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61~120日龄断奶湖羊羔羊生长性能、氮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2×2两因素两水平试验设计,选取64只61日龄体重相近的纯种湖羊羔羊,随机分为4组,饲喂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饲粮,分别为高能量[代谢能(ME)为10.92 M J/kg]高蛋白质[粗蛋白质(CP)为15.74%]组、高能量(M E为10.92 M J/kg)低蛋白质(CP为11.78%)组、低能量(ME为8.64 MJ/kg)高蛋白质(CP为15.72%)组、低能量(ME为8.64 M J/kg)低蛋白质(CP为11.8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公母各占1/2。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与蛋白质水平对羔羊生长性能指标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饲粮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羔羊61~90日龄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2)饲粮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81~90日龄、111~120日龄羔羊氮摄入量(P0.05);饲粮低能量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81~90日龄、111~120日龄羔羊尿氮排出量(P0.05),并且以低能量高蛋白质组尿氮排出量最高;对于81~90日龄羔羊,饲粮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氮沉积(P0.05),而饲粮低能量或高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了氮生物学效价(P0.05)。3)羔羊120日龄时,饲粮低能量水平显著降低了血清葡萄糖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饲粮低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P0.05)。综上所述,61~90日龄阶段,饲粮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可促进羔羊生长;91~120日龄阶段,可适当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以节约生产成本,不会对生长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及赖氨酸/蛋氨酸(Lys/Met)对早期断奶藏羔羊生长性能及胃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试验选取(55±2)日龄、平均体重(10.85±0.65)kg断奶藏羔羊98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4只,公母各占1/2。设3个饲粮蛋白质水平(21.03%、18.02%和15.01%),调整蛋白质水平为18.02%和15.01%的饲粮的Lys/Met分别为2.6、3.1和3.6。试验期20 d。结果表明:1)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藏羔羊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增加,腹泻率降低,藏羔羊瘤胃等复胃增重,小肠增长,瘤胃乳头和小肠绒毛发育得到优化;2)藏羔羊早期断奶饲粮在18.02%及15.01%蛋白质水平下,以Lys/Met为3.1的配比效果为最佳;3)蛋白质水平为18.02%(Lys/Met=3.1)的饲粮可替代21.03%的高蛋白质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5.01%(Lys/Met=3.1)的饲粮可替代18.02%的中蛋白质饲粮。结果提示,适宜的饲粮蛋白质水平及Lys/Met能够促进早期断奶藏羔羊胃肠道良好的生长发育,合理的Lys/Met能够降低其对蛋白质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对早期断奶藏羔羊尿沉渣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选取2月龄断奶、体重(20.80±2.75) kg的健康藏公羔羊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0.8%(LP组)、12.0%(MP组)和13.2%(HP组)的日粮,试验期127 d。结果显示,HP组中有3只羔羊膀胱、输尿管组织出现损伤,且1只有膀胱结石,LP、MP组羔羊均未出现尿路疾病致死症状,表明较低的蛋白质水平可以降低后期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从而改善羔羊的健康。LP组白细胞和电导率数量波动较大,无管型,HP组尿沉渣指标均波动较大,白细胞,红细胞,结晶,类酵母菌数量均呈上升趋势,MP组尿沉渣波动较小,均在正常范围内,且无管型。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藏羔羊的尿沉渣指标有显著影响,且日粮蛋白质水平为12.0%时,尿沉渣指标最优,死亡率最低,泌尿组织较完整,机体最健康,有利于生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断奶羔羊饲喂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饲粮对羔羊育肥期生长性能、血清学指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用100只体况良好、体重(6.10±0.10)kg、(18±2)日龄的湖羊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羔羊。试验配制NDF水平分别为10%(10N组,作为对照组)、15%(15N组)、20%(20N组)、25%(25N组)的4种饲粮。在21~90日龄阶段,各组羔羊饲喂不同NDF水平的饲粮;在91~150日龄,所有羔羊饲喂同一全混合日粮(TMR),饲粮NDF水平为30%。150日龄时,每组挑选与平均体重相近的6只羔羊,测定血清学指标、屠宰性能和组织器官发育指标。结果表明:1)在90日龄时,15N组、20N组和25N组体重均显著高于10N组(P0.05);在120日龄时,20N组和25N组体重均显著高于10N组(P0.05);在150日龄时,20N组和25N组体重较10N组有增加的趋势(P=0.079)。