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能繁母猪的品种 我国优良的地方猪品种具有性早熟、产仔多、耐粗饲等特点,但是瘦肉率低,有待于进一步选育与提高。引进的国外猪品种,瘦肉率较高,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长白猪平均产仔数11.1头,约克夏猪平均产仔数10.75头。杜洛克猪平均产仔数9.78头,汉普夏猪平均产仔数8.66头,皮特兰猪平均产仔数9.7头。由于品种造成的产仔数低的因素改变起来相当困难,在生产中应多选择一些繁殖能力强的品种猪作种用,以提高产仔数。  相似文献   

2.
《养猪》2021,(4)
正内江猪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具有抗病力强、耐粗饲、肉质好、杂交配合力好等优点,是优良的杂交母本,但瘦肉率低(42%)、产仔数也不算很高(初产8~9头,经产11~12头)等缺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四川省内江市种猪场是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内江猪品种资源保护场",为了提高内江猪的产仔数,从2015年起场部决定建立内江猪"高产仔"种猪群,以期提高内江猪产仔数。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3.
1 原因 1.1 品种 有些品种的繁殖能力低,产仔数少,有些品系,如英系大白、比利时长白,在培育过程中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选育时只注重猪种的瘦肉率,而未考虑其他指标,造成产仔数指标下降. 有些品种,如如皮特兰、杜洛克等,由于品种的原因,提高其产仔数非常困难.所以,在商品猪生产的母系中,尽量避免有产仔数少的品种的血缘.  相似文献   

4.
王余平 《养猪》2011,(3):44-45
猪的窝产仔数是否可以通过本品种选育快速大幅度提高,一直以来是遗传育种专家所关注的焦点。由于猪的窝产仔数遗传力低以及窝产仔数与猪的生长速度、瘦肉率、饲料转化率呈遗传负相关等原因,在目前整个养猪行业普遍追求生长速度快、瘦肉率和饲料转化率高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5.
1品种、年龄 有些猪品种自身的繁殖能力低,造成产仔数少.如皮特兰、杜洛克等,由于品种的原因,提高产仔数非常困难.在商品猪生产的母系选育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猪种的体形和瘦肉率,而忽视其繁殖能力.要尽量避免使用有产仔数少的品种血缘的母猪. 猪的年龄及胎次可影响产仔数的多少,同时影响产活仔数的多少.怀1~2胎的母猪繁殖性能低,排,卵数少,产仔数少;怀3~5胎的母猪繁殖性能较好,产仔数及产活仔数较高;怀6胎以上的母猪繁殖性能有所下降,产仔数及产活仔数下降,且由于体力的影响,产仔过程易疲劳,时间过长,造成死胎比例过大.在生产中,应充分发挥3~5胎母猪的繁殖性能,加强低胎次和高胎次母猪的助产,减少产仔的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6.
1原因分析 1.1品种品系 有些品种的繁殖能力低,产仔数少。由于品种的原因,产仔数提高非常困难,在商品猪生产的母系中,尽量避免有产仔数少的品种的血缘。有些品系在培育过程中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选育过程中只注重猪种的体型和瘦肉率,而没有注意其他指标,造成产仔数指标下降。  相似文献   

7.
原名互助猪,是西北八眉猪的高原地区类型,对高原特殊生态环境有良好适应性.青海八眉猪具有产仔数多、保姆性好、肉质细嫩多汁、遗传性稳定、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在高原地区具有其他品种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青海八眉猪有生长发育慢、瘦肉率低、皮厚等缺点[1-2].在过去的30多年,由于人们追求高生长速度和高瘦肉率,使青海八眉猪种质资...  相似文献   

