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热机现象对湿式多片制动器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生于滑动盘片间的热机现象对湿式多片制动器的衬片压力和表面温度分布具有显著的影响,并已成为制动器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热机作用的影响,对对流换热系数、摩擦系数、摩擦速度和初始衬片压力分布等一些重要的设计和材料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湿式多片制动器设计方法提出了等温度设计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湿式多片制动器油槽内对流换热系数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已求得湿式多片制动器油槽内三维抛物流流速场的基础上,采用控制容积法进一步计算出摩擦盘在不同速度下,油槽内流体的温度场,并利用边界层理论,最终计算出冷却油与摩擦副之间对流换热系数沿径向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湿式多片制动器的开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湿式多片制动器油槽内三维抛物流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控制容积法对三维抛物流的基本方程进行了离散化,并针对湿式多片制动器径向油槽内冷却油运动方程的抛物性,计算出摩擦盘在不同运动速度下,油槽内流体的流场,从而为进一步计算出冷却油与摩擦副之间的换热系数和湿式多片制动器的开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湿式多片制动器的工作特性,文中分析了制动噪声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制动噪声产生的主要因素,推导出相应的理论计算公式,提出了制动噪声的防治措施,并通过台架试验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针对湿式多盘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受温度、磨损等随时间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其制动性能下降的问题,该文建立了基于时变不确定性的多盘制动器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多盘制动器时变设计方法,并探索性地将其应用到制动器优化设计中,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设计出任意时刻满足可靠度要求的制动器,为制动器可靠性动态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6.
油菜脱出物漂浮速度及摩擦与浸润特性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为了研究油菜脱出物的漂浮、摩擦、浸润特性及其对油菜清选性能的影响,采用DFPF-25型漂浮速度试验装置、UMT-2型微观摩擦磨损试验机和CAM101型接触角测量仪对油菜脱出物主要成分的漂浮速度、多频往复摩擦特性和浸润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油菜脱出物中的角果皮、短茎秆和油菜籽的漂浮速度差异较小,导致油菜风选作用不明显;多频往复条件下的油菜茎秆、角果与筛面的摩擦因数呈周期性变化,茎秆与筛面基体间的瞬时摩擦因数大于1.0,角果皮的最大摩擦因数为0.2,导致茎秆比角果皮更容易与筛面粘连;茎秆外表面亲油疏水,角果皮外表面亲油亲水,表明油菜脱出物中的油性成分对混合物中的细小成分更具有粘合作用。因此研发具有低摩擦、疏水疏油特性的新型筛面是解决油菜清选粘筛堵孔难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生物质冷压成型模具摩擦热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揭示生物质成型过程中摩擦热引起的温度变化规律以指导生物质成型机的设计,根据生物质冷压成型特点和传热学原理,引入平均压力和当量速度等,建立生物质成型模具的摩擦热分析模型,对成型过程摩擦热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结果和模拟结果基本吻合,冷压成型摩擦热引起的温度变化为:成型模具内表面温度在工作运转60 min后达到木质素软化温度,成型制品质量有所提高,240 min后温度趋于稳定,最终温度在115~125℃;通过控制原料、模具材料、模具结构、生产率等因素,可缩短成型达到木质素软化点所需时间,提高成型质量。  相似文献   

8.
