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3月从启东沿海港口购进野生菊黄东方计150尾,进行低盐度亲本培育、人工催产、产卵孵化、苗种培育、诱食驯化和土池淡水养殖试验,均获得成功。30万尾菊黄东方苗种进行土池淡水养殖到2001年10月底,已卖出鱼种(俗称巴鱼)27万尾,经济效益显著,是适宜在江苏沿海、内地等地区养殖的优良品种,现将低盐度育苗技术介绍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育苗设施1.亲鱼培育池:Ⅰ级池1只,Ⅱ级池3只,规格分别为Ⅰ级:8.5米×5米×1.2米,Ⅱ级:4.5米×4米×1米,室内光线1000~2500勒克斯。2.轮…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马纽养殖中的苗种问题,我们于1995年在梁山县进行了“乌嫁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试验”,人工催产50组亲鱼,获卵150万粒,孵苗113万尾,育出5~6·7厘米鱼种引.2万尾。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亲鱼来源与培育试验亲鱼于1995年春从东平湖流畅河起捕鱼中挑选,雌鱼体重1000~1500克,雄鱼1500~2000克,2~3龄体质健壮,个体均匀,性腺发育较好。雌雄亲鱼按1。1.2比例分池培育。亲鱼培育采取驯化投饵,强化培育方法。饵料,主要以鲜活野杂鱼虾,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辅助少量植物性配合饲料。在培育过程中,注重水质调节,每7…  相似文献   

3.
陈启春 《淡水渔业》2001,31(5):14-15
我所于 1998年、 1999年两次从浙江省引进巴西鲷夏花苗种进行养殖试验 ,初步掌握其生物学特性。笔者于 2 0 0 0年 6月在泉州育苗点进行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试验 ,取得较理想效果。1 材料和方法1 1 人工繁殖1 1 1 池塘条件及亲鱼培育亲鱼培育池为 5 0 0m2 的旧养鳗池 ,水深 1 0m。底部为鹅卵石底 ,有独立的进排水设施。此次人工催产的亲鱼系 1998年从浙江引进的夏花苗种 ,先在土池经过 16个月养成 ,于 1999年底共转移尾均重 0 4 5kg的后备亲鱼 30尾至水泥池进行培育。与银鲈、条纹鲈亲鱼进行混养 ,不再单独投饲。1 1 2 催产、孵化条…  相似文献   

4.
周双喜 《内陆水产》2002,27(3):22-22
1人工繁殖1.1亲鱼培育1.1.1亲鱼选留亲鱼选留在冬季或早春进行,选留的亲鱼要求体质健壮、无创伤,年龄达2冬龄以上,体重100克以上。1.1.2培育方式单养密度为200~300尾/667米2,搭养密度为100尾/667米2左右。1.1.3培育措施亲鱼应全年进行培育,以施有机肥料为主,适当投喂商品饲料。夏、秋季每月注换水1~2次,以保持培育池水质清新、肥爽,防止泛池。1.2人工催产银鲴2冬龄达性成熟。其生殖季节为4~8月。产卵旺季为5~6月。1.2.1催产水温和季节银鲴的产卵水温为18~30℃,…  相似文献   

5.
张水波 《齐鲁渔业》2007,24(6):12-14
2004年4月引进宝石斑鱼2龄后备亲鱼,2005年6月首次获得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2005年6月和2006年6月,4次进行宝石斑鱼人工育苗均获成功,共催产雌亲鱼22尾,获受精卵118万粒,繁育鱼花75万尾。养成试验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黄廷河 《水利渔业》2005,25(4):38-38,40
苏氏圆腹Mang经4冬龄培育达性成熟,人工催产,雌雄1:1配组,多种激素混合使用,共催产亲鱼36组,产卵22组、2500万粒。孵出鱼苗500万尾,最高受精率80%,最高孵化率70%。提高育苗成活率是技术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
菊黄东方鲀人工繁育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尤颖哲 《水产养殖》2006,27(1):30-31
试验对20对菊黄东方鲀亲鱼进行了人工催产育苗,孵化仔鱼102万尾,孵化率71%,经过35 ̄50d的培育,培育出3cm以上苗种36万尾。  相似文献   

8.
苏氏圆腹鱼芒经4冬龄培育达性成熟,人工催产,雌雄1∶1配组,多种激素混合使用,共催产亲鱼36组,产卵22组2、500万粒。孵出鱼苗500万尾,最高受精率80%,最高孵化率70%。提高育苗成活率是技术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1985~1986年采用海区大黄鱼临产亲鱼采卵,同时利用海区保活鱼及人工苗,通过网箱常温培育或室内越冬强化培育与促熟,培育成熟亲鱼。1987年首获大黄鱼人工催产与自然产卵成功,1989~1990年进行了批量催产。四年中共获受精卵591.32万粒,孵出仔鱼455.53万尾。以二次强化轮虫、乳化鱼油强化卤虫幼体、桡足类、鱼虾贝肉糜等为饵料系列。经室内、外人工培育,计育出幼鱼125.05万尾,获得大黄鱼人工繁殖与育苗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影响半滑舌鳎生长发育的水环境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亲鱼强化培育、药物人工催产、自然产卵受精、人工授精、水泥池微流水孵化及鱼苗室外池塘培育方式,进行了锦鲤的亲鱼培育与规模化人工繁育,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用LHRH-A3与DOM混合胸腔一次注射法催产140组锦鲤亲鱼,结果138尾雌鱼顺产,孵化出仔2500万尾。对230万尾仔鱼进行了规模化培育,共培育出3~5cm长的苗种150万尾,成活率65.2%。50万尾夏花鱼种经3次挑选,按照业内分级标准,选留了5万尾优质鱼种,其背部挺直,色彩鲜艳,图案斑纹清晰,品种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1.
对星斑川镰的人工育苗技术要点进行了描述,从亲鱼的选择、培育、催产、排卵受精、到人工孵化、仔鱼分池与培育、稚、幼鱼的培育、日常管理及疾病防治一系列工艺。  相似文献   

