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10只有典型细菌性腹泻症状的犬粪便进行采样,分别对这些样品进行革兰氏染色法镜检,发现短棒状革兰氏阴性菌。先用麦康凯分离培养,发现引起犬细菌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在培养基上呈红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中等大小菌落。再对分离培养到的致病菌进行生化鉴定,其生化特性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点,产酸产气,不能产生硫化氢。最后用对大肠杆菌进行药敏实验,发现环丙沙星对其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达到23.6mm,其次头孢氨苄的抑菌圈达到17.3mm,说明这些大肠杆菌对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链霉素对该菌的抑菌圈只有10.5mm,庆大霉素没有抑菌圈产生,说明该菌对一些常用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为确诊田东县某鸡场20日龄雏鸡发病死亡的原因,无菌采集病死鸡脾脏、肝脏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和致病性试验。结果: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均出现与大肠杆菌一致的生长特征,生化试验鉴定均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致病性试验表现为较高的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安普霉素、丁胺卡那、恩诺沙星高度敏感。通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养猪》2021,(2)
从山东滨州某猪场采集腹泻仔猪病料样品,首先进行腹泻性病毒检测排查,后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常见猪群病毒性腹泻检测均为阴性。病料镜检发现一种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中等大小的杆菌。分离菌纯化后进行生化试验,发现本菌符合大肠杆菌生化特征,结果表明仔猪腹泻病原为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为O149型。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对头孢噻呋、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和阿莫西林高度敏感。致病性显示分离菌对昆明系小白鼠均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该菌的分离鉴定为自家灭活菌苗的制备提供了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某羊场一例羊皮下脓肿病的病原,将病料样本接种于TSA固体培养基进行病原分离,然后对分离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分离到1株革兰氏阳性球菌和1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经生化鉴定以及16S rDNA PCR扩增、测序、同源性分析,鉴定该分离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2株细菌对头孢曲松、链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等多种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西藏那曲市羊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进行合理用药,本试验从那曲市采集羊新鲜无污染腹泻物92份,进行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分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致泻性大肠杆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上呈蓝色菌落、革兰氏染色为粉红色的短杆菌,通过生化鉴定及23S rRNA的PCR检测得到26株羊源大肠杆菌,分离率为28.3%;其中25株符合致泻性大肠杆菌生化特性,致泻菌株分离率为27.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得25株羊源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为24.0%;对羧苄西林、卡那霉素的耐药性次之,耐药率为8%;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四环素、米诺霉素等药物耐药率为4%;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极为敏感,可作为临床用药。5种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bla_(TEM)基因检出率为100%,表明分离菌均含有相应的耐药基因。以上结果表明,西藏那曲市羊源大肠杆菌对多种药物耐药,提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注重合理用药、联合用药,减缓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西藏那曲市羊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进行合理用药,本试验从那曲市采集羊新鲜无污染腹泻物92份,进行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分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致泻性大肠杆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在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上呈蓝色菌落、革兰氏染色为粉红色的短杆菌,通过生化鉴定及23S rRNA的PCR检测得到26株羊源大肠杆菌,分离率为28.3%;其中25株符合致泻性大肠杆菌生化特性,致泻菌株分离率为27.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得25株羊源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为24.0%;对羧苄西林、卡那霉素的耐药性次之,耐药率为8%;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四环素、米诺霉素等药物耐药率为4%;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极为敏感,可作为临床用药。5种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blaTEM基因检出率为100%,表明分离菌均含有相应的耐药基因。以上结果表明,西藏那曲市羊源大肠杆菌对多种药物耐药,提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注重合理用药、联合用药,减缓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为查明秦皇岛市某山鸡养殖场山鸡大批量死亡病因,试验对分离到的致病优势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测试分离菌对2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进一步采用PCR方法检测分离菌的耐药基因。利用清洁级昆明小鼠和SPF鸡胚分别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试验,并采用PCR方法检测分离菌的毒力基因。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生长出有金属光泽的菌落,生化特性与大肠杆菌生化特性符合率高达99%。BLAST分析发现,分离菌16S rRNA序列与大肠杆菌的基因相似性高达99.8%。分离菌对恩诺沙星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青霉素、头孢曲松等15种药物耐药。分离菌的磺胺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的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基本相符,其余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不符,提示该分离菌可能存在其他的耐药机制。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较强致病性,共检测到12种大肠杆菌主要毒力基因。研究表明,分离菌为山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且耐药情况复杂,具有较强的毒力和致病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采集自内蒙古地区某牧场的病料内的病原菌,对其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将分离培养出的2株病原菌进行16S rDNA扩增、细菌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以及细菌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在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可生长出暗红色或黑色并且带有金属光泽的菌落;镜检可见,分离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分离菌生化鉴定结果与大肠杆菌标准菌株ATCC 25922测定的结果相一致;分离菌的16S rDNA与大肠杆菌标准菌株16S rDNA PCR扩增结果相一致;分离到的2株大肠杆菌均具有致病性,对多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结果提示,该次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主要为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潍坊地区送检的病鸡为研究对象,通过鸡胚接种、细菌分离、培养特性、染色特性、生化试验和动物回归实验进行病原的分离与鉴定。结果发现,鸡胚接种后96h内不出现死亡,尿囊液清亮、无血凝性。分离到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经生化鉴定为大肠杆菌。将该分离菌株攻毒30日龄试验鸡,16h内全部死亡,并重新分离出大肠杆菌。这些实验证明本病的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对新霉素、氯霉素、氟哌酸、红霉素、氧氟沙星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为鉴定一起花边鸭突然发病死亡的病原,从发病鸭中分离到一株致病菌GZZY2019,分离菌在鲜血培养基中呈现圆形、表面光滑、边缘规则、半透明的露滴状小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显示,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等,鸟氨酸、尿素、吲哚等试验阳性;细菌种特异性鉴定结果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相符;荚...  相似文献   

