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研究淘汰笼养肉种鸡下笼后不同饲养密度和活动空间对运动量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50周龄产蛋率及体重接近的待淘汰肉种鸡L系母鸡225只,随机分成4组,其中笼养组45只单笼饲养,Ⅰ、Ⅱ、Ⅲ组(45、45、90只)分别放于不同饲养空间(12、24、24 m2)的平养鸡舍内,饲养周期为10周。结果表明:(1)整个试验周期内,平养组日均运动步数显著高于笼养组;平养模式下,Ⅱ组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Ⅲ组显著高于Ⅰ组。(2)相比于笼养组,平养组的胸肌率和腿肌率显著升高,腹脂率则显著降低。(3)平养组的胸肌系水力显著大于笼养组,L*值、剪切力则相反。(4)笼养组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平养组,平养组Ⅱ显著低于Ⅰ组和Ⅲ组,Ⅲ组显著低于Ⅰ组;平养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笼养组,低密度脂蛋白则相反;平养组T-AOC及GSH-Px、CAT、SOD活性显著高于笼养组。综上所述,相比于笼养,平养组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胸肌、腿肌及腹脂等屠体指标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饲养空间增大后其分解过氧化氢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变强,体内脂质过氧化程度降低,提升了淘汰肉种鸡的总抗氧化能力。此外,不同...  相似文献   

2.
选取40周龄的海兰褐蛋鸡200只为研究对象,检测笼养和平养鸡舍内NH3和H2S气体的浓度,研究笼养和平养模式对海兰褐蛋鸡的生产性能、外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笼养组与平养组的鸡舍内NH3均低于3.79μg/m3(P>0.05),H2S含量极微;笼养组蛋鸡平均采食量、产蛋率及运输保存过程中鸡蛋破损率均显著高于平养组(P<0.01);笼养脏蛋率为1.06%,极显著低于平养组的40.91%(P<0.01);捡蛋过程中鸡蛋破损率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组蛋鸡采食行为发生的频率稍微高于平养组(P>0.05);但其站立频率显著高于平养组(P<0.01);其趴卧、走动、梳理羽毛的行为发生频率显著低于平养组(P<0.01);而觅食和沙浴行为完全丧失。笼养组蛋鸡背部羽毛覆盖不如平养组蛋鸡(P<0.05),足部损伤及畸形状况则极显著增加(P<0.01)。  相似文献   

3.
不同饲养方式对淮南麻黄鸡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淮南麻黄鸡蛋品质的影响。[方法]对来自笼养、平养带运动场和林地散养的210日龄、产蛋率约70%的90个淮南麻黄鸡鸡蛋进行了蛋品质测定。[结果]蛋重以平养最大(47.13g),显著高于林地散养(P〈0.01)和笼养鸡的蛋重(P〈0.05);蛋壳厚度以林地散养最大,分别比笼养和平养分别高2.32%(P〈0.05)和7.32%(P〈0.01)。蛋壳强度以笼养最高,比平养高26.67%(P〈0.05)。笼养淮南麻黄鸡蛋蛋白含水率最低,比平养和林地散养组的蛋白含水率分别低1.92%和1.45%(P〈0.01);笼养淮南麻黄鸡的蛋黄含水率最高,显著高于林地散养组(P〈0.05)且极显著高于平养组(P〈0.01)。[结论]不同饲养方式下淮南麻黄鸡蛋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饲养方式对京海黄鸡肉品质、肌肉氨基酸含量及免疫细胞因子等指标的影响,选取300只240日龄京海黄鸡母鸡,随机分为平养组、笼养组和果园林下散养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结果表明:①胸腿肌4℃冷藏24 h时pH值平养组和果园林下散养组极显著高于笼养组,胸腿肌失水率3组间差异不显著。②平养组胸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组和果园林下散养组,水分和肌苷酸含量笼养组显著低于其他2组。③果园林下散养组肌肉鲜味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平养组和笼养组,果园林下散养组肌肉必需氨基酸比率显著高于笼养组。④平养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蛋白(TP)浓度均显著高于笼养组,笼养组血糖浓度显著高于果园林下散养组。⑤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6浓度平养组极显著高于笼养组和果园林下散养组;果园林下散养组IL-2浓度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这一研究提示,平养和笼养可提升鸡肉品质,果园林下散养更能改善肉质风味;平养京海黄鸡的免疫因子含量较高,有利于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选取70日龄太湖鹅60只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70日龄太湖鹅公母鹅活重、屠体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存在显著差异(P<0.05),胸肌重、腿肌重和腹脂重差异不显著(P>0.05);公母鹅的肉用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但母鹅肉用性能高于公鹅.结果表明,太湖鹅屠宰性能和肉用性能各指标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笼养模式对于肉鹅产出回报的影响,跟踪检测了笼养与平养模式对生长发育期马岗鹅的成活率、生长性能及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整个试验期,笼养组肉鹅死淘率为17%,明显高于平养组的9%;3周龄以前,笼养组与平养组生长性能较为接近,且笼养组略优于平养组,笼养组肉鹅的体质量、饲料回报率在3周龄以内也比平养组高;但3周以后其生长发育受到显著性抑制,体质量增长、饲料转化率和多数体尺指标均显著低于平养组;且笼养组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均比平养组高,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较低.