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投喂蚕豆和普通配合饲料的2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肌肉中的胶原蛋白、钙离子(Ca2+)、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与食用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投喂蚕豆草鱼肌肉中胶原蛋白和Ca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49±0.011)%和(0.036±0.011)%,比投喂普通配合饲料的草鱼分别提高了36.7%和154%。投喂蚕豆草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为(16.802±1.823)%,投喂普通配合饲料草鱼氨旗酸总量为(18.444±0.850)%;投喂蚕豆草鱼肌肉中4种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Asp)、谷氮酸(Glu)、甘氯酸(Gyl)和丙氨酸(Ala)]总质量分数为(6.613±0.771)%,低于投喂普通配合饲料草鱼。投喂蚕豆荦:鱼和投喂普通配合饲料草鱼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UFA)总量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73.857%和76.334%,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分别占脂肪总量的(55.598±2.403)%和(33.832±2.755)%。结果表明,投喂蚕豆荦:鱼叽肉中胶原蛋白和Ca2+含量比投喂普通配合饲料的草鱼有显著提高,但其鲜味程度、氨基酸以及小饱和脂肪酸含鞋比投喂普通配合饲料草鱼低。  相似文献   

2.
投喂蚕豆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营养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配合饲料、浸泡蚕豆和发芽蚕豆喂养平均体重(1000±20)g草鱼70d,分析投喂蚕豆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的草鱼增重率分别为79.5%、40.32%和50.10%,饵料系数分别为2.11、4.78和4.31,投喂蚕豆降低了草鱼增重率(P<0.05),显著增加了饵料系数(P<0.05)。与配合饲料组相比,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肌肉中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比配合饲料组显著提高(P<0.05)。投喂蚕豆降低了草鱼的生长性能,但是显著提高了草鱼肌肉品质。投喂发芽蚕豆的效果要优于投喂浸泡蚕豆。  相似文献   

3.
渔事提醒     
《海洋与渔业》2008,(2):45-46
草鱼 2-3月份水温较低。在养殖管理方面应注意: 1.适量投喂草鱼活动少,代谢低,此时投喂量可根据天气变化情况科学投喂。水温15℃以下阴天时不投喂,15℃以上晴天时少投喂,配合饲料的投喂量可掌握在1-2%。并可适当投喂些牧草等青料。  相似文献   

4.
夏世森  董立学  陆星  田娟  喻丽娟  文华  解绶启  蒋明 《水产学报》2022,46(10):1860-1871
采用双因素正交试验(3x5)评估了草鱼在3种投喂频率下对豆粕(美国)、乙醇梭菌蛋白、黄粉虫、小球藻、棉籽蛋白粉的利用效率。以5种原料为单一蛋白源配制5种等氮等能饲料,在池塘网箱(1mx1.5mx1.5m)中,分别以投喂频率(2次/d、3次/d和4次/d)投喂初始体质量~80g的草鱼8周,考察草鱼的生长性能,全鱼和肌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黄粉虫试验组(2次/d)草鱼表现出最低的生长性能;豆粕(4次/d)和乙醇梭菌蛋白(3次/d和4次/d)试验组草鱼表现出最高的生长性能;投喂频率与蛋白源对草鱼的末重,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和增重率有交互作用(P<0.05)。除小球藻试验组,各试验组草鱼的终末体质量和蛋白质效率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不考虑蛋白源,投喂频率为4次/d的草鱼生长性能显著高于2次/d。 不考虑投喂频率,黄粉虫和棉籽浓缩蛋白组的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豆粕、乙醇梭菌蛋白和小球藻三组(P<0.05),饲料系数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P<0.05)。不同的投喂频率下,五种蛋白源对草鱼的形体指标(肝体比、脏体比、肥满度)和全鱼和肌肉的基础营养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投喂频率对草鱼血清的碱性磷酸酶和葡萄糖有显著影响(P<0.05),投喂2次/d的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高于投喂3次/d和投喂4次/d(P<0.05),投喂4次/d试验鱼的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投喂2次/d和3次/d(P<0.05)。黄粉虫试验组草鱼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豆粕组和小球藻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以生长性能为评价指标,草鱼适宜的投喂频率为3~4次/d,草鱼对五种蛋白源饲料的利用能力为:乙醇梭菌蛋白=豆粕=小球藻>棉籽浓缩蛋白>黄粉虫。  相似文献   

