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3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对杜洛克、内江猪和荣昌猪共153头的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基因进行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HinfI、MspI和RsaI均检测到多态性,同时还发现一个杜洛克个体的HinfI-RFLP出现120bp和80bp突变片段。χ2检验表明:HinfI、MspI和RsaI酶切产生基因已经达到Hardy-WeLnberg平衡状态(p<0.05);数量上三个品种的优势基因型ABCCEE、AACCEE、AACCFF,在99﹪程度上分别与相应的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3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对153头杜洛克猪、内江猪和荣昌猪的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基因进行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1)HinfⅠ、MspⅠ和RsaⅠ均检测到多态性,同时还发现1个杜洛克个体的HinfⅠ-RFLP出现120bp突变片段。2)X2检验表明,HinfⅠ、MspⅠ和RsaⅠ酶切所产生的基因及基因类型处于Hardy-Wenberg平衡状态(P<0.05);杜洛克、内江猪和荣昌3个品种猪的优势基因型分别为ABCCEE、AACCEE、AACCFF,在99%程度上分别与相应的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检测松辽黑猪H-FABP基因位点多态性,应用PCR-RFLP技术(HinfI、HaeIII和MspI 3种限制性内切酶)检测了62头松辽黑猪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发现松辽黑猪在MspI多态位点上表现为单一的AA型;而在HinfI多态位点上表现为多态性,等位基因H的基因频率为0.7177,在HaeIII位点上也表现出多态性,等位基因d的基因频率为0.6210。研究结果表明松辽黑猪H-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存在多态性。  相似文献   

4.
中外11个猪种H-FABP基因PCR-RFLP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本文利用PCR—RFLP技术对五指山猪、沂蒙黑猪、汉江黑猪、莱芜猪、香猪、民猪、成华猪、内江猪、二花脸猪、巴马香猪和大白猪11个猪种共420头猪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5′—端上游区(HinfI—RFLP)和第二内含子内(HinfI—RFLP、HaeⅢ—RFLP)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在5′—端上游区的:HinfI—RFLP位点上,所有的品种都有变异,但沂蒙黑猪和大白猪只有两种基因型(HH、Hh);(2)在第二内含子内的HinfI—RFLP位点上,二花脸只有BB基因型,而其它品种都表现出多态性;(3)在第二内含子内的HaeⅢ—RFLP位点上,只在五指山猪、香猪和大白猪中发现有多态性存在,等位基因D的频率分别为0.86,0.98和0.68,其余8个猪种均表现为DD型。  相似文献   

5.
不同猪种ESR基因多态性的PCR-R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杜洛克、约克夏、长白猪、皮特兰、梅山猪、二花脸猪、枫泾猪、荣昌猪、苏太猪等9个国内外猪种的ESR基因PvuⅡ位点多态性。结果表明,在约克夏猪、二花脸猪、枫泾猪和苏太猪中检测到了AA、AB、BB 3种基因型,在杜洛克猪、皮特兰猪中检测到AB、BB 2种基因型,在长白猪、梅山猪、荣昌猪中只检测到了AB基因型。在本研究中不同品种的A、B基因频率差异显著,总体上在国外猪群体中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而地方猪种中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对猪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系统分析,为今后探讨猪BPI基因与疾病抗性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采用PCR-RFLP方法对野猪和国内外10个猪品种BPI基因第10外显子HpaⅡ遗传变异进行检测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1个猪品种中共检测到AA、BB和AB 3种基因型,2个等位基因,其中野猪、藏猪、荣昌猪和淮猪群体中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外来商业化猪品种中,杜洛克群体AA基因型频率较高。序列分析表明AA基因型与GenBank中的序列一致,BB基因型存在A27G同义突变位点和T118G错义突变位点。基于BPI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构建11个猪群体的系统发生树,第1类群包括野猪、淮猪、藏猪、荣昌猪、杜洛克;第2类包括约克夏、长白猪、枫泾猪、梅山猪、二花脸、苏太猪。本研究结果显示,猪群体间基于BPI基因多态性上存在的差异与体型、生产类型及地理分布等因素没有显著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不同猪种ESR基因多态性的PCR-RFLP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运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杜洛克、约克夏、长白猪、皮特兰、梅山猪、二花脸猪、枫泾猪、荣昌猪、苏太猪等9个国内外猪种的ESR基因PvuⅡ位点多态性.结果表明,在约克夏猪、二花脸猪、枫泾猪和苏太猪中检测到了AA、AB、BB 3种基因型,在杜洛克猪、皮特兰猪中检测到AB、BB 2种基因型,在长白猪、梅山猪、荣昌猪中只检测到了AB基因型.在本研究中不同品种的A、B基因频率差异显著,总体上在国外猪群体中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而地方猪种中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卫星技术对159头荣昌猪、52头长白猪、247头大白猪和46头杜洛克猪4个品种的胞内氯离子通道5基因(CLIC5)多态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CLIC5有3个等位基因(A、B和C),4个猪种的CLIC5基因都存在多态性,但不同猪群中,CLIC5等位基因的频率差异较大,其中荣昌猪A型等位基因频率较高,而引进猪种中C型等位基因频率较高。4种猪群中,共有6种基因型(AA、AB、BB、AC、BC和CC),大白猪各基因型频率为0.01、0.04、0.05、0.09、0.20和0.61,长白猪为0、0.10、0.06、0.09、0.27和0.48,杜洛克猪为0、0.09、0.11、0.13、0.32和0.35,荣昌猪为0.31、0.43、0.20、0.04、0.01和0.01。所有的基因型在不同猪种中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PCR-RFLP技术对我国6个地方猪种、中国野猪以及杜洛克、约克夏和长白3个国外猪品种,共307头猪的磷脂爬行酶基因(PLSCRs)外显子区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LSCR4第7外显子处存在T68C的同义突变,第8外显子处存在G4A的错义突变;在T68C突变位点处,杜洛克、约克夏、长白猪、二花脸、五指山和民猪6个猪群优势等位基因为T,荣昌和野猪群体中优势等位基因为C;在G4A突变位点处,杜洛克、约克夏、长白猪、二花脸、五指山和民猪群体中优势等位基因为G,藏猪、荣昌、金华及野猪群体中优势等位基因A。  相似文献   

