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药小兰杜治疗犬螨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云贵高原中草药小兰杜与75%的酒精混合浸泡后,配制成高、中、低剂量组.将配制的药直接用于治疗患有螨虫病的病犬,根据用药前和用药后临床症状及螨虫数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判定药物的治疗效果,并确定药物的最佳用药剂量.试验结果表明,该药有明显的杀螨及改善症状的作用,特别是高剂量组临床症状好转疗效显著,且治疗后患病犬没有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2.
自制敌百虫烟叶水治疗犬的螨虫病临床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证实其疗效,将烟叶水制成高、中、低三种浓度及3%敌百虫烟叶水用于治疗犬螨虫病,对用药前后患犬临床症状及螨虫数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以判定其疗效。结果:用药后第7天和第14天敌百虫烟叶水组螨虫数量比为25.7%和0.7%;高剂量组螨虫数量比为31.6%和3.5%;中剂量组螨虫数量比为41.8%和6.8%,低剂量组螨虫数量比为58.9%和15.3%;生理盐水组螨虫数量比为108.4%和117.0%。表明:三种浓度的烟叶水对犬螨虫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作用,加入低剂量的敌百虫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具有显著治疗犬蠕形螨的中药制剂,试验将中药小茴香、蛇床子、羊蹄根采用水煮醇沉及蒸馏等提取方法制备成中药制剂犬螨灵,并观察其对犬蠕形螨的疗效。将犬螨灵设为高、中、低3个浓度,其生药含量分别为2.0、1.0和0.5 g/mL,采用点滴法进行体外抑杀蠕形螨试验,在此基础上对12只接种蠕形螨的试验犬进行治疗试验,为验证治疗效果,对临床上已确诊的45只患有蠕形螨的病犬分3组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显示,中药犬螨灵3种剂量均有较强的体外抑杀螨虫作用,高剂量组作用后4 h即可完全抑杀蠕形螨,1%伊维菌素对照组则为作用后8 h;高剂量组在治疗3周后,患处有大量新毛生长,红疹结节和皮屑消失,患处皮肤已痊愈,1%伊维菌素治疗组患犬皮肤好转,仅有少量新毛生长,不能达到痊愈标准;高、中剂量组皮肤刮取物螨虫数量平均比例及停药1个月后复发率均为0,1%伊维菌素治疗组皮肤刮取物螨虫数量平均比例及停药1月后的复发率分别为10.63%和9.17%。高剂量中药犬螨灵与1%伊维菌素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组,对临床上患病犬进行3周治疗,其虫卵平均转阴率、治愈率与平均治愈天数分别为100.00%、93.33%和19.56 d,其效果均优于中药犬螨灵与1%伊维菌素单独治疗组。结果表明,高剂量自制中药制剂犬螨灵对犬蠕形螨体外抑杀作用、接种蠕形螨试验犬与临床自然感染病例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优于1%伊维菌素对照组,犬螨灵作为中药杀螨虫制剂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赛拉菌素(HS013)溶液(0.75 mL:45 mg)进行了对靶动物犬的临床药效试验,试验分为5组,其中Ⅰ、Ⅱ、Ⅲ组给予赛拉菌素溶液,即高剂量组12mg/kg体重,中剂量组6 mg/kg体重、低剂量组3mg/kg体重,Ⅳ组做药物对照组(REVOLUTION)6mg/kg体重,V组不用任何药物治疗,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显示,HS013按612mg/kg体重推荐剂量应用对犬体外的血虱、跳蚤、螨虫等节肢昆虫及体内的狮蛔虫、弓首蛔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钩口线虫、胃线虫等线虫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对血虱和跳蚤的有效治疗剂量甚至可降至3 mg/kg体重,但对蠕形螨的治疗剂量应超过6 mg/kg体重,并且间隔30d左右用药212mg/kg体重推荐剂量应用对犬体外的血虱、跳蚤、螨虫等节肢昆虫及体内的狮蛔虫、弓首蛔虫、食道口线虫、毛首线虫、钩口线虫、胃线虫等线虫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对血虱和跳蚤的有效治疗剂量甚至可降至3 mg/kg体重,但对蠕形螨的治疗剂量应超过6 mg/kg体重,并且间隔30d左右用药23次以上才能治愈;在推荐剂量范围内试验药物赛拉菌素溶液与进口对照药REVOLUTION溶液对犬体外的血虱、跳蚤、螨虫及体内食道口线虫、钩口线虫、毛首线虫的驱除效果相当,临床推荐剂量为6mg/kg体重。  相似文献   

5.
