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研究植物乳杆菌L01对人体6种结合胆盐解离能力,并对胆盐水解酶(BSH)的解离特性进行考察。通过对植物乳杆菌L01脱除脱氧胆酸能力测定,从侧面考察植物乳杆菌L01的降胆固醇能力并对其脱除机制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01可从培养基中去除40.16%的混合胆盐,加入溶菌酶处理后,胆盐解离率有显著提高(P0.05),考察发现植物乳杆菌L01产生的胆盐水解酶对甘氨鹅脱氧胆酸钠的水解活性最高。此外,植物乳杆菌L01对脱氧胆酸(DCA)脱除能力达到45.50%。由此得知,植物乳杆菌L01具有较强的降解胆固醇能力。  相似文献   

2.
胆汁酸对蛋鸡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胆汁酸的种类及其代谢 1.1胆汁酸分类胆汁酸(bile acid)是胆汁中存在的一类胆烷酸的总称.是胆汁的主要成分。胆汁酸按结构分为游离型胆汁酸和结合型胆汁酸两类。前者包括胆酸、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石胆酸。后者是游离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的产物。主要包括甘氨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胆酸及牛磺鹅脱氧胆酸等。结合型胆汁酸水溶性较游离型大.PK值降低,这种结合使胆汁酸盐更稳定,在酸或Ca^2+存在时不易沉淀出来。  相似文献   

3.
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胆酸、去氧胆酸、牛黄鹅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熊去氧胆酸等多种成分,在动物脂肪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抗炎、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保障肠道功能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胆汁酸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发挥重要功效和作用。文章总结胆汁酸的生物学功能,综述胆汁酸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胆汁酸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鸡胆汁为原料,通过不和谐梭菌(C.absonum)的转化作用,使鸡胆汁中部分鹅去氧胆酸(CDCA)转化为熊去氧胆酸(UDCA),并在薄层板上表现为与熊胆相同的胆汁酸组成。该结果为通过细菌转化作用制备UDCA及熊胆替代品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是一种结合型胆汁酸,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和多方面的作用。笔者从理化性质、提取工艺、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等方面,综述了TCDCA的研究概况,为TCDCA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牛磺鹅去氧胆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是一种结合型胆汁酸,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和多方面的作用。笔者从理化性质、提取工艺、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等方面,综述了TCDCA的研究概况,为TCDCA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作为胆汁酸(BA)活性物质之一,其可通过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5(TGR5)/糖皮质激素受体(GR)相关通路降低促炎因子和增加抗炎因子表达量,发挥抗炎作用。TCDCA在肠道菌群作用下解离为鹅去氧胆酸后与法尼醇X受体(FXR)结合,负反馈调节BA合成,减少胆汁淤积,减轻炎症。此外,运用营养手段调控肠肝轴TCDCA含量将改善动物的糖脂代谢、热应激、肝损伤及生长水平。因此,本文重点综述TCDCA作用于TGR5、GR和FXR相关通路对动物免疫的调节机制及其营养调控研究进展,为TCDCA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蜂胶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本文研究了微囊化的杨树属蜂胶醇提物的体外益生特性。方法:利用微胶囊法制备蜂胶,通过2株双歧杆菌属,2株乳杆菌属,1株片球菌属和1株埃希氏菌属的体外静态发酵评估蜂胶提取物促进益生菌生长及抑制有害菌生长的潜力。结果:蜂胶提取物可不同程度改善乳杆菌、双歧杆菌菌株和片球菌菌株的生长,对大肠杆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并增加短链脂肪酸的生成。结论:蜂胶可促进益生菌的生长,可考虑作为益生元应用于功能食品。  相似文献   

9.
TCDCA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磺酸鹅去氧胆酸(TCDCA)是由鸡胆汁中提取纯化的结合型胆汁酸,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炎、镇静、祛痰、平喘等。但用薄层扫描法测定TCDCA的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此研究建立了薄层扫描法(TLC)测定大鼠血清中TCDCA的浓度,通过研究TCDCA在大鼠的体内过程,获得TC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一株来源于鸡肠道内容物的植物乳杆菌DK106的益生性能,试验测定了该菌株的生长特点、抗逆性、药物敏感性、抗氧化能力和黏附性等。结果显示,该菌株在14?h进入生长稳定期|能耐受0.3%胆盐浓度|对氟苯尼考、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林可霉素敏感|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达90.79%|该菌株经二甲苯处理30?min后,其表面疏水率高达97.40%|自凝聚率在第5小时可达68.80%|与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第2小时共凝聚率分别达到20.59%、16.37%和55.32%。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DK106具有良好的益生性能,可作为家禽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菌株来源。 [关键词]鸡|植物乳杆菌|益生性能  相似文献   

