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因芯片技术做为全新的微量分析技术,因其快速、平行化、高通量等特点,二十年来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不仅提出了相关的基因芯片试验标准方案,还建立了用于储存全球基因芯片信息的数据库,供科研人员分析比对。论文综述了基因芯片的原理、质量控制中的关键问题及基本操作过程。目前基因芯片在动物传染病诊断、发病机制分析及药物筛选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迎来了更大的进步。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也预示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的进一步突破。基因芯片技术是建立在杂交序列基本理论上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强大的类比性、重复性、微型化和自动化等特点。因此,在发展基因芯片技术的过程中,要发挥其独特的技术作用,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基因芯片技术在现代畜牧业的应用将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3.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兴起的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作者介绍了基因芯片的概念、分类、主要技术流程、用途、存在的问题和展望,并就基因芯片在猪繁殖中的应用和开发进行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4.
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因芯片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尖端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及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作者阐述了基因芯片的基本概念,简述了其主要分类及其在分子生物学、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基因芯片的制备过程,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预测及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基因芯片的概念、原理及应用情况,并以Lee建立的基因芯片技术为例介绍了奶牛乳房炎基因芯片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基因芯片的概念、原理及应用情况,并以Lee建立的基因芯片技术为例介绍了奶牛乳房炎基因芯片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与基因芯片技术是研究差异表达基因的两种不同的方法,这两种技术如果单独使用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将SSH和基因芯片技术结合使用,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实现差异表达基因的大规模高效筛选,因此,抑制消减杂交联合基因芯片技术成为目前分析差异表达基因新的有效手段。介绍了SSH技术、基因芯片技术以及两者结合的原理与优缺点,同时概述了抑制消减杂交联合基因芯片技术在动物差异表达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动物传染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美国Affvmetrix生物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块商业化的基因芯片,由此掀起了基因芯片研究热潮。基因芯片技术是一项将生命学科与微电子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集于一体的高度交叉的尖端应用型技术,现已在药物筛选、药物开发、基因诊断、基因突变、基因表达分析、多态性分析和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显示出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基因芯片的诞生,不但为兽医科学的发展和科  相似文献   

9.
基因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等优点,作为1种新型的快速检验检测技术被应用于动物疫病的检测诊断,并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检测效果。文章介绍了基因芯片技术的设计原理、基本特点以及在多领域动物疫病检测诊断中的开发现状,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为基因芯片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诊断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基因芯片技术在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的应用,在研究过程中选择mtDNA 18S rRNA为目标基因,在通用引物扩增区间设计了质控探针、特异性探针。最终验证了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证实了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特异性、灵敏度等方面可以达到较高检测水平,该方法成本较低,灵敏度和准确性较高,可用于高通量检测饲料中是否含有猪、牛、鸡和鸭等4种动物源性成分。  相似文献   

11.
基因芯片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芯片技术是最近几年在国际上迅猛发展起来的一门高新技术,是生物技术与芯片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本文就基因芯片的应用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同时检测皮毛中携带的布鲁氏菌、大肠杆菌O157、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丹毒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6种致病菌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NCBI中细菌的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别设计通用引物和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点样制备检测基因芯片,核酸杂交后,优化并建立同时检测6种致病菌的基因芯片方法.结果表明:使用47%甲酰胺杂交液,42℃摇转杂交4h为最佳杂交条件.建立的基因芯片方法在多种致病菌之间无交叉反应,检测敏感性可达10拷贝.制备的基因芯片稳定,有效保存期为6个月.该基因芯片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与PCR平行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基因芯片检测皮毛中6种致病菌的方法具有高通量、灵敏和特异的特点,为临床皮毛中致病菌的检测和监控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因芯片技术是在最近10年左右的时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本文对基因芯片技术的概念、原理以及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生命活动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即开发出能同时大规模处理生物样品和解析生物信息的新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在学科交叉不断深入的基础上诞生的基因芯片技术目前已成为国际上的前沿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生物芯片是Fodor等人于1991年在著名的Science上提出来的。而基因芯片是生物芯片的一种,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芯片。随着对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意识到基因芯片技术将对生物界乃至整个医学界的疾病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将产…  相似文献   

15.
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芯片技术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一项新兴的尖端应用型技术 ,是融微电子学、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高度交叉的新科技 ,并已成为国际上的前沿和热点。基因芯片技术虽然仅有几年的发展历史 ,但在生命科学诸多领域中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诱人的前景。1 概述基因芯片技术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发展和大规模测序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1 994年 ,美国Affrymetrix公司首先发明了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芯片 ( genechip)又称DNA芯片 ,是指将许多特定的寡核苷酸片段或基因片段作为探针 ,利用原位合成与合成点样技术 ,密集、规律地排…  相似文献   

16.
水貂阿留申病基因检测芯片的研究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已发表的水貂阿留申病病毒(ADV)的序列,设计合成能扩增VP2基因片段的一对引物,通过生物素标记PCR技术,将VP2基因片段作为探针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制作成疾病诊断基因芯片。以采取的160份可疑病貂的血液核酸作模板,进行PCR扩增,将其产物与诊断基因芯片进行特异性逆向点杂交检测;同时使用水貂阿留申病DOT-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结果表明基因芯片的检出率比ELISA方法高17%,试验同时还比较了常规PCR与基因芯片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基因芯片在神经毒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芯片技术提供了一种能特异性测定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的工具,可用于研究一些和疾病相关的新的特定基因表达模式,把基因芯片作为研究神经毒物毒性作用分子机理的筛选工具是基因芯片技术在神经毒物学研究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应用,使研究者们能够鉴定出一些对毒性物质有抑制作用和敏感的基因及一些与毒理相关的通路。  相似文献   

18.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芯片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高新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以对大量的遗传信息进行快速、高通量、并行检测,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中遇到的难题,已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突变检测、核酸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和药物筛选等几乎所有的生物学研究领域。作为一种高通量的基因检测方法,基因芯片技术在微生物检测和鉴定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文章简要介绍了基因芯片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流程,综述其在微生物检测和鉴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禽类病原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88-192
基因芯片是继PCR后发展起来的一项快速、特异性好、敏感性强及高通量等优点的自动化基因检测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药物筛选、基因研究和疾病诊断检测等方面。随着病原不断发生基因重组,变异等现象,禽类病毒不断逃避免疫保护导致了强毒株的出现。传统的芯片检测方法虽然能够实现病毒的检测,然而昂贵的仪器设备和较长的检测时间严重阻碍了芯片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一种低成本、时间短、快速有效的新的基因芯片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解决当前禽业产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方法的改良及应用已成为目前疾病诊断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主要综述了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禽类疾病检测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对今后该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赵书红 《猪业科学》2005,22(9):22-23
基因芯片技术是分子标记技术方法之一,其将大量的基因片段有序地、高密度地排列在固相载体上,称之为基因芯片。基因芯片技术是融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为一体的新技术,是90年代中期以来最重大科技进展之一,已经广泛用于许多物种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具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