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荣杂交猪体蛋白沉白觉积模型及氨基酸需要量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荣二元杂交猪为研究对象,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测定了试验猪20~35、35~50、50~80、80~100 kg阶段的生产性能和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胴体无脂瘦肉沉积速度).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猪全期日增重平均为762 g,平均日采食量2 153 g,饲料报酬(F/G)2.787,各生产性能公母间差异不显著(P > 0.05);日增重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ADG(g/d)=293.03+15.1BW-0.1 034BW2(R2= 0.9988);试验猪全期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为227 g/d;体蛋白沉积模型Y(g/d)=72.211-1.5275BW+0.0648BW2-0.0005BW3(R2= 0.955) ;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模型Y(mg/d)= 8 665.41-183.3BW+7.7788BW2-0.0612BW3+36BW0.75,据此模型推算出20~50、50~80、80~100 kg阶段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9.67、13.63和11.61 g/d,总赖氨酸需要量为11.12、15.76和13.42 g/d,真可消化赖氨酸按占风干日粮的百分比表示为0.61 %、0.56 %和0.41 %,总赖氨酸需要量按占风干日粮的百分比表示为0.70 %、0.64 %和0.47 %,其他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按NRC(1998)推荐的理想蛋白模式及各种表示方法的转换系数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性别对长白×荣昌(以下简称长×荣)仔猪赖氨酸需要量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约10kg的长×荣杂交猪30头(公母各半),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结合杨飞云等(2002)20~100kg长×荣生长肥育猪的试验结果,建立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与体重的回归方程。根据该方程及无脂瘦肉的蛋白质沉积系数和蛋白质沉积的赖氨酸需要系数,建立不同性别长×荣杂交猪的赖氨酸需要量模型,利用此模型预测10~20kg不同性别长×荣杂交猪的赖氨酸需要量。试验结果显示:根据NRC(1998)生长模型的参数,用胴体分离法建立10~100kg长×荣杂交猪的赖氨酸需要量模型为:公猪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mg/d)=-0.0531BW3+5.7592BW2-22.522BW+5255.6+36BW0.75,母猪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mg/d)=-0.0499BW3+5.3233BW2-11.286BW+5123.5+36BW0.75;据此模型计算10~20kg长×荣公猪和母猪的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6.308g/d、6.258g/d,总赖氨酸需要量为7.264g/d、7.197g/d;按占风干日粮百分比表示,公猪和母猪的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689%、0.693%,总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793%、0.797%;用NRC(1998)生长模型胴体分离法估测的10~20kg不同性别长×荣杂交猪的赖氨酸需要量相近,说明性别对长×荣仔猪赖氨酸需要量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NRC(1998)猪营养需要模型 ,进而建立我国生长肥育猪营养需要模型 ,本试验选用华南地区杜× (大×长 )生长肥育猪 ,测定其在20~100kg 的生产性能、无脂瘦肉生长速度 ,并预测其营养需要量。结果表明 :①猪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分别为737g/d、1883g/d和2.56:1。②采用剥离胴体瘦肉实测的胴体无脂瘦肉生长速度为288g/d ,采用胴体指标估测的值为285g/d和292g/d。③用实测的无脂瘦肉生长速度建立了赖氨酸需要量的数学模型 :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 (mg/d )=7652.7059 +115.36W +1.1718W 2-0.01882W3+36W0.75。  相似文献   