8.
嘉兴黑猪新品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嘉兴黑猪新品系是以优良地方品种嘉兴黑猪为基本育种素材,导入18.75%外来瘦肉型公猪血缘,采用现代遗传育种学原理,经过10多年的精心培育而成.尤其是经过"九五"期间6年5个世代系统严格选育,其主要经济性状均已达到或超过育种目标.初产母猪头胎平均产仔数11.27头,产活仔10.86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达14.36头;纯种猪肥育期(25~75kg)日增重493 g,料重比3.36;75 kg屠宰胴体瘦肉率52.1%,平均背膘厚2.75 cm.以新品系猪为母本,用长白公猪、大约克公猪、皮特兰公猪进行二元杂交,3个杂交组合肥育期(25~90 kg)平均日增重587 g,料重比为3.29;90kg屠宰平均胴体瘦肉率为55.5%,屠宰率72.17%,平均背膘厚为3.04 cm,其生产水平达到了"二洋一土"杜长嘉三元杂种猪的水平.筛选出的最优杂交组合长白猪×新品系,日增重634 g,料重比3.07,胴体瘦肉率55.4%,是一个较理想的高产、优质杂交组合,值得生产上大力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拥有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地方猪具有分布广、产仔数多、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点,但瘦肉率低,而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已经从脂肪型转变成瘦肉型。近年来,如何提高地方猪的胴体瘦肉率成为地方猪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市场需求的切入点,也是当今畜牧业应该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就提高地方猪胴体瘦肉率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清平猪的优良特性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平猪是我国地方良种猪之一。该猪种主要特性有四个方面:1、繁殖性能好。①性早熟,母猪平均86.98d初情;②妊娠期短,初产母猪妊娠期为110.69d,经产母猪为111.06~111.51d;③产仔数多且育成率高,该品种多是2年5胎,窝平均产仔数大群12.12头,种猪场为13.57头,育成率97.79%,年可产仔、育成仔猪30头左右。2、遗传性能好。遗传性能稳定,适应丘陵、山区、平原、湖区的不同生态条件,现共有纯种母猪4万多头,已推广到全省30多个县市。3、产肉多肉质好。母猪年产窝数多、产仔多,故年产肉量大,且肉质细嫩,口感香浓,无黄膘肉和PSE肉。4、配合力好。杂种肉猪比同等条件下的其他同类杂种猪生长速度快,胴体瘦肉率高。  相似文献   

11.
猪的产仔数是繁殖性状中重要的经济性状,直接关系到养猪业的经济收益。英国动物育种学家Chris Haley曾估算,如果每头母猪的产活仔数每胎提高I头,英国的养猪业每年就可增加利润7亿英镑,整个欧盟养猪业可多获利20亿英磅。在我国,如果母猪产仔数每胎提高1头,每年也将增收190亿人民币的纯利。因此,通过候选基因法寻找控制猪产仔数的主效基因或遗传标记,以及通过标记辅助选择提高猪的产仔性能,是目前猪遗传育种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通过常规育种技术,猪的许多重要生产性状都在遗传上得到了很好的改良(如瘦肉率,背膘厚),但对产仔数的改变却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是产仔数的遗传力很低,同时又是限性表达性状。但不同品系,窝产仔数的变化范围在2~20头,平均为9~10头;其表型标准差在2.5~3头之间;遗传力在0.1~0.15之间。因此,通过猪育种手段(MAS)提高猪产仔数还有相当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苏钟猪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云山  任守文 《养猪》2003,(6):19-21
苏钟猪是以太湖猪和外来良种为亲本,运用现代遗传育种理论及先进的育种手段,历时10余年精心培育的优质高产瘦肉猪母系品种,2001年通过江苏省新品种审定.该猪全身被毛白色,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4.25~14.35头,乳头数7~8对,达90 kg体重日龄为175~177天,胴体瘦肉率54.32%~54.49%;以苏钟猪为母本的二元(大约克×苏钟)杂优猪,育肥性能好,达90 kg体重日龄为160~163天,日增重702.67~727.23 g,料重比3.11,胴体瘦肉率58.79%~58.90%.  相似文献   

13.
正母猪高产、仔猪多活、肥猪快长是养猪生产中的三个重要环节。母猪高产是仔猪多活、肥猪快长的前提。1产仔少的原因1.1品种原因有些品种、品系的母猪本身繁殖能力低,这类猪种选育时多注重瘦肉率,而不注重其他指标。1.2年龄原因1~2胎的母猪繁殖性能低、排卵数少、产仔数低。6胎以上的母猪,由于组织器官衰退的影响,其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有所下降。1.3饲养管理原因很多母猪产仔数或产活仔  相似文献   

14.
鲁烟白猪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烟白猪是采用不完全闭锁的群体继代选育、利用综合选择指数进行继代猪选择的新品种.通过7个世代选育,初产母猪产仔数10.49头,产活仔数10.24.头;20日龄窝重57.68 kg,比1~6世代的43.27 kg增加14.41 kg,提高了33.30%.7世代同胞肥育性能为平均日增重782 g,料重比2.57,胴体瘦肉率62.76%.与0世代相比,日增重提高71 g,料重比降低0.37,瘦肉率提高3.8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台系杜洛克母猪重复力遗传参数在国内的适应性,充实完善台系杜洛克猪产仔数的重复力,继续选育提高杜洛克猪育种水平及经济效益。通过采用组内相关的方法,对某大型种猪企业的台系杜洛克猪1~8胎次产仔数的重复力进行估测。结果表明:台系杜洛克猪1~8胎次的平均产仔数分别为8.6头、9.65头、9.35头、9.00头、8.30头、8.80头、7.65头;台系杜洛克猪8个胎次平均产仔数为8.44头;台系杜洛克猪产仔数的重复力为0.42。  相似文献   

