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是养猪大省,搞好猪瘟预防,促进养猪业的发展,提高养猪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因为乳兔奇缺,我厂传统生产的猪瘟乳兔苗无法继续投产,改为生产猪瘟弱毒细胞疫苗‘为了提高疫苗质量,逐步完善猪瘟细胞疫苗生产工艺,结合生产进行了细胞带毒传代、提高疫苗产量和效价的试验研究1材料和方法11材料ill牛事儿:来自武汉和长沙地区112细胞营养液和维持液:05%水解乳蛋白汉克氏液l、13血清:营养液和细胞传代用犊牛血清,维持液用马血清.11.4细胞分散液:胰酶一EDTA分散液1.15毒种:猪瘟兔化弱毒经兔体继代后的新鲜脾毒1.2…  相似文献   

2.
研究利用MA104、L929、RK三株传代细胞,对接种有相同剂量兔瘟病毒材料的有单层细胞和无单层细胞维持液中兔瘟病毒血凝价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有单层细胞的维持液中病毒血凝价较无单层细胞维持液中病毒血凝价下降缓慢。这说明此三株传代细胞能延缓维持液中兔瘟病毒血凝价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狂犬病细胞苗的传统生产方法是取长成“ ”的BHK21细胞单层,弃去生长液(血清含量100mL/K),按1.5万mL细胞培养瓶每瓶40mL的量接毒旋转,使毒液浸润整个细胞面,37℃旋转吸附40~60min,加入2000mL维持液(含血清30mL/L),37℃旋转培养48h后,调pH至7.2~7.4,继续培养至96~120h,冻毒,收获细胞培养物。传统方法的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种毒使用量大。2004年笔者采用带毒传代工艺生产狂犬病细胞苗,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4.
浓缩和纯化操作对口蹄疫A型弱毒病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引进的美国Pall公司微滤、超滤和过滤系统对口蹄疫A型弱毒病毒的细胞培养液进行除细胞碎片纯化、病毒的浓缩和除菌等操作,取样进行病毒含量测定,以探索细胞培养病毒液除细胞碎片、浓缩和除菌后病毒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浓缩前液量少于21700mL时,经除细胞碎片微滤、超滤浓缩和除菌过滤后,毒价严重下降,原液、除碎片微滤液、10倍浓缩液、10倍浓缩除菌过滤液、滤出清液的LD50/0.2mL分别为10^7.5、10^6.5、10^7.5、10^7.25、10^2.0;浓缩前液量多于203200mL时,原液、除碎片微滤液、10倍浓缩液、10倍浓缩除菌过滤液、滤出清液的LD50/0.2mL分别为10^7.5、10^7.5、10^8.25、10^2.0,表明通过使用浓缩技术来提高A型弱毒细胞培养液的病毒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1、用增加培养液量(3—4倍)旋转法培养猪瘟弱毒细胞疫苗,第一收、第二收病毒收获液的毒价均可达到普通旋转培养法的滴度。二收的绝大多数批次毒价用兔检5万倍通过,符合制苗要求。 2、用深液(培养液量增加7—8倍)倾斜旋转法培养猪瘟弱毒细胞疫苗。第一收与第二收的毒液或培养7天一次全收的毒液,其大多数试验批次毒价均可达到制苗标准。 3、用深液(培养液量增加8倍)倾斜旋转通气法培养猪瘟弱毒细胞疫苗,接毒后培养7天一次全收毒液,大多数批次试验毒价用兔检5万倍通过。符合制苗要求。以上三种培养方法所得资料说明提高猪肾细胞产毒量是明显的,工艺是简便的,在生产上是可行的。对细胞提高繁殖病毒能力的问题进行了某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用转瓶培养猪肾细胞生产猪瘟细胞苗,本试验证明①用小黄牛血清或马血清或犊牛血清均可制出较高毒价的猪瘟细胞毒,②营养液中加青、链霉索各90—100μ/ml,接毒后维持液不用抗菌素,可以控制污染,並有利于毒的复制,③按营养液量接种猪瘟兔化毒脾毒0.3%(克)或2—4%细胞培养毒,均可制出毒价5×10~(-4)的细胞苗,但必须保持收液pH在6.8—7.0左右,④残存抗菌素在0.5μ/ml以下的细胞毒,配三联苗后对猪丹毒及猪肺疫菌影响不显著,⑤已连续制三联苗70余批,三种成份分别检验均达到规定标准,田间试使已接种猪1000万头以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抗原效价高低是评价疫苗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各厂家的法氏囊疫苗免疫效果不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氏囊抗原效价不高。