11.
复合活菌剂对肉用仔鸡生产性能、消化和盲肠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基础日粮中添加1% K94 复合活菌剂饲喂 1 日龄AA 鸡,以添加不含活菌的 K94 辅料为对照,分别于2 周和4 周后,测定平均日增重,以及饲料中干物质(DM )和粗蛋白质(CP)消化率,并对盲肠微生物进行计数。结果表明,K94 能明显提高 AA 肉鸡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并在饲喂 4 周后使采食量提高;促进DM 和CP的消化;同时改变盲肠菌群的比例,使 1~15 日龄鸡需氧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量减少,1~15 日龄和 16~30 日龄鸡盲肠厌氧菌总数、厌氧乳杆菌、梭状芽胞杆菌以及双歧杆菌数量均增加。  相似文献   

12.
几种商用益生芽孢杆菌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比较几种商用益生芽孢的菌株特性,为芽孢杆菌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本试验收集整理了15种药用(Y1~Y6)和饲用益生芽孢杆菌(S7~S15)产品,对其芽孢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分别从产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等酶活特性,抗菌活性,耐酸和耐0.3%胆盐稳定性,抗生素敏感性,耗氧及生长速率测试等方面对芽孢杆菌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分离的15株芽孢杆菌均能产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但不同菌株产酶能力差异较大,S9菌株表现出较高的产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活力;所有分离的芽孢杆菌均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藤黄微球菌产生显著抑制活性,但只有7株芽孢杆菌(Y2、Y6、S7、S9、S10、S11、S12)可对大肠杆菌产生抑制作用,尤其是S9菌株综合抗菌能力最强。S9、Y2和S8的营养体细胞具有较高的耐酸能力,S9、Y2菌株在0.3%胆盐环境中存活率超过90%。15株芽孢杆菌中有3株饲用来源菌株(S10、S12、S13)表现出对红霉素的耐受,S10菌株对四环素耐受。此外,S9菌株具有较快的耗氧速率和生长速率。上述结果表明,S9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益生特性更为优良,本试验结果可为芽孢杆菌益生菌的选育及活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乳酸菌发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对其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经乳酸菌发酵后提高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其中以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后的活性最高,为97.8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对乳酸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以双歧杆菌活菌数量提高最大,鼠李糖乳杆菌次之;乳酸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经乳酸菌发酵后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发酵乳,以鼠李糖乳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菌圈直径高达24mm。  相似文献   

14.
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密切相关,肠道细菌通过调节法尼醇受体和G蛋白偶联受体的表达影响胆汁酸的合成;肠道细菌产生的胆酸盐水解酶和类固醇脱氢酶影响胆汁酸去结合、共价修饰和异构化;肠道细菌通过影响肠黏膜胆汁酸转运载体的表达,影响胆汁酸的重吸收。胆汁酸可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损伤DNA或诱导蛋白质变性失活等,从而直接抑制肠道细菌;也可通过刺激肠道上皮产生一氧化氮合酶、白细胞介素等因子,间接抑制肠道细菌的生长、增殖;胆汁酸还可作为诱导物,调节致病菌毒力因子的表达。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与畜禽健康密切相关,两者通过精细复杂的互作机制,影响机体的生理机能。本文总结了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的互作关系及其在调节畜禽机体健康和生产性能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猪肠源型枯草芽孢杆菌,差异化开发出功能性微生态制剂,试验以高温孵育的健康猪肠道内容物为分离基质,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通过胆盐耐受性分离、指示菌的对峙培养和产酶试验进行菌株筛选,并综合菌株形态特征及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鉴定。另外,采用琼脂扩散法对菌株发酵上清液进行抑菌谱及温度、胆盐、pH值、人工胃液和肠液的耐受性及溶血性的考察。结果表明:肠道内容物中有多株可以抑制指示菌和产酶的细菌,其中有2株不仅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而且同时具有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其中N65菌株的抑菌性能和产酶活性最好。N65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的亲缘关系最近,综合其形态特征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N65菌株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菌谱广,而且具有良好的温度、胆盐、pH值及人工胃液和肠液的耐受性,并且溶血率低,无溶血风险。说明猪肠源型枯草芽孢杆菌N65具有较好的抗逆、抑菌、产酶等益生特性,具有开发为饲用抗生素替代类功能性微生态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一株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鸡肠道和泡菜为分离源,采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分离乳酸菌,筛选到一株产酸性能良好的菌株W7。结合对菌株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对W7进行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W7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在培养22h时,活菌数最高;耐酸效果好,在pH值为2.0时,存活率仍然为100%;在胆盐浓度为0.30%时,仍然可以生长;抑菌效果较好;黏附率为79.9%。  相似文献   

