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滑菇培养料中,适当添加香菇、黑木耳、杏鲍菇三种菌糠,可明显加快滑菇发菌速度,减少菌棒的杂菌污染,缩短出菇期。其中,添加杏鲍菇菌糠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采用杏鲍菇菌糠40%,棉子壳30%,杂木屑29%,石膏粉1%的配方栽培滑菇,生物转化率比对照提高20%。  相似文献   

2.
利用工厂化生产的杏鲍菇菌渣部分替代木屑,试验其对秀珍菇生长发育、产量和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杏鲍菇菌渣栽培秀珍菇时,随着杏鲍菇菌渣添加量增加,菌丝满袋时间推迟,菌盖颜色逐渐变浅,菌盖和菌柄的硬度降低,原材料成本降低,但秀珍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显著提高;当杏鲍菇菌渣添加比例为60%时秀珍菇产量最高,生产收益最高,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较未添加杏鲍菇菌渣的配方显著增加。杏鲍菇菌渣60%、木屑20%、麦麸18%、碳酸钙1%、白砂糖1%为工厂化杏鲍菇菌渣栽培秀珍菇的最适配方。  相似文献   

3.
利用金针菇、杏鲍菇废菌渣栽培草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燕萍 《蔬菜》2010,(12):42-43
将金针菇、杏鲍菇废菌渣处理后作栽培基质,用于草菇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简单处理的菌渣栽培草菇,与传统的稻草栽培配方相比,产量高、成本低,其中金针菇、杏鲍菇菌渣栽培草菇的生物转化率分别达到22.9%和22.0%,比传统稻草栽培料高,说明菌渣用于生产草菇菌种是可行并有良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杏鲍菇菌渣作为猪肚菇的栽培原料,采用混料试验设计方案及回归统计分析相关因素影响力和交互作用,以产量最大值为响应确定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是猪肚菇较好的栽培原料,可以通过添加棉籽壳、麦皮和豆粕实现增产效果;猪肚菇最佳的生产配方为杏鲍菇菌渣45%、棉籽壳15%、木屑10%、麦皮23%、玉米粉5%、豆粕2%。  相似文献   

5.
在培养料中添加10%、20%、30%的杏鲍菇菌渣进行黑木耳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添加10%杏鲍菇菌渣的表现较好,比纯木屑配方的对照,耳芽形成时间短,采收潮次多,每棒的平均产量高。  相似文献   

6.
将杏鲍菇菌渣处理后以不同比例配料栽培双孢菇,观察其对双孢菇生长、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简单处理的菌渣栽培双孢菇,与常规生产配方相比,具有成本低、菌丝生长快、产量高等优点,且随着菌渣比例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有增加趋势。其中,在基质培养料中加入60%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菇,生物学效率达到67%,比常规配方栽培料高出11%,说明杏鲍菇菌渣用于双孢菇生产是可行且有较高效益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香菇污染菌料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玲 《蔬菜》2017,(12):64-66
为了充分利用香菇污染菌料,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开展了香菇污染菌料栽培平菇试验,在平菇栽培料中分别添加20%、40%、60%和80%的香菇污染菌料,以无香菇污染菌料的配方为对照,对比不同处理的发菌情况、产量和收益,以筛选出适宜平菇生产的香菇污染菌料添加比例。结果表明:香菇污染菌料添加量为20%和40%的处理发菌期与对照相同,而添加量为60%和80%的处理发菌期比对照多1 d;4个香菇污染菌料处理的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香菇污染菌料添加量为80%的处理综合收益最高。因此,香菇污染菌料可以再次利用生产平菇,并且适宜的添加量可达80%。  相似文献   

8.
pH值对三种珍稀食用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利用常规栽培设施和生产操作管理技术 ,对不同p H值对茶薪菇、杏鲍菇和阿魏蘑的制菌袋污染率、菌丝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p H7~ 7.5茶薪菇、杏鲍菇和阿魏蘑菌丝生长最快 ,菌袋污染率最低 ,产量最高 ,p H值低于 5 .5或高于 8.5菌丝生长缓慢 ,对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 p H值低于 6,菌袋污染率极高 ,p H值高于 8.5菌袋污染率几乎零 ,但 p H6~ 7比 p H7~ 8可提早一个星期出菇  相似文献   

9.
《蔬菜》2016,(4)
把工厂化生产杏鲍菇一次性出菇后的菌糠、木屑、棉籽壳、麸皮、糖、石膏和石灰按不同的配方组合,经过发酵、灭菌后用于生产黑木耳,研究适合提高产量和效益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培养基质中添加杏鲍菇菌糠栽培黑木耳,不同配方栽培黑木耳长势均良好,具有菌丝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其中在栽培料中加入30%杏鲍菇菌糠的处理效益最好,较对照增加16.5%。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2015,(5)
在栽培秀珍菇配方中添加杏鲍菇菌渣替代部分棉子壳,观察其对秀珍菇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可有效替代价格较高的棉子壳,作为秀珍菇生产的栽培原料。随着菌渣比例的提高,秀珍菇发菌期会延长1~3 d,产量也逐渐下降;综合经济效益分析发现,试验中菌渣替代棉子壳,经济效益提高0.2~0.3元/袋。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2017,(4)
利用漳州地区大量低价、营养丰富的甘蔗渣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筛选以甘蔗渣为主料栽培杏鲍菇培养料配方。结果以配方3(甘蔗渣55%,木屑20%,玉米芯10%,麸皮10%,玉米粉3%,轻质碳酸钙1%,石灰1%)栽培杏鲍菇的效果最好,能够较好的促进菌丝生长,保持优良的生长性状,提高杏鲍菇多糖含量,杏鲍菇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最高,且配方3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配方(CK)。  相似文献   