4.
以西南地区主要杂交组合长×荣和杜×长×大生长肥育猪为研究对象,在充分饲养条件下,测定了20~35kg、35~50kg、50~80kg、80~100kg阶段胴体无脂瘦肉沉积速度,建立了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模型,据此模型预测了氨基酸需要量。结果表明,1)长×荣杂交猪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模型Y(mg/d)=8665.41-183.3体质量 7.7788体质量2-0.0612体质量3 36体质量0.75(公母间差异很小)。2)杜×长×大杂种猪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模型为:公猪(mg/d)=8951 184.5体质量-1.25体质量2 36体质量0.75,母猪(mg/d)=9330 175.4体质量-1.43体质量2 36体质量0.75。3)长×荣杂交猪20~50kg、50~80kg和80~100kg阶段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9.67、13.63和11.61g/d,总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11.0、15.5和13.0g/d。4)杜×长×大杂交猪相应体质量阶段的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14.32、16.01和14.39g/d,总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15.75、17.60和16.37g/d。5)20~50kg、50~80kg和80~100kg阶段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长×荣较杜×长×大相应低48.1%、17.5%和23.9%。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NRC(1998)生长模型对我国长×荣二元杂交仔猪的适用性并确定其氨基酸需要量,试验选用体重约10kg的长×荣公猪和母猪各15头,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测定其生产性能、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及胴体成分,结合杨飞云等(2002)20~100kg长×荣生长肥育猪的试验结果,建立日增重与体重、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与体重、体蛋白沉积速度与体重之间的回归方程。根据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以及无脂瘦肉的蛋白质沉积系数和蛋白质沉积的赖氨酸需要系数,建立长×荣杂交猪赖氨酸需要量的数学模型,利用此数学模型预测10~20kg长×荣杂交猪的氨基酸需要量,并用全胴体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①根据NRC(1998)生长模型,用胴体分离法建立10~100kg长×荣杂交猪赖氨酸需要量的数学模型为: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mg/d)=-0.0515BW3+5.5412BW2-16.904BW+5189.6+36BW0.75,据此模型计算10~20kg长×荣杂交猪的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为6.28g/d,总赖氨酸需要量为7.26g/d;按占风干日粮百分比表示的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为0.69%,总赖氨酸需要量为0.80%。其它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按NRC(1998)推荐的理想蛋白氨基酸模式中各种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例计算;②用全胴体法测得10~20kg长×荣杂交猪的赖氨酸沉积速度为5.32g/d,?  相似文献   

6.
以西南地区主要杂交组合长×荣和杜×长×大生长肥育猪为研究对象,在充分饲养条件下,测定了20~35kg、35~50kg、50~80kg、80~100kg阶段胴体无脂瘦肉沉积速度,建立了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模型,据此模型预测了氨基酸需要量。结果表明:①长×荣杂交猪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模型Y(mg/d)=8665.41-183.3BW+7.7788BW2-0.0612BW3+36BW0.7(5公母间差异很小)。②杜×长×大杂种猪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模型为:公猪Y(mg/d)=8951+184.5BW-1.25BW2+36BW0.75,母猪Y(mg/d)=9330+175.4BW-1.43BW2+36BW0.75。③长×荣杂交猪20~50kg、50~80kg和80~100kg阶段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9.67、13.63和11.61g/d,总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11.0、15.5和13.0g/d。④杜×长×大杂交猪相应体重阶段的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14.32、16.01和14.39g/d,总赖氨酸需要量分别为15.75、17.60和16.37g/d。⑤20~50kg、50~80kg和80~100kg阶段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长×荣较杜×长×大相应低48.1%、17.5%和23.9%。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NRC(1998)生长模型的参数对中国杜×长×大生长育肥猪的适用性并确定其氨基酸需要量,试验选用体重约20kg的杜×长×大公猪和母猪各27头,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测定了20~35、35~50、50~80、80~100kg阶段猪的生长性能、无脂瘦肉生长指数,并预测其氨基酸需要量。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猪的全期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分别为782、2147g/d和2.739;试验猪全期胴体无脂瘦肉生长指数为312.1g/d;体蛋白沉积动态模型为公猪Y(g/d)=74.588 1.5375BW-0.0104BW2(R2=0.9085);母猪Y(g/d)=77.753 1.4617BW-0.0119BW2(R2=0.8375);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模型为公猪Y(mg/d)=8951 184.5BW-1.25BW2 36BW0.75;母猪Y(mg/d)=9330 175.4BW-1.43BW2 36BW0.75。  相似文献   

