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复合发酵果醋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复合果醋饮料的加工工艺。以草莓汁、番茄汁和胡萝卜汁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筛选出最佳配比.再经过酒精发酵及醋酸发酵后并加以调配,所得到的天然果醋保健饮料营养丰富、口感独特。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果醋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榨汁后的猕猴桃果渣、玉米粉、麸皮为原料,初步探讨了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酿制猕猴桃醋的生产工艺,研制出了色香味俱佳的猕猴桃保健果醋。  相似文献   

3.
以沙棘为原料,采用液体酒精发酵和表面静置醋酸发酵法制成的风味独特的沙棘果醋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醋酸发酵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3.5,接种量6%,发酵温度32℃。果醋饮料最佳配方为:原醋3%,白砂糖11%,沙棘汁3%,总酸0.36%。  相似文献   

4.
介绍沙枣果醋的酿制方法。研究以新疆大沙枣为原料,经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生产沙枣果醋的工艺流程。试验结果为,酒精发酵的温度为30℃,糖度为16%,酒用酵母接种量为1%;醋酸发酵的温度为32℃,酒精度为7%,醋酸菌接种量为8%,pH值调至4.0。  相似文献   

5.
以蛋黄果为原料,研究了蛋黄果果醋的生产工艺。酒精发酵L9(34)正交试验表明,最佳组合为:初始糖度14%,接种量8%,发酵温度30℃,发酵5d。醋酸发酵L9(34)正交试验证明,较好工艺为:初始酒精度7%,发酵温度30℃,醋酸菌接种量10%,发酵6d。酿制出的蛋黄果果醋颜色金黄、澄清透亮、醋味浓郁,同时具有蛋黄果的特殊清香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巴旦杏乳酸发酵饮料工艺条件的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巴旦杏浆与复原脱脂乳配比6:4(v/v)、木糖醇5%、蔗糖1.5%、接种量4%、发酵时间5h;饮料最佳的稳定条件:PGA:CMC—Na(2:1)添加量为0.30%、GMS:SE(3:2)添加量为0.20%、均质压力30MPa、均质温度50℃。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发酵条件及原料配比的试验研究,得到以云南红梨为原料酿制果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酒精浓度5.67 g/100 mL,醋酸发酵温度33℃,醋母接种量为7%,发酵时间288 h,醋酸浓度达到5.86 g/100 mL。按此工艺制得的云南红梨果醋外观呈淡金黄色,具有云南红梨特有的香味,口味醇香柔和,外观澄清透明,无沉淀,无悬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低于8%,酸度(以醋酸计)不低于4.0%,还原糖(以葡萄糖计)不低于0.85%,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食醋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香蕉果汁酿制的香蕉果酒为原料,采用摇瓶发酵法生产香蕉果醋,探讨了初始酒精度、醋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香蕉果醋醋酸发酵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香蕉果醋的醋酸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初始酒精度8%,醋酸菌接种量10%,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7 d。在最优发酵条件下,产酸量为5.67 g/100 m L。  相似文献   

9.
以胡萝卜、番茄为辅料,麦芽为主料发酵酿制成格瓦斯饮料。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胡萝卜、番茄格瓦斯饮料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麦芽汁:胡萝卜汁:番茄汁=5:3:2,乳酸菌(L.b:S.t=1:1)和啤酒酵母菌的接入量为3.0%(v/v),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比例为2:1,温度为35℃,发酵24h。发酵后含糖量调整为10%,pH值4.0,酒精度1.0%,巴氏灭菌65℃、30min。  相似文献   

10.
以黑木耳和红枣为主要原料酿造复合果醋,选取醋酸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初始酒精度为影响因子,以果醋的总酸含量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优化果醋的醋酸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黑木耳红枣果醋的醋酸发酵工艺的最佳参数为:醋酸菌接种量8%,发酵温度33℃,初始酒精度6.5%,在此优化条件下,果醋的总酸含量为6.14 g/100 m L,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以山杏茎尖继代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生根培养基类型,以及移栽时基质配比和木醋液喷施浓度等因素对组培苗生根和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山杏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1.5 mg/L IBA+木醋液(稀释2 000倍),生根率达到100%,平均根数为5.589,平均根长为2.644 cm,植株生长良好。移栽时的基质配比为蛭石:珍珠岩:泥炭土=1:1:1,对生根组培苗的成活和生长效果最好,成活率可达79.41%。在移栽苗的叶片上喷施稀释1 500~2 000倍的木醋液对其生长效果较好。本研究可为山杏优良品种的工厂化育苗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接种量对醋渣干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醋渣为原料,在严格控制厌氧发酵温度的条件下(38±1℃),采用批量进料发酵工艺,研究不同接种量对其厌氧干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醋渣与污泥质量比为2:1(干物质量比3.05)、质量比为1:1(干物质量比1.52)、质量比为1:2(干物质量比0.76)厌氧发酵TS产气潜力分别为270.35、314.67、408.22ml/g, VS产气潜力分别为295.56、344.02、446.95ml/g;加大接种量能够避免酸化、快速启动厌氧发酵、加快产气高峰的出现、减短发酵周期、提高原料产气率等。  相似文献   

