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四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免疫肉雏鸡和蛋雏鸡:A,分别于3、10、21日龄用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B,于14、28日龄用IBD弱毒苗饮水;C,于3日龄弱毒苗饮水、10日龄用油乳剂组织灭活苗皮下接种;D,10日龄用油乳剂灭活苗皮下接种。试验表明,C、D两种免疫程序效果极佳,免疫鸡于21日龄时就能检测出AGP抗体,以后抗体上升较快,60日龄时达高峰,其AGP效价最高达1∶28.43、RPHI达1∶216.43,蛋鸡至120日龄时,血清中仍可维持较高水平抗体,攻毒结果表明,各个日龄试验鸡对IBD野毒攻击均具有100%的保护率。而A、B两种免疫程序效果不佳,只能产生低水平抗体,各个日龄试验鸡对野毒攻击均未获完全保护。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油乳剂组织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死鸡的病变法氏囊组织经甲醛灭活后,制成油乳剂组织灭活苗,接种10日龄肉鸡和蛋鸡,至25日龄时就能检出琼脂扩散试验(AGP)抗体,55日龄时AGP抗体达高峰,肉鸡和蛋鸡分别为1∶106.89,1∶112.99,蛋鸡至120日龄时,AGP抗体仍达1∶13.46。攻毒试验表明,接种油乳剂组织灭活苗的各个日龄的鸡,对IBD野毒的攻击具有100%的保护率。接种D78弱毒疫苗的鸡,40日龄时检出低水平AGP抗体,55日龄时,AGP抗体高峰时亦仅为1∶2.04,各日龄鸡对IBD野毒的攻击,均未获完全保护,55日龄时保护率最高亦仅为60%。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用1日龄IBD母源抗体参差不齐的伊莎褐壳蛋雏鸡和IBD母源抗体水平基本一致的迪卡蛋雏鸡,用IBDV标准I型弱毒疫苗D-78和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程序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雏鸡母源抗体参差不齐情况下,3日龄用IBD弱毒苗首免,17日龄用油乳剂灭活苗二免为优良免疫程序。2.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基本一致情况下,14日龄用IBD弱毒首免,24日龄用油乳剂苗二免为优良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油乳剂苗免疫种母鸡,产生抗体整齐,IBD琼扩(AGP)效价达2-5log^2,可防止雏鸡早期感染IBD;对IBD病毒严重污染地区或连年发生IBD鸡场的2周龄以上雏鸡,应用IBD油乳剂苗或IBD油乳剂苗结合弱毒苗免疫,产生阳性率高,效果好;同时应用IBD油乳剂苗与高免卵黄抗体,可用于防止同一鸡群重复发生IBD。免疫方法上,改进以前的习惯用法,即首免用IBD弱毒苗,  相似文献   

5.
对7日龄艾维茵雏鸡投服天然缓释免疫增强剂1丸,10日龄时分别用IBD、ND、IB弱毒疫苗及ND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免疫后7、15、25、35一55d定期检测抗体效价;弱毒苗免疫后35d、灭活苗免疫后55d分别用强毒攻击。结果各试验组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攻毒保护率提高16.7 ̄33.3个百分点。表明该缓释免疫增强剂能显著增强雏鸡的免疫应答,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力。  相似文献   

6.
苏玉贤 《中国家禽》1998,20(7):23-23,33
1997年12月,某鸡场饲养的2624只艾维茵雏鸡,在2日龄时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肌肉注射免疫,0.2mL/只,6日龄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疫苗饮水免疫,7日龄用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均为0.05mL/只。21日龄时鸡群发病,当天死亡...  相似文献   

