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饲料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姝 《饲料工业》2002,23(3):42-45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天下头等大事,是人类生存、发展之首。消费者最关心的是食品的安全(药物残留和污染等)。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首先源于饲料的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饲料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它不仅关系到动物的安全和生产效率,更直接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饲料的污染源因素1.1生物性污染生物污染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与细菌毒素及霉菌和霉菌毒素、寄生虫及虫卵、昆虫等引起的污染。细菌、细菌毒素、霉菌毒素可能对饲料造成的污染,饲料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分解为氨、硫化氢、硫醇、粪臭素…  相似文献   

2.
饲料霉菌污染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污染是饲料中最突出的微生物污染,污染饲料的霉菌主要有曲霉菌、青霉菌、镰刀霉菌、毛霉菌等.饲料霉变过程中,霉菌生长消耗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并分解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糖化淀粉,产生异味. 霉变饲料可导致人畜的急性和慢性中毒或癌肿等,许多原因不明的疾病被认为与饲料或者食品的霉菌污染有关.迄今人类从广泛分布在各种谷物及混合饲料中仅分离出几种霉菌毒素,重要的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素、桔霉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其中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最强,对人和动物都是一种超剧毒物质.孕妇若食入被霉菌毒素污染了的食品,霉菌毒素可通过胎盘祸及胎儿,引起胎儿染色体断裂畸变,有的停止发育.黄曲霉毒素是真菌、曲霉属菌、黄曲霉等的产物,其基本结构为二呋喃氧杂奈邻酮,但化学结构不同的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有所差异,其中B1毒性最大,对所有动物的肝脏都是原发性毒,它与细胞核和线粒体DNA结合,影响蛋白质和类脂的代谢,是揭示肝癌发病机理的模型致癌物.每年饲料等农产品因遭霉菌的侵害而导致的经济损失难以估计,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霉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粮食作物受霉菌毒素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部分粮食会作为饲料原料使用,这就导致饲料不可避免地被霉菌毒素污染,进而引起饲料资源的浪费或者动物健康的受损。本文就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来自原料、加工及储存过程中霉菌的繁殖和污染。由于霉菌生长繁殖和霉菌毒素产生的条件无法控制,造成霉菌毒素污染食品及饲料的问题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难题,同时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介绍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的来源、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现状以及对动物的危害和防控措施,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霉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多细胞真菌微生物,生长、传播速度快。其产生的霉菌毒素是对食品、饲料生产危害最严重的一类毒素。危害最大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等。饲料发霉产生的霉菌毒素是造成饲料浪费和动物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变质的饲料不仅影响动物健康,最终也影响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6.
<正>1微生物污染1.1污染饲料的微生物种类及危害1.1.1细菌污染:污染饲料的细菌有沙门氏菌、肉毒梭菌、葡萄球菌等。1.1.2霉菌污染霉菌是饲料生物污染源之一,目前已知污染饲  相似文献   

7.
刁世德 《北方牧业》2013,(17):25+27
1霉菌毒素污染状况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5%的谷物受到霉菌毒素的影响,在高温高湿地区这种污染更加严重。我国是霉菌污染比较严重的国家,陈必芳等在1996年从全国28个省市采集104个饲料加工厂和养殖场饲料及饲料原料样品627份,检测结果显示配合饲料霉菌污染率100%,饲料原料污染率99%。敖志刚博士调查了2003和2007年中国全价饲料和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2003年饲料原料的检出率:黄曲霉毒素100%、T-2毒素100%、玉米赤霉烯酮97.3%等,超标率非常高。2007年霉菌毒素调查结论 :100%  相似文献   

8.
《江西饲料》2008,(5):42-42
我国饲料工业受到霉菌污染的比例比较大,将近有20%的饲料被霉菌污染而导致浪费。霉菌的主要危害是其产生的外毒素和内毒素会导致动物机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避免霉菌毒素的污染和危害是饲料工业生产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为了减少损失,很多学者采用一些物质作为霉菌毒素的吸附剂来处理霉变饲料,试验效果良好。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和吸附剂种类:常见的霉菌毒素从目前大量霉变饲料的检测来看,饲料中主要的霉菌毒素是黄曲霉毒素、F-2毒素、T-2毒素等。这些毒素在饲料当中比较常见,并且对于动物体影响比较大。特别是有些毒素对于一些动物来讲比较敏感,很容易造成动物体的死亡。  相似文献   

9.
《湖北畜牧兽医》2009,(4):38-38
霉菌毒素中毒症是指与污染了霉菌毒素的食物或饲料接触而引发的疾病。产毒霉菌有数百种,主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烟曲霉毒素、赫曲毒素和麦角生物碱六大类。作物上的霉菌可在田间及在加工和贮存期间均能产生霉菌毒素。通常情况下,人或动物是通过食用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食品或饲料而发生中毒的。霉菌毒素在动物体内可产生多种生理作用:肝毒、肾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以及类似雌激素效应等。  相似文献   

10.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粮食、饲料中。据调查 ,每年约有 1/ 4的谷物会受到污染 ,约 1%的产品因污染而报废。 1996年陈必芳、蔡静平调查了全国 10 4个饲料加工厂的 62 7份样品 ,检测出 2 3个属中的 73种霉菌 ,饲料的污染率达99 %。带菌量超过禁用限值的占 19.9% ,黄曲霉毒素 B1污染率为 87.7%。可见 ,我国饲料的霉菌污染问题比较严重 ,这无疑是制约我国养殖业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1 饲料中主要的霉菌毒素1.1 黄曲霉毒素 (Aflatoxin,AFT)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寄生曲霉及某些青霉的代谢产物。目前已分离的黄曲霉毒…  相似文献   

