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九香’梨冷藏后极易发生黑皮现象。为解释其发病机制,以不同程度患黑皮病的‘五九香’梨(Pyruscommunis L.‘Wujiuxiang’)为材料,分析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以及果皮中α-法尼烯、共轭三烯、H2O2、多酚氧化酶(PPO)以及总酚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黑皮病发病程度加重,果皮α-法尼烯逐渐减少,而共轭三烯、H2O2和总酚含量逐渐增加,细胞膜透性上升,PPO活性下降。在(20±2)℃下贮藏3d后,发病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皮α-法尼烯、共轭三烯以及总酚含量显著降低,而相对电导率、H2O2含量和PPO活性显著增加。说明‘五九香’梨黑皮病发生与果皮中共轭三烯、膜透性和H2O2含量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梨黑皮病易感品种翠冠果实为材料,采用RACE技术克隆α法尼烯合成酶基因(PpAFS)的cDNA全长。PpAFS开放阅读框包括1731个碱基,编码57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66.26×103。由该基因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倍半萜类氨基酸的特征结构:RR(X8)W模式(33~43位氨基酸)和DDxxD模式(326~330位氨基酸)。2℃低温贮藏和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均能抑制翠冠果皮中PpAFS的表达,减缓α法尼烯合成,降低α法尼烯及其氧化产物共轭三烯的含量,进而推迟黑皮病的发病时间并降低其发病率;在两种措施同时应用情况下,翠冠果实采后42d之内不会发生黑皮病。贮藏于室温(28~32℃)或低温(2℃)的翠冠果实,果皮中共轭三烯含量超过2.0nmol.cm-2,黑皮病就会发生,因此推断该值为黑皮病发生的阈值,环境温度只能起延缓或加速达到这一阈值的作用,而与黑皮病的发生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试验分析了贮藏过程中鸭梨果皮内α-法尼烯、共轭三烯及内源抗氧化物质的变化,对乙氧基喹抑制鸭梨黑皮病的作用机制及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鸭梨黑皮病与果皮中α-法尼烯的氧化产物的积累呈正相关。在鸭梨果皮中分离出12种内源抗氧化物质,其早期消失的数种脂溶性内源抗氧化物质与α-法尼烯的自氧化过程和共轭三烯的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α-法尼烯在采后开始形成,经80~120天进入积累高峰期,其氧化产物——共轭三烯积累的高峰期在采后130~160天。随后鸭梨进入黑皮病的发病期。乙氧基喹能够有效地抑制和延缓α-法尼烯的氧化,减少共轭三烯的积累。采用浓度为2.5mg/张的乙氧基喹喷包果纸包鸭梨,能有效防治鸭梨黑皮病。  相似文献   

4.
以酥梨为材料,贮藏前短时间密闭包装形成超低氧环境,并在随后的冷藏期间对梨果实果皮中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进行测定,探寻贮前超低氧处理对冷藏期间梨果皮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低氧处理时间对果皮中萜烯类物质含量与组成的变化以及果实的贮藏品质有一定影响,且萜烯类物质含量、组成变化与酥梨品质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以贮前超低氧处理3、5 d果实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5.
1-MCP对砀山酥梨黑皮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不同采收期砀山酥梨黑皮病发病情况的影响。【方法】以砀山酥梨(Dangshansu pear)为试材,对不同采收期(采收期Ⅰ:果实未成熟,为当地大量采收期;采收期Ⅱ:当地适宜采收期)的砀山酥梨果实,用1.0μg/L1-MCP密闭处理24h后进行冷藏及常温贮藏,以未经1-MCP处理的果实为对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的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及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并观察统计果实黑皮病的发生率和黑皮指数。【结果】采收期Ⅰ的对照果实黑皮病发病时间较早,黑皮发生率和黑皮指数均较高;同一采收期,1.0μg/L1-MCP处理能推迟砀山酥梨果实黑皮病发生的时间,降低黑皮指数,显著抑制α-法尼烯及共轭三烯含量的增加;与采收期Ⅰ1-MCP处理果实相比,采收期Ⅱ1-MCP处理推迟了果实黑皮病发病时间,对果实黑皮发生率和黑皮指数的抑制作用较好;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贮藏温度与果实黑皮病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结论】1-MCP处理对砀山酥梨果实黑皮病的发生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对成熟果实的作用较未成熟果实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花牛苹果虎皮病的发生机理,对‘俄矮二号’和‘卡迪’2种花牛主栽品种在(0±0.5)℃冷藏及冷藏8个月后模拟货架10d(25℃)期间虎皮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以及果皮与果肉中α-法尼烯、共轭三烯、丙二醛(MDA)、总酚的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冷藏5个月后花牛苹果果皮开始产生虎皮状病斑,6个月开始爆发,果肉始终无病斑出现;果皮中α-法尼烯、共轭三烯、MDA、总酚的平均含量及PPO的平均活性均极显著的高于果肉(P0.01),虎皮病发生主要在果皮而非果肉;推测PPO主导的酶促褐变是虎皮病发生在果皮的主要原因,而共轭三烯的积累只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常山胡柚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常山胡柚果实贮藏期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质膜相对透性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贮藏初期.果皮组织中SOD、POD、CAT活性缓慢上升,其中SOD活性在贮藏45d时开始下降,至75d时达最低值,然后急剧上升,POD和CAT活性在贮藏75d时达最高.之后持续下降、果肉组织中SOD活性变化不大.总体上呈上升趋势,POD活性很低,且变化无规律.CAT活性一直呈下降趋势.果皮的质膜相对透性明显高于果肉.而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8.
伏令夏橙自然贮藏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和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分析了自然贮藏下的伏令夏橙(CitrussinensisOsbeck)果实的营养物质含量,果肉与果皮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伏令夏橙贮藏过程中的内在品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酸含量显著下降;贮藏过程中果皮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同期果肉,两部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增加;SOD活性呈单峰曲线型,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最大值出现在贮藏的第28d;果皮和果肉的POD活性表现不同,果皮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果肉的POD活性呈显著下降趋势;果肉CAT活性整体水平较低,果皮CAT活性在贮藏后期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测定比较了23个砂梨(Pyrus pyrifolia)栽培品种的花粉量和花粉生活力,并研究了室温、4℃和-20℃等贮藏温度对丰水、金晶和翠冠3个砂梨品种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3个砂梨栽培品种的花粉量和花粉生活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大果水晶梨和黄金梨几乎没有花粉,花粉萌发量为0,不能做为授粉品种;丰水、西子绿、金晶、鄂梨2号、幸水、金水1号、翠冠、华梨1号、长十郎等9个品种花药花粉量在16000以上,花粉萌发量在10000~20000之间,适宜做授粉品种。室温贮藏和4℃贮藏丰水、金晶和翠冠3个砂梨品种的花粉时,花粉的生活力迅速丧失,-20℃条件下贮藏丰水、金晶和翠冠3个砂梨品种的花粉,花粉生活力下降速度较为缓慢,贮藏12个月的花粉能够满足生产上授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新红星苹果为试材 ,探讨苹果低氧气调新组合贮后一段时间内不发生虎皮病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 ,气调新组合处理 4个月的苹果 ,贮藏效果好 ,果皮α -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较低 ,在此后 2个月的冷藏期中 ,果皮α -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较高 ,但未发现虎皮病果。气调新组合处理的苹果在贮后一段时间不发生虎皮病 ,与气调处理期间其果皮α -法尼烯和共轭三烯的形成受到显著抑制、共轭三烯的形成高峰延缓至贮后一段时间出现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