8.
以长×荣杂交猪为研究对象,设高低两个营养水平,饲粮消化能分别为14.2和12.0MJ/kg,高营养水平组20~50kg、50~80kg和80~100kg阶段的饲粮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15.5%和13.2%,低营养水平组相应为15.5%、13.2%、和11.2%。96头试验猪随机分配到2个处理中,每组3个重复。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测定了试验猪20~35kg、35~50kg、50~80kg、80~100kg阶段的生产性能和无脂瘦肉沉积速度(无脂瘦肉生长指数)。试验表明,高水平条件下试验猪全期平均日增重为762g,日采食2153g,料重比(F/G)2.79∶1,低水平条件下全期平均日增重为682g,日采食2290g,料重比(F/G)3.33∶1;高低水平组全期平均无脂瘦肉生长指数分别为231.5g、219.0g。无脂瘦肉沉积模型分别为:高水平Y(g/d)=184.14-3.8952BW+0.1653BW2-0.0013BW3(R2=0.955);低水平Y(g/d)=173.25-2.3564BW+0.1125BW2-0.0009BW3 (R2=0.9645)。据此模型可以推算出高、低水平条件下赖氨酸的需要量,其他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则按NRC(1998)推荐的理想蛋白模式及各种表示方法间的转换系数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9.
为修订我国猪饲养标准,选用华南地区杜大长生长肥育猪,测定了其在20~100kg阶段的胴体指标,用无脂瘦肉生长速度预测了赖氨酸需要参数。结果表明应用实测的无脂瘦肉生长速度预测的赖氨酸需要参数与生产实际接近。用实测的无脂瘦肉生长速度建立了赖氨酸需要量的数学模型: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mg/天)=7652.7059+115.3600m+1.1718m^2-0.0188m^3+36.0000m^0.75(m为体质量)。  相似文献   

10.
25~35kg生长猪可消化氨基酸的需要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法研究饲粮蛋白质 (CP)和可消化氨基酸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共设 5个处理 ,饲粮可消化赖氨酸 (Dlys)水平分别为 0 .4 0 %、0 .55%、0 .70 %、0 .85%和 1 .0 % ,Dlys/CP之比为 5%。饲粮等能 ( 1 3.72MJDE/kg) ,等氨基酸模式。其中 ,赖氨酸与可消化含硫氨基酸 (D-SAA)、可消化苏氨酸 (DThr)、可消化色氨酸 (DTrp)之比为 1 0 0 59 6 2 1 9。试猪为大白×长白杂交猪 ,平均起始重 2 5.1 8kg ,结束重 36 .86kg。结果表明 ,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 (Y1)和饲料转化率 (Y2 )均随饲粮赖氨酸水平 (x)的增加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变化。Y1(g) =-4 90 .4 2 7+ 2 6 91 .0 31X -1 50 1 .84 1X2   R2 =0 .996 2Y2 =9.891 -1 6 .784X + 9.36 5X2 R2 =0 .990 9当赖氨酸水平分别为 0 .8959%、0 .896 1 %时 ,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分别达 71 5g和 2 .37。由此推算 ,2 5~ 35kg生长猪达到最大生产性能的Dlys、D -SAA、DThr、DTrp及CP的需要量分别为 0 .896 %、0 .52 9%、0 .556 %、0 .1 70 %、1 7.92 0 % ,饲粮CP/DE为 1 3.0 6g/MJ,Dlys/CP为 5.0 0 % ,Dlys/DE为 0 .6 5g/MJ。  相似文献   

