙湖3号鸭肉质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49日龄公母各半的仙湖3号鸭进行了不同性别、系别以及部位间肌肉品质的比较分析,测定指标包括贮存损失、熟肉率、pH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含量、肌纤维直径,结果表明:①水分和干物质含量系别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他化学指标以及加工特性指标差异不显著。②性别间腿肌肌纤维直径、胸肌肌纤维长短轴比存在显著差异(0.01≤P<0.05),公鸭的胸肌比母鸭细,但母鸭的腿肌却比公鸭细;部位间肌纤维直径胸腿肌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胸肌优于腿肌。系别间胸肌肌纤维长短轴比有显著差异(0.01≤P<0.05),A系优于B系。总体看来肉质母鸭略优于公鸭,父系优于母系,胸肌优于腿肌。  相似文献   

2.
以70日龄扬州鹅(A×A)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K×B、K×A、C×A和S×A)共5个鹅群体为实验素材,分别取其胸肌和腿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中肌苷酸的含量,研究其肌苷酸与肌内脂肪的沉积规律。结果表明:5个鹅群体中,除C×A群体母鹅胸肌中的肌苷酸含量显著大于腿肌外(P<0.05),其他鹅群体胸肌和腿肌中的肌苷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K×B群体公鹅胸肌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腿肌(P<0.05),除S×A群体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在性别间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群体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在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海南省两个地方鸡品种(儋州鸡、文昌鸡)胸肌和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试验选取1日龄文昌鸡和儋州鸡雏鸡各50只(公母各半),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饲养,随机抽取165日龄儋州鸡和文昌鸡各20只(公母各半),分别测定胸肌、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儋州鸡与文昌鸡胸肌、腿肌各项氨基酸、必需氨基酸(EAA)、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EAA/TAA)以及鲜味氨基酸(FAA)差异均不显著(P0.05)。儋州鸡胸肌十五碳酸(C15∶0)(P0.01)、腿肌十二碳酸(C12∶0)(P0.05)、十七碳酸(C17∶0)(P0.05)显著高于文昌鸡,文昌鸡胸肌、腿肌二十二碳五烯酸(C22∶5)极显著高于儋州鸡(P0.01),其余各项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在两个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儋州鸡与文昌鸡肌肉,风味和营养价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以112日龄京海黄鸡(J×J)、70日龄京海黄鸡杂交配套组合(B×J)、70日龄B×B 3个鸡群体为试验素材,测定其屠宰性能、常规肉品质和化学指标。结果表明:3个鸡群体中,屠宰率为88.39%~92.31%,全净膛率为65.63%~70.01%;肌肉肉色(OD值)为0.43~2.46,且胸肌肉色均较腿肌浅;嫩度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但胸肌的嫩度均比腿肌好;胸肌中的校正肌苷酸(IMPc)含量均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B×B群体公鸡胸肌中校正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J×J及B×J群体(P<0.05)。B×B公母鸡混合群体胸肌中水分含量极显著高于B×J群体(P<0.01),J×J公母鸡混合群体胸肌中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B×J群体(P<0.05);3个公母鸡混合群体肌肉中粗脂肪、粗蛋白和校正肌苷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研究选用200只1日龄健康大围山微型鸡(公母各半),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于150日龄进行屠宰试验,对肌肉肉质性状和肌苷酸含量进行测定,比较大围山微型鸡肌苷酸含量与肉品质常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研究表明:母鸡腿肌pH_(24 h)显著高于胸肌(P0.05);公鸡胸肌L~*值显著低于母鸡(P0.05);公鸡腿肌a~*值极显著高于母鸡腿肌(P0.01);公鸡胸肌和腿肌剪切力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胸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母鸡腿肌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腿肌(P0.01),公鸡胸肌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母鸡(P0.05);母鸡胸肌和腿肌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公鸡(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胸肌和腿肌肌苷酸含量均与pH_(45 min)、p_H(24 h)、a~*值、剪切力、粗蛋白和粗脂肪呈正相关;与L~*值、b~*值、失水率、蒸煮损失率、粗灰分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饲养模式(传统饲料+放养、传统饲料+网床饲养、商业饲料+网床饲养、自制饲料+网床饲养)对嘉积鸭肌肉品质的影响,将1200只1周龄嘉积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13周龄末结束试验。对比4种模式下嘉积鸭的肉质物理指标、营养成分以及感官评分等。