结果表明3周龄前笼养模式较平养模式更有利于鹅的生长发育和饲料转化,3周龄后受空间限制和环境应激影响,平养模式对肉鹅生长性能较笼养模式有着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笼养、大棚平养和茶园散养3种饲养方式对旧院黑鸡蛋品质的影响,并分析消费者更青睐散养蛋的原因。【方法】将600只1日龄旧院黑鸡雏鸡按笼养、平养、散养3种饲养方式随机均分成3组,饲喂至40周龄时每天下午定时捡蛋,并分组标记。比较3种饲养方式下的蛋重、蛋形指数、新鲜度、蛋壳强度等蛋品质和粗蛋白、脂肪、氨基酸等营养组分差异。【结果】笼养组的蛋重、蛋黄重、含水率显著高于平养组和散养组(P0.05);平养组SRC值最高为87.23;散养组在蛋壳颜色、蛋黄色泽、哈氏单位、脂肪、卵磷脂及鲜味氨基酸含量上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不同饲养条件下的蛋重、新鲜度、氨基酸等蛋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平养条件下的鸡蛋氨基酸营养价值最好,茶园散养的鸡蛋在新鲜度、胆固醇、卵磷脂含量及食品风味上更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拉萨白鸡笼养与散养生产性能的对比试验,选用同一批次的(3周龄)且体重相近的拉萨白鸡作为研究对象,试验分为2组,一组散养,一组笼养,每组600羽,且公母各半,每组再随机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200羽,笼养组的分3层饲养,上、中、下,每个笼子里4羽鸡,公母随机分配,每一层放200羽。从3~6周龄,饲喂正大育雏期饲料,从7~20周龄,饲喂正大育成期饲料,21周龄开始饲喂产蛋期饲料。试验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3周龄体重、6周龄体重、18周龄体重、开产体重、43周龄体重、见蛋日龄、开产日龄(产蛋达到50%)、开产蛋重、43周龄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总产蛋数、平均产蛋数、平均产蛋率、料蛋比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散养组的拉萨白鸡(6周龄、18周龄、开产)公鸡体重、母鸡体重均低于笼养组的拉萨白鸡;散养组的拉萨白鸡43周龄的公鸡体重高于笼养组的拉萨白鸡,且散养组的拉萨白鸡的母鸡体重低于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见蛋日龄比散养组的提前8 d;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开产日龄(产蛋达到50%)比散养组的提前27 d;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开产蛋重比散养组的高0. 49 g,且两者差异不显著(P 0. 05);散养组的拉萨白鸡的43周龄蛋重比笼养组的高0. 04 g,且两者差异不显著(P 0. 05);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比散养组的低14. 40 g,且两者差异极显著(P 0. 01);散养组的拉萨白鸡的公鸡的平均日增重比笼养组的高0. 07 g,且两者差异不显著(P 0. 05);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母鸡的平均日增重比散养组的高0. 08 g,且两者差异不显著(P 0. 05);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总产蛋数比散养组的多4343枚;散养组的拉萨白鸡的平均产蛋数为78. 85枚,笼养组的拉萨白鸡平均产蛋数为95. 76枚,且两者差异极显著(P 0. 01);散养组的拉萨白鸡的平均产蛋率为27. 67%,笼养组的拉萨白鸡平均产蛋率为34. 20%,且两者差异极显著(P 0. 01);散养组的拉萨白鸡和笼养组的拉萨白鸡的料蛋比分别为:4. 67、3. 51,且两者差异极显著(P 0. 01)。本研究为拉萨白鸡今后的养殖方式提供一个理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柳志余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97-13398,13417
[目的]为珍珠鸡的科学饲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日龄初生重相近的珍珠鸡180只随机分为散养、地面平养和立体笼养3组,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珍珠鸡生长、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与散养相比,地面平养和立体笼养可提高珍珠鸡生长性能,但效果不显著。散养珍珠鸡腹脂率较其他2组显著降低,而胸肌肉色显著高于其他2组,腿肌灰分含量显著低于其他2组。[结论]各种饲养方式各有利弊,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饲养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地方品种太湖鹅为素材,对2个世代保种群的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常规肉品质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第2世代公鹅各周龄体重高于第1世代公鹅;除初生重外,第2世代各周龄体重低于第1世代.10周龄体尺各指标在不同世代之间差异极小.2个世代育雏期存活率分别为95.33%,96.33%,育成期存活率分别为95.45%、96.19%,2个世代均无显著差异.(2)2个世代太湖鹅开产日龄均为160日龄,第1世代人舍44周龄鹅的平均产蛋量为60.40个/只,第2世代比第1世代高了0.72个/只,2个世代的平均蛋重为134.59,135.05 g;2个世代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分别在98%、91%,86%和96%以上.(3)第2世代太湖鹅公鹅屠宰性能各指标均略高于第1世代;第2世代太湖鹅母鹅的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均略低于第1世代,但是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均略高于第1世代.(4)第2世代公鹅胸肌、腿肌的嫩度、系水力、肉色、pH值均高于第1世代.第2世代母鹅的腿肌嫩度、系水力低于第1世代,肉色、pH值高于第1世代;第2世代母鹅的胸肌嫩度、肉色高于第I世代,系水力、pH值低于第1世代.上述结果表明太湖鹅达到了保种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IPV6产生的社会原因,阐述了国外发达国家下一代Internet的发展状况和中国下一代Internet的发展状况及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13.
