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苦瓜是葫芦科一年生攀缘性草木植物,原产印度。苦瓜具食用价值、庭院栽培具观赏价值,并具有较高食疗价值,其果实味苦、无毒,有清热解毒、解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增进食欲、治疗糖尿病等作用,苦瓜可清炒、干煸、酱爆、煮焖、凉拌、腌渍、制干、作饮料等。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日益显著,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种植苦瓜是农民快速致富的一条好门路,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苦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苦瓜在武汉地区广泛栽培,随着人们对苦瓜营养价值及药用保健功效的进一步认知,市场需求量逐年上升,其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广大消费者对苦瓜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筛选出适合武汉地区栽培的苦瓜新品种,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了一系列苦瓜新品种,并对其农艺性状、生育期、丰产性、抗病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期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新品种进行推广,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苦瓜为葫芦科苦瓜属1a生蔓生攀缘草本植物,又名金荔枝、癞葡等,因果实中糖苷含量高,有特殊苦味而得名。其营养价值和医用价值较高,极具栽培推广价值。但苦瓜不耐低温,进行日光温室特早栽培困难较大。为此,2004年与周口市川汇区蔬菜研究所的有关科  相似文献   

4.
营养保健蔬菜-苦瓜崔文海,刘凤兰(吉林省集安市农业局)苦瓜又名癞瓜、锦荔枝、凉瓜、癞葡萄、红姑娘。因其略带苦味而故称苦瓜。原产东印度,我国南方很早就有栽培,东北地区近几年栽培面积逐渐扩大。其营养丰富,每5009苦瓜含蛋白质0.9g,碳水化合物3.2g...  相似文献   

5.
杨子洲苦瓜,是南昌市郊杨子洲的优秀农家品种,有百余年的栽培历史,分布面积广,全省各地均有栽培。因其果面瘤状突起大而稀,又名大纹苦瓜,果实长大,肉质厚爽,苦味轻淡,色泽光亮,品质优良,为苦瓜品种中的佼佼者。在历次的全省蔬菜品种资源调查中,均列为名优特产,是极有推广价值的一个品种。  相似文献   

6.
我国苦瓜品种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别名锦荔枝、癞葡萄、癞哈蟆、凉瓜等,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现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其中以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湖南、四川较为普遍。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VC和多种氨基酸、矿物质等,具清暑涤热、明目解毒之功效,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全国性栽培和消费的蔬菜种类,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在栽培制度上,随着市场对苦瓜需求的增加和周年供应的要求,也开始从传统的春夏季常规栽培向四季栽培转变。  相似文献   

7.
目前武汉地区苦瓜主要栽培方式有塑料大棚栽培、露地栽培以及秋延后设施栽培3种,主要推广品种有秀绿、永华和绿玉3个杂交品种。自从武汉市推广"七万亩"大棚蔬菜后,大棚苦瓜栽培面积以及效益大幅度提升,但也存在丰产不丰收、病虫害严重、苦瓜化瓜等问题,需采取合理的栽培方式及推广使用嫁接苗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苦瓜的营养价值与栽培技术崔文海,刘凤兰(集安市农业局)(集安市特产局)苦瓜原产于东印度和中南半岛,南宋时传入我国云南等地,我国南方很早就有栽培,东北地区近几年栽培面积逐渐扩大。苦瓜因其嫩果绿色而略带苦味而得名。其果皮较厚,表面有纵行大小不规则的疣状突...  相似文献   

9.
郑岩松 《西南园艺》2004,32(5):51-52
苦瓜,又名凉瓜,因其果实中含有特殊的苦味得名,属葫芦科苦瓜属。苦瓜耐热、耐雨水,在南方地区广泛栽培。按嫩果的皮色,苦瓜可分为绿皮苦瓜和白皮苦瓜,白皮苦瓜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北方部分地区栽培,种植面积较;华南地区主要种植绿皮苦瓜,其果肉较厚,肉质脆嫩,苦味适中,清香爽口,由于当地高温潮湿的季节很长,而苦瓜本身具有促进食欲、凉血解毒和预防中暑的  相似文献   

10.
大顶苦瓜在华南地区有着较长的栽培历史,是华南地区重要的特色蔬菜,营养丰富、保健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提高种植户的栽培水平,在多年选育与种植苦瓜的基础上,制定较为完善的栽培管理技术,并介绍了杜阮、谭边和江科3号大顶苦瓜3个潜力优良品种,旨在进一步提高华南地区大顶苦瓜种植农户的生产效益,大力推广传统特色蔬菜。  相似文献   