不同药物防治牛痒螨病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控制山东省肉牛痒螨病的爆发,作者从山东省8个地市肉牛肥育场采取病料分离活螨,分高,中,低3个发现浓度进行了4种药物的离体杀螨效果试验。结果发现:0.1%辛硫磷水溶液杀螨效果最好,杀灭螨虫进行为17分17秒,其次为敌杀死,双甲脒及螨虫净,而生理盐水对照组螨在21天仍存活。1998年2月份,对1268头病牛进行治疗,发现间隔15天两次药后,各药物中剂量治疗组及阿维菌素注射或投服组的病变转阴率均为1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米尔贝肟对临床自然感染疥螨犬的治疗效果,选用自然感染疥螨犬65例,随机选择5条服用伊维菌素,另外60条随机分为3组,分别服用高剂量(2g/kg体重)、中剂量(1g/kg体重)、低剂量(0.5g/kg体重)的米尔贝肟。给药后2、14、28、42d和56d,刮取皮屑,检查螨虫和虫卵,同时观察临床症状。试验结束时米尔贝肟高剂量组、伊维菌素组的无螨虫犬的比例和螨虫的下降率均为100%,临床症状如红疹、结痂、过度角化等现象均消失,所有动物毛发都开始大范围重生;米尔贝肟中、低剂量组结果稍差。米尔贝肟按2g/kg体重剂量,每周1次,连续用药3周,给药对自然感染疥螨病犬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螨虫感染是犬的多发性疾病之一。犬的蠕形螨感染较为顽固,传统治疗以伊维菌素类药物为主,但在一部分病例中治疗周期较长且效果不好。在本病例中,笔者使用尼可信治疗犬蠕形螨效果较好且用药方便,为治疗犬蠕形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此外,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保证犬只饲养环境的舒适与卫生。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复方丁香提取物软膏对犬螨虫性皮肤病的防治效果,试验选取38只螨虫等分成2组,置入培养皿中,试验组中加50%复方丁香提取物软膏溶液5 mL,对照组中加常水5 mL,进行体外杀螨试验,观察虫体运动情况。另选取患有螨虫病的犬20只,随机均分成2组,即伊维菌素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临床治疗试验,观察临床症状积分、螨虫数及治愈情况。结果表明:在体外杀螨试验中,药物作用后试验组螨虫存活数量急剧下降,作用2 h后存活率仅为47. 3%,5 h后则无虫体存活,死亡率为100%。螨虫存活数在复方丁香提取物软膏作用1 h后显著低于对照组(X2=4. 47,P 0. 05)。试验组螨虫平均死亡时间比对照组缩短了60. 7%。在临床治疗试验中,试验组犬经过12 d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 05),18 d后显著低于同期伊维菌素对照组(P0. 05);试验组螨虫减少率(100%)与伊维菌素对照组(96. 5%)相当;试验组治愈率为80%,高于伊维菌素对照组。说明复方丁香提取物软膏具有较强的杀螨作用,对犬螨虫性皮肤病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正犬螨虫病主要分为疥螨、蠕形螨和耳螨。犬螨虫感染是临床中宠物常见的高度接触性体外寄生虫病,患病犬主要表现为渗出性炎症、皮肤瘙痒,被毛脱落,患病部位有脓性分泌物,严重影响犬生长发育,同时威胁人类健康。对犬螨虫病的治疗多采用化学药物治疗,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多拉菌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长时间使用后出现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10.
犬的皮肤病病因复杂,种类繁多,防治难度较大。犬螨病是分布范围很广的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常与其它皮肤病混合发生,危害严重。实验通过研究"胡氏一号"对犬螨病的治疗效果,为犬螨虫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选取体重相近的15条病犬,随机分成三组:Ⅰ组为空白对照组,涂搽灭菌注射用水;Ⅱ组为实验组,涂搽胡氏一号稀释液;Ⅲ组为实验组,涂擦胡氏一号。将配制的药液直接用于涂在实验组病犬的患处,涂擦2次/d,连续涂擦2周,分别在1、7、14d后观察治疗效果。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观察螨虫及虫卵的数量和临床症状的变化。Ⅰ组镜检螨虫在第7d、第14d的转阴率是-16.4%、-26.0%,实验Ⅱ组镜检螨虫在第7d、第14d的转阴率是17.1%、25.7%,实验Ⅲ组镜检螨虫在第7d、第14d的转阴率是41.7%、80.8%。实验证明未稀释的胡氏一号对犬螨虫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对新棒恙螨有趋避、杀灭效果的中药并评测当前使用广泛的化学药物的杀螨效果,通过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制成含生药50%的不含乙醇的药液,在96孔细胞板中使药液与螨虫充分接触后,计算并统计全部螨虫的死亡时间;将化学药物稀释为1∶600、1∶1 000、1∶1 500和1∶2 000四个浓度,使药液与螨虫充分接触,计算并统计全部螨虫的死亡时间。结果显示:化学药物组中,哒螨灵的平均杀螨时间最短,其次为敌敌畏、辛硫磷,杀螨时间最长为敌百虫,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可用哒螨灵取代毒性大的敌敌畏等作为室外喷洒用药;中药组中,丁香和艾叶杀螨效果最好,杀螨时间分别为0.3 h和0.6 h,丁香和艾叶可进一步研制作为长期使用且对人、畜禽和环境无害的杀螨药物。  相似文献   

12.