孙淑芬 《北京农业》2011,(3):208-209
吉林省通榆县向海水库为通榆县水利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分析向海水库发展的现状,认为要加强对向海水库的管理,因地制宜,通过向海这一品牌发展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14.
猪场空气细菌数量与猪高热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01年入夏以来,浙江、上海等许多地区的猪群中流行以持续高热、气喘、皮肤发红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综合征",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到目前为止,其主要病原依然未被确定.为了研究空气中细菌含量与该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对浙江省几个不同规模、不同发病情况的猪场的空气细菌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该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猪舍内空气的细菌含量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树冠圆满度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及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树冠是树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指标———树冠圆满度不仅客观地反映了树木占有生长空间的状况及竞争能力,而且对树木的生长过程和树木的形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树木直径、树高较小(或年龄小)时,其树干材积也较小,而树冠圆满度较大,随着直径、树高的增加,其树干材积随之增加,但树冠圆满度逐渐变小。所以,树冠圆满度与直径、树高及树干材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其相关指数(R)基本上在0 80以上,而形数与树冠圆满度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从犯的原因力是指成立从犯所必需的因行为人的行为与其他人的犯罪行为之间产生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从犯是否成立,要经过一般性判断、具体性判断和排除性判断三个环节。一般性判断主要考虑是否具有成立从犯所要求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具体性判断涉及事前判断与事后判断、主观判断和客观判断、应然判断与实然判断,排除性判断主要考虑刑法分则的特殊规定和刑法总则中的但书。  相似文献   

17.
将信息理论与物流模型的研究挂接 ,定义了生态系统的信息熵和信息流量。以各分室输出量占总体的份额作为系统选择该分室的概率。通过对系统聚合度和冗余度的分析 ,推导了二者对各分室的灵敏度。对黑龙江省双城市双城镇永和村的物流模型进行了灵敏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籽粒和土壤分室对系统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而调整畜牧业的结构 ,改变农肥的投入量等 ,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的物流情况 ,使系统向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刺五加种胚生长发育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刺五加种子休眠难以打破,一般情况下种子出苗率很低的难题,对当年生刺五加种胚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胚生长发育表现出S形生长曲线,即前期缓慢生长期,中期快速生长期,及再次缓慢生长的生理后熟期.各个时期所需要的适宜温度和时间各不相同,在种子处理的各个阶段及时调整好适宜温度时,裂口率可达70%以上,裂口籽发芽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屯垦戍边环境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团成立5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兵团屯垦戍边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对屯垦戍边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兵团屯垦戍边的目标、内容、管理体制和形式要与这种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以促进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在新的环境下更上一层楼,更好履行屯垦戍边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完备的合同必须具备四方面条件:完全竞争的市场;完全的理性;无外部负效应;零交易成本。但这些条件均不具有现实性。合同法的功能就是纠正合同的非完备性,使之趋于完备。在此分析基础上,对我国《合同法》的立法目的进行了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