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黄芩提取物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溶血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溶血素(αHL)是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重要的毒力因子,为研究黄芩醇提物对αHL溶血活性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通过乙醇回流提取法获得黄芩醇提取物,测定其对S.aureu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对αHL表达和生物学活性的影响以及对αHL介导的A549细胞损伤的保护性作用.试验结果显示,黄芩醇提取物对所测试的S.aureus的MIC均高于2048 μg/mL;黄芩醇提取物能够抑制S.aureus培养物上清中的αHL的溶血活性,并呈浓度依赖关系,但对αHL的表达并无抑制作用;而且黄芩醇提取物也能够呈剂量依赖关系缓解S.aureus αHL介导的对A549细胞损伤作用.该结果表明黄芩醇提取物能够以某种形式导致αHL丧失生物活性,并提示黄芩醇提取物是一种潜在的抗S.aureus感染的复合物.  相似文献   

2.
传统中药五倍子(Galla chinensis, GC)被证明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但其抑菌活性与活性成分之间的关联性不够明确。本研究采用大孔树脂从GC水提物(water extracts of GC, GCE)中分离五倍子单宁(gallotannins, GT)并收集大孔树脂脱GT后的剩余物(GTrE);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GCE中没食子酸(gallic acid, GA)和没食子酸甲酯(methyl gallate, MG)含量;然后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法比较了GCE与其活性成分对耐药大肠杆菌(E.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的抑菌活性,分析了活性成分含量与五倍子抑菌活性的关联性。结果表明,GCE对耐药E. coli和S. aureus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GT和GTrE与GCE的抑菌作用类似,两者在GCE中的含量分别为58.3%和22.8%,联合使用多呈现相加作用,对不同E. coli菌株的MIC范围为5-20 mg/mL;对不同S. aureus菌株的MIC范围为0.156-0.625 mg/mL。这提示GCE、GT和GTrE对S. aureus抑制的选择性更强。GA对上述两种菌的MIC范围为5-10 mg/mL,MG则为1.25-2.5 mg/mL,但GA和MG在GCE中的含量较低,分别为3.1665%和0.0899%。以上结果表明GCE具有显著的抑菌活性,GA和MG与其抑菌作用相似,但两者在GCE中的浓度远远低于它们的MICs。故推测含量较高的GT和GTrE或者未知组分的联合可能是五倍子发挥抑菌活性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究硒化甘草多糖(SeGUP)和甘草多糖(GUP)联合抗生素对奇异变形杆菌(PM)的体内外抑菌效果以及抑菌机制。体内外抑菌效果通过药敏试验、最小抑菌浓度(MIC)、生长曲线、体外协同作用以及SeGUP、GUP对PM感染小鼠的死亡率进行分析。抑菌机制通过PM细胞壁、细胞膜、生物膜、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同浓度SeGUP比GUP抑菌圈大,MIC值小,对PM生长抑制更强;SeGUP与环丙沙星(CI)联合表现为协同,GUP与CI表现为相加;SeGUP能够极显著降低PM感染小鼠死亡率(P<0.01)。与对照组相比,SeGUP、GUP、CI可极显著升高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AKP)、β-半乳糖苷酶(β-gal)的活性和蛋白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菌体DNA含量,抑制生物膜形成,降低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1)。结果表明,SeGUP体内外抑菌效果以及抑菌机制能力均优于GUP。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O8(E.coli O8)具有良好抑菌作用的蒙药,本试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金银花、黄连、何首乌、地榆、五味子、秦皮、穿心莲、甘草、蒲公英、夏枯草、虎杖、柴胡、黄柏、苦参、石榴皮、板蓝根16味蒙药的抑菌圈直径,微量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蒙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棋盘法测定敏感蒙药对E.coli O8和S.aureus的协同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结果显示,黄柏、金银花、黄连、五味子、蒲公英、秦皮6味蒙药对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为10.22~22.44 mm,MIC为15.6~250 mg/mL;五味子、金银花、黄连、秦皮4味蒙药对E.coli O8的抑菌圈直径为11.29~26.41 mm,MIC为15.6~500 mg/mL;黄柏与黄连联合用药对S.aureus的FICI为0.36,为协同作用,黄连与地榆联合用药对E.coli O8的FICI为0.48,为协同作用。综上所述,金银花、黄连、五味子、秦皮、蒲公英、黄柏6味蒙药对S.aureus综合抑菌效果达极敏或高敏;金银花、黄连、五味子、秦皮4味蒙药对E.coli O8综合抑菌效果达极敏或高敏,黄柏、黄连、秦皮在抑制S.aureus的组方中可优先考虑,黄连与地榆在抑制E.coli O8的组方中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5.
