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增加光照。产蛋鹌鹑每天需要12小时~14小时光照时间。冬天需人工补充光照。每30平方米~40平方米鹑舍配1只40瓦电灯,每天天亮前2小时开灯,天黑后2小时关灯,保持稳定的光照度和时间。平衡营养。冬季应饲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并供给适量沙粒让鹌鹑自由采食,以促进消化。同时供给清洁温水供鹌鹑饮用。冬季鹌鹑的饲料平衡配方为:豆粕15%、精料  相似文献   

2.
1增加光照 产蛋鹌鹑每天需要12~14h光照时间。冬天需人工补充光照。每30~40mz鹑舍配1只40w电灯,每天天亮前2h开灯,天黑后2h关灯,保持稳定的光照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3.
1增加光照 产蛋鹌鹑每天需要12~14h光照时间.冬天需人工补充光照.每30~40 m2鹑舍配1只40w电灯,每天天亮前2h开灯,天黑后2h关灯,保持稳定的光照度和时间. 2平衡营养 冬季应饲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并供给适量沙粒让鹌鹑自由采食,以促进消化.同时供给清洁温水供鹌鹑饮用.冬季鹌鹑的饲料平衡配方为:豆粕15%、精料10%、鱼粉15%、玉米54%、麸皮3.5%、骨粉1.5%、干草粉1%,适当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B和维生素D.  相似文献   

4.
(1)加强保温。将养鹌鹑房子北面和西面的窗子 ,全部封闭 ;有裂缝的墙 ,也要用沙泥把裂缝堵上 ;朝南的门、窗 ,还要挂上草帘。这样 ,在冬季就可以防止寒风侵入 ,使室内温度一般能保持在 15℃左右。当室内温度低于 10℃时 ,还应在室内生火炉 ,以提高室温。否则 ,鹌鹑的产蛋率将下降。特别是在寒夜和天气骤冷时 ,要勤查室内温度 ,一旦发现室温过低 ,就应立即生起火炉 ,防止把鹌鹑冻坏。(2 )补充光照。鹌鹑在正常产蛋时 ,每天需光照 15h。但到冬季 ,每天光照时间已不足 12h。因此 ,每天需补充光照 3、4h ,才能使鹌鹑正常产蛋。补充光照的方法 ,…  相似文献   

5.
进入冬季以后,气温下降,光照时间缩短.在这种情况下,鹌鹑能不能继续产蛋,搞好冬季管理是个重要关键. 产蛋鹌鹑的冬季管理,除了需按正常要求进行外,还应抓好以下三条: 一是加强保温.要在冬季来临之前,将养鹌鹑房子北面和西面的窗子,全部封闭;有裂缝的墙,也要用沙泥把裂缝堵上;朝南的门、窗,还要挂上草帘.这样,在冬季就可以防止寒风侵入,使室内温度一般能保持在15 ℃左右.当室内温度低于10 ℃时,还应在室内生火炉,以提高室温.否则,鹌鹑的产蛋率将下降.特别是在寒夜和天气骤冷时,要勤查室内温度,一旦发现室温过低,就要立即生起火炉,防止把鹌鹑冻坏. 二是补充光照.鹌鹑在正常产蛋时,每天需光照15个小时.但到冬季,每天光照时间已不足12小时.因此,每天需补充光照三四个小时,才能使鹌鹑正常产蛋.补充光照的方法,可以将60瓦的电灯,悬挂在室内2米高的地方.如果天寒地冻,门、窗都已被遮严,阳光透不进室内,白天也应用电灯照明,以保证鹌鹑正常产蛋所需要的光照时间. 三是给饮温水.冬季水温低,不宜给鹌鹑饮冷水,而应给鹌鹑饮温水,水温一般应在20~30 ℃之间.每天饮温水3次,不要让其自由饮水,以免妨碍鹌鹑对饲料的消化.同时,对鹌鹑饲喂的湿料,也应用温水调制,不能太冷. 实践证明,只要把鹌鹑的冬季饲养管理搞好了,鹌鹑就能安度寒冬,保持继续产蛋,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吴凡 《水禽世界》2011,(1):49-49
1补充光照冬季由于自然光照短,鸭的内分泌减少,影响产蛋,故必须采取人工光照补光。一般要求每天的连续光照时间应达16h,可在每10m2的棚舍安一盏40~60W的灯泡,灯泡离地面1.2~  相似文献   

