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光学显微镜观察鲶卵膜形成的显微结构,第1时相卵母细胞外具1层质膜.第2时相卵母细胞外可见到滤泡膜,第3时相卵母细胞时,可见到放射膜.第4时相初滤泡层和放射膜较前期更加增厚.第5时相卵母细胞外的滤泡膜已脱去.第6时相放射膜逐渐消解.透射电镜观察鲶卵膜形成的超微结构,在第2时相时,不仅具滤泡层,而且有鞘细胞层、基板和刚发生的放射膜,第3时相基板加厚.第4时相基板逐渐消失.第5时相滤泡细胞解体,放射膜的外层已经消失.对鲶卵母细胞膜发生的显微和超微结构作了比较,对卵膜的划分及分期、滤泡层的来源和构成、放射膜生成的机制等作了描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光学显微镜观察鲶卵膜形成的显微结构,第1时相卵母细胞外具1层质膜。第2时相卵母细胞外可见到滤泡膜,第3时相卵母细胞时,可见到放射膜。第4时相初滤泡层和放射膜较前期更加增厚。第5时相卵母细胞外的滤泡膜已脱去。第6时相放射膜逐渐消解。透射电镜观察鲶卵膜形成的超微结构,在第2时相时,不仅具滤泡层,而且有鞘细胞层、基板和刚发生的放射膜,第3时相基板加厚。第4时相基板逐渐消失。第5时相滤泡细胞解体,放射膜的外层已经消失。对鲶卵母细胞膜发生的显微和超微结构作了比较,对卵膜的划分及分期、滤泡层的来源和构成、放射膜生成的机制等作了描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船用新涂料     
日本三井造船公司研制成功一种船用新涂料。这种新涂料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微粒 ,喷涂在物体上 ,能在水中形成一层2~3mm厚的空气膜。船舶航行时 ,空气膜就变为气泡消失。在船舱底层安装空气压缩机吹送空气 ,就能维持空气膜。这层空气膜能使船舶航行时所受摩擦阻力减少50 % ,并使燃料燃烧率提高30 %。船用新涂料@周洲  相似文献   

4.
感染甘蔗黄叶病毒后甘蔗叶组织超微结构的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镜技术对感染甘蔗黄叶病毒蔗叶组织超微结构进行观察表明,韧皮部伴胞及叶肉细胞内的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及细胞核都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线粒体形态异常,有的肿大、内嵴模糊,严重者内嵴消失,空泡化,仅剩未被消解的残骸;叶绿体被膜破裂,严重者被膜完全消解,基粒类囊体和基质片层消失,基质外流.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被膜和基质片层也遭到破坏,淀粉粒增多、膨大;细胞核形态变为不规则,局部核膜破裂,核内染色质分布不均匀,呈降解状.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南瓜疫病菌(Phytophothora capsici)进行了毒素提取,并用该毒素处理南瓜幼苗,然后观察南瓜叶片超微结构变化。Phytophothora capsici毒素处理后,随着其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质壁分离严重,质膜断裂;叶绿体膨胀严重,膜消失,基粒片层紊乱;线粒体膜、脊被破坏;核膜不均一。  相似文献   

6.
感染玉米粗缩病毒后玉米植株的超微结构病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接种后感染玉米粗缩病毒 (MRDV)的玉米植株的叶片及侧根超微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受侵染的玉米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有所减少 ,细胞质丰富 ,细胞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变。液泡膜发生明显内陷 ,随着病情的严重液泡膜内陷加剧 ,呈极度松弛状态 ,局部破裂 ;叶绿体被膜破裂 ,轻者成为一松弛的单膜结构 ,严重者被膜完全消失 ,叶绿体中的片层膜系统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淀粉粒。线粒体及细胞核形态异常 ,随着病害的加重 ,线粒体逐渐肿大 ,基粒缩小 ,膜破裂 ,类囊物流入细胞中 ,细胞膜破裂。在玉米植株的根部细胞中观察到了大量的病毒粒体 ,这些粒体大多集中在细胞壁处形成病毒质体。感病细胞的叶绿体、线粒体、核、质膜及胞间联丝中均未见病毒状颗粒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巨型塑料大棚单膜、单膜+1层水平保温膜、单膜+2层水平保温膜、单膜+2层水平保温膜+2层垂直保温膜等4种保温覆盖措施下棚内的温度特征及保温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形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大配子体系由末代裂殖子侵入盲肠上皮细胞后,长大变圆而形成。大配子体发育、大配子形成、受精、卵囊形成均在带虫空泡内进行,大配子体发育过程的早期,微线、棒状体、椎体、极环等组成的顶复合器消失,随之,首先在大配子体内部形成大量的成囊体 2,成囊体 2有电子稀疏的杆状结构组成,成囊体 2为圆形,外被一层单位膜,结构比较明显,但表面不光滑;成囊体 1较成囊体 2形成晚,其组成成分电子结构十分致密,它也呈圆形,而且表面十分光滑,外被一层不明显的膜;在成囊体形成的同时,支链淀粉和脂肪体也逐渐形成;大配子体和大配子外被单位膜,中央有一个细胞核,核仁不十分明显。卵囊壁形成起始于大配子受精以后,成囊体移向被膜,并且集中于被膜下,首先,成囊体 1解聚,在被膜下形成一层卵囊壁,随后,成囊体 2解聚形成又一层卵囊壁,最后,在内部的合子膜形成第五层囊壁,卵囊形成以后,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内有大量的支链淀粉和脂肪体  相似文献   

