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荧光法对亚硒酸钠在正常硒水平蛋用维鸡组织内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给雏鸡以0.6mg/kg体重口服,1.0g/L亚硒酸钠后,肝,肾,胰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肌肉符合滞后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整个试验过程中,肝,肾中硒的含量明显高于胰和肌肉,给药后24h每1g器官和组织中含硒量依次为肝0.8476μg,肾0.7726μg,胰0.5978μg,肌肉0.1050μg,给药后192h由  相似文献   

2.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血中锥-46浓度和鼠、兔体内T-46的药代动力学。方法灵敏、准确。甲醇中T-46最低浓度为5ng,血中为0.1μg/ml,血中T-46回收率为82.9%,日内差和日间差分别小于2.3658%和3.0978%,因此方法稳定。小鼠腹腔注射T-46属二室开放模型,达峰时间为0.0590~0.1394小时,说明吸收迅速,消除速率常数为0.0384~0.0627/小时,消除半衰期为122、0232~164.9773小时。T-46在小鼠组织中主要分布在肝和肾,肌肉中较少,脾、肺和心更少,脑中无。感染伊氏锥虫的小鼠血药浓度峰值和消除半衰期较健康组稍有增高和延长。兔肌肉注射药后达峰时间为0.5275小时,消除半衰期为3.4109小时。  相似文献   

3.
给6头健康猪单剂量肌肉注射国产硫酸安普霉素(20mg/kg),采取血样,用微生物法测定硫酸安普霉素的血清药物浓度。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03%,血清是低检测浓度为0.1μg/ml,日内、日间变异系数为2.2%~5.1%,血清药物浓度在0.1~3.0μg/ml范围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5),用此法对6头猪肌注硫酸安普霉素的血清药物浓度测定,得出药时,曲线数据。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氨苄西林在鸡组织中残留消除规律。鸡组织样品经磷酸二氢钠溶液提取,乙腈去蛋白质,正己烷去脂肪,饱和二氯甲烷萃取,上清液经甲醛在酸性条件下沸水浴衍生化后,在激发波长327nm、发射波长409nm处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测定鸡组织中氨苄西林的检测限为3.5μg·kg-1(S/N=3)、定量限为10.0μg·kg-1(S/N=10)。氨苄西林在鸡组织样品中平均回收率在75.31%~85.87%,变异系数均低于10.20%。各试验组京海黄鸡分别按体重以120、240mg·(kg·d)-1剂量内服氨苄西林,每天1次,连续7d给药后,休药4h(零休药期),各组织中氨苄西林的残留量最高,并在休药后第3天迅速降低。休药第5天后所有组织中氨苄西林残留量均低于最高残留限量(50μg·kg-1),休药第9天各组织中氨苄西林残留量均低于检测限。休药后相同时间点鸡肌肉中药物残留量最低,肝中的药物残留量最高;氨苄西林在肾中残留比肌肉、肝消除缓慢且消除时间长。氨苄西林在鸡肌肉、肝和肾中的残留量均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根据WT1.4软件按95%置信区间计算所得,建议黄羽肉鸡按体重以120、240mg·(kg·d)-1剂量给药,每天1次,连续7d后,其休药期(WT)分别为4和5d。  相似文献   

5.
喹乙醇在鸡组织的消除及残留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报道鸡多次内服(30mg/kg,每隔12h1次,连用6次)及单剂量内服(120mg/kg)喹乙醇在肝、肾、肌肉及脂肪4种组织中的消除及残留的研究。用乙睛-乙酸乙酯(3/2,V/V)提取组织中的药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组织中喹乙醇的浓度。色谱条件:C_(18)-ODS柱(25cm×4.6cm);流动相为甲醇-水(15/85,V/V);流速1.0m/min,紫外检测波长260nm。鸡多次内服喹乙醇,于第6次给药后在肝、肾、肌肉及脂肪中药物的消除半衰期分别是4.32、4.54、3.31及3.03h。若规定组织中喹乙醇的最高残留限量0.001mg?kg为可食用,则休药期应为2.5d。内服单剂量喹乙醇(120mg/kg)后在肝、肾、肌肉及脂肪中药物的消除半衰期分别是16.16、15.19、12.37及11.00h,若规定食用组织中喹乙醇的最高残留限量为0.001mg/kg,则休药期应为8.56。结果表明,鸡内服中毒剂量的喹乙醇(120mg/kg)显著减慢其在体内的消除,而延长在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及残留时间。  相似文献   