5.
董超  郑友  黄成 《水产科学》2016,(1):72-76
为研究克氏原螯虾在投喂配合饲料、鱼肉丸两种饲料之间切换时的摄食效果,设置两种饲料间隔一周投喂的轮转组,并设置2个投喂单一饵料的对照组,同步投喂减半后的两种饲料的选择组。试验共进行6个周期,计42d。试验结果表明,轮转组在偶数周期21d鱼肉丸的整体日均总摄食量极显著大于同期鱼肉丸对照组的摄食量(P0.01),轮转组绝对体质量增长量显著大于鱼肉丸组绝对体质量增长量(P0.05)。轮转组不同饲料间轮转投喂初期摄食量最大,3d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配合饲料和鱼肉丸组试验获得的饵料系数推算选择组、轮转组质量理论增加值分别为(0.85±0.13)g、(0.79±0.15)g,与质量实际增加值(1.27±0.73)g、(1.35±0.75)g相比较差异性极显著(P0.01),即两组效果好于单一投喂,且轮转的投喂方式效果最好。结合已有对其他动物研究的成果,初步推定轮转投喂促进克氏原螯虾摄食量可能与不断满足其欲求行为有关。体质量的增加可能与多样化饲料满足了克氏原螯虾的营养平衡需求有关。本试验旨在为克氏原螯虾的轮转投喂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动物食性转换"的行为学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6.
从规范建设草鱼亲鱼培育池、挑选和放养优质草鱼亲鱼、合理投喂配合饲料、实行细致化的日常管理和科学的人工繁殖方法等方面总结了提高草鱼亲鱼怀卵量和产卵率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1饲料投喂 草鱼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市场消费量大、养殖技术易掌握,但如果投喂饲料不科学,即便最好的饲料也不一定能得到应有的效果,从而影响养殖经济效益。草鱼养殖饲料投喂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8.
邓志武 《渔业现代化》2005,(6):33-33,35
近年来,随着配合饲料在山区池塘养殖草鱼中的推广普及,促进了池塘草鱼养殖效益的提高。但由于草鱼配合饲料营养成分不够完全和不平衡,草鱼长期投喂配合饲料,极易营养失调,不仅导致抗病力和抗应激能力下降,而且易患营养性疾病,若并发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疾病,则更难防治。笔者根据多年的推广实践,谈谈草鱼用配合饲料养殖的关键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和由此引发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9.
胡宾  唐玉华 《科学养鱼》2016,(11):10-11
正草鱼、青鱼、鲢鱼、鳙鱼是我国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享有"四大家鱼"之美称,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加强秋季四大家鱼亲鱼培育管理,可促进其积累脂肪和性腺发育,增加怀卵量,以提高来年亲鱼的产卵量和苗种培育产量。一、草、青鱼亲鱼培育1.投喂管理秋季由于气温降低,青绿饲料来源也日趋减少,草亲鱼的投喂以小麦、豆饼、配合饲料为主,日投喂量为2%~3%。水温高时隔天投喂1次青绿饲料,水温  相似文献   