杨静 《养猪》2015,(3):17-18
采用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黄芩苷对链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显示,黄芩苷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6μg/m L,对链球菌的MIC为64μg/m L,对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无明显抑菌性。说明黄芩苷对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抗菌活性,对链球菌的抑菌性较差,对沙门氏菌和巴氏杆菌无明显抑菌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草药白接骨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试验对白接骨分别进行水提和醇提,联用管碟法、微量稀释法和琼脂平板计数法,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观察了水提液和醇提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白接骨醇提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92±0.74、35.10±1.27、42.93±0.81和31.95±0.49 mm;MIC分别为3.12、1.56、0.78和1.56 mg/mL;MBC分别为6.25、3.12、1.56和1.56 mg/mL。但水提液对这4种细菌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均小于6 mm,MIC和MBC均大于200 mg/L。由此可见,草药白接骨醇提液的体外抑菌效果明显优于水提液,推测其主要抑菌成分可能是醇溶性的。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一种新型黏虫抗菌肽(armyworm antimicrobial peptide 1,AAP-1)的抗菌活性,本试验首先采用固相化学合成法合成AAP-1,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和质谱检验,用抑菌圈法测定AAP-1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倍比稀释法检测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细菌平板计数法测定时间抗菌曲线;最后,通过超微量分光光度计评价AAP-1对大肠杆菌核酸泄露的影响,核酸凝胶电泳评价AAP-1对大肠杆菌胞内DNA的影响,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评价AAP-1对大肠杆菌的整体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合成的AAP-1纯度高于98%,分子质量为4 262.17 u;AAP-1对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MIC为7.8 μg/mL;对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且在60 min内抗菌效果逐渐增强;AAP-1能够导致大肠杆菌核酸泄露,致使胞内DNA总量减少,且呈现浓度依赖性;AAP-1也会导致大肠杆菌细胞膜破坏、胞内电子密度明显降低、胞质溶解等现象。综上,本研究化学合成了一种新型抗菌肽AAP-1,且纯度高达98%,其对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本研究可为深入研究AAP-1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机制提供前期数据,可为APP-1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桃柁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通过结晶紫半定量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桃柁酚对S.aureus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利用实时定量RT-PCR分析桃柁酚对cidA及其调控基因的作用,并测定了桃柁酚对胞外DNA (eDNA)释放的作用及对HaCaT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桃柁酚可以有效减少eDNA的释放并抑制S.aureus生物膜的形成,并且抑制趋势呈剂量依赖关系.此外,在1/8×MIC药物浓度时,桃柁酚可以诱导eDNA的释放并诱导生物膜形成.桃柁酚可以通过影响agr和sar调控系统,作用于cidA基因进而影响eDNA释放及生物被膜的形成.而且,4×MIC浓度的桃柁酚对人体无毒害作用.本研究为治疗S.aureus感染提供新的方法,并为进一步研究桃柁酚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O8(E.coli O8)具有良好抑菌作用的蒙药,本试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金银花、黄连、何首乌、地榆、五味子、秦皮、穿心莲、甘草、蒲公英、夏枯草、虎杖、柴胡、黄柏、苦参、石榴皮、板蓝根16味蒙药的抑菌圈直径,微量稀释法和平板法测定蒙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棋盘法测定敏感蒙药对E.coli O8和S.aureus的协同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结果显示,黄柏、金银花、黄连、五味子、蒲公英、秦皮6味蒙药对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为10.22~22.44mm,MIC为15.6~250mg/mL;五味子、金银花、黄连、秦皮4味蒙药对E.coli O8的抑菌圈直径为11.29~26.41mm,MIC为15.6~500mg/mL;黄柏与黄连联合用药对S.aureus的FICI为0.36,为协同作用,黄连与地榆联合用药对E.coli O8的FICI为0.48,为协同作用。综上所述,金银花、黄连、五味子、秦皮、蒲公英、黄柏6味蒙药对S.aureus综合抑菌效果达极敏或高敏;金银花、黄连、五味子、秦皮4味蒙药对E.coli O8综合抑菌效果达极敏或高敏,黄柏、黄连、秦皮在抑制S.aureus的组方中可优先考虑,黄连与地榆在抑制E.coli O8的组方中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奶牛乳房炎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四环素耐药机制,本研究以K-B法和常量肉汤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并对26株奶牛乳房炎S.aureus进行四环素耐药表型检测及加入利血平后的MIC值检测;以PCR检测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tetO、tetL和tetK,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检测结果表明:26株菌株中,7株对四环素耐药,19株敏感;利血平能显著降低部分耐药株对四环素的MIC值;在7株耐药菌株中,1株检测出tetM基因,6株检测出tetK基因,没有检测到tetL和tetO基因;tetK基因与S.aureus质粒pT181同源性为100%,tetM基因与转座子Tn916序列同源性为99.9%。