6.
乙氧酰胺苯甲酯在鸡组织中残留的检测及消除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建立了抗球虫药乙氧酰胺苯甲酯在鸡组织中残留的紫外HPLC检测方法。经过对鸡各种组织肌肉、肝、肾、脂肪添加高、中、低三个浓度,每个浓度5个样品,共测定2批,证明笔者建立的提取条件的回收纺在80%以上,变异系数在10%以内。最低标准物检测限为1ng,最低组织检测为2.5ng/g。  相似文献   

7.
氯羟吡啶在鸡组织中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肉鸡肌肉和肝脏组织中氯羟吡啶的残留。肉鸡肌肉和肝脏组织经乙腈提取,用氧化铝柱和葡聚糖凝胶阴离子交换柱净化分离,洗脱液浓缩后用含内标物的甲醇溶解。以磷酸盐缓冲液/乙腈(85/15,v/v)作为流动相,苯甲酰胺作为内标物,用RP-18柱(220×4.6mm)在紫外波长270nm处检测。将氯羟吡啶以0.05、0.10和0.50μg/g分别添加到空白肌肉组织中,测得肌肉组织回收率为88.0%、90.4%和91.6%;以0.10和0.50μg/g水平添加到肝脏组织中,肝脏组织回收率为85.4%和90.2%,变异系数均低于10%。用该方法测定肌肉和肝脏组织中氯羟吡啶残留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25mg/kg和0.05mg/kg。经125mg/kg氯羟吡啶混料饲喂AA肉鸡,停药当天(0d)测得肉鸡肌肉和肝脏组织残留量为2.85mg/kg和7.06mg/kg。停药7d时测得肌肉和停药10d时测得肝脏组织残留量分别低于0.025mg/kg和0.05mg/kg。  相似文献   

8.
对耳部感染兔痒螨的家兔采取400μg/kg剂量的双氢除虫菌素皮下注射,其临床分级显著降低。对由TrixacaurusCuvlae引起螨病的豚鼠以500μg/kg双氢除虫菌素皮下注射,得到临床治愈。家兔皮下注射400μg/kg双氢除虫菌素,组织和体液中产生高而持久的浓度至少达13天。其在组织中衰减速率与在绵羊和大鼠中观察到的情况相似。在用药37.2±5.0小时血浆中的平均(±平均标准误)峰值浓度为42.0±9.ng/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3543±580μg/ml·h,给豚鼠口服、皮下注射或局部用500μg/kg剂量的双氢除虫菌素,只有皮下注射能测出血浆中药物浓度。在用药后72小时,四只豚鼠的平均浓度为0.7±0.3ng/ml。  相似文献   

9.
二磷酸组织胺对奶牛血浆内毒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采用动物实验方法,给8头健康奶牛颈部皮下注射二磷酸组织胺,剂量为150μg/kg体重。于给药前、给药后2小时和12小时分别采取血样,采用试验法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结果表明,给药前血浆内毒素含量平均为0.39Eu/ml,给药后2小时和12小时分别为0.71Eu/ml和0.83Eu/m;。与给药前相比,给药后12小时,血浆内毒素含量极显著升高(P〈0.005)。文章首次报道了组织胺对血浆内毒含量的  相似文献   

10.
氟甲砜霉素对实验性鸡巴氏杆菌病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仕金  蒋志伟 《中国家禽》1998,20(12):13-14
以两倍稀释法测定氟甲砜霉素及甲砜霉素对鸡巴氏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25μg/mL和1.25μg/mL。按10,20和30mg/kg的氟甲砜霉素及30mg/kg的甲砜霉素分别给实验性巴氏杆菌病患鸡肌注,每天给药一次,共5d。药物对鸡巴氏杆菌病的治愈率分别为93.3%,100%,100%和100%,而感染对照组鸡全部死亡。用药组与感染对照组间疗效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研究灰黄霉素在家兔组织中的分布及消除规律,为灰黄霉素用于治疗家兔真菌病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选择42只新西兰白兔,于饲料中添加灰黄霉素(800g/1000kg)混饲,连续饲喂14d,分别于停药后1、3、5、7、9、14、21d,各处死6只,取其肝、肾、肌肉、皮肤及脑组织。以盐酸普萘洛尔为内标,二氯甲烷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HPLC—MS/MS)进行各种组织中灰黄霉素浓度分析。结果显示,连续用药14d后,灰黄霉素在家兔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为:肝组织浓度最高(134.61μg/kg),肾组织次之(54.09μg/kg),脑组织浓度最低(未检出);停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灰黄霉素在肌肉、肝、肾和皮肤组织中的浓度逐渐下降,且在肝脏中的消除速度最快,停药21d后,灰黄霉素在肾组织中浓度为3.39μg/kg,在肝组织中浓度为12.36μg/kg,其他组织低于定量限或未检出。建议家兔生产中慎用灰黄霉素。  相似文献   

