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薛伟  辛颖  杨铁滨  邢涛  王俭 《森林工程》2010,26(6):89-91
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形势下,森林工程专业探索专业的发展方向,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建立满足森工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建立满足现代森林工程企业需要的创新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论述了森林工程专业的建设成果,对全国森林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森林工程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木材生产技术与管理""森工规划设计""森工机械与装备""林业起重输送机械""工程索道""起重机金属结构设计"等核心课程的实验实训无法有效开展,课程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等问题。为此,东北林业大学抓住建设国家级森林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契机,通过构建森林可视化经营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木材生产规划虚拟实验系统、森林作业模拟仿真系统、原条量材造材与原木自动选材模拟仿真系统等,从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着手,将虚拟仿真系统与森林工程核心主干课程相结合,从开展实践教学场地和手段、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以及开展"学生主体式""师生互动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探索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等几个方面,对森林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实践证明,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森林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虚实结合"优势的充分发挥,有效地解决了专业野外实验实训所面临的困难,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也使学生学习森林工程主干课程的积极性、实践创新的热情、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广西大学林学院几年来对森林工程专业进行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和成效,主要从专业建设、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学生就业等方面对森林工程专业进行改革,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森林工程与森林生态系统保护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森林工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木材采伐工程、迹地更新造林工程、抚育采伐工程、低效林改造工程、林内路桥工程和装备系统工程。策划和实施森林工程时应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森林工程活动将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置于首要位置,二是森林工程工艺系统要与作业区域的生态系统保持一致。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及其生态过程决定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所以森林工程实施时,森林生态系统群落结构保护要着眼于群落结构的连续性和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要着眼于目的树种、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和生境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环境保护要着眼于水土流失、土壤和地质性灾害。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国高等教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高等教育应对其特点和特色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从中得到启迪。以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为例,无论是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所反映的教学内容方面,还是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考核方式、导师制的实施等方面,中美两国既有类似的地方又有许多不同,我国森林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应基于对比分析积极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林业》2011,9(5):49-49
<正>日前,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决定授予南宁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据悉,目前全国仅有8个省会城市获此殊荣。南宁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是南宁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市"执政理念,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创建森林城市中,南宁市大力实施5大森林工程,即城市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农村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生物多样性森林工程,在全市建立了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的森林体系。  相似文献   

7.
“森林食品加工与利用”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特色专业课程。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和森林食品的生态性、认证性及可持续性等特征,通过分析“森林食品加工与利用”课程教学存在的缺少专有教材、课程教学内容与相关学科知识缺少有机融合、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实际问题,探讨了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一是将专业基础知识和食品科学研究热点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为前提开展教材建设;二是采取跨学院辅修的形式将课程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有机融合;三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将科研融入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利用科研平台,强化学生对森林食品的生态性、认证性及可持续性的认知。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对森林食品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每年参与森林食品相关科研活动的学生人数递增10%,选择与森林食品相关的毕业论文或设计的学生占当年本科毕业人数的70%。  相似文献   

8.
森林工程装备系统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森林工程的主体工程,确定森林工程装备系统体系的主体系统,包括木材采伐工程装备系统、迹地更新造林工程装备系统、抚育采伐工程装备系统和低效林改造工程装备系统,进而构建森林工程装备系统体系框架,即采伐装备系统、集材装备系统、清林装备系统、整地装备系统、栽植装备系统、幼林管护装备系统、监测装备系统。采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分析森林工程装备系统的模式,根据森林工程装备系统体系框架和模式构建森林工程装备系统体系。  相似文献   

9.
周新年  冯建祥 《森林工程》1999,15(3):14-14,21
针对森林工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存在的问题,通过广泛收集资料,拍摄和录制森林采运工程系列音像片,系统地展现本专业主干学科知识体系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对教学,科研和生产起引导作用,适应面向21世纪专业改革和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樊冬温  杨雪峰  李应珍 《森林工程》2010,26(4):82-84,89
森林工程审核是森林工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其审核的作用是充分发挥森林经营组织在森林工程实施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工程项目的优化和实施,为主管部门审批和工程管理提供支撑。森林工程审核的基本思路为:以森林工程对森林生态系统作用效应为切入点,获得森林工程生态系统作用效应的作用因素和作用时象,提出森林工程生态系统作用效应的目标指标体系,将“作用因素和作用对象”对照“目标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提出森林工程生态系统作用效应最佳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我国森林工程发展和学科专业特色及人才需求,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和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利用计算机模拟、智能控制和先进的现代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建设智能多媒体木材生产规划实验平台、原木自动生产线实验平台、原木切削参数测定和链锯功率测试实验平台、室内原木集运材索道实验平台、林产品物流实验平台和林产品包装实验平台。提升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培养高质量的森林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森工机械与装备》是森林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主要讲授与森林采伐有关的木材切削理论和装备结构。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森工机械与装备》的教学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森工机械与装备》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探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措施,总结东北林业大学森工机械与装备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薛伟  辛颖  王悦 《森林工程》2011,27(6):81-84
教学计划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总体规划,是高等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结合教学计划制定原则和各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应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建立课程间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制定出森林工程专业新的教学计划,新的教学计划统筹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调研分析,针对各院校开设的工业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工业工程实践性强、工程性、社会性、创新性特点,提出创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包括有机融合工业工程专业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工业工程理论教学与体验式应用教学的有机融合及融合书面成绩与实践成绩,以提高学生学习时的实践能力和就业时的工作能力。最后本文通过指出企业对IE人才的要求,总结出工业工程专业在教学时应更注重实践教学,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晓丹 《绿色科技》2020,(5):231-232
指出了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知识探究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原则,结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主要从“优化课程内容、引入典型案例、注重课程内容选取、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等方面对环境化学课程进行了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探讨,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创新了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对培养具有良好环境专业素养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翟硕莉 《绿色科技》2020,(5):235-236
指出了食品化学是食品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基于课程特点,结合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探索了食品化学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设计,将爱国情怀、自豪情怀、食品安全和社会责任意识、科研精神、不屈的创新意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就业观念等融入教学过程中,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知识同时提升。  相似文献   

17.
森林工程专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涛  李云成  詹静 《森林工程》2008,24(6):92-94
森林工程专业的目标对象应从具体的生产环节调整到林业企业经营这样的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继续发挥“宽专业”的优势,注重设置柔性专业方向,把握好“知识-能力”、“教学-科研”、“理论-实践”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注重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我国林业的变革和转折时期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品质优良、国内领先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专业。  相似文献   

18.
根据林业科技创新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展森林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体系和教学方法等综合改革与实践,创建“专业基础+方向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善两个体系,搭建三个平台”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包括完善大学生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搭建实践实习、科技竞赛和宣传奖励三个创新平台.这一系列综合改革与实践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卓有成效,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王海滨  薛伟  郭艳玲 《森林工程》2011,27(6):89-90,94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我国进入一个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崭新时代。为更好的传授微电子技术,在森林工程专业开设《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通过建立课程培养目标、分析学生知识架构和课程自身特点,采用“综合教学法”对课程进行讲解和传授单片机系统软硬件知识,从实践环节提高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授课方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自己的专业,实现授课目的。达到了教学大纲要求,实现预定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