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不同鸡种沙门菌感染率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试验采用血清平板凝集法,对江苏省某种鸡场中白耳鸡、仙居鸡、安卡鸡和清远麻鸡4个品种的沙门菌天然感染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公鸡中肉用型安卡鸡对2种沙门菌病的感染率最高,蛋用型品种居中;母鸡中蛋用型品种对2种沙门菌病的感染率最高,肉用型品种居中;不同品种、不同性别以肉蛋兼用型的清远麻鸡感染带菌率最低。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的方法检测了4个品种鸡(仙居鸡、白耳鸡、清远麻鸡和安卡鸡)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基因第2内含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4个品种鸡TLR4基因的第2内含子上均发现了G1894C的突变,共产生了AA、AB和BB 3种基因型,4个品种鸡该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70、0.597、0.583和0.588,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且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4个品种鸡G1894C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在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阳性组和阴性组间的分布差异均不显著(P>0.05);G1894C多态位点在仙居鸡与白耳鸡2个品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细菌非编码小RNA(sRNA)是一类可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调节子。IsrC是存在于鼠伤寒沙门菌毒力岛上的一种与毒力相关的sRNA,可调节巨噬细胞存活蛋白MsgA的表达。本研究克隆了肠炎沙门菌50336菌株isrC基因,通过λ-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了isrC缺失突变株50336△isrC,并利用表达载体pBR322构建了回补株50336△isrC/pisrC。将野生株,isrC突变株和回补株分别接种1日龄清远麻鸡,比较三者之间的致病性差异。结果显示,肠炎沙门菌isrC基因与鼠伤寒沙门菌同源性为100%;成功构建了isrC缺失突变株和回补株;野生株,突变株和回补株对雏鸡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2.81×108 CFU,2.02×108 CFU和3.10×108 CFU,相比野生株50336,突变株50336△isrC的LD50明显下降,表明isrC基因的缺失增强了肠炎沙门菌的毒力。  相似文献   

4.
选用1日龄AA肉仔鸡2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0只,即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化学药物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隔离饲养。在2周龄和4周龄时测定肠道中厌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结果:2周龄时,中药高剂量组鸡肠道内每克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数为1.82×107个,厌氧菌数为4.43×108个;化学药物组大肠杆菌数为1.62×107个,厌氧菌数为2.17×108个;4周龄时中药高剂量组大肠杆菌菌数为1.57×107个,厌氧菌数为1.94×108个;化学药物组大肠杆菌数为3.51×107个,厌氧菌数为1.16×108个。结论:中草药替代化学药物预防肉仔鸡的肠道传染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6,(8):12-17
以中国地方三黄鸡(清远麻鸡和白耳鸡)的种母鸡为研究对象,通过血清平板凝集反应对鸡白痢沙门菌(Salmonella Pullorum,SP)天然感染情况进行评估,通过PCR-SSCP的方法筛查Toll样受体15(Toll-like receptor15,TLR15)基因在2个鸡种中的多态性,并对TLR1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鸡SP天然感染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清远麻鸡和白耳鸡的鸡SP感染率分别为37.50%和53.50%,清远麻鸡的SP感染率显著低于白耳鸡的SP感染率(P0.05);Ch TLR15基因的外显子区域检测到3个SNPs(G168A、C726T、A1166G),其中G168A和C726T为沉默突变,A1166G能引起编码氨基酸由赖氨酸(Lys)突变为精氨酸(Arg);C726T(P0.05)和A1166G(P0.01)在品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显著,C726T在白耳鸡的阴阳性感染鸡之间(P0.05)和两品种的阴性感染鸡之间(P0.01)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显著;A1166G则在两品种的阴性或阳性感染鸡之间的基因型分布均差异极显著(P0.01)。