试验旨在探讨影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原(HQ株)效价的因素,从而优化生产工艺参数提升抗原效价,从而提升法氏囊疫苗产品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通过对比不同细胞传代比例,维持液pH,接毒量,接毒时间,收毒时间,接毒后培养温度,维持液血清含量生产抗原的病毒效价,从而选择最佳的工艺参数生产法氏囊抗原。结果表明:传代分种比例小细胞密度大的细胞接毒后病毒效价高,接毒后维持液pH7.8比pH 7.4的病毒抗原效价高;1%种毒接毒量效价最高,细胞培养至24~48h接毒,抗原效价差别小;接毒后36h收毒为最佳收毒时间,接毒后细胞培养温度为37℃最佳;接毒后维持液中血清含量为2%时抗原效价最高。综上,本试验获得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HQ株)疫苗的最佳生产工艺参数,为生产出高效价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抗原(HQ株)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已建立用直接或间接酶标组化法检测鸡蛋或鸡胚中污染的白血病/肉瘤病毒,该方法是鸡胚是将白血病/肉瘤病毒的代表毒株接种到已培养好的鸡胚单层成纤维细胞片上,继续培养一定时间,随后将固定好的细胞与特异性酶标抗体反应,经底物显色,镜检,接种肉瘤病毒的细胞片在接毒6小时后就能检出少量的阳性细胞,接毒48小时的细胞片中的阳性细胞则更为清楚,典型。将病毒液稀释至10^-7时接种,其接毒细胞片在96小时时也能检测到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研究共生产猪瘟兔化弱毒细胞疫苗3批,以传统生产为基础,在原代细胞制备、病毒感染和收获3方面做了改进.试验证明,混合消化法、适当比例的脾毒与细胞毒混合接毒以及新维持液在带毒传代中的应用,能大大提高猪瘟细胞苗半成品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0.
雏鸡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后的第3天,气管内接种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悬液根据发平凡经,血液白细胞计数值,嗜异性白细胞百分率,α-萘酯酶阳性T细胞百分率,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抗体效价检测结果表明,接种IDB弱毒疫苗对3天后实验感染大肠杆菌无实质性影响,实验感染大肠杆菌对先期接种IBD弱毒疫苗激发产生抗体应答,无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在组织细胞上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组织细胞制备,不同试验细胞及不同维持液组成成份三个方面对TGEV在组织细胞上增殖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含15%FBS培养液进行了ST或pk15细胞传代并制备悬液,操作方便,能形成良好单层,利用TGEV CPE判定;ST细胞在病毒增殖和检测毒价两方面均较pk15细胞分别高2个滴度和1个滴度以上;维护液中提高血清含量或含一定量胰酶对TGEV增殖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单个Marc-145细胞的产毒数量,减少原材料的损耗,提高生产效率,对接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Marc-145细胞在24h或36h收毒,随后补入不含病毒的维持液,12h或24h后再收毒,反复收毒4次。结果表明,数次收获毒液的TCID_(50)差异不显著,且与常规接毒细胞所产毒液的TCID_(50)基本相同,说明多次收毒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鸡胚组织毒或法氏囊组织毒直接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盲传3~13代后。能产生特征性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在含65℃灭能30分钟的犊牛血清的细胞生长液制备的CEF上传代,比在含有56℃灭能的犊牛血清的生长液制备的CEF上传代能早3~5代出现CPE,而得到适应;鸡胚高代毒比鸡胚低代毒更易适应CEF;法氏囊组织毒和鸡胚低代毒对适应CEF的进程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H-98株在不同细胞增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H-98分离株进行了在ST,PKl5及IBRS2三种细胞增殖特性的研究,以及不同培养条件对其繁殖滴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置培养每件下,用含15%FBS的生长液进行细胞传代,对ST,PKl5及IBRS2三种细胞生长以及接毒后对CPE判定都起到良好效果。