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目的】研究放线菌菌株1331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并探究其发酵液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抑杀作用。【方法】在摇瓶试验中采用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该菌株的最佳摇瓶发酵培养基为发酵培养基Ⅱ;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液量80 mL (500 mL摇瓶),种子液接种量为5%(体积分数),初始pH值7.0,培养温度25℃,150 r/min培养7 d。该条件下菌株1331产孢量为1.68×109 CFU/mL,其5%发酵稀释液处理南方根结线虫卵9 d,卵孵化率与对照相比降低了70.59%;10%和20%发酵稀释液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48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88.97%和100%。【结论】放线菌菌株1331发酵液可有效抑杀南方根结线虫,具有潜在生防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初筛获得脂肪酶活性较高的一株芽孢杆菌,利用摇瓶发酵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菌株产酶的最适条件为:在37℃条件下,接种量为1 mL,250 mL摇瓶的装液量为30 mL,培养时间48 h,转速175 r·min-1.发酵培养基添加的最佳碳源是1.5%麸皮,最佳氮源是2.5%的酪素.对酶特性做了初步分析,酶作用的最佳pH值7.5,最佳温度42℃.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微生物中获取溶菌酶,本研究采用双层平板法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一株产溶菌酶活性较高的菌株S2-6b.利用摇瓶发酵优化产酶条件,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为可溶性淀粉15%,牛肉膏25%,玉米浆05%,NaCl 05%,起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28 ℃,接种量为30%,摇瓶的装液量为40 mL/300 mL,转速为200 r...  相似文献   

4.
高生物量富硒酵母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株耐硒酵母进行紫外线诱变,以获得1株生物量和富硒能力高的菌株。该菌株细胞内有机硒含量是出发菌株的1.45倍,经多次传代,证明其稳定性良好。对富硒酵母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摇瓶培养时其最适发酵条件:每500mL摇瓶装液量50mL,温度30℃,接种量8%,发酵培养基最适初始Se4+浓度为25μg·mL-1,初始pH4.0。经测定,成品硒酵母生物量达到2.5g·100mL^-1,酵母细胞内有机硒含量可超过1000μg·g^-1。  相似文献   

5.
 首次在德州发现野生黄伞,并成功分离、保种,得到菌种命名为DZS1。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其液体发酵培养条件初步优化,确定了DZS1摇瓶发酵的最适摇瓶发酵工艺条件:起始pH值6.0,培养温度24℃,摇床转速165r/min,摇瓶装量100mL(250mL摇瓶)。在此工艺基础上测定了DZS1的生长曲线  相似文献   

6.
灰树花液体发酵的环境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摇瓶培养法从营养源和发酵条件对灰树花液体发酵的环境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灰树花液体发酵培养较适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麦麸。其发酵较适宜的条件为:起始pH值为6.0,接种量10%,500mL摇瓶装液量150mL,温度25℃,150~180r·min-1振荡培养144h即可结束发酵。  相似文献   

7.
以猴头菌株猴杰2号母种为材料,研究其液体菌种最佳发酵条件,为其大规模栽培生产提供参考。采用单因子试验结合正交优化试验,以发酵所得菌丝球平均干重为衡量指标,并对所有平行数据进行SPSS方差分析,研究猴杰2号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营养组合,以及最佳初始pH、摇床转速、摇瓶装液量、摇瓶中玻璃珠数等摇床培养条件组合。结果表明,猴杰2号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麦芽糖2%+蛋白胨0.3%+磷酸二氢钾0.225%+硫酸镁0.075%+维生素B1 20 mg/L,菌丝球平均干重可达8.33 g/L;最佳摇床培养条件组合为初始pH 5.0、转速160 r/min、装液量120 mL/250 mL、玻璃珠5颗/瓶,菌丝球平均干重可达8.50 g/L。  相似文献   

8.
放线菌769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放线菌769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最适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培养基最适合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在此基础上对碳、氮源和无机盐进行了优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菌株769的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黄豆豆粉2.0%、玉米粉1.50%、蔗糖1.0%、牛肉膏0.60%、碳酸钙0.30%、硫酸铵0.50%、氯化钠0.30%、硫酸镁0.10%、磷酸二氢钾0.02%、硫酸亚铁0.01%。通过对最佳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接种量、摇瓶装液量、摇床转速等发酵条件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摇瓶最佳发酵条件组合为:种子液菌龄28 h,接种量4%,发酵时间72 h,培养基初始pH 6.72,培养基装量70 mL/250 mL三角瓶,发酵温度28℃,摇床转速180 r/min。  相似文献   

9.
黄原胶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ZZ-1(Xanthomonas campestris ZZ-1)为生产菌株,进行了摇瓶条件下黄原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得到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pH 7.2,CaCO3 0.30%,培养温度30 ℃,装料量为20%,最终成品粘度可达1 400 cp,较基本培养条件提高了16.53%.  相似文献   