11.
选用 2 4只 4月龄杜泊羊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 ,采用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 ,研究生长杂种肉羊的蛋白需要量及其代谢规律。试验分高、中、低三个蛋白水平。结果表明 :试羊对日粮蛋白质的消化率和代谢率分别为 6 6 .96 %和 34.96 %。生长肉羊代谢粪氮 (MFN)和内源尿氮 (EUN)的排出量分别为 0 .16 4 0g/kgW0 .75·d和 0 .0 997g/kgW0 .75·d。生长肉羊维持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为 2 .5 9g/kgW0 .75·d ,每增重 1kg需可消化粗蛋白 374 .98g。生长肉羊的可消化粗蛋白总需要量 (RDCP ,RCP ,g/d)可按下式计算 :  RDCP =2 .5 9W0 .75+374 .98△W  RCP =3.88W0 .75+5 6 0△W  式中 :W0 .75,代谢体重 (kg) ;△W ,日增重 (kg)  相似文献   

12.
肥育猪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确定70~100 kg猪可消化赖氨酸(DLys)的最佳需要量。选用60头平均体重约70 kg的三元杂交杜长大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以酶解酪蛋白法(EHC)测定的饲料原料DLys含量为基础按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IAAP)配制日粮(等能、等氨基酸模式),通过测定不同剂量DLys处理组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胴体品质,确定70~100 kg猪可消化赖氨酸(DLys)的最佳需要量。结果表明:(1)DLys水平为0.47%~0.59%时,平均日增重(ADG)、无脂瘦肉生长指数(FFLI)随DLys水平的提高而增加,0.59%DLys组达到最大,分别为782 g/d和313.8 g/d(P<0.05),之后随DLys水平的提高而下降;(2)料肉比(F/G)随DLys的提高先下降后上升,0.5 9%DLys组最低为3.2 0(P<0.0 1);(3)血浆尿素氮(SUN)浓度随DLys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上升(P<0.0 5),眼肌面积也随之显著增大(P<0.05),背膘厚则变薄;(4)0.59%DLys组生长激素(GH)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另外,血清总蛋白(TP)、游离甲状腺素T3(FT3)水平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综合试验结果表明,70~100 kg猪DLys最佳需要量为0.59%(15.9 g/d),相应的粗蛋白质为12.96%,以消化能浓度表示则为0.43 g/MJ。  相似文献   

13.
选择3.5~4.0月龄、遗传来源相似、体重(12±2) kg的贵州从江香猪、剑白香猪去势公猪各6头,采用无氮饲粮(NFD)法和NFD+5%酶解酪蛋白(EHC)法进行代谢试验,测定贵州香猪内源氮与内源氨基酸的代谢规律,探索贵州香猪的维持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量.研究显示,贵州香猪内源氮排泄量为0.212 g/d W0.75,内源氨基酸排泄量为1.463 g/d W0.75.结果表明,贵州香猪可消化粗蛋白质维持需要量(DCPm)为1.91 g/d W0.75,可消化氨基酸维持需要量为2.10 g/d W0.75,以Lys为100建立贵州香猪维持需要可消化氨基酸模型为:Lys 100、Thr 54、Val 188、Met 40、Ile 79、Leu 126、Phe 101、His 25、Arg 58、Trp 17.  相似文献   