90~120日龄阶段,20N组和25N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10N组和15N组(P0.05),20N组羔羊平均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10N组(P0.05);然而,在120~150日龄阶段,20N组和25N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10N组和15N组(P0.05)。在90~150日龄阶段,羔羊平均日增重、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及料重比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20N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10N组(P0.05),20N组和25N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10N组(P0.05),25N组血清β-羟丁酸含量显著高于10N组和15N组(P0.05)。3)20N组和25N组羔羊胴体重较10N组有增加趋势(P=0.061)。4)10N组头占宰前活重的比例显著高于20N组(P0.05),其余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得出,早期断奶羔羊饲喂NDF水平不低于15%的饲粮能够提高育肥期羔羊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扁杏皮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50日龄左右、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小尾寒羊断奶母羔8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对照组饲喂不含扁杏皮的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3%、6%和9%扁杏皮的饲粮。试验期60 d。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测定断奶羔羊的生长性能,采集血液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3%、6%扁杏皮组断奶羔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饲料转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羔羊血清的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含量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试验组断奶羔羊血清中尿素氮和胆固醇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适量扁杏皮可以提高断奶羔羊的生长性能,改善部分血清指标。在生产实践中,断奶羔羊饲粮中扁杏皮最佳添加比例为6%。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脂肪水平对早期断奶双胞胎湖羊公羔生长发育、体尺指标、断奶前腹泻率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择7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湖羊双胞胎公羔30对,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分为正常脂肪组(NF)和高脂肪组(HF),一对双胞胎随机分到两个组中。7日龄断母乳,NF组开始饲喂脂肪含量为15%的代乳品和2.8%的开食料,HF组开始饲喂脂肪含量27%的代乳品及5.0%的开食料,饲喂至60日龄断液体饲料(代乳品)。60~120日龄统一饲喂开食料(US)。所有羔羊定期晨饲前称重,记录每日采食量及腹泻情况;在60、90及120日龄晨饲前颈静脉采血,用于测定血清学常规指标。结果表明:1)在30、50、90及120日龄时,HF组羔羊体重显著高于NF组(P0.05),而断代乳品时,HF组羔羊体重有显著高于NF组的趋势(0.05P0.10)。在7~60日龄阶段,HF组代乳品平均采食量显著高于NF组(P0.05),但开食料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60~90日龄阶段,HF组平均日增重及开食料采食量显著高于NF组(P0.05),而饲料转化率HF组显著低于NF组(P0.05);在90~120日龄期间,HF组羔羊采食量显著高于NF组(P0.05),而饲料转化率有显著高于NF组的趋势(0.05P0.10)。在整个试验期,HF组总平均采食量显著高于NF组(P0.05),平均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期内HF组羔羊断奶前腹泻率有显著低于NF组的趋势(0.05P0.10)。试验期间两组羔羊体尺指标基本上无显著差异(P0.05)。断奶前饲喂高脂肪日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湖羊双胞胎公羔断奶前后的生长性能;高脂肪日粮可以降低断代乳品前腹泻率;且本试验条件下高脂肪日粮对羔羊血液指标的影响在其自身调节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牧区察哈尔羔羊饲粮钙磷适宜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4个不同钙磷水平的饲粮饲喂断奶后察哈尔羔羊,研究钙磷对断奶羔羊生长、钙磷营养消化代谢和排放量、骨骼的影响。选取70日龄健康、体重(16.27±3.33) kg断奶察哈尔羔羊120只(公母各半),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4种饲粮,其钙磷含量分别为:Ⅰ组,0.49%、0.28%;Ⅱ组,0.55%、0.32%;Ⅲ组,0.64%、0.47%;Ⅳ组,0.87%、0.70%。饲养试验期65 d,其后,每组选6只羔羊(公母各半),全收粪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果:1)饲粮钙磷水平对断奶羔羊平均日增重、体尺、干物质采食量和饲粮转化率影响皆不显著(P>0.05);2)血清钙含量Ⅳ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血清碱性磷酸酶Ⅰ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3)Ⅰ组钙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随饲粮钙磷水平升高羔羊钙磷排放量增加(P<0.05);4)Ⅳ组胫骨灰分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Ⅰ组跖骨灰分含量显著低于Ⅲ、Ⅳ组(P<0.05),胫骨磷含量Ⅳ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5)冬春季节改变羔羊饲喂模式增加了内蒙古地区草原生态系统中钙磷的输入。