12.
克伦特罗在猪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6头体重47.00±4.57kg(X±S)的健康长白和大白杂交猪,拉丁方设计试验,按4mg/kg静注、肌注和内服克伦特罗,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中药物浓度,MCPKP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药时数据。静注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是:t1/2α0.62±0.12h,t1/2β4.87±1.56h,Vd(area)4.48±0.56l/kg,ClB0.63±0.11l/kg/h,AUC6.39±1.27μg/ml.h。肌注给药的药动学参数是:t1/2Ka0.22±0.10h,t1/2α0.56±0.21h,t1/2β4.25±1.10h,tmax0.60±0.13h,Cmax1.27±0.35μg/ml,AUC5.48±1.29μg/ml.h,F85.40±4.69%。内服给药的药动学参数是:t1/2Ka0.28±0.15h,t1/2Ke3.15±0.36h,tmax1.46±0.19h,Cmax0.65±0.13μg/ml,AUC3.93±0.99mg/l.h,F61.02±10.90%。肌注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与内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鸡尿酸盐沉积临床病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将256只35日龄迪卡鸡随机分为对照、高蛋白Ⅰ、高蛋白Ⅱ、高钙和肾衰组,通过人工复制尿酸盐沉积病例,对禽痛风进行临床病理学研究。结果:(1)正常鸡血浆中约有0.107mmol/L的尿酸与大分子(蛋白质)结合,当血浆尿酸浓度升高时,结合尿酸的浓度不变,游离尿酸水平升高;(2)高蛋白饲料使饮水增多,血浆尿酸、NPN升高(P<0.01或P<0.05),而肾脏菊糖清除率与对照组(3.272μg/kg.min-1)差异不显著(P>0.05),剖检未见痛风病变;(3)日粮高钙使采食量下降,增重降低,血浆钙、尿酸、NPN升高(P<0.01或P<0.05),肾菊糖清除率(2.709μg/kg.min-1)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死亡鸡中3/11见肾和输尿管内有较多尿酸盐沉积;(4)肾脏损害使血浆尿酸、NPN升高(P<0.01或P<0.05),Na+、总蛋白降低(P<0.05),肾菊糖清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鸡中19/27有明显肾脏肿大、肾和输尿管内沉积大量尿酸盐。  相似文献   

14.
土霉素注射液在猪体内药代动力学比较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对长效土霉素注射液进行了猪体内药代动力学的比较研究。试验将三种产品(A、B、C)分别一次肌肉注射猪3头,剂量20mg/kg。结果表明,消除半衰期以产品B最长,血药峰浓度以产品B最高,达到峰浓度时间以产品A最慢,药时曲线下面积以产品B最大,24小时血药浓度以产品B最高,48小时血药浓度以产品C最低。以血浆土霉素浓度0.5μg/ml为最小有效浓度,产品A和B能够维持有效血药浓度24小时,产品C仅能够维持有效血药浓度12小时。  相似文献   

15.
鸡静注,肌注及内服氟哌酸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42只健康AA鸡,分3组(每组14只)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静注、肌注及内服的剂量均为10mg/kg。用二氯甲烷提取血浆中的药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氟哌酸的浓度,测定时以吡哌酸为内标。所得药物一时间数据用MCPKP计算机程序处理,静注给药拟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是:t1/2α0.14±0.08h,t1/2β3.65±1.03h,Ke0.88±0.40h-1,Vd3.81±0.98L/kg,AUC14.14±3.29μg/ml.h。内服和肌注给药均适合具有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肌注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是:t1/2ka0.22±0.10h,t1/2α1.03±0.65h,t1/2β6.87±2.86h,Ke0.28±0.10h-1,AUC9.86±2.88μg/ml.h,F69.78%。内服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是:t1/2ka0.69±0.23h,t1/2α1.76±0.89h,t1/2β10.43±3.22h,Ke0.21±0.05h-1,AUC8.56±1.36μg/ml.h,F60.52%。鸡静注、肌注、内服氟哌酸的药动学特征是吸收较快,在体内分布广泛、半衰期较长。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分析烯丙孕素在猪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为制定休药期提供依据。采集猪肝、肾、肌肉和脂肪样品,肝、肾样品经β-葡萄糖醛酸酶/芳基硫酸酯酶酶解,然后用乙腈提取(肌肉和脂肪样品直接用乙腈提取),乙腈饱和正己烷溶液除脂,氮吹后残渣用乙酸乙酯复溶,后用10%碳酸钠溶液净化进行LC-MS/MS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1~200ng·mL~(-1)浓度范围内,烯丙孕素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的检测限为0.5μg·kg~(-1),定量限为1μg·kg~(-1);在1、100、200μg·kg~(-1)添加水平下,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在68.9%~78.9%,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1%。试验猪按0.4mg·kg~(-1)剂量内服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18d,经取材检测,休药6h后各组织中烯丙孕素残留量最高,休药后第5天脂肪中烯丙孕素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肌肉、肾中残留量低于定量限,休药第10天所有组织中烯丙孕素残留量均低于定量限。休药后相同时间点猪组织中烯丙孕素残留量规律为肝肾脂肪肌肉;肝中烯丙孕素消除缓慢且消除时间最长。根据WT1.4软件按99%置信区间计算所得,建议母猪按0.4mg·kg~(-1)剂量内服给药,每天1次,连续18d,其休药期为9d。  相似文献   