矿物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热压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优化矿物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的热压工艺,该文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对干法共混热压成型工艺对摩擦材料性能(摩擦磨损性能、冲击强度、硬度等)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摩擦材料的热压成型工艺,即热压压力40MPa、热压时间10min、热压温度200℃。用SAS软件对数据进行优化分析,得出了成型压力、保温时间和热压温度对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冲击强度的回归关系,建立了摩擦因数、冲击强度与热压工艺参数的二次响应曲面回归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分析了热压压力和热压温度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当温度固定,摩擦因数随压力的升高而下降;当压力固定,摩擦因数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在热压压力50MPa、热压时间40min时,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该研究可为研制高性能的摩擦材料制品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谷子摩擦特性试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为了给谷子机械化播种、收获、加工、储运等作业装备设计及相关技术应用提供摩擦特性参数,该文运用自制的小籽粒休止角测定装置、摩擦系数仪、直剪仪等试验设备,测定了含水率分别为10.7%、13.7%、16.0%、19.8%的谷子的形态尺寸和休止角、滑动摩擦系数、内摩擦系数等摩擦特性参数。分别分析了含水率对谷子各摩擦力学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不同接触材料对谷子滑动摩擦系数的影响,以及剪切速度和垂直应力对谷子内摩擦系数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的变化对谷子形态尺寸的影响不显著(P>0.05);谷子休止角随含水率增加而线性增大(R2=0.9875);谷子与钢板、铁板、亚克力板间的动、静滑动摩擦系数均随含水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大(R2≥0.9795),与钢板间的滑动摩擦系数最小,亚克力板次之,铁板最高;谷子内摩擦系数受剪切速度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大(R2≥0.908),随着垂直应力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谷子机械化装备的研发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燃油摩擦磨损特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热解液化方法制备的生物质燃油的摩擦学特性.借助SEM,XPS,GC-MS,TGA等分析测试技术考察了摩擦磨损实验后的摩擦副磨痕表面形貌,磨痕表面元素的化学结合状态,摩擦磨损实验前后生物质燃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热化学物理特性.结果表明:生物质燃油的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为392 N,在196N和294N压力,生物质燃油的平均摩擦系数为0.083和0.097,磨痕表面呈带状犁沟:磨痕表面出现了含-OH、-COOH基闭的有机物和FeS、FeSO4的能谱吸收峰;摩擦磨损实验后生物质燃油的醛酸类物质含量明显变化.生物质燃油的摩擦磨损机理归因于在摩擦表面形成了含FeS、FeSO4等的化学反应膜以及含有-OH、-COOH等极性基团的有机物的吸附油膜的存在,使钢球摩擦副之间保持了良好的边界润滑.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盘式制动器制动过程平顺性,分析了影响制动过程平顺性的主要因素,指出碰撞是造成制动不平顺的根本原因。碰撞引起制动力矩相对增长率的突增,造成制动的不平顺。减小压盘凸耳和制动器壳体凸台间的周向间隙可减小制动时的冲击,有效地改善制动平顺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整车制动系统的使用可靠性,以某越野车的盘式制动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制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温度、车速、磨损等随时间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时变理论的制动系统可靠性评估及动态预测模型,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化,最后对此款越野车的制动系统可靠性进行了动态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制动距离预测误差为2.1%,误差较小,该模型预测结果有效可行;同时该模型又可对未来t时刻的制动系统可靠性进行预测,可为整车制动安全性的主动预警提供有效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3.
联合收割机制动系统虚拟样机仿真及试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农业机械产品快速设计系统中,农业车辆的制动性能应满足一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该文采用了一种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研究联合收割机制动系统性能的方法,可为农机专业底盘制动系统的设计和性能评价提供参考。该文研究对象是前轮液压钳盘式制动系统,首先依据国产某型联合收割机参数,应用Pro/E建立整车及制动器三维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导入ADAMS/View中建立整车和制动系统虚拟样机,并依据实测数据配置仿真模型属性,选定Ⅱ挡10 km/h、Ⅲ挡20 km/h 2种典型工况对虚拟样机进行制动性能仿真。对比硬路面条件下仿真和实车试验性能分析结果,踏板力实测95.6 N时,车辆III挡速度下,制动盘上接触力为4 272 N,制动距离为7.83 m,与踏板力为100 N时仿真结论(接触力为4 827 N和制动距离为7.398 m)较一致,表明该虚拟样机研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已有的塑料硬管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计算方法,提出了微灌塑料硬管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这一公式同时考虑了管径、流速和水温等影响因素,使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通过分析,认为这一公式能满足设计要求,可用于微灌工程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5.
多花木蓝根系与土体界面摩阻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灌木植物根系的固土护坡力学效应,探讨根系与土体间相互作用的特性。以多花木蓝为供试植物,进行植物根系切片并计算根系的表面凹凸度,选取0~0.5,0.5~1.0,1.0~1.5,1.5~2.0mm 4种粒径的粉质黏土,在不同的土体含水率和根径条件下,制备根土复合体扰动试样,进行单根抗拔摩阻试验和直剪摩阻试验,探讨土体含水率、植物根径以及土体粒径对根土界面摩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花木蓝根系的表面凹凸度随根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根系的拉拔剪应力集中在17.36~32.76kPa,而根土界面的摩擦系数为0.10~0.20;根系拉拔剪应力和根土界面摩擦系数随土体粒径和土体含水率的增加逐渐下降;土体含水率和土体粒径愈低,根系形态特征对根系的拉拔剪应力和根土界面摩擦系数的影响愈显著。研究结果对分析根土界面摩阻特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利用灌木植物提高边坡土体结构稳定和防治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地质灾害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