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禽类遗传资源是动物中存在的,被视为创造社会财富原材料的遗传性变异,主要包括鸡、鸭、鹅、鹌鹑、鹧鸪、火鸡、珍珠鸡、雉鸡、番鸭、鸽、鸬鹚和鸵鸟等,它对于未来食品、环境、社会经济稳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极其重要。我国各地区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达程度差异较大,加之人们对禽的利用目的不同,在历史上形成了许多用途不同的禽类遗传资源,然而近年来,一些家禽品种由于种种原因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家禽资源库处于相对杂乱的状态,对这些资源如何作出正确的评价,以及当前我国这些资源的保护、利用现状如何,就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国宏教授。  相似文献   

2.
地方禽类遗传资源的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虽然我国有丰富的家禽遗传资源,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得我国地方禽种资源存在的问题也日趋严重。如何保存现有地方禽类遗传资源,已成为产业部门乃至全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述了地方家禽遗传资源的存在问题,提出了保护地方禽类遗传资源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当前经济、文化背景下,对我国家禽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从优化家禽保护方向,合理利用地方家禽品种资源及充分借助现代生物学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家禽遗传资源进行合理保存与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家禽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耿荣庆 《家畜生态》2001,22(3):48-50,55
本文在当前经济、文化背景下,对我国家禽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的状况,进行了分析,从优化家禽保护方向,合理利用地方家禽品种资源及充分借助现代生物学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家禽遗传资源进行合理保存与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家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各地的地方品种鸡约有72个,鸭27个,鹅27个,其中编入《中国家禽品种志》的地方品种,鸡27个,鸭12个,鹅13个。但近20年来,由于引进国外少数专门化高产品系用于生产或对生产性能较低的家禽品种进行杂交,使得这些地方品种逐渐被引进品种和杂交种取代。再加上保护开发投入不足、手段落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更加快了家禽遗传资源的濒危程度和灭绝速度。如何保存和利用好我国优良的家禽遗传资源已成为产业部门乃至全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诸多学者对家禽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拟针对当前的形势,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丰富的家禽遗传资源,家禽遗传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利用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主要针对我国家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方法、措施等进行相关介绍,提出加强我国家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禽类的起源、演化及我国主要家禽品种类型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家禽是重要经济价值动物.本文从禽类种群进化学说出发,简介了禽类的起源、演化、动物学分类和家禽的驯化(养)与品种的形成,并对我国主要家禽(鸡、鸭、鹅)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配套系)的分布与类型作了描述,以期为研究我国家禽起源系统,保护与利用我国家禽品种,促进家禽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肉鸡遗传资源保护、评价与利用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禽遗传资源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同时家禽遗传多样性保护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类多样化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拥有丰富的地方鸡遗传资源,本文立足于我国肉鸡遗传资源保护、评价和利用三个方面,重点介绍了目前肉鸡遗传资源保护的现状、原则和方法、保种理论与方法、遗传多样性评估和遗传结构分析、重要经济性状分子标记研究、资源监测预警平台的建立、开发利用现状、育种技术进展情况和肉鸡育种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地方家禽品种的资源调查,摸清了我国家禽资源的现状,根据国际畜禽濒危等级划分标准对我国家禽资源进行了濒危分类,这些最新的调查结果为国家科学决策家禽品种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开发规划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科学依据,为全国开展第二次畜禽资源调查提供了可借鉴模式。新抢救保护的四个濒危鸡种,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特殊经济性状,在优质鸡的育种和开发利用上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0.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对特定基因功能探索及模式动物建立的研究。在家禽动物模型中,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技术是最新和最先进的基因编辑工具,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修饰和改变禽类基因组中关于转录调节、基因靶向、表观遗传修饰、基因治疗和药物输送等基因功能,进而获得满足需求的优良性状。然而,CRISPR/Cas9系统(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Associated Nuclease 9)在禽类基因组的基因编辑和修饰中的适用性仍处于萌芽阶段。到目前为止,在使用CRISPR/Cas9技术方面只在鸡和鹌鹑2个禽类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鸡的研究中使用较多。最近在通过禽类生殖细胞系对禽类基因组进行修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家禽养殖业中,育种者和养殖者可以利用CRSPR/Cas9介导的方法来增强特定家禽种群必需基因的变异,以获得原本家禽生产中没有的遗传特征。作为编辑基因工具,CRISPR/Cas9可以在家禽基因...  相似文献   

11.
<正> 人类对畜禽产品的需求在不同的时代都有着巨大的变化,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加深和科学研究的日趋深入,在经历了由某个表型性状的浅显认识到控制性的内部遗传机制的深刻认识之后,满足不同需求与畜禽的遗传资源的保护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虽然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近几年来的不断引进国外的专门化品系进行杂交以期高产或者改良性状,使得这些具有优良性状的专门化品系都被杂交种所取代,再加上传统的保种技术的落后和经济利益的趋使,使我国许多畜禽资源面临濒危和灭绝。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好我国巨大的优良畜禽资源已经成了畜牧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从保种思想的萌芽开始,就有诸多学者致力于此项研究,本文就地方鸡种的保存和利用提出几点建议。一、加强地方品种资源调查要做到能够充分保护和利用地方资源,就必须对地方资源很熟悉。我国是世界上家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们有地方品种72个,其中收入《中国家禽品种志》的地方鸡种有27个,分别是仙居鸡、白耳黄鸡、狼山鸡、大骨鸡、北京油鸡、浦东鸡、寿光鸡、萧山鸡、鹿苑鸡、固始鸡、  相似文献   