7.
用新城疫病毒( N D V) La Sota 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 I B V) M4 1 株接种鸡胚, 收获含毒鸡胚尿液。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I B D V) 地方强毒 H B9 0 9 株接种30 ~40 日龄肉用鸡, 发病后取囊组织 ( 或收集 I B D 典型发病鸡囊组织) 制备成含毒组织悬液。将三种病毒液按一定比例混合, 制备成三联油乳剂灭活苗。三联苗免疫18 日~28 日龄雏鸡, 免疫后21 天攻毒测保护力, 三种传染病保护率均在90 % ~100 % , N D H I抗体≥1∶32 , I B D V A G P阳性率100 % , I B V N 抗体≥1∶8 , 疫苗免疫期可达4 个月以上。疫苗在4 ℃~8 ℃保存期为18 个月, 10 ℃~20 ℃保存为6 个月, 该疫苗在全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鸡应用15 万羽份, 取得理想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药免疫增强剂提高鸡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28  
以鸡传染性腔上囊病和新城疫为模型研究自拟中药免疫增强剂对IBD弱毒苗和油乳剂灭活苗,ND油乳剂灭活苗的免疫增强效果;用间接ELISA法测定鸡血清IBDV抗体效价,以微量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测定血清ND血细胞凝集抑制抗体效价。结果表明,补益方1与IBD弱毒苗和油乳剂灭活苗配合使用,血清IBDV抗体P/N值在测定期内都高于免疫对照组;补益方1和补益方对ND油乳剂灭活苗均有一定的免疫增强效果,其中补益2的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利用自然发生法氏囊(IBD)病鸡的法氏囊、脾脏和肾脏等制成IBD灭活油乳剂苗,经二次免疫皖西白鹅后,可获得琼扩(AGP)抗体效价为1:64的鹅抗鸡IBD高免血清。鹅体在第二次免疫后15天,抗体效价可达高峰,并至少可维持10天以上。用鹅源抗血清对自然发生IBD的病鸡群进行肌注1.0ml/只,其有效治愈率为95%,对人工感染30日龄雏鸡的保护率为100%。  相似文献   

10.
用6批IBD蜂胶灭活苗按0.5ml的剂量分别在7日龄18-20日龄免疫健康雏鸡,免疫后28d抗体阳转率为98.3%,于免疫后40d对3批疫苗免疫的雏鸡用强毒攻击,保护率为100%。以1.0ml的剂量于胸部皮下接种180-200日龄产蛋鸡,免疫后21d卵黄抗体琼扩效价全部达1:64以上。  相似文献   

11.
根据NDV、IBV二各病毒混合毒种的最适稀释比例,将混合毒种接种9-10龄鸡胚尿囊腔内(简称同胚培养),使接种鸡胚96h二种病毒毒价同时达到高峰,0.01ml尿囊液含:NDV≥10^8EID50、IBV≥10^7EID50。收获同胚培养的胚毒,制备同胚培养的胚毒,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用三批疫苗分别免疫18日龄雏鸡,免疫后4周二联疫苗的有效抗体分别为:ND血凝抑制抗体(HI)≥1:16、IB中和抗体  相似文献   

12.
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苗Bursine-2,D_(78),TAD进行复制,免疫21日龄雏鸡,14天后AGD抗体阳性率达90%~100%,用从本地分离的S_(-9302)强毒1:10囊乳剂0.2ml/只滴鼻、点眼、口服攻毒,结果对照组100%发病,50%死亡,试验组100%保护,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用分离自甘肃兰州和天水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L2株和Ts株,以对倍的蜂胶水乳剂为佐剂,制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蜂胶灭活疫苗。用该苗0.5ml接种5日龄或7日龄雏鸡,免疫后21天AGP抗体阳性率可达50%-60%;免疫后28天,AGP抗体阳性率可达100%。用该苗1ml免疫产蛋鸡,免疫后21天AGP卵黄抗体效价可达1:64以上。  相似文献   