10.
以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ZZ-1(Xanthomonas campestris ZZ-1)为生产菌株,进行了摇瓶条件下黄原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得到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pH 7.2,CaCO3 0.30%,培养温度30 ℃,装料量为20%,最终成品粘度可达1 400 cp,较基本培养条件提高了16.53%.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合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生长条件。[方法]以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为出发菌株,研究该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最适生长温度为42℃,最适p H为6.5,最适发酵时间为72 h;代谢生成D-乳酸的适宜发酵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7%、接种量10%、装液量125 m L/250 m L,在上述条件下发酵该菌种,D-乳酸产量达37.8 g/L。[结论]试验结果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产D-乳酸条件摸索及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试验对菌株TLB15的摇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为玉米粉3%、豆粉2%、蔗糖1%、硫酸铵0.1%、磷酸氢二钾0.3%、磷酸二氢钾0.2%、七水硫酸镁0.04%。采用10L小型发酵罐发酵48h后活菌数达4.52×109cfu·mL-1,产芽孢率为90%。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菌株TLB15发酵液在药后72h对小菜蛾2龄幼虫和甜菜夜蛾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66.93%和69.07%。  相似文献   

13.
枯草芽孢杆菌D-29是一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生防菌株。对D-29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初始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10 g,麦芽糖30 g,碳酸钙1.5 g,豆粉30 g,水1 000 mL;最佳培养条件为:250 mL三角瓶装液量100 mL,初始pH值为7,接菌量1%,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48 h,转速170190 r/min。  相似文献   

14.
采集牛粪及其堆肥样品,通过纤维素—刚果红平板培养基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得到1株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真菌菌株F12,经形态学初步鉴定为青霉属(Penillium)。对该株真菌进行了产纤维素酶的适宜碳源、氮源、初始pH、接种量、培养时间和温度等培养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F12菌株的适宜碳源为麸皮和微晶纤维素复合碳源,氮源为硫酸铵,最佳培养条件为:pH值在5~6之间,接种量为5%左右,培养时间120 h,培养温度30~35℃。在此条件下,该菌株的CMCase活性达到47.5 IU/mL,FPA活性达11.1 IU/mL。  相似文献   

15.
90B4-2-2菌株的培养及最大菌落数产生的发酵模拟生产工艺条件,正交试验得到最适培养基碳、氮源组成为(%)黄豆饼粉1.0,淀粉1.5,酵母粉0.8;最适生长温度为30℃;pH7.0,接种量4%,在250mL三角瓶中装70mL培养基,200r/min摇床上培养35h,菌落数为6.69×10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对生防菌株B26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5%、蛋白胨1.5%、CaCl2 0.15%、MgSO4·7H2O 0.20%;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35℃、初始pH值7.5、锥形瓶体积为250 mL,发酵液为120 mL,接...  相似文献   

17.
对从土壤中筛选出的1株抗根癌菌的拮抗放线菌(G-19)进行了鉴定和培养条件研究。经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经摇瓶发酵筛选,放线菌G-19最佳培养基为高氏一号;最佳培养条件为摇床转速180 r/min、装液量40 mL/250mL、初始pH值7.0、培养温度28℃。  相似文献   

18.
番茄灰霉病菌拮抗菌D2-4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对拮抗番茄灰霉病菌的 D2 - 4菌株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在 2 8℃ ,180 r· min- 1 振荡培养条件下 ,最佳发酵时间为 96 h左右 ,培养 2 0~ 2 4 h的种子液以 7%的接种量转接有利于提高抑菌活性 ,装液量为6 0 m L· 2 5 0 m L- 1 三角瓶 ,均匀设计试验得出 ,最佳培养基配方为 (10 0 m L发酵培养基中含 ) :黄豆饼粉 1.10 g、葡萄糖 2 .71g、蔗糖 1.0 0 g、Na Cl0 .10 g、酵母膏 0 .10 g、p H6 .6 1。  相似文献   

19.
耐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的发酵条件优化(摘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耐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的发酵条件。[方法]在筛选出的耐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的基础上,对其培养基C、N含量、接种龄、接种量、初始pH、摇瓶转速及温度等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耐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龄14h,接种量8%,初始pH值5.5,发酵温度35℃,转速150r/min,接种菌液量25ml,培养基中C、N的含量分别为1.0%、0.5%。[结论]在优化条件下,酶活力达到31.4U/ml,比未优化时提高了65.3%。  相似文献   

20.
王健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081-8082,8086
通过单因子试验及正交试验对枯草芽孢杆菌DPG!01的培养基组成和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化培养基组成为:高温豆饼粉2.0%,尿素0.1%,玉米浆0.15%,玉米淀粉1.00%,磷酸氢二钾0.3%,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1%,硫酸锰0.02%;培养条件为:pH值7.5(消前),装量100ml/500ml三角瓶,摇床频率200r/min,温度(37±1)℃。优化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DPG!01发酵水平达到9.1×109cfu/ml,芽孢形成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