12.
以3个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申香16号、申香18号、申香215为试验菌株,常规配方(木屑79%、麸皮20%、石膏1%)为对照,采用不同比例的工厂化杏鲍菇(Pleurotuse eryngii)菌渣复混基质替代木屑和麸皮进行栽培试验,以产量为主要指标,得到最优配方为杏鲍菇菌渣40%、麦麸10%、木屑49%、石膏1%。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菌渣是栽培杏鲍菇之后的培养料,仍含有丰富的可用于栽培平菇的营养物质。通过发酵料和熟料2种栽培模式,开展利用杏鲍菇菌渣种植平菇的配方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菌渣栽培平菇技术上是可行的;杏鲍菇菌渣熟料种植平菇,菌渣适宜添加比例为30%~40%;菌渣发酵料种植平菇,以30%的添加量,平菇生物学效率最高,但低于对照组配方,随着杏鲍菇菌渣添加比例的增加,平菇生物学效率逐渐降低;杏鲍菇菌渣熟料和发酵料2种栽培平菇的方式,比较生物学效率及平菇子实体商品性状,以采用熟料栽培模式为宜。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2020,(5)
为了寻求榆黄蘑高产、稳产栽培模式,提高其生物学效率,进行了6个配方及不同培养料处理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的榆黄蘑发菌速度快,但发满前期菌丝较稀疏,后期才逐渐浓白。培养料发酵后短时高温处理接种后均没有污染,而熟料接种污染率较高,尤其是含棉籽壳的培养料,污染率达75%;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后现蕾早,比熟料提前5~10 d;混合料配方的产量总体高于单一配方料,玉米芯+木屑料经发酵及短时高温处理的产量最高。玉米芯40%+木屑40%为主料,经过发酵及短时高温处理栽培榆黄蘑为试验较好配方及培养料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桑枝蚕沙栽培杏鲍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枝和蚕沙为主要原料,设计不同配方栽培杏鲍菇,结果表明利用桑枝蚕沙栽培杏鲍菇是可行的,杏鲍菇菌丝在桑枝和蚕沙为主的2种配方中均能正常生长,菌丝长势、满袋天数、产量和生物转化率与当前杏鲍菇生产主用配方(CK)相当,以配方A稍好.  相似文献   

16.
依据杏鲍菇Pe528的生长条件,以粤北地区主要农副产品桑木屑、蔗渣为主料制定栽培配方。采用室内层架熟料袋栽法栽培,综合比较杏鲍菇Pe528在6种配方培养料中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子实体产量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F3(甘蔗渣74%,麸皮20%,玉米粉5%,重质碳酸钙1%)和F5(桑木屑40%,甘蔗渣34%,麸皮20%,玉米粉5%,重质碳酸钙1%)较适合杏鲍菇栽培,所栽Pe528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较高,且菌丝粗壮、浓密、洁白。  相似文献   

17.
杏鲍菇菌糠是目前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主要副产品之一,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组成结构,是栽培双孢蘑菇的优良基质原料来源。基质中采用处理B(杏鲍菇菌糠70%、牛粪26%、CaCO_3 2%、CaSO_4 2%)发酵生产培养基,以及处理C(杏鲍菇菌糠96%、CaCO_3 2%、CaSO_4 2%)经加热灭菌100℃保持8 h生产培养基的方式均可以获得双孢蘑菇栽培成功。菌丝生长速度方面合成料栽培快于杏鲍菇菌糠料;产量结构方面,菌糠发酵料栽培出菇主要集中在前2潮,合成料和菌糠灭菌料栽培趋势一致;产品质量方面,合成料栽培的子实体个体大于菌糠料,合成料栽培菌盖直径5.1 cm,菌糠发酵料为4.7 cm,灭菌料为5.0 cm;菌糠料栽培容重和煮得率大于合成料,合成料栽培容重和煮得率分别为0.65 kg·L~(-1)和64.2 g/100g,菌糠发酵料栽培容重和煮得率分别为0.68 kg·L~(-1)和73.1 g/100g,灭菌料容重和煮得率分别为0.78 kg·L~(-1)和74.1 g/100g。合成料栽培菌褶色泽较菌糠料颜色深。  相似文献   

18.
以"杏美1号"、"杏丰12"、"杏鲍菇3号"、"杏鲍菇6号"、"农大杏鲍菇"、"武杏"为试材,以当地主栽品种"杏鲍菇2号"为对照,以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污染率、子实体产量、生物转化率、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子实体品质为指标,对7个杏鲍菇菌株进行了玉米芯栽培品种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玉米芯栽培的杏鲍菇优良菌株。结果表明:"农大杏鲍菇"和"杏美1号"表现较好,菌丝生长浓密粗壮,菌丝长速最快,满袋时间最短,污染率低;菌株鲜菇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子实体生长表现最好,菌盖直径和菌肉厚度适中,菌柄长,菌柄直径大,子实体容重和单菇鲜重大;且二者优质菇比例最高;表明"农大杏鲍菇"和"杏美1号"为乌兰察布地区玉米芯栽培杏鲍菇的优良菌株,推荐在生产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利用板栗蒲屑替代部分杂木屑,通过配方试验,得出添加板栗蒲屑的杏鲍菇菌丝发菌速度加快,提早满袋,菌丝浓白。适量添加还能提高杏鲍菇的产量。推荐使用的配方木屑14%~19%,棉子壳35%,板栗蒲屑20%~25%,麸皮20%,玉米粉5%,石膏粉1%。生物学效率为77%~79%。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滑子菇菌糠作为原料栽培杏鲍菇试验,通过比较不同菌糠含量下杏鲍菇生物学转化率和投入产出比,结果最佳配方为滑子菇菌糠40%,玉米芯40%,麸皮20%,石膏1%,石灰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