实验研究表明,26株奶牛乳房炎S.aureus四环素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相符,耐药机制以外排蛋白介导为主,并在国内牛源S.aureus中首次检测到tetK基因。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山苍子精油与丁香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协同抑菌作用。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分级抑菌指数(FICI)、ATP含量、ATP酶活性、活性氧(ROS)以及丙二醛(MDA)含量,探究山苍子精油和丁香精油复配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山苍子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78~1.56 g/L,丁香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56~3.13 g/L,联用FICI为0.250~0.375。复配精油可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完整性,使菌液OD260 nm、OD280 nm值显著升高(P<0.05)。复配精油处理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胞内ATP含量以及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ROS、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山苍子精油和丁香精油主要通过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结构完整、干扰能量代谢、氧化损伤,从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协同抑菌作用,山苍子精油和丁香精油复配可用于防控畜禽病原菌。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地榆不同部位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氏菌(MDR E.coli)体外抑菌效果及抑菌机制,通过系统溶剂提取法萃取制备地榆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提取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各部位提取物对MDR E.coli的抑菌活性,筛选最佳抑菌活性部位提取物,并通过对MDR E.coli的细胞壁、细胞膜、菌体总蛋白合成的影响探讨抑菌机制。结果表明,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MDR E.coli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3.125 mg/mL,在浓度为MIC和0.5×MIC时作用菌体12 h, MDR E.coli菌量分别为(2.37±0.59)×10~(6 )CFU/mL和(2.05±0.57)×10~8 CFU/mL;培养基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分别为(1.498±0.023)U/L和(0.768±0.088)U/L;在260 nm处培养基上清液OD值分别为0.363±0.003和0.168±0.009,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菌体总蛋白条带出现明显缺失。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MDR E.coli的抑菌作用最强,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破坏菌体细胞壁、增大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总蛋白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常用6味中草药煎剂及中药复方制剂,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对所分离的3种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并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鱼腥草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为62.5 g/L.野菊花、连翘、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分别为15.7、31.3和31.3 g/L.金银花、连翘对无乳链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MIC为15.7和31.3 g/L.而复方中金银花+野菊花+连翘相对其它4个组方对3种致病菌都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对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本试验建立了以大肠杆菌(E.coli)J53作为受体菌,携带RP4-7质粒的E.coli DH5α和携带mcr-1阳性IncI2质粒的临床菌株E.coli LD67-1为供体菌的接合转移模型,测定亚抑菌浓度的万古霉素对接合转移的影响,并通过细胞膜通透性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活性氧(ROS)检测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探究其内在机制。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可显著提高RP4-7质粒和mcr-1阳性IncI2质粒的接合转移频率(P<0.05);N-苯基-1-萘胺(NPN)和碘化丙啶(PI)探针检测显示,亚抑菌浓度万古霉素可使受体菌细胞内、外膜通透性增加,供体菌细胞外膜通透性增加;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经1/4最小抑菌浓度(MIC)万古霉素处理后接合细菌细胞膜发生损伤;ROS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虽然经1/4 MIC万古霉素处理的受体菌的ROS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但1/8 MIC万古霉素处理后,供体菌和受体菌的ROS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RT-q...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肉桂、山苍子、迷迭香植物精油化学成分及体外抑菌活性,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通过肉汤稀释法和点种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通过气相-质谱法(GC-MS)测定各植物精油的成分及含量。