16.
梅山猪、通城猪与湖北白猪的杂交猪生产性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先文  华升  梅书棋  张健 《养猪》2006,(6):49-50
此试验以梅山猪、通城猪为父本,测定其与湖北白猪的杂交猪肥育性能、胴体与肉质性状及繁殖性能。结果表明,梅湖杂交猪肥育期日增重514.39g、料重比3.56、瘦肉率56.53%、肌内脂肪含量3.91%,初产母猪产仔数12.36头、产活仔数11.73头,二胎母猪窝产仔数15.67头、产活仔数15.17头;通湖杂交猪肥育期日增重511.47g、料重比3.72、瘦肉率53.72%、肌内脂肪含量3.51%,初产母猪产仔数10.32头、产活仔数10.24头,二胎母猪产仔数12.20头、产活仔数11.80头。两组合料重比、初产产活仔数差异显著;瘦肉率、肌内脂肪含量、初产及二胎产仔数差异极显著。说明杂交猪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和胴体与肉质性状,且梅湖杂交组合效果优于通湖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的影响并分析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的要求,本实验采集了989头巴马香猪历年产仔数,使用Excel、R语言和SPSS19.0分析巴马香猪1~11胎产仔数Person相关系数、各胎次之间的影响差异,并选取159头9胎以上母猪进行可靠性分析;分析巴马香猪公猪与杜洛克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的影响差异;使用C#编写了Exceltools2.0软件对753头母猪平均产仔数进行以10%样本量为梯度的1~100次随机抽样,计算其变异系数。结果显示:巴马香猪平均产仔数为9.36±2.09头,对胎次的回归方程为Y=8.637+0.167X;第1~9胎产仔数大多相互呈中低度相关,6胎以内相邻胎次之间Person相关系数比更远的胎次间更大;产仔数随胎次增加升高,到8、9胎最高,第1胎的产仔数极显著低于其他胎次;与杜洛克公猪交配能极显著提高巴马香猪的平均产仔数;159头9胎以上母猪与753头母猪各胎次分析结果一致,第2~11胎的平均产仔数与第1~11胎和第3~11胎差异均不显著;抽取1次使变异系数达到1%以下需要的样本量为10%,抽取1次使变异系数达到1‰以下需要的样本量为70%。综上,巴马香猪母猪的可使用年限比其他猪种更长;可以使用第2~11胎平均产仔数作为总平均产仔数或者该品种的平均产仔数;随机抽取70%的母猪计算其平均产仔数准确度极高。  相似文献   

18.
母猪繁殖指标具体包括:产仔数(总产仔、产活仔数)、初生头(窝)重、断奶(或60日龄)头(窝)重、仔猪育成率、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配种受胎率等.1 品种与生理1.1 品种品种影响繁殖力的实质是遗传因素,如太湖猪、金华两头乌猪等的繁殖性能极高,这是由遗传因素中的高产基因决定的.繁殖力属低遗传力性状,其杂种优势程度较高,但程度高低与母体效应有关.故利用杂种优势时,应考虑将繁殖力高的作母本.从经济上考虑,以三元杂种为最好.目前国内较常采用的杂交方式为:本地品种(繁殖力高、肉质好)与外来瘦肉型品种的二元杂交;为提高瘦肉率,纯利用外来品种杂交时,母本宜选用长白或大约克.  相似文献   

19.
1 引种背景近 2 0年来 ,我国养猪事业有很大发展 ,正逐步走向规模化、良种化 ,商品猪基本上采用杂交生产方式 ,各地相继建立了不同模式的杂交繁育体系 ,长白猪以其雄性强、瘦肉率高、增重速度快等优势作为父本 ,与我国地方品种杂交 ,或作为“二洋一土”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 ,杂种优势明显 ,显著改善后代的生长速度和胴体品质 ,提高商品猪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我省有五大地方良种猪品种 ,也是太湖猪的主产区 ,太湖猪产仔数高的优势和瘦肉率低的弱点同样明显 ,发挥太湖猪优势的首要问题是提高其瘦肉率 ,这也是地方良种猪的共同要求。目前 ,…  相似文献   

20.
旨在对几个中国地方猪品种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并筛选与中国地方猪产仔数相关的基因组选择信号及候选基因.本研究下载了6个中国地方品种猪共计102头个体的Illumina PorcineSNP60芯片数据,构建了包括19头迪庆藏猪、16头明光小耳猪、16头五指山猪在内的低产仔数组和包括11头姜曲海猪、20头蓝塘猪、20头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