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玉米抽雄期后不同灌水量对玉米穗位叶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亏缺时,玉米叶片叶肉细胞皱缩,细胞的“花环型”结构消失;细胞壁变窄,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叶绿体形状发生变化,从细胞边缘向中央漂移,膜解体破裂;线粒体内外膜和脊模糊,线粒体外膜膨大或破裂;片层结构混乱,基质片层向叶绿体两端拉伸并出现断裂.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叶肉细胞的“花环型”结构清晰可见;细胞壁结构层次清晰,细胞壁的超微结构特征明显;叶绿体外膜逐渐变得清晰,呈长椭圆形或梭形,紧贴细胞壁,被膜清晰;线粒体成规则的圆球形或椭圆形,双层被膜结构完整,内脊清晰;片层增厚,结构逐渐完整且有规律的排列,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清晰可见.综上可见,水分胁迫对玉米生育后期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玉米早衰现象,产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一、种子包衣的概念和作用 种子包衣是指在种子外面包上一层含水药剂和促进生长物质的"外衣",这层外衣称"种衣剂"。种衣剂不同于以往的浸种和拌种药剂。浸种和药剂拌种,种子表面上的药剂在播种入土后遇水会溶解,药效很快降低或很快消失,而种衣剂包在种子上能立即形成固化的膜,种子入土后遇水膨胀而种衣不会被溶解,  相似文献   

11.
僵藕的发病症状及细胞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研究了僵藕的形态特征和茎叶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僵藕藕身表面出现棕褐色斑点、条斑,表皮细胞和薄壁细胞常被破坏形成空腔,薄壁细胞中淀粉粒减少,维管束衰退,导管发育不全,筛管内含物积聚,运输功能受损;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混乱,膜解体、消失,细胞核核膜不清,核仁不明显;液泡内含物聚集;僵藕病叶叶肉细胞和叶脉细胞中有6~8臂的风轮状内含体,同时在僵藕病叶组织的粗提取液中发现线条状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12.
朱砂叶螨对棉叶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Nitrate uptake characteristics and ammonium effects on nitrate uptake were compared between upland rice (Brazilian upland rice) and paddy rice (Wuyujing 3 and Yangdao 6) through the glass microelectrode technique and the concentration gradient method of uptake kinetics.Results indicated that nitrate uptake by rice seedlings and ammonium effects were depending on membrane potential of root cells.And upland rice and paddy rice presented obviously different responses.For all cultivars,the nitrate treatments induced rapid depolarization and then slow repolarization of membrane potential in root epidermal cells,and even hyperpolarization was observed when nitrate concentration was low.The membrane potential of epidermal cells in Brazilian upland rice roots was larger and its response to NO3- was bigger than those of two paddy rice cultivars.Depolarization of membrane potential was amplified when ammonium was simultaneously added with nitrate into the measure medium,but repolarization was reduced,even disappeared.Brazilian upland rice seedlings had high Vmax of nitrate uptake and low Km,furthermore,Vmax and Km were little affected by ammonium,but Vmax of Wuyujing 3 was reduced significantly.Therefore,inhibition of NH4+ differed obviously between upland rice and paddy rice.  相似文献   

14.
嗜线虫致病杆菌杀虫毒素对棉铃虫的中肠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与小卷蛾斯氏线虫HB310共生,对多种昆虫均具有较高生物活性。本实验通过盐析和非变性凝胶电泳等方法从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的细胞内分离纯化出具胃毒活性的蛋白毒素Ⅱ。经毒素Ⅱ处理的棉铃虫幼虫,中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类似于发光杆菌Tca毒素和Btδ-内毒素。棉铃虫4龄幼虫口服毒素Ⅱ 6 h后中肠组织开始发生变化:首先围食膜前端破碎,中肠柱状细胞伸长;随着时间推移,12 h后整个围食膜被破坏消失,中肠组织病变加重,肠壁细胞排列疏松混乱;随着毒素作用的逐渐减弱,处理72 h后棉铃虫中肠围食膜又重新出现。毒素Ⅱ离体处理棉铃虫围食膜,同样可以导致围食膜破碎。  相似文献   

