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利用MRS培养基,对青海部分牧区收集的15份牦牛酸奶,进行了乳杆菌的分离,对分离得到的9株疑似乳杆菌,对其中的3株进行生物学鉴定。结果:分离株均为兼性厌氧菌,在MRS培养基上,菌落较大、透明、灰白色,镜检为杆状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过氧化氢酶试验为阴性,乳糖发酵阳性,牛乳发酵试验阳性,符合乳杆菌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具有优良生物学特性的双峰驼源乳酸菌株,对阿拉善双峰驼十二指肠黏液定殖菌通过MRS培养基的选择性培养、形态特征观察、生化及16S rRNA基因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对对其生长曲线、产酸、耐胆盐、耐药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分离的4株乳酸菌B1、B2、B3及C1分别为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卷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ns)。其中,4株菌对胃酸pH 3.0的耐受结果为B1、B2和C1高于B3;最佳培养时间均为12 h~16 h之间,而C1在24 h内的累计产酸量最高,对胆盐的耐受性也最高;4株菌最为敏感的抗生素分别为B1和C1为氯霉素、B2为青霉素、B3为红霉素。从双峰驼十二指肠分离到4株乳酸菌,对进一步研究其对肠道黏膜免疫的调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青贮饲料为材料,分离筛选获得2株乳酸杆菌R1和R3,1株肠球菌R2。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方法对2株乳酸杆菌R1和R3进行鉴定,最终确定R1为发酵乳杆菌,R3为约氏乳杆菌。并对发酵乳杆菌R1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为其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检测及鉴定乳酸菌分离株的抗菌物质,本研究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乳酸菌的抗菌活性,通过上清液煮沸、过氧化氢排除试验、蛋白类排除试验、有机酸排除试验检测并鉴定了本实验室前期从健康奶牛阴道内分离获得的5株酸菌的抗菌物质。结果显示,这5株乳酸菌对指示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坚强乳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巴黎链球菌的主要抗菌物质为有机酸,黏膜乳杆菌的抗菌物质为过氧化氢、蛋白和有机酸。本研究表明黏膜乳杆菌可以初步作为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潜在益生菌使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筛选高黏附特性的鸡源乳酸菌,评价其主要生物学特性。试验应用MRS琼脂培养基从SPF鸡十二指肠、盲肠及小肠分离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进行初步筛选,随后采用ERIC-PCR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并对分离鉴定的乳酸菌株进行黏附能力、耐酸与耐胆汁特性、生长曲线、体外传代能力等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34株分离菌株中鉴定到9种基因型,其中7株为罗伊氏乳杆菌、2株为约氏乳杆菌。菌株编号为C7的罗伊氏乳酸杆菌对HT-29细胞黏附率为(32.3±1.67)%,显著高于商品化乳酸乳球菌MG1363株和乳杆菌BNCC182567株以及除S3株外的其他分离株(P<0.05);在pH2.0~5.0条件下存活率均高于100%,在40%与60%新鲜鸡胆汁作用下存活率分别为(116.67±11.89)%和(102.33±10.87)%,在体外连续传代10代仍能保持良好的活力。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C7分离株为罗伊氏乳酸杆菌,具有高黏附特性、耐酸与耐胆汁特性,该菌株为研究益生菌制剂及口服疫苗表达载体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查明流行于新疆北部部分地区部分规模化养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的存在情况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本试验以新疆北部地区几个规模化猪场为研究对象,从可疑副猪嗜血杆菌病病料中分离目标菌,采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试验手段,调查其主要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理生化特性、培养特性及分子特性,并对分离株进行了药敏试验及对小白鼠的致病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规模化猪场中已普遍存在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感染,5株分离株对小白鼠均有较强的致病性,而且对硫酸庆大霉素和盐酸土霉素已经产生了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寻益生特性优良、可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乳酸菌,并为后续应用于畜禽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青海黑藏羊和西藏白绒山羊瘤胃内容物为菌株分离来源,采用含有碳酸钙的MRS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乳酸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RNA测序鉴定及产酸产气试验分离得到22株同型发酵乳酸菌,测定并评价其生长速率、产酸能力、耐酸和耐胆盐性能、抑菌能力、自凝集率及抗生素敏感性。综合比较不同菌株之间的生物学特性,分别在片球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中筛选获得2株戊糖片球菌、1株海氏肠球菌、2株戊糖乳杆菌。结果表明:2株戊糖片球菌均在4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6 h达到稳定期,24 h后菌液pH达到4.0以下,能耐受pH 3.0和0.3%的胆盐环境;1株海氏肠球菌在2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2 h达到稳定期,24 h后pH达到4.5以下,能耐受pH 4.0和0.3%的胆盐环境;2株戊糖乳杆菌均在2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6 h达到稳定期,16 h后pH达到4.0以下,能耐受pH 3.0和0.3%的胆盐环境,5株乳酸菌自凝集率、抑菌能力及安全性均表现优良。综上所述,本试验筛选获得的5株不同种属乳酸菌生物学特性良好,可作为后续开发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动物微生态制剂的菌种来源。  相似文献   

8.