综上所述,饲粮钙磷水平升高降低了断奶羔羊的钙表观消化率,显著增加了钙磷的排放量,提高了羔羊骨骼钙磷沉积。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钙磷含量分别为0.49%、0.28%,内蒙古地区冬春季断奶羔羊即可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代乳粉对黔北麻羊断奶羔羊生长性能与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取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黔北麻羊断奶羔羊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1组、2组、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4%、6%的代乳粉。结果表明:1)补饲代乳粉可显著提高羔羊干物质采食量(补饲2%~6%)及饲粮干物质(补饲4%)、粗蛋白质(补饲4%)、中性洗涤纤维(补饲2%~6%)、酸性洗涤纤维(补饲2%~6%)、粗灰分表观消化率(补饲2%、4%)及吸收氮(补饲2%~6%)、沉积氮(补饲4%)、氮的消化率(补饲4%)、净蛋白质利用率(补饲4%)、氮的生物学价值(补饲4%)(P0.05);2)饲粮中添加4%、6%的代乳粉能够显著提高羔羊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P0.05);3)全期来看,补饲4%代乳粉显著提高了羔羊血浆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溶菌酶活性(P0.05),降低丙二醛、尿素氮含量(P0.05),对葡萄糖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补饲适宜水平代乳粉可提高黔北麻羊羔羊平均日增重、养分消化率,降低料重比;也可有效增强蛋白利用率、血浆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综合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黔北麻羊羔羊代乳粉补饲水平以4%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热区断奶至2月龄新西兰兔生长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的影响。100只35日龄断奶新西兰仔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试验兔雌雄各半,分别饲喂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2.16%、14.23%、16.29%、18.31%和20.10%,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和蛋白质含量12%组相比,各饲粮组日增重分别提高7.42%(P0.05)、22.82%(P0.05)、20.87%(P0.05)和23.04%(P0.05),与蛋白质含量14.23%组相比,高蛋白质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4.34%(P0.05)、12.51%(P0.05)和14.54%(P0.05),饲粮蛋白质16.29%、18.31%和20.10%组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能量、干物质、有机物及粗纤维的消化率差异不显著;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在12.16%~16.29%呈线性提高趋势,16.29%~20.10%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在热区的夏季,断奶至2月龄肉兔的饲粮粗蛋白水平以16.29%为宜。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亚麻籽对萨寒杂交一代(萨福克×小尾寒羊)去势断奶公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年龄、体重和遗传背景相近的60只健康的萨寒杂交一代去势断奶公羔,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羔羊,各组分别饲喂添加0、4%、8%和12%亚麻籽的饲粮。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亚麻籽对羔羊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而且与添加剂量有关。饲粮中添加8%的亚麻籽显著增加羔羊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料肉比(P0.05),对羔羊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亚麻籽显著提高羔羊的胴体重和屠宰率(P0.05),其中以8%添加组的效果最佳。同时,8%添加组羔羊的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P0.05)。因此,羔羊饲粮中添加8%的亚麻籽可显著提高羔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增加肌肉脂肪酸含量,可以用于生产功能性羔羊肉。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索发酵木薯渣在湖羊日粮中替代部分能量饲料(玉米)的可行性,并确定最佳替代比例。选择48只体重为(18.35±1.39) kg的湖羊公羔,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分别用发酵木薯渣替代0%(对照组)、20%(A组)、40%(B组)、60%(C组)玉米的日粮进行饲喂,试验期60 d。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测定羔羊生长性能,并采集血液样品进行分析,同时在试验结束时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屠宰性能以及肉品质。研究结果表明,A组湖羊的平均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对照组和B组(P<0.05),日增重(ADG)的变化趋势为A组>B组>对照组(P>0.05),A组和B组的料重比(F/G)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P>0.05)。而C组湖羊由于腹泻严重,于试验开始2周后将其淘汰。