7.
用来航母鸡(40周龄)进行试验,以研究下述措施产生的影响: 1.延长上午的光照时间和总光照时间;2.总光照长度维持不变而将人工光照时间由上午改为下午。试验中对产蛋时间、蛋重、产蛋量及饲料消耗进行评定。延长上午的光照时间,见4周内鸡蛋的重量增加。第三周以后,将环境温度降下来,两个试验组的鸡蛋重量逐渐达到相同。受上午光照的母鸡,10点以前产蛋的鸡只数增加,显示产蛋时间改变了。增加上午光照时间,母鸡的产蛋量与对照组的相比,在最初4周高4%,在其后4周内高1%。增加上午光照时间的母鸡,在最初5周内每天每只鸡比对照组鸡多消耗2.5克饲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5,(12):62-65
为揭示不同光色对鹌鹑产蛋性能的影响,本试验以280只产蛋高峰期的朝鲜鹌鹑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5组,每组鹌鹑分别采用白、黄、红、蓝、绿5种光色进行人工照明,光照强度10 Lx,每天光照时间为16 h,试验期为5周。结果表明:黄光组鹌鹑5周内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其他光色组(P0.05),产蛋性能总体上呈现了"黄光组红光组白光组蓝光组绿光组"的变化规律;而不同光色组的料蛋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生产实际中,采用黄光照射可显著提高鹌鹑的日采食量、产蛋率和平均蛋重,但却不会增加单位产蛋量的饲料消耗,可有效提高鹌鹑的产蛋性能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9.
鹌鹑的性成熟极早,产蛋量也高.每天的产蛋时间一般为午后至晚上20时前.下午15-16时为产蛋高峰时间.因此,一般于早晨集中一次收蛋.母鹑开产后1-2个月即可达到产蛋高峰,可达95%,全年平均可达  相似文献   

10.
1及时补充人工光照冬季日照时间缩短,应及时补充人工光照。光照管理是提高产蛋鸡产蛋性能必不可少的重要管理技术之一。因为光照的长短与母鸡产蛋生殖相关,增加光照能刺激性激素分泌而促进产蛋。缩短光照,抑制性激素的分泌,也就抑制了排卵和产蛋。故冬季必须增加光照,才能收到良好的产蛋效果,冬季可采取早晨早开灯和晚上晚关灯的方法,使蛋鸡在冬季的光照时间比夏、秋季长0.5~1.0h,使每天光照稳定在16~17h。2加强保温御寒,防止贼风侵袭冬季气温较低,无论是密闭鸡舍,还是开放式鸡舍,都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在门窗上加盖塑料布,堵塞墙壁漏缝,…  相似文献   

11.
<正>鹌鹑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成熟早、产蛋性能高等特点,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蛋鹌鹑6~7周龄性成熟,并开始产蛋,平均年产蛋270~300枚,是其体重的20~25倍。但是要保证鹌鹑的持续高产,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1提高鹌鹑整齐度,控制开产日龄,使开产适时化、同期化在鹌鹑饲养中,有人认为开产越早越好,"早开产、早得益",大多数饲养者在整个育雏育成期,均采用24h光照,育成期目标就成了大体重、早开产。  相似文献   