11.
将微生物实验室分离保存的44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生化鉴定,将鉴定正确的大肠杆菌接种于肉汤培养基,取幼龄培养物利用双层平板法进行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对分离的噬菌体进行增殖后,经过滤除菌得到较纯噬菌体样品,并用甘油进行分装保存。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引起驴驹腹泻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试验对收集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对分离菌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及MALDI Biotyper系统鉴定,同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脾脏组织内分离到一株细菌,该分离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及MALDI Biotyper系统鉴定为大肠杆菌。该株驴源性大肠杆菌仅对多黏菌素B敏感,对链霉素、丁胺卡那和氟苯尼考等其他22种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为耐药。说明可选用多黏菌素B对该驴场发生腹泻的驴驹进行治疗,且临床驴驹腹泻致病菌的耐药性应引起养殖生产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为开发防制鸡细菌性呼吸道疾病产品提供依据。本试验将患有呼吸道疾病的鸡病料如喉管、气管、肺脏组织接种到各种选择培养基分离细菌,对分离的17株菌株进行生化鉴定、PCR鉴定和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在伊红美蓝琼脂(EMB)培养基中分离出黑色金属光泽菌落;革兰氏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见到革兰氏阴性的短杆状细菌;PCR扩增出1 500 bp大小条带,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细菌16S rDNA序列进行BLAST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离菌最终鉴定为一株大肠杆菌。将分离的致病菌滴鼻感染肉鸡能损伤肉鸡呼吸道,使喉管出现血斑,气管红肿、布满血点,心脏、肝脏包裹黄色干酪样物质,气囊浑浊不透明,具有致病性。结果表明,分离的致病菌可作为产品开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15年4月,滨州市无棣县某鸭场最近出现鸭胚孵化率下降,死胚率达到30%。实验室对送检的3枚鸭胚进行了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及药敏分析。通过对鸭胚的细菌分离纯化,得到两种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对两种细菌生化鉴定,结果为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两种菌进行药敏分析,根据药敏结果对鸭场进行科学用药,降低滥用药、过度用药对鸭场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用于研制微生态制剂的乳酸杆菌菌株,从健康仔猪小肠中利用MRS固体培养基分离得到一株革兰氏阳性杆菌,通过培养特性、染色特征、菌落形态以及生化鉴定结果,初步判定该菌株为乳酸杆菌,再结合16S rDNA分子鉴定进一步确定该菌株为乳酸杆菌。牛津杯法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可以作为微生态制剂的保存菌种。  相似文献   

16.
为确诊贵州省毕节市某养兔场仔兔发生腹泻的病原,通过对发病兔进行病理剖检,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病兔盲肠水肿、胀气,肠壁扩张,肠内充满水样粪便。(2)分离菌株在SS培养基及麦康凯培养基均生长有光滑、湿润、粉红色、圆形菌落,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麦芽糖、乳糖、葡萄糖、甘露醇、甲基红试验为阳性,V-P、枸橼酸盐、H2S试验为阴性;可导致小鼠发病,表现畏寒、精神不振。(3)分离菌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高度敏感,对链霉素、青霉素低度敏感,对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多西环素、阿莫西林、红霉素、氧氟沙星等8种抗生素耐药。结论:分离菌经鉴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兔场病例确诊为大肠杆菌病,可采用高度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从盐城地区的建湖、太丰、盐都、射阳和滨海等共10个县(市、区)临诊上有典型病变的304只病、死公鹅和母鹅,356枚鹅炕采集的死胚蛋用麦康凯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的结果表明共分离了256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38.8%。对256株大肠杆菌进行O血清型鉴定,共鉴定出197株。血清型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病死动物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感染情况及分离菌的生化特性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无菌采集病料,对其进行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病料中共采集到10株细菌,将其接种至绵羊血平板上出现β溶血,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变为粉色;生化鉴定结果基本符合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生化特点;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其中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达到95.5%,而对多西环素的敏感率仅为4.5%。说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易感染动物,且呈现不同的药物敏感率。  相似文献   

19.
鹅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鹅大肠杆菌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并为制备大肠杆菌自家灭活疫苗奠定基础,采集疑似病例的病料,用麦康凯培养基分离细菌,对分离的细菌进行形态学鉴定、生化鉴定、血清型鉴定、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分离到的菌落呈粉红色、光滑湿润、边缘整齐;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小杆菌,两端钝圆,多单个存在;共鉴定出15株大肠杆菌,其中4株O35型,3株O78型,3株O26型,2株O7型,1株O109型,1株O141型,1株O2型;动物试验表明所鉴定的菌株对小鼠和雏鹅均有较高的致死率;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发现强力霉素、阿莫西林对该场的鹅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有效防制鹅大肠杆菌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控制规模化鹅场大肠杆菌等细菌性疾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延边部分地区送检的病死猪、疑似大肠杆菌感染的腹泻病猪采集病料,分别接种在营养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伊红美兰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及纯培养,对可疑菌落革兰氏染色,涂片镜检。对初步鉴定的细菌进行生化试验及血清型鉴定。结果从48份样本中,共分离出符合大肠杆菌生长特性的菌株40株。将培养后的40株大肠杆菌菌液分别接种小鼠。结果表明,其中36株为高致病性大肠杆菌、4株呈低致病性。本试验验中对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菌株进行血清型分型,结果共分离出37个血清型。其中O6(4/37),O78(5/37)、O90(7/37)、O107(7/37)为优势血清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