C736T多态位点基因型和品种分布在鸡白痢沙门菌自然感染率性状上存在着显著的互作效应(P0.01)。结果表明:肉用型的中国地方鸡种对SP的抗性较强于蛋用型鸡种,TLR15的C726T多态位点可能与鸡的SP抗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试验对鸡白痢沙门菌在鸡肠道内定植及其对鸡免疫性能的影响进行探讨。选取狼山鸡、罗斯鸡各40只,分为攻毒组、空白组,攻毒组口服灌注0.5mL鸡白痢沙门菌(107cfu/mL),观察攻毒鸡群的发病状况,并采集盲肠内容物和血液分别进行菌落数和免疫指标的测定。结果发现,狼山鸡和罗斯鸡在肠道中的载菌量分别为4.94×107cfu/mL和5.18×107cfu/mL。免疫指标方面,狼山鸡中除IgM外,其余指标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罗斯鸡中IgY、白细胞介素-1β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表明这2个鸡种对鸡白痢沙门菌均易感,但狼山鸡免疫反应优于罗斯鸡。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品种鸡的肉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为鸡肉品质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选用常规方法对隐性白羽肉鸡、安卡鸡、文昌鸡、北京油鸡、清远麻鸡5个不同品种鸡肉的pH、肉色、失水率、剪切力、肌内脂肪、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不同品种鸡肉品质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5个品种鸡肉品质进行评价,并通过品尝评价法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主成分因子,第1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72.721%,第2主成分为12.582%,第3主成分为9.106%,第4主成分为5.59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100%,且特征值均大于1,包含了鸡肉37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利用这4个新的综合指标来替代原来的多个复杂指标进行分析。建立了鸡肉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模型进行肉品质得分评价的结果是:清远麻鸡北京油鸡文昌鸡隐性白羽肉鸡安卡鸡,地方品种鸡肉质均优于快大型白羽肉鸡。5个品种鸡肉质的品尝得分排名为:清远麻鸡北京油鸡文昌鸡隐性白羽肉鸡安卡鸡。由此得出,经由主成分分析,从37项原始指标提取出4个主成分,反映了原所有肉质指标包含的全部信息;清远麻鸡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北京油鸡、文昌鸡,隐性白羽肉鸡、安卡鸡,结果与品尝评价结果一致。基于主成分法对不同品种鸡肉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是客观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萧山鸡、仙居鸡、江山乌骨鸡、丝羽乌骨鸡、龙游麻鸡、灵昆鸡和白耳黄鸡7个地方鸡种的蛋品质差异,本研究选取199~201日龄7个品种鸡的鸡蛋各30个,检测其蛋品质相关指标并对繁殖相关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仙居鸡平均蛋重低于其他6种地方鸡的平均蛋重(P<0.05);龙游麻鸡的蛋白高度高于丝羽乌骨鸡(P<0.05);丝羽乌骨鸡蛋黄颜色高于仙居鸡和白耳黄鸡(P<0.05);龙游麻鸡鸡蛋哈氏单位高于白耳黄鸡、江山乌骨鸡和丝羽乌骨鸡(P<0.05);仙居鸡、丝羽乌骨鸡和萧山鸡的蛋黄比例高于灵昆鸡和白耳黄鸡(P<0.05);7个地方鸡品种的蛋品质在蛋壳强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仙居鸡平均产蛋量最高。仙居鸡垂体相关基因(如GNRH1、FSHβ和PRL)的表达高于除乌骨鸡外的其他鸡种,这可能与其较高的产蛋能力有关。本实验结果表明蛋品质性状在不同鸡种间差异显著且地方鸡种在蛋品质性状上有优异的潜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部分地方鸡肌肉肌苷酸含量研究   总被引:71,自引:10,他引:61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技术测定了肖山鸡、白耳鸡、狼山鸡、泰和鸡、北京油鸡 5个地方鸡种及白耳鸡 (♂ )×肖山鸡 (♀ )和肖山鸡 (♂ )×白耳鸡 (♀ )两种杂交鸡的胸肌中肌苷酸含量。结果表明 :(1)肌肉中肌苷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泰和鸡、白耳鸡、北京油鸡、肖山鸡 (♂ )×白耳鸡 (♀ )、白耳鸡 (♂ )×肖山鸡 (♀ )、肖山鸡、狼山鸡。