A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肝、瓣胃和肾的重量显著大于对照组和B组(P<0.05),而各组其他内脏器官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湖羊的血液生化指标和肉品质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的肉豆蔻酸、棕榈酸等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而B组的十七烷酸和花生酸的含量显著高于A组和对照组(P<0.05),其他种类的脂肪酸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利用发酵木薯渣替代20%玉米对湖羊公羔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无不良影响,且能降低饲料成本,育肥效果最好。因此,将发酵木薯渣作为湖羊的饲料来源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蒸汽压片玉米粉、膨化玉米粉对12月龄伊犁马消化代谢、血浆生化指标及体增重的影响,为蒸汽压片玉米粉、膨化玉米粉在马的饲养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选取体重相近[(261.95±14.73)kg]、年龄相近(12月龄左右)的伊犁马公马24匹,随机分为3组,每组8匹,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各组马匹每天每匹饲喂1.5 kg浓缩料和8 kg苜蓿干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马匹每天每匹再分别饲喂1.5 kg的粉粹玉米粉、蒸汽压片玉米粉、膨化玉米粉,进行26 d的消化代谢试验,其中预试期19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试验Ⅱ组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高出4.93%(P0.05)、5.84%(P0.05)、7.10%(P0.05)、14.78%(P0.05)、17.45%(P0.05),而试验Ⅰ组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及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氮沉积量、氮沉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试验Ⅰ组(P0.05),分别高出81.19%、79.86%及104.78%、97.50%,而对照组、试验Ⅰ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钙、磷沉积量及沉积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血浆中葡萄糖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及试验Ⅰ组高出10.04%、20.79%(P0.05)。饲喂蒸汽压片玉米粉和膨化玉米粉对12月龄伊犁马的体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试验Ⅱ组试验期内的体增重、平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高出18.88%、20.37%,分别较试验Ⅰ组高出20.43%、20.37%。因此,饲喂膨化玉米粉可提高12月龄伊犁马对饲粮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及能量代谢,并促进马的生长;而饲喂蒸汽压片玉米粉对12月龄伊犁马的营养物质代谢、血浆生化指标及体增重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This research was aim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etary protein levels on urinary sediments of early weaned Tibetan lambs. Ninety healthy two months old male Tibetan lambs with weaning weight (20.80±2.75) kg were chosen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ith thirty replicates per group and one lamb per replicate. The lambs in three groups were fed based diets with 10.8%(LP group), 12.0% (MP group) and 13.2%(HP group) crude protein, respectively,and the trial period lasted for 127 day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In HP group,the bladder and urethra of three lambs were damaged,and one lamb had bladder calculi,while there was no lamb had the above phenomenon in LP and MP groups,which meant that the relative low protein levels coul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urinary system diseases,so as to improve the health of lambs.The white blood cells and conductivity in LP group were volatile and there was no cast.The indexes of urine sediments in HP group were volatile,and the counts of white cell,red cell,crystals and yeast-like fungi were in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days.While the urine sediments in MP group were slight oscillation within the normal range,and there was no cast.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the dietary protein levels did had an impact on the urinary sediments in early weaned Tibetan lambs. When the dietary protein levels was 12.0%,the urinary sediments were best,and the urinary tissues were more complete,and conducive to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4.