17.
为发酵转化黄芩苷生产活性产物黄芩素、研发益生菌和中草药黄芩协同联用绿色混合型饲料添加剂产品奠定基础,试验采用酶解底物显色法和薄层层析法,从健康鸡肠道内容物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JY24菌株,经菌落形态、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结果表明:(1)JY24菌株对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均有一定耐受能力,胆盐最高耐受浓度为0.3%~0.5%;(2)JY24菌株所产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最适温度为35℃,40℃、50℃和60℃处理1 h相对酶活分别为72.96%、31.63%和0;(3)最适pH 6.5,在pH 6.0和7.0环境下,酶活相对稳定,处理1 h相对酶活分别为73.54%和73.63%;(4)浓度为2.5 mmol/L的Ca~(2+)、Fe~(3+)和Zn~(2+)可使酶活升高11.48%~21.05%,对该酶有激活作用,Fe~(2+)和Cu~(2+)可使酶活性下降15.84%~18.28%,对酶活有抑制作用,K~+、Na~+、Mg~(2+)和Mn~(2+)对酶活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比较农业生产型林业中的木聚糖,使用木聚糖RmXyn10A的两种变体,只有源自海洋红嗜热盐菌的全长酶和催化模块,对硬木(桦木)木聚糖和谷物(黑麦)阿拉伯木聚糖进行水解。用含有水解产物的低聚木糖(XOS)作为碳源,培养4种精选的细菌菌种,结果显示了短乳杆菌DSMZ 1264和青春双歧杆菌ATCC 15703出现选择性生长。这两种菌株被证实可利用低聚木糖组分(DP 2-5);而来自黑麦阿拉伯木聚糖水解产物的假定阿拉伯低聚木糖仅能被青春双歧杆菌利用。大肠杆菌不能生长,但能在单糖阿拉伯糖和木糖上生长。研究还表明,小片球菌(Pediococcus parvulus)2.6株既不能利用木糖,也不能利用低聚木糖进行生长。总之,RmXyn10A或其催化模块证实可用于硬木木聚糖和谷物阿拉伯木聚糖的高温水解,产生XOS,因此能在功能性食品中充当益生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鹅粪中分离芽孢杆菌属和乳杆菌属细菌,为鹅源功能菌研究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30只50周龄健康北方白鹅的直肠粪便,利用特异性培养基和生化反应试验分离筛选菌株,筛选的菌株通过DNA提取、PCR扩增16S rDNA测序鉴定后,与GenBank中参考菌株进行比对构建进化树,进行相似性比对确定菌株种类。培养48 h后检测细菌的生长特性、最适酸碱度和温度,以pH 7.0、无胆盐环境下细菌生长状态为对照,检测其耐酸耐胆盐能力,并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其对抗菌药的耐受性。【结果】经分离筛选共获得9株细菌,通过生化试验最终选出2株菌,根据进化树的进化距离和相似性比对确定其分别是特基拉芽孢杆菌CC2FG2和类肠膜魏斯氏菌JY0R2。生长特性结果显示,特基拉芽孢杆菌CC2FG2在培养基pH为6.5、温度为30 ℃条件下培养16 h的增殖效果最好,可以耐受1.2%胆盐,活菌数是无胆盐的69.2%,耐酸特性比较强,培养基pH为3.5的强酸环境下活菌数是pH为7.0的81.5%;抗菌药耐受性结果显示,其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卡那霉素、链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和万古霉素敏感,对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四环素不敏感。类肠膜魏斯氏菌JY0R2在培养基pH为6.0、温度为36.5 ℃的环境中培养18 h增殖效果最好,在1.2%胆盐下活菌数是无胆盐的50.6%,在pH为3.5的强酸环境下活菌数是pH为7.0的87.6%,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克拉霉素和红霉素敏感,对卡那霉素、呋喃妥因和四环素中度敏感,对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和链霉素不敏感。【结论】鹅源特基拉芽孢杆菌CC2FG2和类肠膜魏斯氏菌JY0R2具有很好的耐酸、耐胆盐特性,且特基拉芽孢杆菌可以与部分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硝基呋喃类和四环素类抗菌药联合使用,类肠膜魏斯氏菌可以与部分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联合使用。该结果可为鹅源功能菌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肉鸡空肠黏膜上分离到6株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其中3株乳杆菌(R2、R4、R6),3株肠球菌(R1、R3、R5)。生理生化鉴定表明,R2为嗜酸乳杆菌;R4为德氏乳杆菌乳亚种;R6为德氏乳杆菌德氏亚种;R1、R3和R5为粪肠球菌。产乳酸能力分析表明,培养至12h时R2产乳酸速度最快,到24h时R4产生乳酸浓度最高,为69.59mmol/L。在抑菌试验中,R2、R4对鸡大肠杆菌O1、鸡伤寒沙门氏菌O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其它菌株(P〈0.0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R2和R4对治疗性抗菌索青霉素、四环索、卡那霉素、链霉素、万古霉素有较强的耐受性;对添加剂用抗菌索二硝托胺、硫酸多粘菌素、氨苯胂酸、杆菌肽锌的耐受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