11.
饲料霉菌毒素对奶牛的毒害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估计全世界供应的谷物中有25%受到霉菌毒素污染,发霉饲料和霉菌毒素中毒是世界范围内奶牛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饲料中自然产生的毒素污染会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健康,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饲料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毒素可在谷物的生长过程、饲料制造、贮存及运输过程中产生。普遍存在于奶牛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进人奶牛体内发挥生物学效应,影响奶牛生产性能,造成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损失,有效地减少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对于获得高产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霉菌毒素污染问题给全球食品、饲料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从2012年超过4000个样品的分析结果来看,大多数饲料存在至少1种原料被多种霉菌毒素污染的情况,且与2011年的数据相比,镰刀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的发生率增高。迄今被分离和鉴定出来的霉菌毒素已经超过300多种。霉菌毒素主要是由4种霉菌属所产生:曲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霉素等)、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梭菌属(主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等)。  相似文献   

13.
王国强 《养猪》2020,(2):14-16
2019年1—12月,江西迈吉生化营养有限公司对来自12省份的693份饲料及饲料原料样品进行了AFB 1(黄曲霉毒素B 1)、ZEN(玉米赤霉烯酮)、DON(呕吐毒素)、FB 1(伏马毒素B 1)和T-2毒素的检测。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有高达100%的饲料及饲料原料受到霉菌毒素不同程度的污染,有91.77%的饲料及饲料原料受到2种及以上霉菌毒素污染。呕吐毒素仍是污染最为严重的毒素类型,尤其是在麸皮中的污染表现得更为突出,其他霉菌毒素共存现象依然普遍。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有害微生物及毒素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污染主要包含有害细菌及毒素污染,这两种污染也是影响饲料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本文从有害细菌与霉菌毒素的来源、危害及控制与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掌握我省肉牛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养殖场户及饲料加工企业开展霉菌毒素防控,避免霉菌毒素污染对饲料品质和肉牛健康的危害,降低经济损失。[方法]本研究对来自河南省泌阳县8个养殖场户的22份肉牛饲料原料进行分析,采用ELISA方法测定了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赭曲霉毒素A(OTA)、呕吐毒素(DON)及T-2毒素(T-2)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22份饲料原料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其中,72.73%的饲料原料受到2种及以上霉菌毒素污染。AFB1是污染最为严重的毒素,检出率高达90.91%,超标率达59.1%,尤其是在麦秸、花生秧和玉米中的污染表现得更为突出。其次是T-2毒素,检出率为77.27%,在麦秸和青贮玉米中污染严重。DON、 ZEN及OTA毒素检出率为36.36%、 27.27%及27.27%,其中,DON毒素的最大检测值为5 830.3μg/kg。[结论]以上结果表明,泌阳县肉牛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现象普遍存在,霉菌毒素共存现象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霉菌毒素(Mycotoxins)普遍存在于饲料和饲料原料中,是饲料及饲料原料中霉菌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对畜牧业生产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据报道全世界约有2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霉菌毒素既可在田间生长时产生(田间毒素,如镰刀菌毒素)也可在仓储期间产生毒素(仓储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棕曲霉毒素)。谷物和饲料中霉菌的生长和毒素的产生受许多因素影响,如气候条件、作物品种、作物的易感性、霉菌的种类、昆虫或化学物质的破坏、收获时是否用杀虫剂处理、贮存条件以及其他任何后续的操作过程。动物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常发生急性和慢性毒性,导致肿瘤和癌症的发生(主要为肝癌和肾癌),雌激素紊乱综合征,抑制免疫功能,动物性产品品质下降,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除急慢性毒性影响外,霉菌毒素对饲料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基质上生长繁殖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毒素在谷物的生长过程、饲料加工、贮存及运输中皆可产生。霉菌毒素中毒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来自美国谷物协会的资料指出,从2000年以来霉菌毒素对全世界养牛业的危害日渐突出,全世界的谷物有25%以上受到霉菌毒素污染,我国的污染更严重,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的一项调查表明,国内饲料公司生产的商品饲料霉菌毒素的污染率高达  相似文献   

18.
青岛诺和诺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中国饲料及饲料原料受霉菌毒素污染的调查表明: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6种霉菌毒素在被检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均普遍存在。在被检饲料和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并非主要的霉菌毒素,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甚为严重。因此,养殖者应充分认识饲料霉菌毒素的危害,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预防霉菌毒素的污染,以保护动物正常的健康、生产及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9.
防止霉菌毒素污染饲料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定量分析方法、霉菌毒素的脱毒技术和应对霉菌毒素污染饲料的措施,以及防止霉菌毒素污染饲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饲料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胡兰 《饲料工业》2001,22(3):20-22
自然界中的霉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大多数霉菌都能引起粮食、饲料、食物等多种物质霉变。据统计,目前世界上至少有 25%的谷物已被已知的霉菌毒素污染。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伏马毒素、赫曲霉毒素等。其中黄曲霉毒素对饲料的污染最为严重,对畜禽的危害最大。黄曲霉毒素是于 1960年首次于英国伦敦郊区发现的, 20世纪 60年代后期的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许多国家对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代谢、毒性、分析方法和去毒方法等进行了大量研究。 20世纪 70年代末,研究重点逐步转移到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