17.
β-激动剂克伦特罗在猪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残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β 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克伦特罗Clenbuterol)在猪肝脏和背最长肌中的残留量。在肥育猪日粮中添加3mg/kg克伦特罗,试验期30天,停药0、1、2、3、4天屠宰取肝脏和肌肉样。组织经匀浆浓缩提取,色谱条件为:CLC ODS色谱柱;以20mmol/LKH2PO4+30μmol/LEDTA(pH3.9)乙腈=8218(V/V)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为243nm。结果表明,克伦特罗最低检测限为2ng/g。停药当天(0天)肝脏和肌肉组织残留量分别为208.5ng/g和10.0ng/g。停药后残留量迅速下降,肌肉在停药后第2天即检测不出,而肝脏要到第4天才检测不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常规单剂量肌注和静注国产丁胺卡那霉素后乳药浓度变化,探讨了全身给药对乳房局部感染的治疗效果。对16只泌乳萨能奶山羊常规单剂量(D=7mg/kg)肌注丁胺卡那霉素的研究表明:给药后12小时有9只测到乳药浓度(0.18~0.65μg/ml),24小时仅一只测到乳药浓度,36小时所有羊乳药残留皆低于检测限(0.1μg/ml;对其中10只羊同剂量静注给药后12小时,仅一只未测到乳药浓度,24小时仅一只测到乳药浓度,36小时乳药残留皆低于检测限。 以上乳药浓度测定表明:常规剂量以每日一次或两次全身给药对敏感菌所致乳房炎治疗效果不确实(乳药浓度达不到最低抑菌浓度);根据乳药残留量提出休药期为24小时。  相似文献   

19.
采用低硒日粮(0.021μg/g)饲喂1日龄蛋用雏鸡至12~14日龄(血硒降至0.0232±0.0110μg/ml),按单剂量0.526mg/kgBW口服亚硒酸钠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硒浓度。应用MCPKP药动学程序自动拟合处理血硒浓度——时间数据并求出药动学参数。血硒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最佳药时方程为:Ci=0.09590(e-0.00619t-e-0.09410t)。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a为2.03h,t12K为112.02h,tp为11.98h,Cmax为0.08738μg/ml,AUC为15.211mg/l·h。根据单剂量药动学参数,计算出多剂量给药参数:τ为120h,C为0.12676μg/ml,D*为0.7081mg/kgBW,D0为0.3712mg/kgBW,R为1.9076。  相似文献   

20.
鸡组织中硫酸粘杆菌素残留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国内首次以支气管炎博代特氏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ATCC4617作为检测菌株,用PBS提取鸡肌肉组织,用5%硫酸提取鸡肝脏和肾脏组织中的硫酸粘杆菌素,应用一剂量法设计原理制备肌肉、肝脏和肾脏组织标准曲线。硫酸粘杆菌素检测限肌肉组织为0.15μg/g,肝脏和肾脏组织均为0.20μg/g,低于我国农业部和欧盟规定的粘杆菌素最高残留限量。肌肉、肝脏和肾脏组织标准曲线在0.025—6.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70、0.9994、0.9990,n=9。以高、低(300mg/L、60mg/L按效价计)两个剂量给鸡饮水给药,肌肉高、低剂量组均未检测出硫酸粘杆菌素残留,肝脏和肾脏低剂量组未检测出硫酸粘杆菌素残留,高剂量组0h有微量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