结果表明:(1)传统饲料+放养模式嘉积鸭胸肌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商业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5),腿肌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自制饲料+网床饲养模式嘉积鸭胸肌内肌苷酸含量极显著高于传统饲料+放养和商业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1)、显著高于传统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5),腿肌中则是商业饲料+网床饲养模式极显著高于自制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1)、显著高于传统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5);(3)自制饲料+网床饲养模式胸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传统饲料+放养和商业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1)、显著高于传统饲料+放养模式(P<0.05),自制饲料+网床饲养模式腿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商业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1)、显著高于传统饲料+放养和传统饲料+网床饲养模式(P<0.05),其余营养成分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4)感官评分方面,由高到低分别为传统饲料+放养、自制饲料+网床饲养、传统饲料+网床饲养和商业饲料+网床饲养模式。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得出:自制饲料+网床饲养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嘉积鸭胸肌内风味物质肌苷酸含量以及胸肌和腿肌内脂肪含量,但不降低肉质综合风味,可以确定为嘉积鸭的最佳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扬州鹅及其杂交配套组合肉用性能和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70日龄扬州鹅(A×A)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K×B、K×A、C×A和S×A)鹅群体为试验素材,测定其屠宰性能、常规肉品质和化学指标。结果表明:5个鹅群体中,屠宰率、全净膛率都分别在87.10%、67.94%以上;肌肉肉色(OD值)为0.58~1.68,且胸肌肉色均较腿肌浅;嫩度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但腿肌的嫩度比胸肌好;K×B群体公鹅胸肌粗脂肪、S×A群体及A×A群体母鹅胸肌的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腿肌(P0.05),A×A群体母鹅胸肌蛋白含量极显著小于腿肌(P0.01),S×A群体公鹅腿肌的粗脂肪含量在性别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群体的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在部位和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除C×A群体母鹅胸肌中的肌苷酸含量显著大于腿肌外,其他群体肌苷酸和硫胺素含量在部位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北京油鸡生长和屠宰性能、肉品质以及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8周龄北京油鸡公鸡1 200只,体重(561.75±7.39) g,随机分成2个组,对照组为集约化笼养(笼养组),试验组为林下放养(放养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试验分为9~14周龄和15~20周龄2个阶段,试验期间饲喂相同饲粮。结果表明:1) 14周龄,笼养组北京油鸡活体重与放养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20周龄,放养组油鸡活体重较笼养组显著下降(P<0.05); 2个饲养阶段放养组油鸡腿肌率较笼养组显著上升(P<0.05),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而胸肌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 20周龄,放养组胸肌和腿肌亮度(L*)和红度(a*)值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 2个饲养阶段放养组胸肌黄度(b*)值显著下降(P<0.05),而腿肌b*值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 20周龄,放养组北京油鸡胸肌粗蛋白质含量较笼养组显著升高(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 2个饲养阶段放养组北京油鸡胸肌肌苷酸含量较笼养组显著上升(P<0.05),腿肌粗蛋白质和肌苷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饲养方式对肌肉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4)北京油鸡胸肌和腿肌中脂肪酸种类基本一致,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最高,放养组肌肉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而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饲养方式对北京油鸡生长和屠宰性能、肌内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存在影响,林下放养方式可改善北京油鸡肌肉品质和肉质风味。  相似文献   

9.
巢湖鸭屠宰性能测定与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作者旨在对初步进行本品种选育的巢湖鸭体组成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为进一步选育优质肉用巢湖鸭新品系奠定基础。选择60只(公母各30只)经本品种选育一代的10周龄的巢湖鸭,屠宰并测定胴体、半净膛、全净膛、胸肌、腿肌、皮脂、腹脂等性状指标,对巢湖鸭公母鸭间的屠体性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公母鸭屠宰率、全净膛率、腿肌率、皮脂率、胸肌剪切力、腿肌剪切力差异不显著(P>0.05);母鸭的半净膛率、胸肌率、瘦肉率显著高于公鸭(P<0.05);公鸭的骨肉比显著高于母鸭 (P<0.05)。相关分析显示,各屠宰重量指标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屠宰率指标与体重相关不显著(P>0.05),半净膛率、腿肌重、胸肌率、心脏重与性别显著相关(P<0.05)。说明初步选育的巢湖鸭具有较好的屠宰性能和产肉性能,肉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
将临武鸭屠宰后测定产肉性能和肌肉品质。结果表明,临武鸭的屠宰率为88.1%,半净膛率为82.07%,全净膛率为72.20%,胸肌率、腿肌率、皮脂率、腹脂率分别为9.23%、10.24%、26.53%、0.94%。公母临武鸭之间除腹脂率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临武鸭屠宰后1h、24h胸肌pH分别为5.50、5.87。腿肌肌纤维直径为133.91um。胸肌失水率和熟肉率分别为24.17%、60.74%,腿肌失水率和熟肉率分别为23.90%、61.88%。  相似文献   

11.