螺旋藻对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及粪便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拓螺旋藻饲料资源,本试验研究了螺旋藻单独及其与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的益生菌联用对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性能以及粪便菌群的影响。按2×2析因试验设计,将80头平均体重为(8.85±0.20)kg、口蹄疫(FMD)母源抗体为阴性的断奶仔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螺旋藻组(添加0.5%的螺旋藻)、益生菌组(添加0.5 kg/t的益生菌)以及藻菌组(添加0.5%的螺旋藻与0.5 kg/t的益生菌),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饲粮以粉料形式饲喂。试验期28 d。第8日免疫猪O型及A型FMD疫苗,第7日及第28日采集血清及新鲜粪便。结果显示:1)螺旋藻显著提高了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2)第7日和第28日螺旋藻对O型和A型FMD抗体滴度皆无显著影响(P0.05)。3)第28日螺旋藻极显著提高了仔猪血清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及补体3含量(P0.01),对血清补体4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4)第7日和第28日螺旋藻对仔猪粪便中乳酸菌、大肠杆菌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除第28日Ig G、Ig M和补体3含量外,螺旋藻与益生菌无互作(P0.05)。结果表明,FMD疫苗免疫期间饲粮中添加0.5%的螺旋藻可以促进仔猪的生长,与益生菌配伍能够提高仔猪的体液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乡土草日粮对商品獭兔后期生产性能、毛密度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健康无病、精神状态良好的110日龄试验兔30只,公母各半,按性别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试验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饲喂15%当地乡土草草粉+85%基础日粮;试验Ⅲ组饲喂30%当地乡土草草粉+70%基础日粮。预试期7d,正试期30d。结果表明,试验组提高了獭兔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以及体况评分,降低了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体况评分分别提高了9.78%、57.9%、4.02%及7.38%(P0.05),而料重比降低了9.4%(P0.05)。试验组提高了獭兔各部位被毛密度,试验Ⅲ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獭兔背部、腰部、左肩部和右肩部毛密度分别提高了20.7%、38.6%、33.7%和47.3%(P0.05),而臀部毛密度提高了12.9%(P0.05)。试验组提高了獭兔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免疫球蛋白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总蛋白提高了15%,白蛋白提高了13%(P0.05);球蛋白提高8.6%,白球比提高了23.5%,免疫球蛋白G提高了30%(P0.05)。综上所述,30%乡土草草粉替代基础日粮提高了獭兔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不同添加比例的白酒糟等量替换豆秸,以确定山羊育肥期饲粮中白酒糟的适宜添加比例。选用年龄(4月龄)、体重[(21.56±1.21)kg]相近的公山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用白酒糟分别替代全混合日粮中0(对照)、8%、15%、25%的豆秸。育肥90 d后屠宰,测定山羊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屠宰性能、胴体品质及瘤胃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15%组山羊的平均净增重、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经济效益最佳,并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8%、15%组的血清胆固醇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5%组(P0.05)。15%组的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甲状腺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5%组(P0.05)。15%组的胴体重、睾丸重、肺脏重、肝脏重、瓣胃重、皱胃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5%组(P0.05)。各组间肌肉p H、p H_24 h、失水率、熟肉率、瘤胃重和瘤胃液p H均无显著差异(P0.05)。15%、25%组的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山羊育肥期饲粮白酒糟的最适添加比例为15%。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微生态制剂对育肥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80只体重(20.45±0.77)kg的育肥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微生态制剂,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试验Ⅰ、Ⅱ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2.88%(P<0.05)和7.36%(P>0.05);平均日采食量虽有所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6.50%和6.00%(P<0.05)。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有机质、粗蛋白质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试验Ⅰ、Ⅱ组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羔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提高血糖含量,0.1%添加组优于0.2%添加组。  相似文献   

18.
旨在研究藏羔羊早期断奶料蛋白水平及Lys/Met配比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55±2)日龄断奶、体重(10.85±0.65)kg藏羔羊98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4只,公母各半。分别饲喂不同蛋白水平和Lys/Met配比的藏羔羊早期断奶料,试验期20 d。结果:藏羔羊早期断奶料蛋白水平在15%~21%,随断奶料蛋白水平的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增加、腹泻率降低、血清蛋白含量增加;18%蛋白,Lys/Met配比为3.1∶1的日粮最为合理,可以替代21%高蛋白断奶料;在15%蛋白水平的日粮,Lys/Met配比为3.1∶1最为合理,可以替代18%中蛋白断奶料。结果提示:早期断奶料营养水平影响藏羔羊早期的生长发育和血清指标,本试验推荐的早期断奶藏羔羊断奶料适宜的配比为18%蛋白水平和Lys/Met配比为3.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