10.
<正>猪品种按地理区域进行分类:华北类型有民猪、黄淮海黑猪、里岔黑猪、八眉猪等;华南类型有滇南小耳猪、蓝塘猪、陆川猪等;华中类型有宁乡猪、金华猪、监利猪、大花白猪等;江海类型有著名的太湖猪(梅山、二花脸等的统称);西南类型有内江猪、荣昌猪等;高原类型有藏猪(阿坝、迪庆、合作藏猪)。北方常见引进品种有长白猪、大约克夏猪和杜洛克猪,常见本地品种有三江白猪、东北民猪和辽宁黑猪。1长白猪长白猪原产于丹麦,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已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内江猪、荣昌猪和长白猪初产母猪,研究肥胖基因mRNA在不同品种间的表达差异及其与繁殖性能间的关系。从发情第1天开始,连续3d测定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和瘦素(Leptin)水平,并于第3天各屠宰5头母猪以测定皮下脂肪组织obmRNA表达丰度,同时对其他母猪进行繁殖性能观测。结果表明:内江猪和荣昌猪皮下脂肪组织obmRNA表达丰度及血清Leptin浓度显著高于长白猪种。obmRNA表达丰度与Leptin浓度高度正相关,且两者与初产母猪的血清FSH、LH和总产仔数呈正相关,而与初生个体重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猪品种按地理区域进行分类:华北类型有民猪、黄淮海黑猪、里岔黑猪、八眉猪等;华南类型有滇南小耳猪、蓝塘猪、陆川猪等;华中类型有宁乡猪、金华猪、监利猪、大花白猪等;江海类型有著名的太湖猪(梅山、二花脸等的统称);西南类型有内江猪、荣昌猪等;高原类型有藏猪(阿坝、迪庆、合作藏猪)。北方常见引进品种有长白猪、大约克夏猪和杜洛克猪,常见本地品种有三江白猪、东北民猪和辽宁黑猪。1长白猪长白猪原产于丹麦,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析地方猪种淮南猪抗逆性强的分子机制,试验采用PCR-RFLP方法对4个猪种(淮南猪、杜洛克猪、大白猪和长白猪共计395头)的猪耳组织白细胞抗原(SLA)-DQA基因、α-1岩藻糖转移酶基因1(FUT1基因)和4型黏蛋白(MUC4)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猪种在SLA-DQA基因座位存在多态性,AA型在4个猪种中基因型频率最高,淮南猪为中等多态,其他3个猪种为低度多态,淮南猪与长白猪、大白猪品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淮南猪与杜洛克猪品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FUT1基因座位也存在多态性,GG基因型在4个猪种中基因型频率最高,淮南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都是中等多态,长白猪是低度多态,淮南猪与长白猪品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淮南猪与大白猪、杜洛克猪品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MUC4基因座位同样也存在多态性,AA基因型在淮南猪、长白猪和大白猪中基因型频率最高,AG基因型在杜洛克猪中基因型频率最高,淮南猪和杜洛克猪都是中等多态,大白猪是低度多态,淮南猪与长白猪、杜洛克猪品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淮南猪与大白猪品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显著(P0.05)。说明淮南猪在这3个基因上都有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更适合用于抗病育种研究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辽宁种猪H-FABP和A-FABP基因位点多态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结果:4个猪种H-FABP基因HinfI和HaeⅢ点酶切位点上都显示多态性,优势基因型分别为HH和dd型,荷包猪H-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多态性分析的结果显示H和d基因的频率较高;4个猪种A-FABP基因内含子IBsmI位点进行PCR-RFLP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在地方猪种东北荷包猪中,等位基因A为优势基因,在国外引进猪种大白,长白,杜洛克猪中,等位基因B为优势基因。结论:荷包猪具有高肌内脂肪含量,我国地方猪种肉质优于引入品种。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业是绥江县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绥江县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绥江畜牧业以生猪为主,生猪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的85%以上。