高、低脂系肉鸡肌肉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比较分析高、低脂系肉鸡肌肉品质的差异。以东北农业大学培育的高、低脂系第20世代肉鸡为试验动物,采用常规肉品质检测方法,测定肌肉的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组织学特性以及风味物质,并比较这些性状在两系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物理性状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的蒸煮损失和滴水损失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而胸肌的肉色亮度值(45 min)和黄度值(45 min和24 h)、pH_(24 h)、失水率和剪切力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高脂系肉鸡腿肌的pH_(24 h)、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1),而腿肌的肉色亮度值(45 min)和黄度值(45 min和24 h)、pH_(45 min)和失水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2)化学性状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和腿肌的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1)。3)组织学特性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的肌纤维直径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腿肌的肌纤维密度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1)。4)风味物质方面,高脂系肉鸡胸肌的甜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低脂系肉鸡(P0.05或P0.01);高脂系肉鸡胸肌和腿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低脂系肉鸡(P0.01)。总体而言,高、低脂系肉鸡肌肉的理化性状、组织学特性和风味物质含量差异显著,说明长期对腹脂性状的双向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肉鸡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复合型植物提取物对三黄鸡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初始体重为29.21 g的三黄鸡公鸡240只,随机分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A组饲喂基础日粮,B、C、D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1%、0.02%、0.04%的植物提取物。饲养至70日龄时进行屠宰试验,分别取胸肌、腿肌,测定物理指标、化学指标、氨基酸含量、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02%的植物提取物能够提高肌肉pH、粗蛋白比例(P0.05),降低肌肉脂肪(P0.05),但对肌肉剪切力无显著差异(P0.05);增加肌肉中苏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亮氨酸、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P0.05);提高腿肌中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含量(P0.05)。综合分析,在饲料中添加0.02%的植物提取物能显著改善肌肉风味,提高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采用真代谢能(TME)法评定3种蒸煮酶解羽毛粉对于肉鸭的能量和氨基酸营养价值,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羽毛粉蛋白质资源提供基础数据。3种羽毛粉(Ⅰ~Ⅲ)分别为42日龄樱桃谷肉鸭羽毛粉、550日龄罗曼蛋鸡羽毛粉和100日龄三黄肉鸡羽毛粉。试验选取20只7周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肉鸭,单笼饲养。处理1(T1)为测定羽毛粉Ⅰ,处理2(T2)为测定羽毛粉Ⅱ,处理3(T3)为测定羽毛粉Ⅲ,处理4(T4)为饥饿处理。试验期为7 d。结果表明:1)以干物质(DM)为基础,羽毛粉Ⅰ、Ⅱ、Ⅲ的总能(GE)分别为21.31、21.02和20.18 MJ/kg,表观代谢能(AME)分别为13.71、12.29和12.10 k J/kg,TM E分别为14.83、13.42和13.22 M J/kg。2)以DM为基础,羽毛粉Ⅰ、Ⅱ、Ⅲ的粗蛋白质(CP)含量分别为91.05%、87.31%和91.06%;羽毛粉Ⅰ、Ⅱ、Ⅲ的总氨基酸(TAA)含量都在80%以上,但不同羽毛粉的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3)羽毛粉Ⅰ、Ⅱ、Ⅲ的TAA表观可代谢率分别为81.51%、73.07%和76.85%,TAA真可代谢率分别为85.09%、76.89%和80.43%。3种羽毛粉的表观可利用氨基酸和真可利用氨基酸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利用TM E法测定毛粉能量与氨基酸的营养价值,发现3种羽毛粉的代谢能(M E)、表观可利用氨基酸和真可利用氨基酸存在明显差异。羽毛粉Ⅰ的GE、ME、CP及TAA代谢率均高于羽毛粉Ⅱ和羽毛粉Ⅲ。  相似文献   

14.