但在旋转条件下培养细胞,用l0%的FBS生长液即可使三种细胞生长良好,用ST细胞增殖病毒的滴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细胞。旋转培养条件下增殖病毒始终比静置培养繁殖病毒的滴度高,在维持液中加入胰酶未见有病毒滴度的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从组织细胞制备、不同试验细胞(pk15,ST)及不同维持液组成成份三个方面对TGEV在组织细胞上增殖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含15%FBS培养液进行ST或pk15细胞传代并制备悬液,操作方便,能形成良好单层,利用TGEVCPE判定;ST细胞在病毒增殖和检测毒价两方面均较pk15细胞分别高2个滴度和1个滴度以上;维护液中提高血清含量(8%FBS)或含一定量胰酶对TGEV增殖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索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 HL-2株)敏感的细胞种类及其在相应细胞上的培养特性和培养条件。将IBRV HL-2病毒液接种不同传代细胞,结果表明MDBK细胞对IBRV HL-2株敏感,能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对各种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接种时间、接毒量、维持液血清含量、培养基种类均对收获的病毒液病毒含量有影响。通过优化,得出最佳培养条件如下:在细胞传代后24 h接种,弃掉营养液,加入含2%血清的MEM作为维持液,接入0.01感染复数(moi)的病毒液,接种后44±2 h收获,所获得的病毒液病毒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犬细小病毒可在乳猫肾细胞内增殖。感染细胞培养液中病毒血凝滴度呈增长趋势,用生物毒-亲和毒酶间接染色法观察细胞在感染后14小时,胸核中即可出现特异性染色,至72小时胞核染色明显,有的细胞 包浆中出现特异性染色,此时感染培养液可出现血凝现象。当浆染细胞培养液可出现血凝现象。当胞浆染色明显时,病毒血凝滴度也增高。至感染晚期,胞核几乎空染,围绕胞核有一深色胞浆区,些培养液的血凝滴度明显升高,两种方法所得结  相似文献   

18.
实验用MD三价疫苗和HVT疫苗分别接种1日龄雏鸡,以未接种雏鸡为对照,15日龄用MD强毒攻击,攻毒后5、25、45、75日检测其免疫保护指数,脾脏、T细胞IL-2诱生活性、IL-2R表达及增殖功能、胸腺、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哈德尔腺、支气管粘膜淋巴组织中T细胞和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外周血液中T细胞数量及IgG,IgM,IgA含量,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IgA,IgG,IgM含量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以一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症毒超强毒广西株(GX8/99)的细胞克隆化毒感染28日龄SPF雏鸡进行致病性试验,以确定GX8/99株原始毒与细胞克隆化毒的致病性的变化,结果表明GX8/99株细胞克隆化毒在适应细胞后仍能引起一定的组织学病变,免疫指数也较正常雏鸡有所变化,但病变程度远远小于原始毒攻毒组,且对鸡致死率明显降低。说明GX8/99株细胞克隆化毒致病性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利用细胞培养法制备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的过程中,采用细胞覆盖的方法,即在细胞单层形成后在接毒的同时再加入适量的细胞悬液进行细胞覆盖,可以在不增加鸡胚使用量的前提下,保证细胞单层的致密程度,提高半成品毒液的毒价,并且使细胞的特异性病变明显提前,进而缩短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