结果显示,肉桂精油浓度在1.118%时就可将5种病原菌全部杀灭;山苍子精油浓度在4.75%时可将S. albus、S. aureus、E. coli、C. albians杀灭,而对P. aeruginosa的杀灭浓度大于9.5%;迷迭香精油在浓度9.5%可将S. albus、S. aureus、C. albicans杀灭,而对E.coli、P. aeruginosa的杀灭浓度大于9.5%。GC-MS结果显示,肉桂精油主要组分为肉桂醛(83.57%)、2′-甲氧基肉桂醛(5.96%),香豆素(2.90%);山苍子精油包括柠檬醛(21.45%)、双戊烯(21.88%)、(Z)-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20.96%);迷迭香精油主要含有α-蒎烯(24.09%)、桉树脑(25.81%)、左旋樟脑(25.09%)、异龙脑(9.28%)。结果表明,3种植物精油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能够为开发新型、绿色、安全、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鱼腥草素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生物被膜的抑制活性,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考察了鱼腥草素钠对S.aureus浮游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用琼脂平板法测定了其对生物被膜的最小抑膜浓度(MBIC)和最小杀膜浓度(MBBC);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考察了鱼腥草素钠对生物被膜的清除能力;通过Western-blot考察了鱼腥草素钠对S.aureus毒力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腥草素钠对浮游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MIC、MBC:16~64μg/mL),对成熟的生物被膜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BIC、MBBC1 024μg/mL),但其亚抑菌浓度在生物被膜形成早期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抑制α-溶血素、肠毒素A和肠毒素B的分泌。说明鱼腥草素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浮游菌和早期生物被膜有较好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管碟法、微量稀释法和琼脂平板计数法,测定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析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耐药性,并观察苗药白接骨醇提物对标准大肠杆菌菌株和临床分离的具有耐药性的猪源大肠杆菌菌株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均无抑菌圈产生,表现多重耐药。而白接骨醇提物对两株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33.20±0.82 mm和33.78±0.38 mm;MIC均为0.78 mg/m L;MBC均为1.56 mg/m L。苗药白接骨醇提物对具有耐药性的猪源大肠杆菌在体外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腹泻仔猪中携毒力基因且多重耐药的大肠杆菌菌株,评估中药水提物对该菌株的抑菌活性,并探索中药抑菌机制。【方法】通过PCR方法与Kirby-Bauer(K-B)药敏纸片法评估临床大肠杆菌菌株的肠毒素基因携带情况和耐药性;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评估中药水提物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菌株的抑菌活性,确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通过电导率仪以及相关试剂盒检测评估石榴皮水提物对多重耐药菌株作用不同时间后菌液电导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KP)含量及菌体内ATP含量的变化;通过SDS-PAGE和蛋白含量检测评估菌体内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变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大肠杆菌形态变化。【结果】PCR检测14株临床大肠杆菌中肠毒素基因携带率达到78.57%,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有菌株至少对2种抗生素耐药,均属于多重耐药菌株。中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黄连、黄芩、石榴皮水提物对多重耐药菌株抑菌活性较好,其中石榴皮水提...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三黄连散于水产养殖防治细菌性疾病的应用,通过常规检查和PCR技术对试验菌株进行罗非鱼无乳链球菌鉴定后,检测三黄连散对该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试验菌株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血清型为Ia型、II型、dIts型。三黄连散对该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5.6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31.25mg/mL;1/2×MIC和1×MIC能抑制对数生长期的菌体分裂,2×MIC能抑制细菌进入对数生长期。本研究表明:三黄连散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效果,可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雪白睡莲花粗提物的体外抑菌和抗炎效果,用雪白睡莲花水提物、醇提物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通过牛津杯法和倍比稀释法进行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确定雪白睡莲花粗提物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的抑菌活性,并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显示,雪白睡莲花水提物和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且水提物抑菌效果优于醇提物;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优于对链球菌的,对链球菌抑菌效果优于对大肠埃希氏菌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雪白睡莲花水提物、醇提物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雪白睡莲花醇提物抑制率优于水提物抑制率。研究结果为雪白睡莲花用于治疗感染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