12.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人工育苗自1985年福建闽东水产研究所利用海区亲鱼采卵育苗首获成功,及1987年利用人工培育的亲鱼首获人工催产成功以来,育苗技术日臻成熟,育苗量逐年增加。1996年春季,仅闽东地区就有育苗场近20家开展大黄鱼人工育苗,共育出幼鱼500多万尾。 我们于1996年4月初至7月初在宁德三商水产育苗场进行大黄鱼人工育苗。培育鱼苗6池次,除1池次因人为因素满池外,全部获得成功。共育出3cm以上的幼鱼50多万尾,鱼苗健康、整齐、生长迅速,23日龄平均全长2.0cm,32日龄平均全长3cm。现将育苗过程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江波  王震  卞秋云 《水产养殖》2012,33(5):32-33
2009-2011年,笔者在陕西省合阳县黄河滩新民良种场进行了黄河野生乌鳢微流水人工繁育保种试验.其中:2009年催产亲鱼15组,集卵9万粒,受精率很低,未孵出鱼苗.2010年催产亲鱼30组,集卵50万粒,受精率56.7%,生产水花28.3万尾,1龄鱼种5万尾;2011年,对注射剂量和孵化流程进行改进,取得较好效果.共催产亲鱼48组,集卵18万粒,孵化水花鱼苗11万尾,受精率达到61.1%;经过2阶段(水花-夏花,夏花-鱼种)培育,生产1龄鱼种2万尾,平均规格75 g/尾,总产量1 500 kg,667m2均产量500 kg,乌鳢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苏氏圆腹(鱼芒)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氏圆腹(鱼芒)冬龄培育达性成熟,人工催产,雌雄1∶1配组,多种激素混合使用,共催产亲鱼36组,产卵22组、2500万粒.孵出鱼苗500万尾,最高受精率80%,最高孵化率70%.提高育苗成活率是技术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鳜鱼育苗提高“四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四年的试验,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鳜鱼人工育苗批量生产,规范化操作技术的模式:即强化培育亲鱼,适时计划催产,清洁孵化用水,二级培育苗种,配足适口饵料,主动防治血病。使鳜鱼批量生产前种其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及苗种成活率达较高水平。四年共生产15-25mm鱼种161万尾,S3mm以上鱼种66.3万尾。可解决崛成鱼大面积养殖提供大批量的品种纯、规格齐、成本低的鱼种。  相似文献   

16.
乌鳢人工繁育技术一、亲鱼选择和培育1.亲鱼选择亲鱼来自冬季干塘捕获,选择生命力强、体肥无伤的成熟乌鳢作亲鱼。为了便于催产操作,体重要求在0.5—1.0kg,雌雄比例大致为1:1。2.亲鱼培育选择好的亲鱼要专池培育,培育池面积以2—3亩最为适宜,水深1...  相似文献   

17.
邯郸市曲周东湖水产良种养殖场从黑龙江引进大鳞鲃(Barbus capito)后备亲鱼768尾,尾重1.8kg。经过3年的人工培育,亲鱼性腺已发育成熟,2015年筛选12条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催产雌鱼5条,尾重3.9~4.1kg,雄鱼7条,尾重2.41kg。人工催产获得受精卵112万粒,受精率达67%,表明大鳞鲃亲鱼的培育已在当地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亲鱼雌鱼14尾,雄鱼10尾,总重51.5千克,雌鱼比雄鱼略大。亲鱼来源于本所池塘,为3龄性成熟个体。1.1.2塘口条件亲鱼培育池1口,面积800米2,水深1.5米。苗种培育池2口,1#池面积1000米2,2#池面积667米2,水均为1.2米。1.1.3其它鱼饲料为小麦、豆饼、黄豆;催产药物为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生理盐水;鱼巢、注射器等。1.2方法1.2.1亲鱼培育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发育良好,重量2千克左右的成鱼作亲鱼。亲鱼入塘前,每667…  相似文献   

19.
匙吻鲟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的酷渔滥捕 ,鲟鱼资源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有些种类已濒临灭绝。运用人工养殖的鲟鱼亲本繁殖制种是保护鲟鱼物种、恢复鲟鱼资源的有效方法之一。 2 0 0 1年我们利用人工培育的匙吻鲟亲本进行了人工催产与孵化 ,得苗 11 9万尾 ,在国内首次获得匙吻鲟人工繁殖成功。 2 0 0 2年利用上年催产过的亲鱼再次催产并获得成功。1 人工繁殖技术1 1 亲鱼来源 :匙吻鲟亲鱼 ,平均体重 9kg ,共13尾。原种为湖北省水产局从美国引进 ,本公司从 1992年的受精卵中经过孵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等阶段培育后 ,将其中的一部分用池塘培…  相似文献   

20.
据舟山市水产研究所消息,备受国内水产界、科技界关注的舟山岱衢族大黄鱼人工育苗研究,2000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舟山市水产研究所岙山试验基地,10月28日、29日连续两个晚上,大黄鱼亲鱼经人工促熟催产等技术措施,顺利收获受精卵30多万粒,并育成两毫米、细如发丝的大黄鱼苗约30万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