过去本地猪自繁自养,出现乱配的现象较普遍,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引进良种内江猪、荣昌猪、太湖猪、长白猪、巴克夏猪、约克夏猪、杜洛克猪等开展生猪杂交改良工作,为提高饲料利用率、肥猪出栏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高黎贡山猪与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的差异表达基因,为高黎贡山猪的分子选育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胎次相近、70日龄的高黎贡山猪和杜洛克猪各10头(5♂,5♀),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至260日龄,屠宰12头,其中高黎贡山猪6头(3♂,3♀)、杜洛克猪6头(3♂,3♀),利用RNA-Seq技术对两个品种猪背最长肌肌肉组织进行测序,先使用edgeR软件对高黎贡山猪与杜洛克猪背最长肌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再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高黎贡山猪与杜洛克猪差异表达的基因、显著富集的通路大部分与脂肪的沉积、代谢和脂肪细胞分化相关。说明高黎贡山猪与杜洛克猪背最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受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PCR-RFLP分析方法对我国地方猪种民猪、香猪、桃源猪、内江猪、姜曲海猪以及用作对照的国外猪种杜洛克猪的IGF-1基因座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IGF-1基因PCR扩增片段存在2个限制性内切酶HhaI酶切位点,其中1个酶切位点产生遗传多态。此片段上共产生2个等位基因。在IGF-1基因位点上,香猪除与桃源猪基因频率差异不显著之外,与其它猪种之间基因频率差异极显著(P<0.01),而其它各猪种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母猪的繁殖性能一直是育种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如产仔数就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但产仔数的遗传力很低(约为0.1),通过传统的育种方法对该性状的改良收效甚微。标记辅助选择(marker assited selection,MAS)能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低遗传力性状。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MAS育种在动物实际育种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保障,而且近些年来获得了较好的效果。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和卵泡刺激素β基因(FSHβ)等,是与繁殖性能有关的主效基因。这些主基因在大白、长白、杜洛克、二花脸、东北民猪、金华猪、香猪、荣昌猪、莱芜黑猪等品种中都有相关研…  相似文献   

19.
用RAPD标记研究7个猪种间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互助猪、荣昌猪、甘肃白猪、长白猪、约克夏猪、杜洛克猪、汉普猪共7个品种的DNA池进行了多态型研究,分析了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甘肃白猪虽然是由国外品种和地方品种培育而成,但其亲缘关系更接近于中国猪品种;约克夏猪与其它欧洲猪种亲缘关系较远,这可能与约克夏猪在培养过程中亲本遗传背景较为复杂有关。  相似文献   

20.
6个猪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座位遗传多态性检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采用PCR-RFLP分析方法对我国地方猪种民猪、香猪、桃源猪、内江猪、姜曲海猪以及用作对照的国外猪种杜洛克猪的IGF-1基因座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IGF-1基因PCR扩增片段存在2个限制性内切酶HhaI酶切位点,其中1个酶切位点产生遗传多态。此片段上共产生2个等位基因。在IGF-1基因位点上,香猪除与桃源猪基因频率差异不显著之外,与其它猪种之间基因频率差异极显著(P<0.01),而其它各猪种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