深县猪肉质及营养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择国外猪种杜洛克和中国地方猪深县猪体重 95 kg 的阉割公猪各 5 头,比较 2 个猪品种背最长肌之间肉质、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差异。结果表明:杜洛克猪的肌内水分、肉色、大理石纹、滴水损失、粗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低于深县猪(P<0.01);杜洛克猪背最长肌中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甘氨酸、苏氨酸、半光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亮氨酸、呈味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低于深县猪(P<0.01);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棕榈酸、豆蔻酸、硬脂酸和花生四烯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低于深县猪(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含量低于深县猪(P<0.01),而油酸没有显著性差异;杜洛克猪背最长肌中微量元素钾、锶、铜、锌、硅和铬含量均低于深县猪(P<0.01),镍差异显著(P<0.05)。结果显示,中国地方猪深县猪在肉质及营养价值方面优于瘦肉型的杜洛克猪,为深县猪的品种资源保护和肉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比较70日龄太罗鹅(太湖鹅♂×罗曼鹅♀)、罗太鹅(罗曼鹅♂×太湖鹅♀)、浙罗鹅(浙东白鹅♂×罗曼鹅♀)、罗曼鹅(纯种)和太湖鹅(纯种)的肉品质(肌苷酸、肌内脂肪、氨基酸和脂肪酸),为肉鹅杂交配套系选育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鹅(公母比为1:5),子一代70日龄时每组取体型相近的6只进行屠宰。结果表明:罗曼鹅与太罗鹅胸肌中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浙罗鹅(P<0.05);浙罗鹅胸肌中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1);太罗鹅和浙罗鹅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太罗鹅和罗曼鹅胸肌与腿肌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且太罗鹅鲜味氨基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1);太罗鹅和浙罗鹅胸肌亚油酸、亚麻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杂交鹅腿肌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极显著高于纯种鹅(P<0.01);太罗鹅和浙罗鹅胸肌和腿肌必需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本研究表明浙罗鹅和太罗鹅肉品质总体优于其他3组。  相似文献   

16.
不同养殖模式翘嘴鲌肌肉营养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池塘与大湖不同养殖模式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肌肉营养品质差异,试验分析了商品翘嘴鲌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含量等营养指标。结果表明:大湖翘嘴鲌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池塘翘嘴鲌(P<0.05),粗蛋白质含量高于池塘翘嘴鲌,差异不显著(P>0.05)。池塘与大湖翘嘴鲌肌肉,除了赖氨酸和组氨酸以外(P<0.05),绝大部分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湖翘嘴鲌肌肉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较池塘翘嘴鲌高出2.72%、2.87%和2.50%。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结果,池塘与大湖翘嘴鲌肌肉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赖氨酸相对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68.81和69.62。池塘翘嘴鲌的棕榈油酸(C16:1)含量显著高于大湖翘嘴鲌(P<0.05),而大湖翘嘴鲌肌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s)、必需脂肪酸(EFA)、EPA+DHA含量则高于池塘翘嘴鲌(P>0.05)。试验检测了池塘与大湖翘嘴鲌肌肉11种矿物元素,其中镁有显著差异(P<0.05),重金属元素(铬、镉、铅)含量均在限量范围以内。综上所述,大湖养殖翘嘴鲌营养品质优于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7.
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营养品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野生1龄、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的一般营养成分及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进行测定,旨在比较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的营养品质。试验选取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15尾(体重71~139 g、体长13.4~18.9 cm)、养殖1龄红鳍东方鲀(投喂冰鲜杂鱼)13尾(体重90~147 g、体长14.8~20.4 cm)、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投喂冰鲜杂鱼)10尾(体重578~639 g、体长31.3~36.7 cm)作为样本。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组织中的一般营养成分及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并对肌肉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鱼粗蛋白质含量以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最高,为68.07%,比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分别高出了32.3%、20.6%(P0.05),而全鱼粗脂肪含量则为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显著高于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P0.05);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野生1龄和养殖1龄红鳍东方鲀(P0.05),各样本间肌肉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样本的肝脏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变化较大,粗蛋白质含量按照野生1龄、养殖1龄、养殖2龄的顺序依次显著降低(P0.05),而粗脂肪含量则呈现与粗蛋白质相反的变化。