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目前我国奶牛主要疾病治疗用药的情况,我们通过现场与问卷相结合的形式,在全国不同地区的28个不同规模的奶牛场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各奶牛场均以消化道疾病、乳房炎、子宫疾病、卵巢疾病和肢蹄疾病为主要疾病。治疗用药以抗菌药物和中药类药物为主,其中抗菌药物61种,占总数的36.6%,中药类药物39种,占总数的23.4%。奶牛疾病治疗中共涉及药物167种,用于治疗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的药物有91种,占总数的54.5%。调查中奶牛临床用药过程中不合理用药和不规范弃奶情况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2.
奶牛修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肢蹄病引起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产奶量下降、繁殖效率低下和饲料报酬降低,严重时常常导致奶牛过早淘汰,给奶牛业造成巨大损失.奶牛肢蹄病在国内外发病率较高,目前已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成为奶牛三大高发疾病之一.为降低奶牛肢蹄病的发生,对奶牛定期实施维护性修蹄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针对奶牛修蹄技术相关的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奶牛主要疾病治疗用药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目前我国奶牛主要疾病治疗用药的情况,我们通过现场与问卷相结合的形式,在全国不同地区的28个不同规模的奶牛场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各奶牛场均以消化道疾病、乳房炎、子宫疾病、卵巢疾病和肢蹄疾病为主要疾病。治疗用药以抗菌药物和中药类药物为主,其中抗菌药物61种,占总数的36.6%,中药类药物39种,占总数的23.4%。奶牛疾病治疗中共涉及药物167种,用于治疗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的药物有91种,占总数的54.5%。调查中奶牛临床用药过程中不合理用药和不规范弃奶情况较为多见,本文就其进行了重点分析,以供奶牛场兽医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肢蹄病是规模化奶牛场的四大疾病之一。近年来,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的第三大疾病。蹄是奶牛重  相似文献   

5.
奶牛的肢蹄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器官,具有运动和支持体重的重要功能。健康的肢蹄是保证奶牛健康,实现奶牛高产、稳产,提高利用年限的有力保证。众所周知,奶牛肢蹄病是奶牛生产中仅次于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的第三大疾病,严重影响着奶牛正常生产性能的发挥,对奶牛生产的危害越来越大。近年来,随着饲养方式的改变以及奶牛产奶量的不断提高,肢蹄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分析了影响我国奶牛业发展的主要疾病,如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卵巢疾病、营养代谢疾病、胎衣不下、犊牛腹泻、肢蹄病等的防治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肢蹄病是奶牛的主要疾病之一.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共同构成奶牛饲养业的三大制约因素.肢蹄病是指动物机体骨质疏松造成的四肢变形及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蹄变形、腐蹄病(蹄间或蹄腐烂)、蹄叶炎等疾病的总称。发病率一般为30%-40%.奶牛患肢蹄病时,表现为:轻者行走困难,跛行,重者卧地不起,产奶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奶牛肢蹄病发病情况调查及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是目前国内外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障碍.该病轻则引起奶牛跛行,重则引起奶牛瘫痪,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奶牛肢蹄病的发生与营养、疾病、管理、遗传等因素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健康的高发疾病,发病率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肢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柱器官,肢蹄健康是奶牛高产、健壮的保证。肢蹄病可导致奶牛日渐消瘦、产奶量大幅下降、出现繁殖障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和蹄病是当前对奶牛威胁最严重的三大疾病。奶牛乳房炎使奶质量下降、产奶量减少甚至丧失.直接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根据感染性.奶牛乳房炎主要分为接触传染性乳房炎和环境条件性乳房炎两类。  相似文献   

11.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影响奶牛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肢蹄病引起的经济损失仅次于乳房炎和不孕症,而高于代谢病。1奶牛蹄病引起经济损失欧洲奶牛肢蹄病发病率为5.5%,  相似文献   

12.
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增大,肢蹄病逐渐成为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疾病的奶牛第三大类疾病。研究表明,肢蹄病的发病率一般为20%~40%,严重危害奶牛生产和繁育。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奶牛肢蹄病危害及营养调控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贵阳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某奶牛小区奶牛的繁殖性能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奶牛养殖小区2007~2009年的平均年受胎率为83.0%,产犊间隔时间为427.00±3.36d,产后子宫复旧时间为39.94±1.72d;产后瘫痪、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及死胎的发病率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乳房炎和肢蹄病的发病率却呈上升的趋势。该奶牛养殖小区的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及肢蹄病的发病率仍较高,严重影响了该小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肢蹄病是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即乳房炎、子宫内膜炎、肢蹄病).每年因肢蹄病淘汰的母牛占总淘汰母牛的15%以上,给奶牛场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肢蹄病是指动物机体骨质疏松造成的四肢变形及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蹄变形、腐蹄病(蹄间或蹄腐烂)、蹄叶炎等疾病的总称.发病率一般在30%~4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普遍的原因之一。奶牛肢蹄患病,会造成医疗费用提高、产奶量降低、淘汰率增加,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奶牛肢蹄健康与动物福利密切相关。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继乳房炎和生殖疾病后第三种被列为对乳制品行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当奶牛发生肢蹄病时,体内的氧化指标和矿物元素代谢会发生改变。本文就氧化应激与奶牛肢蹄病的关系及其相关的重要矿物元素含量的变化做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常发疾病,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奶牛肢蹄病因、种类、症状及其防治措施。随着奶牛舍饲方式的迅速发展及奶牛单产水平的普遍提升,蹄病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奶牛发生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对奶牛业的危害越来越大,目前肢蹄病已在奶牛生产中成为仅次于乳房炎与繁殖系统疾病导致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疾病。因肢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柱器官,肢蹄的健康直接影响到奶牛的高产、稳产和利用年限,是  相似文献   

18.
成年奶牛总发病率为8%~11%,其中消化疾病占30%~35%;乳房炎占21%~23%;产科疾病占10%~14%;肢蹄病占6%~10%.危害奶业生产最大的疾患是生殖疾病.  相似文献   

19.
随着奶牛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养殖户追求奶牛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往往在注重奶产量的同时而忽视奶牛疾病带来的隐性损失。在所有奶牛疾病中,奶牛肢蹄疾病影响奶牛业发展是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病,据有关资料表明:肢蹄疾病在舍饲牛群中发病率高达30%~40%,淘汰率比其它疾病淘汰率高4%~6%,于此同时发生肢蹄疾病不仅增加治疗费用和难度,而且有些牛可能无法治疗而过早的淘汰,从而缩短了利用年限,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认识和分析奶牛肢蹄疾病的原因、分类评估,以及综合的预防和重点的治疗是保证奶牛健康,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增加收入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奶牛肢蹄病在国内外发病率较高,目前已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成为奶牛三大高发疾病之一。我国大部分奶牛养殖户没有供放牧使用的草场或运动场,大部分奶牛每天都睡在硬质卧床上,因运动量不足不能通过正常行走使蹄底摩擦量减少,由此造成牛蹄伸长或变形、诱发蹄病等,肢蹄病引起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在产奶量下降、繁殖效率低下和饲料报酬率降低,严重时常常导致奶牛过早淘汰,给奶牛业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