犬螨虫病是因犬类皮肤角质层薄(5~6层),很易由此类寄生虫进入皮肤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的慢性皮肤病。通过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测,用伊维菌素为主要杀螨虫药物,配合扑尔敏消炎止痒,维生素B族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并辅以“双甲眯”洗浴,“螨灭”涂擦的综治疗方法。经2~3次治疗后,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5,(7):98-101
为了研究米尔贝肟对犬蠕形螨的临床疗效,通过对照、平行试验,将15只临床自然感染犬蠕形螨病犬分为5组,每组3只。A组:伊维菌素组(药物对照组):每天单次口服0.5 mg/kg;B至D组为米尔贝肟组(试验组):每天分别单次口服0.5、1.5和2.5 mg/kg(临床推荐剂量的1、3、5倍);E组:犬蠕形螨病组(未用药对照组)。其中,伊维菌素组由0.1 mg/kg开始逐日加到指定剂量并延续。试验持续4个月。结果:米尔贝肟和伊维菌素对犬蠕形螨都有效,临床症状均有缓解。但A组在治疗第3个月出现治愈犬,试验结束时治愈率达67%,B、C和D组在治疗第2个月便有犬治愈,试验结束时B组治愈率为67%,C、D组治愈率100%。在给药期间,犬各项生理指标未见明显变化。本研究为探寻治疗犬蠕形螨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缓解了目前国内治疗犬蠕形螨病药物局限且毒副作用较大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4.
正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犬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不可或缺,在这样的形式下,对犬的饲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样才能对犬进行最好的饲养和照顾是我们每个爱犬人士追求的目标。目前犬皮肤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使得此病越来越被重视。临床当中,螨虫性皮肤病为皮肤病之首。该病不仅危害动物健康,也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本文对犬螨虫病的治疗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对犬的饲养管理提供帮助。1螨虫病的分类及临床症状犬经常感染的三种螨虫病为疥螨、蠕形螨以及耳螨。最  相似文献   

15.
应用伊维菌素片剂对青海省互助县108只绒山羊进行了螨病治疗效果实验,并设阳性对照组.结果表明,伊维菌素治疗组山羊在用药48~72 h后,瘙痒症状明显减轻,用药后21 d检查,未查到活的螨虫.实验表明,伊维菌素0.3 mg/kg体重剂量对初期感染绒山羊螨病一次给药即可治愈,对严重感染者间隔7~10 d再次给药后,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犬皮肤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其中螨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犬螨虫有疥螨、痒螨及蠕形螨[1],因品种、年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和饮食结构的差异,其发病症状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疥螨、痒螨和蠕形螨的病原、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介绍,以期为兽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中药小兰杜对猪螨虫的治疗效果。以患病猪只为试验动物,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1组涂擦75%酒精,试验2组涂擦3.3%小兰杜酒精浸泡液,实验3组涂擦5%小兰杜酒精浸泡液,实验4组涂擦10%小兰杜酒精浸泡液;对照5组以1%伊维菌素稀释液0.2 mL/kg皮下注射。间隔1 d涂擦一次药物,连续涂擦2周。伊维菌素每7天注射一次。1、7、14 d后观察治疗效果,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螨虫数量,观察并记录病猪临床症状。低剂量组螨虫转阴率在第7天、第14天分别为18.2%、14.1%,中剂量组镜检螨虫转阴率在第7天、第14天分别为38.2%、62.8%,高剂量组临床症状好转迅速,镜检螨虫转阴率在第7天为72.4%,第14天达到100%,临床症状消失,伊维菌素组螨虫转阴率在第7天、第14天分别为60%、84.9%。高剂量为最佳用药剂量,临床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剂量的米尔贝肟片治疗蠕形螨病犬的临床疗效。选取93例蠕形螨病犬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病犬分为低剂量组31例(0.5 mg/kg)、中剂量组31例(1 mg/kg)和高剂量组31例(2 mg/kg)。观察蠕形螨感染的患病犬的体征和临床症状,比较各组患病犬治疗3周后和8周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体表染虫情况。比较各组患病犬血常规、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治疗8周后低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6.8%,中剂量组总有效率为100%,高剂量组总有效率为100%。治疗8周后高剂量组的染虫率显著低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三组患病犬经治疗后的白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三组患病犬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春初是犬螨虫病多发的季节,犬螨虫病有三种:疥螨病、耳痒螨病以及蠕形螨病。犬疥螨病是由疥螨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性皮肤病,俗称癫皮病。特征:犬表现为剧痒不安、被毛脱落及皮炎症状。耳痒螨病是由耳痒螨属的犬耳痒螨寄生于犬外耳部,引起外耳道的炎症,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会引起大量的耳脂分泌和淋巴液外溢,且往往继发化脓。犬蠕形螨病是由蠕形螨科、蠕形螨属的犬蠕形螨引起犬的一种皮肤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20.
春初是犬螨虫病多发的季节,犬螨虫病有三种:疥螨病、耳痒螨病以及蠕形螨病。犬疥螨病是由疥螨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性皮肤病,俗称癫皮病。特征:犬表现为剧痒不安、被毛脱落及皮炎症状。耳痒螨病是由耳痒螨属的犬耳痒螨寄生于犬外耳部,引起外耳道的炎症,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会引起大量的耳脂分泌和淋巴液外溢,且往往继发化脓。犬蠕形螨病是由蠕形螨科、蠕形螨属的犬蠕形螨引起犬的一种皮肤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