14.
对有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母源抗体的一日龄雏鸡接种IBD油乳剂苗,4周龄时用IBD强毒攻击,至少有85%获得保护,7周龄时攻毒,保护率至少有95%,实验还证明:油乳剂疫苗与活的弱毒疫苗并用,无任何优越性,单用油乳剂苗便能激发同样良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在产卵前最佳免疫日期内胸肌接种中等毒力NDI系苗,皮下接种IBD灭活油乳剂疫苗,收集免疫后2.5-5个月卵,低温环境冻结,卵黄液中NDHI综合滴度平均值接近10g64,IBDAGP综合滴度平均值接近10g32卵为双联高滴度抗体卵。拌料喂服该卵黄液的ND,IBD非免疫试验组,攻击ND,IBD强毒株,保护率100%。对照组致死率100%。中间试验用该卵液治疗ND和IBD阳性的AA商品代仔鸡163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蜂胶佐剂细胞灭活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出IBD蜂胶佐剂细胞灭活苗,试验鸡接种后20d,血清AGP抗体阳性率即达80%,免疫后60d攻击IBD强毒,保护率为100%;对鸡无毒副作用,室温保存12个月不影响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应用传染性法氏囊病SC3地方毒株传代适应鸡胚,制备胚毒抗原,与新城疫Ⅳ系株胚毒抗原,研究传染性法氏囊病和新城疫二联油乳剂苗(简称二联油菌)。应用二联油苗免疫雏鸡和种母鸡后,对采食、饮水和活动无影响。产蛋正常,接种部位吸收良好。用二联油苗每羽0.5ml免疫14月龄雏鸡,2周后开始产生IBD AGP(琼脂扩散试验)抗体,4周后达到高峰,用IBD强毒和ND强毒攻毒,能有效地产生保护作用。应用联油苗0.2  相似文献   

18.
将114只11日龄海赛克斯褐公鸡随机分成5组:Ⅰ组为空白对照,Ⅱ组用新城疫(ND)弱毒苗和ND油佐剂灭活苗同时免疫,Ⅲ组用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免疫,Ⅳ组用ND弱毒苗、ND油佐剂灭活苗、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同时免疫,Ⅴ组在Ⅳ组的基础上增加IBD弱毒苗免疫。5组鸡分别隔离饲养,定期测定血清NDHI效价与IBD琼扩效价。选择时机用强毒攻击,观察各组鸡的保护情况。结果:(1)Ⅱ、Ⅳ、Ⅴ组鸡均能很好地抵抗NDV强毒的攻击,Ⅲ、Ⅳ、Ⅴ组鸡无论对IBDV人工感染,还是自然感染,均有坚强的保护力;(2)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疫苗不干扰ND疫苗的免疫应答;(3)IBD弱毒苗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有一定影响,在免疫初期能促进机体尽快对ND疫苗产生应答,但后期ND疫苗的HI抗体降低较快;(4)ND疫苗对IBD疫苗的免疫效果无显著影响。作者提出,对雏鸡首免(无论有、无母源抗体)可采用ND弱毒苗+ND油佐剂灭活苗+IBD(地方毒株)油佐剂灭活苗同时进行免疫,至少可以保护到上笼后或开产前免受NDV和IBDV的感染,既简化了免疫程序,又可减少对鸡群的应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用同胚培养的含NDV、IBV胚液制备的二联油乳剂灭活苗,经免疫效力试验表明,用50倍稀释的鸡二联灭活苗,0.5ml/只剂量免疫18日龄鸡,4周后试验免疫鸡分别进行NDV、IBV强毒攻击,攻毒保护率在50%以上,证明0.5ml剂量含有50个半数保护量(50个PD50),NDHI抗体≥1:16,IBVN抗体≥1:8便可保护。三批疫苗免疫18日龄鸡,0.5ml/只组免疫鸡体现人有效抗体可维持16周以上,  相似文献   

20.
用ND、IBD弱毒苗和灭活苗分别和联合免疫山羊、经三次免疫后15天,山羊血清中ND的血凝抑制价(HI)达13log2以上,IBD琼扩效价(AGP)达7log2以上。经临床应用治疗鸡新城疫、法氏囊病病鸡,用量少、疗效快、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