其中泰和鸡肌肉中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肖山鸡、狼山鸡、白耳鸡 (♂ )×肖山鸡 (♀ )、肖山鸡 (♂ )×白耳鸡 (♀ ) (P <0 0 5) ,而与白耳鸡、北京油鸡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白耳鸡、北京油鸡肌肉中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狼山鸡 (P <0 0 5)。 (2 )肌肉中肌苷酸含量公鸡低于母鸡 (P <0 0 5)。 (3)肌肉中肌苷酸含量与体重呈显著性负相关 (- 0 1538~ -0 5547) ,总相关系数为 - 0 3986 (P <0 0 1)。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建立和优化禽沙门菌分离鉴定的方法。选择山东省某地方品种鸡疑似发生沙门菌病的未出壳死胚样品24份,通过4组不同的培养基组合比较沙门菌的分离情况,选择沙门菌通用引物两对和鸡白痢特异性引物一对进行分离株的PCR检测,比较其特异性,然后进行血清分型和MLST分型,确定沙门菌类型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该批样品中TTB比SC增菌效果好,XLD和XLT4选择培养基对沙门菌分离效果相同,最终通过PCR方法鉴定出沙门菌阳性率为58.3%;发现两对通用引物特异性一致,表明可任选一对引物进行PCR鉴定;用鸡白痢沙门菌特异性引物完成的PCR鉴定结果显示,14株沙门菌中有7株为鸡白痢沙门菌;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14株沙门菌中有7株鸡白痢沙门菌、7株肠炎沙门菌,共两种血清型;MLST分子分型结果表明,14株沙门菌分为3个ST型,分别是7株ST11、3株ST92和4株ST2151,其中ST11为肠炎沙门菌,ST92和ST2151为鸡白痢沙门菌;本研究表明,疑似沙门菌感染样品经BPW和TTB增菌、XLD或XLT4选择培养基分离培养,最后通过PCR方法可准确完成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同时,应用该方法可完成对鸡白痢沙门菌的鉴定,并与血清分型和MLST分子分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姜华  施彬彬  吴双凤 《中国家禽》2006,28(10):47-48
1品种选择国内品种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有充分的挑选余地,常见的蛋用型品种有仙居鸡(浙江仙居)、白耳黄鸡(江西、浙江),肉用型品种有溧阳鸡(江苏溧阳)、清远麻鸡(广东清远),蛋肉兼用型品种有狼山鸡(江苏如东)、浦东鸡(上海南汇),药用型品种有余干乌骨鸡(江西余干)、郧阳白羽乌鸡(湖北郧阳)。新培育的肉用型品种有邵伯鸡等。在挑选肉用品种时,要求体型大、生长速度快,确保100日龄公鸡、120日龄母鸡的上市体重达到1.5千克以上。在挑选蛋用品种时,要求体型小,性成熟早,年产蛋指标达165个以上。其它品种的选择,依据市场要求灵活掌握。2场地选择与…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我国地方鸡种清远麻鸡为试验对象,检测在肠炎沙门菌的急性感染期雏鸡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将2日龄清远麻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颈部皮下注射100μL含106cfu肠炎沙门菌的PBS缓冲液,对照组则注射等体积PBS缓冲液,分别在感染后第1和3天(即3日龄和5日龄)采集雏鸡血液样品,采用ELISA比较两组雏鸡血清中IL-1、IL-6和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肠炎沙门菌感染后第1天雏鸡血清中IL-1(P=0.003)和IL-6(P=0.001)的含量均极显著下降,至5日龄时和对照组无差异;雏鸡血清中IFN-γ(P=0.033)含量则是到感染后第3天显著升高。肠炎沙门菌对雏鸡血清中IL-1(P=0.010)和IL-6(P=0.008)含量的影响,在日龄上均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效应。研究表明,在急性感染期三黄鸡雏鸡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IL-6和IFN-γ共同参与了由肠炎沙门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3.
用沙门氏菌50115号菌对银鲫(Caiassius auratus gibelio)及小白鼠(km)攻毒(7.5×108个菌感染)成功,而且鱼对该菌比小白鼠更敏感,症状更突出;银鲫的24 h LD50为3×107个/mL;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红霉素、痢特灵、庆大霉素、二氯异氰尿酸钠对该菌有抑制作用;把二氯异氰尿酸钠、痢特灵、红霉素,三种药物按0.4 mg/kg、1 mg/kg、0.4 mg/kg三种剂量对病鱼进行药浴,并结合投喂相应药饵,治愈率分别为60%、100%、80%.  相似文献   

14.