10.
草鱼因其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市场销量大,深受养殖户欢迎,成为我省池塘养殖的主要对象.但近年来,水产养殖户以追求产量和效益为目标,盲目地增加养殖密度,大规模投喂配合饲料,管理水平跟不上,水质污染严重,导致草鱼病害加剧,药物滥用现象比较普遍,引起水产品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草鱼属于草食性鱼类,长期投喂非全价饲料,不投喂青饲料,就会因营养不平衡而患脂肪肝病。除在一定时限内补充投喂青饲料外,尚无其他治疗此病的成功方法的报道。本试验在不投喂青饲料,只投喂非全价饲料的情况下,添加相关营养素,对草鱼营养性脂肪肝病的致病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用配合饲料在低温期主养大规格草鱼 ,经过 1 1 0天的试验 ,池塘净产 31 2kg ,饲料系数为 2 1 3 ,饲料成本为 3 83元 /kg ,利润 1 550 5元 /亩 ;结果表明 ,在低温期用配合饲料投喂草鱼可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叶华 《河北渔业》2010,(1):17-18
近年来,随着水煮活鱼的兴起,大规格草鱼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也比较稳定。因此,主养草鱼模式在我市池塘养鱼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90%的渔民都是靠投喂陆生野草及部分种植的青草投喂草鱼,虽然成本低,但劳动强度大,且草资源有限,严重制约了草鱼的养殖。因此,开发配合饵料喂草鱼势在必行。为了探讨草鱼的最佳饵料投喂模式,2008年,笔者利用三日池塘进行了投喂配合饵料与青饵料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4.
在大宗淡水鱼类养殖生产中,养殖户对于配合饲料的选择更多考虑的是直观的饲料成本,而对于饲料何时投喂、喂多少、如何喂等问题随意性大,导致饲料浪费严重、饲料效率较低、水环境污染加大、胁迫病害增多、水产品质量安全下降等问题。本文从配合饲料选用、投喂技术和日常管理等方面阐述提高大宗淡水鱼类饲料效率的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浙南海水网箱养殖中推广配合饲料,选择浙南海水网箱主养鱼类品种鲈鱼、大黄鱼、美国红鱼、黄姑鱼等进行配合饲料、冰鲜小杂鱼投喂养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投喂冰鲜小杂鱼的饲料系数为8.22~10.21,投喂配合饲料的饲料系数为1.28~2.64;投喂配合饲料养成每千克鱼的平均饲料成本为18.63元,养成每千克鱼的总成本为25.64元;当小杂鱼的价格为每千克2.08元时,投喂小杂鱼和投喂配合饲料养殖每千克鱼的饲料成本相同,均为18.64元。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配合饲料同样能养好海水鱼,冰鲜小杂鱼的价格是配合饲料推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2011年,笔者作为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白银综合试验站肃州区示范县技术特派员在酒泉市肃州区三墩镇北沟村俊秀渔业专业合作社渔场驻点服务。针对当地草鱼市场行情好、规模草鱼养殖户多的优势,笔者在示范点开展了池塘草鱼最佳养殖模式构建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投放大规格草鱼鱼种,采取"70∶20∶10"混养模式,以投喂优质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7.
夏季正是草鱼养殖的高峰期,很多养殖户前期由于受长时间的干旱影响减少了投喂量,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投喂量有所增加。但根据笔者的了解,一些地方的养殖户盲目增加投喂量造成了草鱼的不适应以及带来缺氧泛塘的危险,有些养殖户完全不顾草鱼的生长规律随意投喂饲料,还有一些养殖户在增加投喂量的同时不明白该如何进行管理及病害防治等,因此,笔者就草鱼养殖中后期应该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草鱼又称草混、皖鱼,它具有适应性强,饲料来源广,生长速度快和肉味鲜美等优点,受到山西省水产养殖户的的青睐,是陕西省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目前陕西省草鱼养殖主要以传统高密度养殖方式为主,养殖草鱼主要投喂颗粒配合饲料,这种高密度养殖方式存在饲料利用率低、易大规模爆发鱼病、滥用渔药等问题,养殖成本高,商品草鱼品质差,养殖效益低,草鱼养殖户养殖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了陕西省草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针对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几年,草鱼价格持续低迷,养殖户出现大面积亏损,对草鱼养殖失去了信心,而鳙鱼近几年价格稳中有升;其次,近几年湖泊、水库等地方已经开始禁止投饲料、投肥养殖鲢鳙,鳙鱼产量明显下降,造成市场上鳙鱼供不应求。通过对养殖户、水产市场调查发现:近几年,鳙鱼市场价格稳定,养殖效益高,但养殖产量低,同时鳙鱼养殖过程中也会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且生长速度快,也有养殖户投喂饲料进行养殖。因此九  相似文献   

20.
太湖地区养殖青鱼的传统放养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青鱼和草鱼并重、多品种多规格混养,另一种是青鱼为主、多品种多规格混养,这两种放养模式都必须同时投喂精料、贝类、草类,才能使青鱼草鱼和其他混养鱼类生长良好,如果不投喂贝类,则青鱼一般生长很差。随着鱼用配同饲料的发展,贝类资源的减少,用配合饲料养殖青鱼,将是青鱼养殖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进行了用配合饲料养殖青鱼的放养模式和养殖方法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