14.
为修订我国生长肥育猪饲养标准 ,本试验分别设计低、中、高三种营养水平日粮 ,研究生长肥育猪的营养需要 ,并应用超声波测定背脂和眼肌厚度 ,通过瘦肉生长率进一步评价营养需要参数。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低、中、高三种营养水平组不同生长阶段日增重、采食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2 0~ 35kg阶段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其它生长阶段 ,高营养水平组饲料转化率优于低营养水平组 (P <0 .0 5 )。超声波测得低、中、高三种营养水平组瘦肉生长率分别为 2 6 3、2 79、2 81g/d(P >0 .0 5 )。从本试验结果并结合生产实践综合考虑 ,生长肥育猪 2 0~ 35kg阶段 ,日粮以能量浓度 12 .97MJ/kg、粗蛋白 15 .5 %、赖氨酸 0 .77%为宜 ;35~ 6 0kg阶段 ,以能量浓度 13.6 0MJ/kg、粗蛋白 14 .7%、赖氨酸 0 .71%为宜 ;6 0~ 90kg阶段 ,以能量浓度 13.6 0MJ/kg、粗蛋白 13.3%、赖氨酸 0 .6 1%为宜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通过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 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尿素氮的影响,以建立生长猪日增重和料重比对日粮可消化氨基酸的回归模型.选取体重30 kg的三元(杜×长×大)杂交生长猪68头,随机分为17个处理,每个处理4头猪,运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1/2实施),研究得出日增重和料重比对日粮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 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的回归方程.生长猪日增重(Y1,g)对日粮可消化赖氨酸(X1,%)、蛋氨酸 胱氨酸(X2,%)、苏氨酸(X2,%)和色氨酸(X4,%)水平的回归方程为:Y1=-5.568 0 7.587 8X1 3.045 2X2 9.183 5X3 4.226 9X4 5.200 4X1 X2-1.905 6X1X3 2.233 4X1X4-6.005X12-7.3694X22-7.5432X32-22.073242=(R2:0.964 0,P<0.05);生长猪料重比(Y2,g)对日粮可消化赖氨酸(X1,%)、蛋氨酸 胱氨酸(X2,%)、苏氨酸(X3,%)和色氨酸(X4,%)水平的回归方程为:Y2=12.176 0-9.843 6X1-19.043 2X2-2.486 7X3-11.733 0X4-1.875 0X1 X2-6.875 0X1 X3 1.562 5X1X4 8.986 6X12 23.274 5X22 7.968 4X32 33.470 5X42(R2=0.921 3,P<0.01);日增重达到最大值(0.775 kg)时,日粮的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 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78%、0.48%、0.51%和0.14%.相应的氨基酸比例为Lys:(Met Cys):Thr:Trp=100:61:64:18.料重比最小(2.69)时,对应的日粮可消化赖氨酸、蛋氨酸 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77%、0.44%、0.49%和0.16%.氨基酸比例为Lys:(Met Cys):Thr:Trp=100:57:64:21.对日增重和料重比进行综合考虑,获得最佳生产性能的可消化氨基酸的比例范围为Lys:(Met Cys):Thr:Trp=100:(57~61):64:(18~21).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蛋白质需要量,试验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蛋白质需要量及氮代谢规律,选用144日龄、体重相近[(14.57±0.32)kg]的崂山奶山羊断奶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设计,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能量、纤维、钙及磷水平基本一致,粗蛋白质(CP)水平分别为10.5%、13.2%和15.8%的3种饲粮。结果表明:15.8%组试验羊具有最高日增重120.86 g/d,极显著高于10.5%组(105.49 g/d),试验羊每增重1 g需要粗蛋白质0.36 g/d。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蛋白质需要量析因公式分别为RCP=3.27 W0.75+0.38△W、RDCP=2.43 W0.75+0.27△W,沉积蛋白=1.24W0.75+0.12△W[RCP为粗蛋白质需要量(g/d),RDCP为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g/d),W0.75为代谢体重(kg),△W为平均日增重(g/d)]。  相似文献   

17.
选用45头6月龄体重为(225.76±13.44)kg的健康锦江黄牛,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牛。采用单因素变量设计,按照我国《肉牛饲养标准》(2004)中225 kg肉牛,日增重为0.6 kg时蛋白质需要量的60%、80%、100%、120%、140%5个蛋白质水平配制试验日粮。结果表明,高蛋白日粮有利于提高锦江黄牛日增重;锦江黄牛在6~7月龄时期,维持的蛋白质需要量为246.65 g/d,试牛平均每千克增重的蛋白质需要量为528.79 g/d;锦江黄牛在6~7月龄时期,蛋白质需要量(RCP,g/d)可依照下式计算:RCP=528.79△W+246.65;可消化粗蛋白(RDCP,g/d)可按照下式计算:RDCP=453.86△W+211.70。  相似文献   