调查四川省山羊源沙门菌血清型及部分毒力基因的分布及其致病性,为食品安全控制提供参考。采用沙门菌单因子血清对42株山羊源沙门菌血清型进行鉴定,并用PCR检测其携带invA、sopE、orgA、avrA、ttrB、sseL、rhuM、mgtC、orfL、sopB、pipD、sodC1、lpfC、pefA、spvC等15个毒力基因的情况;根据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选取山羊源沙门菌菌株,采用灌胃法对BALB/c小鼠进行攻毒试验。血清学鉴定结果显示,23株为布利丹沙门菌、15株为肠炎沙门菌、3株为阿贡纳沙门菌、1株为纽波特沙门菌;PCR检测结果显示,42株沙门菌均携带invA、orgA、pipD、sopB、lpfC5种毒力基因,sopE、sseL、ttrB、rhuM、sodC1、pefA、spvC、avrA、mgtC、orfL的携带率分别为97.6%、97.6%、88.1%、95.2%、92.9%、47.6%、47.6%、40.5%、40.5%、38.1%;每个菌株携带6~15种毒力基因,且发现有2株阿贡纳沙门菌携带毒力质粒;携带15个毒力基因的2株布利丹沙门菌、2株肠炎沙门菌和2株阿贡纳沙门菌均在5×108 CFU剂量下致死全部未经抗生素处理的小鼠,其中肠炎沙门菌SWUN3816对小鼠的LD50为1.6×102 CFU。综上可见,布利丹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是四川省山羊源沙门菌的优势血清型,首次发现阿贡纳沙门菌携带毒力质粒。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新昌宫廷黄鸡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本实验利用STR分型技术对新昌宫廷黄鸡在26个微卫星位点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仙居鸡、萧山鸡、龙游麻鸡、丝羽乌骨鸡和白耳黄鸡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新昌宫廷黄鸡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03个,多态信息含量变幅为0.41~0.85,平均为0.67,观察杂合度平均为0.60,期望杂合度平均为0.72,Shannon信息指数平均为1.50,表明宫廷黄鸡26个遗传位点具有高度多态性,即该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基于遗传距离NJ系统进化树将6个不同群体聚为两大簇,其中白耳黄鸡单独成一簇,其他5个品种聚为一簇,与宫廷黄鸡遗传距离从小到大依次为丝羽乌骨鸡、龙游麻鸡、萧山鸡、仙居鸡、白耳黄鸡,基于FCA分析结果与遗传距离NJ系统进化树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受精蛋在孵化过程中的抑菌机制,本研究对不同孵化阶段,受精蛋与非受精蛋抗肠炎沙门菌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利用1×10<'5> cfu/mL Salmonella Enteritidis(SE)菌悬液浸泡接种受精蛋与非受精蛋,测定蛋壳与壳膜、蛋清、蛋黄在不同孵化时间SE的侵染情况.结果表明:孵化第4天,受精蛋蛋壳与壳膜、蛋清比非受精蛋抗肠炎沙门菌活性强(P<0.05),两种鸡蛋蛋黄样本均未受到侵染;第8、12天,两种鸡蛋3个部位肠炎沙门菌的侵染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17天,受精蛋蛋壳与壳膜、蛋黄抗肠炎沙门菌活性显著高于非受精蛋(P<0.05),此时受精蛋鸡胚的漂洗物肠炎沙门菌阳性率为13.78%,非受精蛋蛋清肠炎沙门菌阳性率为45.16%.  相似文献   

17.
芽孢杆菌在仔猪日粮中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35d断奶的长×大仔猪12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仔猪。处理组每克日粮中分别含有0(对照)、0.6×107、1×107、2×107cfu枯草芽孢杆菌或0.3×107cfu地衣芽孢杆菌,以研究芽孢杆菌在保育仔猪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107cfu枯草芽孢组有降低饲料系数和促进仔猪生长的趋势,饲料系数较对照组降低了6.7%,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3.61%,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地衣芽孢杆菌显示出了一定抑制腹泻的趋势,但在促生长方面却表现出一定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8.
肠炎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SE)是一种特殊的泛嗜性胞内病原菌,也是最为常见的食物源性病原菌之一,通过污染鸡蛋进行传播。肠炎沙门菌能导致成年鸡隐性感染且长期排菌,容易为生产所忽视;并且能在污染的鸡蛋中增殖,却不会引起蛋内结构明显的变化。肠炎沙门菌病不但对禽类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而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也造成很严重的危害。宿主的遗传背景对肠炎沙门菌病的抗性有着深远的影响,探索抗性相关基因的遗传特性和差异表达规律是研究鸡对肠炎沙门菌病抗性的必要途径。本文对鸡肠炎沙门菌病的致病机理和抗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鸡抗病育种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沙门菌invH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对9株沙门菌和4株常见病原菌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出的in-vH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invH蛋白的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9株沙门菌PCR均扩增出519bp的特异条带,4株非沙门菌均无特异带扩增;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3株鼠伤寒沙门菌之间同源性为99.8%,与鸡白痢和鸡肠炎沙门菌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6%,3株猪伤寒沙门菌和3株鸡源性沙门菌同源性较低,且不在同一支系统进化树上;invH蛋白有5个重复率最高的T淋巴细胞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6,(12):2081-2085
为探讨柔嫩艾美尔球虫与肠炎沙门菌单独感染及混合感染对盲肠肠道菌群的影响,12日龄莱航鸡口服单独或混合感染柔嫩艾美尔球虫或肠炎沙门菌,18日龄通过16SrRNA Miseq高通量测序检测鸡盲肠菌群组成。结果表明,18日龄莱航鸡盲肠内主要菌群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与柔嫩艾美尔球虫或肠炎沙门菌单独感染相比,混合感染导致肠杆菌科明显增加,毛螺菌科明显减少;因此,柔嫩艾美尔球虫与肠炎沙门菌混合感染对盲肠肠道菌群的影响与两者单独感染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