11.
杨有权  杨素真 《蔬菜》1997,(3):25-25
苦瓜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吉林省蔬菜花卉科研所杨有权杨素真赵力苦瓜(MomordicacharantiaLinn)属于葫芦科蔓生植物。原产亚洲热带地区。至今我国各地均有栽培。苦瓜不仅食用价值高,而且医用价值更优,深受我国人民的青睐,已成为保健佳品。但随着其...  相似文献   

12.
正苦瓜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分枝多,果实采收期长。苦瓜具有清热解毒、补肾健脾、养颜嫩肤等功效,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加强,苦瓜消费市场增大,浙江舟山市苦瓜栽培面积也不断增大。舟山市属于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性气候,春季风大雨水多、夏季台风多,为防风避雨,春季苦瓜采用标准跨度8 m大棚栽培。舟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通过引进苦瓜品种、采用防鸟网罩铺设栽培墙、加强采收中后期管理等措施,适当密植,使  相似文献   

13.
苦瓜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瓜在我国南方地区栽培历史悠久,现全国各地均有种植,是我国夏秋主要的蔬菜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保护地栽培的广泛采用,重茬地面积不断扩大,致使土壤内疫病病原菌大量积累,苦瓜疫病发生日趋加重,据报道,苦瓜疫病发病率为15%~25%,严重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苦瓜栽培以春季种植为主,夏秋季则较少种植。随着栽培技术的提高,夏秋苦瓜在南方有一定的发展。近年来,夏秋苦瓜在我省大中城市郊区有较大的栽培面积。夏秋苦瓜从播种到始收的时间短,能丰富蔬菜市场,茬口安排简便,而且售价较高,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夏秋苦瓜生长期间一般生长前期温度高、雨水多;中期易出现高温干旱,致使病虫害严重,植株生长受影响;后期则温度趋于冷凉,果实生长缓慢,畸  相似文献   

15.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属于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喜温、喜湿,但不耐渍,广泛分布于亚热带、热带及温带地区,果实具有增进食欲,提高免疫力等作用[1]。苦瓜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公元1406年),现在全国各地基本都有种植,特别是在南方普遍栽培,尤以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四川等地栽培面积较大,一般主要有春小拱棚、春露地地膜覆盖、夏秋茬、秋大棚等多种栽培茬口。  相似文献   

16.
苦瓜是武汉市栽培较为广泛的蔬菜品种之一,随着人们对苦瓜营养价值及药用保健功效的进一步认识,喜食苦瓜的人越来越多,栽培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而随着市场需求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人们对苦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满足本地区消费者对苦瓜的需求,筛选出适合本区栽培的苦瓜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鉴此,东西湖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了一系列苦瓜新品种进行种植和观察,  相似文献   

17.
李大忠 《长江蔬菜》2016,(17):24-26
随着消费需求增长,苦瓜在福建省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本文主要从大棚搭盖模式、苦瓜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大田管理及采收5个方面探讨了平和县大棚苦瓜越冬栽培模式,其每667 m^2年收入达万元以上,成为当地菜农冬春季节的主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蔬菜因复种指数偏高,其土传病害的发生日益严重,苦瓜的枯萎病更是普遍发生,给苦瓜生产带来毁灭性损失.苦瓜枯萎病一般发病率为10%~50%,有的田块甚至达到100%,严重影响其产量和收益,致使菜农种植积极性受挫,种植面积锐减.苦瓜嫁接栽培可从根本上克服重茬连作障碍,有效地防止枯萎病,一般种植667 m2增产20%~60%,而嫁接栽培死亡率仅为1%~3%.  相似文献   

19.
傅国平 《西南园艺》2003,31(2):24-25
福建省邵武市常规种植苦瓜前期往往由于低温多雨、日照不足和冻害难以提早播种 ,始上市时间一般都在 6月上旬左右。且苦瓜种植面积小 ,温室栽培成本高。近年来 ,本市农业部门土法上马 ,采用大棚四膜覆盖、电热增温催芽育苗 ,反季节栽培苦瓜 ,克服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 ,使苦瓜上市时间提早一个月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 栽培设施选择有电源 ,地势稍高 ,土壤肥沃、排水方便 ,前作未种过瓜类作物的田地栽培苦瓜。大棚于播种前搭建 ,大棚宽 1 0m ,长度随田块长短而定。用毛竹、杉木或钢管作横、立柱 ,棚中高2 .6m ,侧高 2 .3m ,边高 1 .7m。立…  相似文献   

20.
合肥地区栽培苦瓜的历史较短,70年代始从湖南引进,栽培面积小,技术粗放,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栽培面积迅速扩大,逐渐发展到保护地反季节栽培。但就其规模来说还小,出现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我院通过多年的引种栽培试验,为本地区的苦瓜栽培技术,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