12.
就巢性是家禽进行繁殖必不可少的行为,对家禽的繁殖能力有很大影响。家禽就巢性作为一个低遗传力性状,其受环境、内分泌及遗传3种因素调控。其中环境因素中光照、温度、饲养管理模式等都对家禽就巢性具有显著影响。与禽类就巢性密切相关的繁殖内分泌激素主要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催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素(LH)、孕酮(P4)和雌二醇(E2)。遗传是家禽就巢性的决定因素,就巢性候选基因研究主要基于内分泌研究中的相关繁殖激素。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发展,大量就巢性相关新基因被证实,为就巢性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家禽就巢性的遗传调控机制仍不清楚,开展就巢性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将极大地提高家禽产蛋性能,促进优良地方禽类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作者对环境、内分泌和遗传控制就巢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禽类就巢行为的发生和调控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拥有丰富的家禽遗传资源,家禽遗传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利用,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家禽保种场技术水平,交流家禽地方品种保护与利用的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推进家禽遗传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全国畜牧总站于2014年5月21~23日  相似文献   

14.
我国拥有81个宝贵的地方鸡品种,具有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的品种资源优势。这些地方鸡品种是在极为复杂的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影响下,我国劳动人民逐渐选育而出的这些鸡种具有不同的生产性能,与国外培育的一些专用鸡种相比,具有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和对周围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具有抗逆性强、肉质好、蛋品质优等特点。如:抗逆性强的边鸡、静原鸡;稀有蛋用早熟品种白耳黄鸡、仙居鸡;蛋大、壳厚、体型较大的大骨鸡;骨细、肉嫩、味鲜的文昌鸡、北京油鸡、惠阳胡须鸡等;具有滋补药用功能的丝羽乌骨鸡;善飞翔的藏鸡;以产绿壳蛋为主的东乡绿壳蛋鸡;具有斗性强的河南斗鸡、漳州斗鸡等。这些地方鸡品种既是宝贵的遗传资源,遗传多样性是未来家禽品种改良的遗传基础,也是价值极高的经济资源,为我国家禽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动力和基本素材。保护家禽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对于我国家禽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精液冷冻保存已被广泛研究,是目前禽类物种遗传资源长期储存的最实用的方法。本文从家禽精液的采集和稀释液、冷冻保护剂、冷冻方法、平衡时间、冷冻速率、解冻温度、精液质量的检测方法、人工授精这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家禽精液冷冻、保存和利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初步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家禽遗传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芳 《畜牧兽医杂志》2009,28(6):27-28,32
针对世界范围内的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状况和中国家禽遗传资源被片面利用的特点,分析了造成遗传资源危机的成因,明确了家禽遗传资源的概念和保护意义,提出了活体保种、冷冻保存与新的基因重组技术保护方法。指出了保护中国家禽遗传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就巢性是家禽进行繁殖必不可少的行为,对家禽的繁殖能力有很大影响。家禽就巢性作为一个低遗传力性状,其受环境、内分泌及遗传3种因素调控。其中环境因素中光照、温度、饲养管理模式等都对家禽就巢性具有显著影响。与禽类就巢性密切相关的繁殖内分泌激素主要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催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素(LH)、孕酮(P4)和雌二醇(E2)。遗传是家禽就巢性的决定因素,就巢性候选基因研究主要基于内分泌研究中的相关繁殖激素。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发展,大量就巢性相关新基因被证实,为就巢性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家禽就巢性的遗传调控机制仍不清楚,开展就巢性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将极大地提高家禽产蛋性能,促进优良地方禽类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作者对环境、内分泌和遗传控制就巢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禽类就巢行为的发生和调控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近20年来对禽类就巢发生的内分泌和神经内分泌研究进程及状况,并推测能够使用5-羟色胺和多巴胺受体阻断类药物如赛更啶和氯丙嗪缩短家禽的就巢期,或主动免疫血管活性肠肽或催乳素抑制就巢以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预计在禽类就巢方面的研究进展将能帮助发现促进就巢的基因,并能利用这些基因选育出具不同就巢习性的家禽品种供应不同的家禽生产用途.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的家禽资源十分丰富 中国的家禽如果不算鸽子、山鸡、鹧鸪、鹌鹑等小杂禽(在流通领域因这些品种数量少.习惯上称之为小杂禽),如按鸡、鸭、鹅三大品类来说.每个品类中又有数十个品种,又可细分为肉用、蛋用和肉蛋兼用。此外具有药用价值的禽类也不少.如江两泰和乌骨鸡、福建连城乌嘴白鸭,等等。丰富的家禽资源为我国的八大菜系和国内外著名的禽类加工制品提供了多样化的原料;而中吲高超的烹调、加工艺术又推动和改进了家禽饲养业。  相似文献   

20.
陈宽维 《中国家禽》2004,26(9):47-52
家禽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多样化的地理、生态、气候条件,众多的民族及不同的生活习惯,加之长期以来经过广大劳动者的驯养和精心选育,形成了丰富多彩、种质特性各具特色的家禽品种资源。这些地方品种广泛应用于畜牧生产,是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遗传素材,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随着经济发展,对禽肉、禽蛋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养禽业持续发展需要资源来提高产品质量和花式品种,保护家禽资源就是保护未来的家禽生产。从本期起,本刊将连载我国家禽地方品种资源的详细资料。以期禽业工作者对此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