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肌肉中均检测出18种氨基酸,而且在含量上养殖红鳍东方鲀大多数均显著高于野生红鳍东方鲀(P0.05)。根据氨基酸评分(ASS)和化学评分(CS),红鳍东方鲀肌肉中赖氨酸的含量相对较为丰富,且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最高,其次为养殖1龄红鳍东方鲀,最后为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肌肉中共检测出19种脂肪酸,且野生和养殖红鳍东方鲀脂肪酸组成相似,野生1龄、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差异不大(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则以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最高,为51.54%,但是各样本间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中C20∶5n-3(EPA)和C22∶6n-3(DHA)含量均较丰富,其中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DHA的含量分别比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高出了24.7%、27.2%(P0.05),而且养殖1龄和养殖2龄红鳍东方鲀EPA+DHA的含量也显著高于野生1龄红鳍东方鲀(P0.05)。由此可知,红鳍东方鲀营养组成合理,且养殖红鳍东方鲀营养品质优于野生红鳍东方鲀。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探究不同生长时期虎斑乌贼内壳的营养成分及矿物元素含量变化,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不同生长时期(60、90、120、150日龄)虎斑乌贼内壳营养成分(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多糖、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元素[5种常量元素——钠(Na)、钾(K)、镁(Mg)、铝(Al)、钙(Ca)和8种微量元素——铜(Cu)、铁(Fe)、锌(Zn)、硒(Se)、锰(Mn)、镉(Cd)、砷(As)、锶(Sr)]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时,粗灰分均是虎斑乌贼内壳的主要成分,含量为89.98%~92.06%,其含量随着生长不断增加,表现为150日龄时显著高于其他日龄时(P0.05);粗蛋白质的含量为2.82%~3.11%,其含量随着生长不断增加,表现为150日龄时显著高于60日龄时(P0.05);水分含量为3.93%~6.21%,其含量随着生长不断降低,表现为60日龄时显著高于其他日龄时(P0.05);相对于其他营养成分,虎斑乌贼内壳中粗脂肪、多糖含量较少,分别为0.41%~0.47%、0.34%~0.38%。不同生长时期的虎斑乌贼内壳中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EAA)。不同生长时期的虎斑乌贼内壳中总氨基酸(TAA)、EAA和酸性氨基酸(AAA)含量分别为2.79%~2.93%、0.87%~0.98%和0.69%~0.87%,其中AAA含量随着生长不断增加,表现为150日龄时显著高于其他日龄时(P0.05)。各生长时期虎斑乌贼内壳中均以谷氨酸(Glu)含量(0.31%~0.43%)最高,组氨酸(His)含量(0.03%~0.07%)最低。不同生长时期的虎斑乌贼内壳中均检测出7种脂肪酸,包括3种饱和脂肪酸(SFA)、1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脂肪酸组分中以C22∶6n-3、C16∶0和C18∶0为主,其中C22∶6n-3含量(35.68%~37.62%)最高。生长时期对常量元素Na、Mg、Al和Ca及微量元素Cu、Zn和Sr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尤其是Ca、Mg、Zn含量,随着生长不断增加;重金属元素Cd、As含量很低,分别为0.001~0.003 mg/g和0.012~0.030 mg/g。综上所述,虎斑乌贼内壳营养丰富,Ca、M g、Zn含量高,且随着生长不断增加,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刺鲃鱼卵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鱼卵的营养品质进行评价,本试验采用常规方法对刺鲃鱼卵的一般营养成分含量、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刺鲃鱼卵(鲜样)中粗蛋白质含量为27.66%、粗脂肪含量为3.18%、水分含量为64.26%、粗灰分含量为3.09%。刺鲃鱼卵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EAA)7种,非必需氨基酸(NEAA)10种,总氨基酸(TAA)含量为23.21%,EAA含量为9.28%,NEAA含量为13.93%;EAA构成比例符合FAO/W HO标准,分别以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进行评价,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苯丙氨酸+酪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59.26%。刺鲃鱼卵共检测出11种脂肪酸,其中3种饱和脂肪酸(SFA)、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5种多不饱和脂肪(PUF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22.68%、48.40%、28.93%;C20∶5n-3(EPA)+C22∶6n-3(DHA)占脂肪酸总量的8.53%。刺鲃鱼卵中微量元素铜、锌、铁、锰、硒含量丰富,其中锌、铁含量分别高达90.986 5、31.386 3 mg/kg。由此得出,刺鲃鱼卵营养丰富,有较高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用含蛋白质45%的配合饲料饲养的东北六须鲇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六须鲶肌肉鲜样中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水分的含量(均为质量分数)分别为16.47%、2.36%、和79.94%;新鲜肌肉中17种氨基酸的总量为15.74%,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为7.68%,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氨基酸评分(AAS)和A/E值均显示,东北六须鲶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和胱氨酸;脂肪酸中含有高比例(25.6%)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高于其它名优养殖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