13.
杏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建立杏适宜的ISSR反应体系,以红玉杏为试材,探讨影响ISSR扩增的主要因素包括模板浓度、MgCl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及循环次数。通过筛选及优化,确定杏ISSR的适宜扩增条件。结果表明,在25 μl PCR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适宜浓度配比为:模板1 μl(40 ng)、dNTPS 2.5 μl(2.5 mmol/L)、Taq DNA聚合酶0.5 μl(2.5 U)、引物1 μl(20 μmmol/L)、10×PCR Buffer 2.5 μl、MgCl2 2.5 μl(2.5 mmol/L)、ddH2O 15 μl,反应循环次数40次。同时利用建立的ISSR反应体系对3种普通杏品种进行扩增,证明该体系完全适合此标记对杏不同品种的遗传分析,从而为下一步杏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和田骏枣为原料,探讨液态法发酵生产红枣醋及其醋酸饮料的调配。结果表明,采用液态法生产的红枣醋具有红枣特有的香味,酸味柔和,可以作为调配醋酸饮料的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红枣醋酸饮料优化配方为:100 mL果醋饮料中含红枣原醋12 mL,红枣汁23 mL,甜蜜素用量0.08 g,乙基麦芽酚用量0.02 g。  相似文献   

15.
为选育山西老陈醋用微生物发酵剂,从传统发酵工艺生产的山西老陈醋中分离筛选到5株增香酵母菌。结合形态学和酵母菌26S rDNA Dl/D2区序列分析,初步鉴定Y1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Y26为毕赤酵母(Pichia scaptomyzae),Y30为假丝酵母(Candida humilis),Y68为红酵母(Rhodotorula sp.),Y70为盔形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ifaciens)。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这5株酵母发酵液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醇类和酯类挥发性成分种类和组成差异较大;对这5株酵母菌进行耐酸性、乙醇耐受性、高温耐受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毕赤酵母Y26具有优良的耐酸性、乙醇耐受性。综合其具有高产乙酯类、低产高级醇的特性,毕赤酵母Y26有望开发为山西老陈醋的新型发酵剂。  相似文献   

16.
砀山梨果醋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优质梨果醋是以新鲜梨为原料,经液体深层发酵而成的优质调味品。以砀山梨为原料,经过对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工艺的研究,得到了梨果醋。确定了混合菌种发酵的最佳比例,以及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最优发酵条件,对果醋产品混浊的原因及其澄清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砀山梨果醋风味纯正,并具有水果香味,是一种价值较高的营养保健型果醋。  相似文献   

17.
哈密瓜果醋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疆哈密地区所产的哈密瓜为原料研究了其果醋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温度在30℃,糖浓度为10%,接种量为10%,发酵周期在120h时为酒精发酵最佳工艺条件;温度在30℃,pH值为4.5,接种量为10%时,发酵周期16d为醋酸发酵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醋糟厌氧发酵制氢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预处理后的牛粪为接种物,以醋糟为发酵底物进行厌氧发酵产氢试验,研究了底物预处理方法、发酵温度、底物浓度、初始pH值、微量金属元素添加量对产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体积分数0.7%的HCl静置处理24h为最佳预处理方法,且在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35℃,底物浓度175g/L,初始pH值6.0)下,微量金属元素营养液添加量为2%时,产氢效果最好,累积产氢量为46.91mL/gTS。  相似文献   

19.
植物精油对杏果实防腐保鲜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4种植物精油在不同浓度条件下(10μL/L、15μL/L、20μL/L和25μL/L)对采后杏果实防腐保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精油浓度为10μL/L时,防腐作用不明显;精油浓度为20~25μL/L时,出现药害,其中香根油表现最为突出,药害比率为13.0%。适宜杏果实保鲜的精油处理浓度应小于20μL/L。桂叶油、大蒜精油、肉桂油、丁蕾油和丁香叶油等5种精油在使用浓度为20μL/L时,对采后杏果实腐烂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好果率比对照提高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