12.
对育成期罗曼商品褐壳蛋鸡提供10~12 h光照时间和10 Lx的光照强度,后备母鸡提前5~8 d开产;45周龄之前,产蛋量和产蛋数均高于8 h、10 Lx光照;64周龄时产蛋量、产蛋数各组间无差异,但平均蛋重下降;至72周龄时产蛋量、平均蛋重和饲料利用率均下降,并呈现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进入冬季以后气温下降,光照时间缩短,此期鹌鹑能不能继续产蛋,关键在于能否搞好冬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鹌鹑产蛋多少与饲养管理好坏有密切的关系。它对饲料、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品种好坏也是产蛋多少的一个因素。饲养肉鹌鹑或收鹌鹑的产量不一样,肉、蛋鹌鹑杂交育成的鹌鹑就比纯肉鹌鹑的产蛋量多,一般可提高产蛋率  相似文献   

15.
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性,开产后产蛋急剧上升,产蛋率达到50%后的3~4周即进入产蛋高峰,高峰持续4~5周后便开始下降。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平均每周下降不到1%。如果产蛋量突然下降,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查找原因,以采取措施,控制产蛋量下降的幅度。 一、环境方面的因素 1.光照突然发生变化。如突然停止光照、缩短光照时间或者减少照度等都可引起产蛋量突然下降。所以产蛋鸡舍要保持光照强度和时间的相对稳定,如果需要缩短光照时间或减少照度,要逐渐过渡,使鸡群有个适应过程。 2.通风严重不足。密闭式鸡舍遇天气炎热而又停电,未及时打开窗户,或已打开但天气很热,停电时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家禽科学系,对36只40周龄 Hyline 母鸡进行两种光照处理:(1)逐渐增加早晨光照和总光照时间,即试验第1、2、3周的光照时间分别为4~19:00、3~19:00、2~19:00(点),而在6~8周的光照时间为1~19:00:(2)把早晨的人工光照时间转移到晚间,使光照时间保持不变:对照组的光照时间为5~19:00。记录评价产蛋时间、蛋重、产蛋量和饲料消耗。结果表明,第一种光照处理组随着早晨光照时间的增加,前4周期间的蛋重也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第3周后,由于气温下降,两试验组的蛋重增加逐渐降低;早晨光照  相似文献   

17.
1补充光照 冬季由于自然光照少,鸭的内分泌减少,影响产蛋,故必须采取人工光照补光。一般要求每天的连续光照时间应达16h,可在每10 m^2的棚舍安一盏40~60 W的灯泡,灯泡离地面1.2~1.5m。鸭群晚上进棚舍后也可通宵亮灯。在充足的光照作用下,排卵诱导素分泌增加,卵泡发育加快,产蛋率提高,比不补光的鸭群多产蛋20%-25%。  相似文献   

18.
鹌鹑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技术■钱文江夏心富(江苏省宝应县畜牧兽医站225800)饲养蛋用鹌鹑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产蛋量。鹌鹑对饲料的营养水平、气温的变化、光照的强度和时间等因素反应迅速而强烈,饲养管理和环境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鹌鹑产蛋。一、科学饲养饲料是...  相似文献   

19.
鹌鹑产蛋多少与词养管理好坏有密切的关系,它对饲料、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品种好坏也是产蛋多少的一个因素。饲养肉鹌鹑或蛋鹌鹑的产量不一样,肉、蛋鹌鹑杂交育成的鹌鹑就比纯肉鹌鹑的产蛋量多,一般可提高产蛋率15%~20%,所以鹌鹑多产蛋,要饲养杂交鹌鹑或蛋鹌鹑。 鹌鹑是由野生变家养的,虽经过人工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将饲粮粗蛋白质设为3个水平,分别为18%、20%、22%,将鹌鹑分为6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鹌鹑,实验阶段为33~40周龄,研究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对产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2组鹌鹑的产蛋量显著高于第1、3组(P<0.05),产蛋率显著高于第1、3组(P<0.05),第3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第1、2组(P<0.05);第2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第1、3组(P<0.01).说明饲料蛋白质水平为20%时,产蛋性能是最佳的,提高蛋白质水平并没有促进鹌鹑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