18.
生长肥育猪无脂瘦肉生长率和赖氨酸需要量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国选择具有典型区域、气候和猪种特点的5个地区[华北(北京)、华中(武汉)、华南(广州)、西南(重庆)、东北(哈尔滨)],5个杂交品种(长白×大白×北京黑、杜×长×大、杜×大×长、长白×荣昌、长白×哈白)生长肥育猪258头。试验均以玉米一豆粕型日粮为基础日粮,预混料统一配制,在日粮充分营养水平下,屠宰分析了150头生长肥育猪胴体无脂瘦肉重,得到各品种猪胴体无脂瘦肉生长率。长白×大白×北京黑、杜×长×大、杜×大×长、长白×荣白、长白×哈白猪胴体无脂瘦肉生长率分别为261、259、311、200、220 g/d。利用胴体无脂瘦肉重建立了赖氨酸需要量模型,该模型对真可消化赖氨酸需要量的预测值与生产实际相接近。  相似文献   

19.
肥育猪可消化赖氨酸需求参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试验选用 70头体重约 51kg的三元杂交杜× (大×长 )猪 ,随机分为 7组 ,分别饲喂含赖氨酸(Lys)水平为 0 .53 ,0 .60 ,0 .65,0 .70 ,0 .75,0 .80 ,0 .90 %的玉米 -豆粕 -花生粕型饲粮 ,试验猪自由采食 ,至体重约 93kg结束。结果表明 ,当Lys水平从 0 .53 %升高至 0 .70 % ,肥育猪平均日增重趋于提高(P >0 .0 5) ,料重比趋于降低 (P >0 .0 5) ,胴体瘦肉日增重显著提高 (P <0 .0 5) ,胴体无脂瘦肉日增重趋于提高 (P >0 .0 5) ,眼肌面积趋于增大 (P >0 .0 5) ;当Lys水平从 0 .53 %升高至 0 .75% ,肥育猪的瘦肉率极显著提高 (P <0 .0 1)、背膘厚趋于变薄 (P >0 .0 5) ;当Lys水平从 0 .53 %升高至 0 .65% ,血清尿素氮浓度降低 (P >0 .0 5) ;而Lys0 .70 % - 0 .90 %组间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但胴体瘦肉日增重有提高趋势 (P >0 .0 5) ,而胴体无脂瘦肉日增重在Lys0 .75% - 0 .90 %组有下降趋势 (P >0 .0 5)。所有Lys水平组间采食量、屠宰率和后腿比例都差异不显著 (P >0 .0 5)。综合生产性能、胴体瘦肉增重和胴体品质的结果 ,51- 93kg肥育猪的赖氨酸需求参数为 0 .70 % ,采用回 -直吻合术猪测定基础饲粮饲料的氨基酸消化率 ,则相应的真可消化和表观可消化赖氨酸值分别为 0 .64 %和 0 .59% ;以消  相似文献   

20.
选择18头健康、体重(183.58±7.89)kg的6月龄利木赞×鲁西黄牛杂交生长牛,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尼龙袋试验,研究了7~10月龄生长牛的蛋白质需要量及其代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日粮的粗蛋白质对7~10月龄生长牛的消化率、沉积率和瘤胃降解率分别为75.93%、35.28%和56.28%。生长牛在7~10月龄时的维持粗蛋白质需要量为6.46 g/kgW0.75.d,增重的粗蛋白质需要量为463.42 g/kg。生长牛在7~10月龄时期,其粗蛋白质需要量(RCP,g/d)、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RDCP,g/d)和瘤胃降解蛋白质需要量(RDP,g/d)可按下式计算:RCP=6.46W0.75+463.42△W;RDCP=4.91W0.75+351.87△W;RDP=2.76W0.75+198.04△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