为分离健康奶牛阴道乳酸菌并鉴定其益生特性,本研究采集健康奶牛阴道临床样品并分离筛选到4株乳酸菌,对其抑菌活性、产酸性能、产H_2O_2能力及对抗生素敏感性进行检测,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乳酸菌分离株。结果显示,4株乳酸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和产酸性能,在体外均能够产生H_2O_2,并对万古霉素具有抗性;经鉴定4株乳酸菌分别为唾液乳杆菌1株、黏膜乳杆菌2株、坚强肠球菌1株。本研究分离鉴定的4株乳酸菌均可以作为候选益生菌株用于奶牛子宫内膜炎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具有优良益生特性的鲤源乳酸菌作为水产养殖用微生态制剂候选菌株。【方法】以鲤鱼肠道内容物及黏膜为菌株的分离来源,采用MRS培养基进行菌株分离纯化,经16S rRNA测序鉴定后,对分离菌株生长特性、产酸能力、耐酸、耐胆盐、抑菌特性、药物敏感性及安全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植物乳杆菌,将其命名为YY001,该分离株在MRS培养基上菌落形态为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呈乳白色,革兰氏染色为阳性、无芽孢、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4 h后进入对数期生长,12 h后生长达到稳定期;具有较强的产酸能力,产酸曲线显示,0~12 h pH迅速下降,培养16 h的菌液pH达3.8;在pH 3.0和0.3%胆盐的条件下具有一定耐受性;该分离株对水产常见致病菌柱状黄杆菌、维气氏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均具抑菌效果,且对柱状黄杆菌的抑菌效果最显著,抑菌圈直径达34.19 mm;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卡那霉素、链霉素和万古霉素耐药;每天一次连续1周灌胃108CFU分离菌株对小鼠无毒害作用。【结论】本研究分离到的菌株YY001具有优良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水产养殖用微生态制剂候选菌株,为后续制备鲤鱼用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分离长顺绿壳蛋鸡肠道内优势益生菌,本研究通过对正常成年鸡粪便的分离纯化,对分离到的优势益生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最终成功分离到3株益生菌罗伊乳杆菌、黏膜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为鸡常见疾病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从牛的瘤胃内容物中经过分离、筛选、鉴定得到一株枯草芽孢杆菌YB-6,试验对该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产酶特性、耐受能力、抗生素敏感性及对致病菌的抑菌能力和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YB-6是一株生物学特性良好、抗逆性强的益生菌株,同时通过工艺优化,发酵活菌数与原有工艺比较提高了142.8%。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广西地区猪粪便与微生态发酵饲料中益生菌的存在情况及合理开发和利用猪源益生菌,本试验共采集了15份猪粪便样品和5份益生菌发酵饲料并对其进行益生菌的分离,研究益生菌的形态学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分子序列,进行生长曲线、耐胆盐试验、温度敏感试验、模拟胃肠道耐受试验、耐药性试验、体外抑菌试验、小鼠安全性试验、体内/外抑菌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共分离鉴定出6种、29株益生菌,分别为1株屎肠球菌(C2)、2株乳酸肠球菌(C1、C3)、3株植物乳杆菌(R20、R30、R37)、4株干酪乳杆菌(R41~R44)、7株枯草芽孢杆菌(K1~K7)和12株蜡样芽孢杆菌(Y1~Y12)。从中筛选出6株具有生长性能好、耐胆盐、耐高温、对胃肠道耐受、体外抑菌能力强的益生菌:乳酸肠球菌C1、屎肠球菌C2、植物乳杆菌R20、干酪乳杆菌R41、枯草芽孢杆菌K1和蜡样芽孢杆菌Y3。将筛选出的具有优良特性的菌株进行小鼠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109 CFU/mL浓度下灌胃6株益生菌对小鼠是安全无毒害的。与此同时,C2、R20、R41、Y3能极显著提高小鼠日增重(P<0.01),K1能显著提高小鼠日增重(P<0.05)。体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C2、R20、K1能降低沙门氏菌G21感染的小鼠的死亡率,有一定程度的体内抑菌作用。各项试验结果表明,R20和K1可作为猪源益生菌的选择菌株。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不同来源的地衣芽孢杆菌对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等生物学特性,试验采用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16S rRNA基因测序、系统发育树分析、牛津杯抑菌试验等检测技术,对5株不同来源(鸡粪、羊粪、牛瘤胃内容物、猪肠内容物及土壤)的地衣芽孢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及体外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5株分离株B17(鸡粪)、B30(羊粪)、B32(牛瘤胃内容物)、B35(猪肠内容物)和B38(土壤)均可在LB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其中有3株不同来源的分离株B30、B35和B38菌落形态相同;镜检可见分离株均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均有近中生的孢子,符合芽孢杆菌的菌体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芽孢杆菌相符;PCR扩增均得到约为1 500 bp的目的片段;所有分离株与GenBank中的地衣芽孢杆菌在同一簇,均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在5株地衣芽孢杆菌中,除猪源地衣芽孢杆菌B35外,其余4株均有抑菌作用,羊源及牛源地衣芽孢杆菌B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从瘤胃中分离并鉴定的黏膜乳杆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进行确定,为黏膜乳杆菌的基因操作和原生质体融合做准备,试验从影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菌龄、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的四因素三水平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黏膜乳杆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为菌体培养10 h,溶菌酶浓度为100μg/mL...  相似文献   

15.