15.
白肋烟调制过程中叶片膜脂过氧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白肋烟调制过程中叶片膜脂过氧化及内源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白肋烟调制过程的进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下降直至消失,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调制2d后上升到最大值,而后下降直到活性丧失,多酚氧化酶则在调制48h内上升到最大值之后下降。不同处理以高温变黄处理烟叶膜脂过氧化水平最高,低温处理最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应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DHV形态,并对DHV接种鸡胚引起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 DHV颗粒为球形,无囊膜,直径约为15~20毫微米。 将DHV接种10天龄鸡胚,接种后于一定的时间间隙,直至鸡胚死亡,取鸡胚的肝和脑分别制样,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病理变化。在光镜下,可见肝窦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和坏死,肝脏充血出血,大脑脑软膜淋巴细胞浸润和大脑毛细血管充血。肝脏的电镜检查,可见肝细胞间隙有很多泡囊,肝细胞胞浆出现电子密度很高的颗粒状物和空泡,核固缩,最后,核膜皱曲和破裂,细胞膜裂开,细胞器减少或消失。脑的电镜观察,可见脑神经细胞的内质网扩张形成小圆泡,核膜皱曲和破裂。细胞膜也破裂,细胞器溢出。 在肝组织的狄斯隙中可见病毒样颗粒,在靠近细胞膜的胞浆中发现病毒样颗粒被包在由膜围成的泡囊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南瓜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以期为南瓜花药培养等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细胞学依据。[方法]采用爱氏苏木精染色-冬青油透明技术对南瓜"天虹"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结构变化和染色体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南瓜花粉母细胞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于中期I消失,末期I重新出现,此时形成2个新月形的细胞核,两核之间出现成膜体,但未出现细胞壁,该成膜体在中期Ⅱ又逐渐消失,末期Ⅱ重新出现。第2次分裂纺锤体中央离心扩散的成膜体与第1次分裂两核相对的中央界面形成的成膜体相连,小孢子细胞壁向心产生。多数四分体中包含四个子细胞,少数还含有额外的小细胞。单核靠边期核仁由1个分解成2~3个或多个,进入有丝分裂前期,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1.0~2.0cm长花蕾中多数花粉细胞处于单核期,可以将其作为花药或小孢子培养的取材依据。[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瓜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南瓜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以期为南瓜花药培养等方面研究提供一定细胞学依据。[方法]采用爱氏苏木精染色-冬青油透明技术对南瓜"天虹"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结构变化和染色体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南瓜花粉母细胞在细胞核分裂过程中,核膜核仁于中期I消失,末期I重新出现,此时形成2个新月形的细胞核,两核之间出现成膜体,但未出现细胞壁,该成膜体在中期Ⅱ又逐渐消失,末期Ⅱ重新出现。第2次分裂纺锤体中央离心扩散的成膜体与第1次分裂两核相对的中央界面形成的成膜体相连,小孢子细胞壁向心产生。多数四分体中包含四个子细胞,少数还含有额外的小细胞。单核靠边期核仁由1个分解成2~3个或多个,进入有丝分裂前期,成熟花粉为二细胞型。1.0~2.0 cm长花蕾中多数花粉细胞处于单核期,可以将其作为花药或小孢子培养的取材依据。[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瓜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氨对紫背浮萍和稀脉浮萍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紫背浮萍和稀脉浮萍,利用SEM和TEM分别对在对照液硝酸盐氮培养液和含有较高氨氮培养液中生长个体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在硝酸盐氮培养液中生长的个体相比,在氨氮培养液中生长的2种浮萍上表皮的气孔张开程度明显地增大,下表皮细胞突起的细胞壁消失,细胞发生明显的变形;生长在含有氨氮培养液中的2种浮萍个体的叶绿体内膜结构均受到严重的损伤,叶绿体中淀粉粒明显增多,整个叶绿体处于解体状态,而生长于硝酸盐氮培养液中浮萍的叶绿体则完好无损.  相似文献   

20.
不同低温胁迫下早钟6号枇杷幼果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枇杷品种早钟6号幼果为试材,采用人工降温的方法,研究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6、3℃低温胁迫下,幼果果肉细胞质膜、液泡膜清晰,叶绿体、线粒体结构没有明显变化;0℃低温胁迫下,原生质膜、液泡膜结构完整,叶绿体结构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线粒体双层膜结构依稀可见,但已经没有明显的内脊,内部呈小泡化;-3℃低温胁迫下,原生质膜、液泡膜均破裂,原生质体浓缩,叶绿体扭曲变形、相互融合,线粒体膜结构受损,内脊消失.可见,一定的低温会对枇杷幼果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在0℃以下的低温胁迫幼果冻害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