广西猪源益生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西地区猪粪便与微生态发酵饲料中益生菌的存在情况及合理开发和利用猪源益生菌,本试验共采集了15份猪粪便样品和5份益生菌发酵饲料并对其进行益生菌的分离,研究益生菌的形态学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分子序列,进行生长曲线、耐胆盐试验、温度敏感试验、模拟胃肠道耐受试验、耐药性试验、体外抑菌试验、小鼠安全性试验、体内/外抑菌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本试验共分离鉴定出6种、29株益生菌,分别为1株屎肠球菌(C2)、2株乳酸肠球菌(C1、C3)、3株植物乳杆菌(R20、R30、R37)、4株干酪乳杆菌(R41~R44)、7株枯草芽孢杆菌(K1~K7)和12株蜡样芽孢杆菌(Y1~Y12)。从中筛选出6株具有生长性能好、耐胆盐、耐高温、对胃肠道耐受、体外抑菌能力强的益生菌:乳酸肠球菌C1、屎肠球菌C2、植物乳杆菌R20、干酪乳杆菌R41、枯草芽孢杆菌K1和蜡样芽孢杆菌Y3。将筛选出的具有优良特性的菌株进行小鼠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10~9 CFU/mL浓度下灌胃6株益生菌对小鼠是安全无毒害的。与此同时,C2、R20、R41、Y3能极显著提高小鼠日增重(P0.01),K1能显著提高小鼠日增重(P0.05)。体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C2、R20、K1能降低沙门氏菌G21感染的小鼠的死亡率,有一定程度的体内抑菌作用。各项试验结果表明,R20和K1可作为猪源益生菌的选择菌株。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从健康雏鸡嗉囊、小肠、盲肠等部位分离到12株乳酸菌,通过试验筛选出了1株乳酸菌,初步鉴定为嗜酸乳杆菌,并对其耐酸、抑菌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具有强耐酸性和黏附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从健康猪盲肠黏膜中分离获得一株抑菌性能较强的乳酸菌,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最终确定菌株A4为罗伊氏乳杆菌。试验罗伊氏乳杆菌A4进行益生性研究,为其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采集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2份传统奶油制品进行了乳酸菌的分离鉴定,经过氧化氢酶试验、革兰染色和16S rDNA分子鉴定,共分离15株乳酸菌,被鉴定为1个属4个种,分别为1株类布氏乳杆菌、3株植物乳杆菌、4株短乳杆菌和7株副干酪乳杆菌。该研究拟为内蒙古传统乳制品的工业化生产及优良发酵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9.
从试验用雪貂分离到一株弯曲杆菌,通过菌落、菌体形态、生化特征、培养特性等生物学特性和PCR方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分离株经空肠弯曲杆菌VS1基因特异性引物PCR扩增为阳性,测序结果显示与空肠弯曲杆菌序列同源性达100%,结合生物学特性和PCR结果确定所分离菌株为空肠弯曲杆菌,该菌的分离鉴定为雪貂微生物检测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通辽市牧区传统乳制品中乳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从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和扎鲁特旗牧区自产的乳样中分离到29株乳杆前,并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优势菌株植物乳杆菌21株,玉米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肠孔杆菌、短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各1株,另有3株没有鉴定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